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声望系统 >

第196部分

超级声望系统-第196部分

小说: 超级声望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

    不过,并不是每个妖怪的战利品,都可以拿。

    首先,有背景有后台的妖怪不能拿,若是拿了他们的东西,终归还是要吐出来。

    例如:金角和银角。

    悟空想要昧下金角银角的法宝,最后还是被太上老君要了回去。

    若悟空胆敢不给:嘿嘿……

    其次,牛掰人物的坐骑,或者牛掰任务收服的妖怪也不行。

    例如:悟空西行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妖怪:黑熊精!

    黑熊精被观音收服,悟空就不敢再动黑熊精家里的东西。

    不仅是的黑熊精家里的东西不敢动,就连观音家里的鲤鱼精,观音的坐骑金毛吼,他们家里的东西,悟空同样不敢动。

    受同等待遇的,还有普贤菩萨的坐骑灵牙仙,以及文殊菩萨菩萨的坐骑青面狮子,悟空同样没有抢夺他们的洞府。

    是悟空对待佛门的菩萨比较特殊吗?

    非也!

    前文说过,佛门也分派系,悟空仅仅对如来一派系的菩萨比较特殊,换做其他派系,别说是菩萨,就算是佛,悟空也不会给面子。

    那位菩萨,那尊佛呢?

    此话暂且搁下,稍后再叙!

    再次,请来其他神仙收服的妖怪,悟空也不能抢夺战利品。

    其他神仙帮忙降服了妖怪,妖怪的战利品应当属于其他的神仙,至少,悟空不能吃独食,要分给其他神仙一份。

    例如:原著中乱世山的万圣龙王和九头虫。

    原著中的悟空,因为吞吃了五百年的铁丸铜水,实力大大的降低,干不过九头虫,不得已接受了二郎神的帮助。

    剿灭妖怪后,悟空是怎么做的呢?

    只见他捧着两个匣子上岸,对二郎神道:“感兄长威力,得了宝贝,扫净妖贼也。”

    什么意思呢?

    悟空的意思是:多亏有你才剿灭了妖怪,这里有两件宝贝,你看看咱们怎么分?

    二郎神乃是为阐教的三代嫡系弟子,又是玉帝的外甥,不是个眼皮子浅的。他知道:这两件东西比较烫手,灵芝草是王母娘娘的东西,而佛宝舍利子,需要还给祭赛国。

    是以,二郎神谢绝了悟空的好意,故作大气的道:“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

    二郎神没有拿,悟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收下这见了光的宝贝,是以,他将九叶灵芝草与佛宝舍利一起,养在金光寺的宝塔之上。

    这一世,没有了二郎神的帮忙,九叶灵芝草没有见光,于是乎,就便宜了悟空和周鼎。

    另外还有金平府的三只犀牛精。

    原著中的悟空,打不过三只犀牛精,不得已求天庭帮忙,正是因为天庭一众星官帮忙消灭了犀牛精,是以,最珍贵的战利品,六只犀牛角被玉帝拿走了四只。

    或许有的朋友问了:这样不能收,那也不能拿,悟空究竟能收那些妖怪的战利品?又收了那些妖怪的战利品呢?

    这么说吧,西游队伍一路西来,凡是被悟空烧了的洞府,都被悟空掠夺过。

    第一个获得战利品的洞府,便是悟空踏上西游路后,遇到的第二只没有背景的妖怪:毒敌山琵琶洞的蝎子精。

    原著中,蝎子精被打死之后,悟空遣散了洞中的仆役,一把火烧了琵琶洞。

    而现在,虽然蝎子精没死,悟空也没放过琵琶洞。

    或许有的朋友问了:“怎么到了第二个没有背景的妖怪才掠夺战利品,第一个没有背景的妖怪呢?”

    悟空踏上西游路之后,最先遇到的没背景的妖怪,不能称之为‘个’,应该称之为‘伙’。这伙没有背景的妖怪,正是是车迟国的虎力、鹿力、羊力。

    悟空没烧他们的府邸,是有原因的:

    一来,他们的家在车迟城内,家中还有不少的仆役,悟空岂能在城内放火?

