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118部分

后途-第118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生病。

    逊影回禀李儿确实生病了,大夫说是中暑,热气在体内不退,开了些宣暑化湿的药,过几天就会无恙。

    马秀英怅然,她没想到李儿的身体如此娇弱,跪一下午就中暑