    二来,虎力三人败亡之后,车迟国王肯定会查抄他们的国师府,轮不到悟空去。

    三来,他们的家是一座道观,里面供奉的是三清圣人,换而言之,这也算是三清的道场,贸然烧之,有对圣人的不敬的嫌疑。

    最关键的是:这三个家伙的修为不高,家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不值得悟空为他们大费周章。

    第二个拜悟空烧了洞府的妖怪,是黄眉大王。

    黄眉大王是弥勒佛的童子,按理说,悟空应该给面子。

    但是,弥勒佛在佛教的地位十分尴尬,虽然是佛,却是被如来架空了的佛。

    前文说过,弥勒佛有心争夺佛祖之位,是以,他和如来佛祖不仅不是一个派系,而且还是敌对的关系。

    取经之事乃如来一手包办,悟空等人也算是如来的人马,是以,悟空不需要给弥勒佛面子,甚至,悟空觉得:不给弥勒佛面子,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是以,在弥勒佛带走黄眉后,悟空等人不仅掠夺了黄眉的财产,并且放火烧了黄眉的洞府。

    (未完待续。)

第 370 章: 防盗版章节。

    第三波和第四波被悟空缴获了战利品的妖怪,是同一个实力的妖怪:她们便是盘丝洞的七只蜘蛛精,以及黄花观的多目怪。

    七只蜘蛛精和多目怪,都是毗蓝婆布置在西游路上的妖怪。

    不过,毗蓝婆并没有告诉悟空她和妖怪之间的关系,她只是告诉悟空:“收蜈蚣精做个打扫庭院的奴仆”,悟空自然不用给‘打扫庭院的奴仆’留面子。

    另外,就算悟空知道了毗蓝婆和多目怪的关系,也不会给毗蓝婆留面子。

    为什么呢?

    因为毗蓝婆菩萨和如来佛祖之间的关系,同样非常的紧张,否则的话,她也不会被如来佛祖禁足了三百年。

    只要不是如来派系的人,悟空都不会给面子,弥勒佛的面子悟空尚且不给,又怎么会给毗蓝婆面子呢?

    米勒佛至少是个佛,是个拥有大罗修为的高人,而毗蓝婆只是个菩萨。

    虽然她一出手便制服了多目关,看上去很厉害,但是,她靠的多目怪师傅的身份,以及克制多目怪的金针,至于她本身的修为,并不是很高。

    第五次被悟空等人缴获的妖怪,则是比丘国的白鹿。

    问:“白鹿乃是寿星公的坐骑,悟空连寿星公的面子也不给吗?”

    答:“非也,这儿属于是特殊情况。”

    前文说过:寿星公和八戒的关系非常的好,是以,寿星公为了保守某些秘密,暗示八戒帮忙。

    以悟空的聪明,自然看出来八戒和寿星公之间的小猫腻,只不过,悟空没有揭破他们罢了。

    悟空和八戒一起进入白鹿的洞府,然后,悟空不见了,八戒打杀了狐狸精。

    悟空干什么去了?

    只有一个解释:搜刮东西去了!

    悟空自从出生,就不是个吃亏的性子,寿星公和八戒敢在他的面前玩猫腻,悟空可以不揭穿他们,但是,他们要给悟空封口费。

    搜刮白鹿的东西,就是悟空的封口费。

    寿星功为了息事宁人,只得任由悟空掠夺。

    悟空搜刮完毕说要放火,刚好,八戒也想毁掉种种蛛丝马迹,于是乎,八戒亲手放了一把火。

    第六次,缴获了没人罩的南山大王,掠夺一空后放了一把火。

    第七次,缴获了豹头山的黄狮精,黄狮精还没死呢,他的洞府就被烧了个干干净净。

    第八次,是黄狮精的祖爷爷,九灵元圣的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九灵元圣是太乙天尊的坐骑,悟空怎么不给太乙天尊面子呢?

    只因为:这山洞的主人,并不是九灵元圣,九灵元圣只是个过客,他在这里只住了三年。

    这九曲盘桓洞,是属于狻猊狮、抟象狮,白泽狮、伏狸狮,猱狮、雪狮,六个妖怪的洞府。

    对于九灵元圣来说,这六头狮子,不过是他完成任务的道具,九灵元圣连六头狮子的生死之事都不管,又怎么会管洞府里的东西呢?

    原著中,悟空总共掠夺了这么八次,周鼎乱入后,悟空掠夺的机会更多了一些。

    悟空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们以为:烧了妖怪的洞府,便能掩盖发了财的秘密,却不料,别人却从他们烧洞府的行为中,得知了他们发财之事。

    是以,阿傩、伽叶才会找他们要‘人事’。

    只不过,奉上‘人事’应该是唐僧的事,悟空不会主动揽下责任。

    八戒妥妥的是个财迷,更不会出钱。

    沙僧和敖烈分到的钱财,本就比悟空、八戒少的多,闻听此言,更是左右四顾。

    唐僧的拒绝斩钉截铁,莫说没有钱,就算是有,唐僧也不会给!

    阿傩、伽叶的心里这叫一个火:有道是见了面分一半,我们堂堂的尊者,亲口问你们要,你们多少也要表示表示吧。

    你们倒好,不仅不表示,而且拒绝的这般理直气壮,若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我俩的面子何在?

    于是乎,阿傩、伽叶拿给唐僧的经书,全是无字经书。

    悟空发现了其中的猫腻,但是,他却没有理会。

    悟空的心里是这么想的:我当初答应菩萨的事,是护送唐僧抵达西天,如今,我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佛门若叫唐僧带这样的经书回转大唐,那就带着好了,与我何干?

    佛门真会叫唐僧带着无字经书回去吗?

    自然不会!

    燃灯古佛吩咐白熊尊者:“你速速赶上唐僧,把那无字之经夺了……”

    阿傩、伽叶是如来的嫡系,他们拿给唐僧的无字经书,若被燃灯拿到手里,等同于抓住了他们俩小辫子。

    若如来处置不当,燃灯便可借此事撬动如来的地位,就算撬不动如来的地位,也可以趁机断掉如来的臂助,何乐而不为?

    只可惜,白熊尊者是个棒槌,这厮抢了经书包裹,见悟空挥棒打来,唯恐被伤,赶紧扔掉开包裹。

    包裹被抖散,经书落满地,落地的经书,自然有不少打开了,于是乎,唐僧发现了经书没有字。

    白熊尊者未能理解燃灯佛祖的真意,还以为目的达成,顺势逃离。

    取经对于唐僧来说,是一辈子的大事。

    为了取经,唐僧放弃了多少诱惑,怎么甘心带着无字的经书回去?

    于是乎,唐僧带着徒弟们二上灵山。

    如来佛祖得知此事,心念电转:在唐僧眼里,阿傩、伽叶的事,并不仅仅是他们俩的事,他俩代表的是灵山,是佛门。

    既如此,便不能告诉唐僧,阿傩、伽叶是贪财之辈,否则的话,等同于打自己的耳光?

    有念于此,如来忽悠唐僧,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

    然后,如来给唐僧讲了个故事,故事的内容就是:有个那谁,我佛门之人下山与他诵经,要了他多少钱云云,回来以后,我还说他要的少了。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唐僧:你想要取真经,就必须给钱。

    唐僧无奈,只得拿出自己仅有的财产:紫金钵盂。

    在唐僧的眼里,袈裟和禅杖决不能给:

    一来,这袈裟和禅杖,是国师周鼎的物品。

    二来,此时的唐僧,还不知道自己可以驾云回去,他以为还要一路走回去。

    若是要走回去,当离不开这四季保暖,又防水防火的袈裟,更离不开清除瘴气的禅杖。

    在场的佛门弟子中,见阿傩、伽叶仅要来一个乞讨的饭碗,纷纷嘲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

    嘲笑阿傩、伽叶的人,多是其他佛祖的支持者,他们这话的意思是:你们俩的脸面不值钱,如来的脸面也不值钱,索要了两次,就要来一个乞讨的碗。

    ……(未完待续。)

第371章:九九八十一难,一难不缺!

    阿傩、伽叶做错了事,并不敢反驳众人的调笑,阿傩气的脸色铁青,紧紧的抓着唐僧送来的紫金钵盂,这个动作在别人看来,却像是‘财迷到家’的样子。

    嘲笑的人见阿傩、伽叶认怂,遂觉得无趣,纷纷散去。

    阿傩、伽叶松了一口气,非常利索的从三十五部经书中挑选了几部步,凑了五千〇四十八卷交给唐僧。

    唐僧带着经书返回如来处,如来说道:“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有成仙了道之奥妙,有发明万化之奇方。汝等切记,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

    唐僧欣然应允,叩头谢恩。

    观音出列道:“弟子领旨寻找取经人,今已功成,共计用时五千零四十日,再有八日,正合一藏之数。望世尊早赐取经人回返。”

    估计一藏时间完成取经事,对如来有不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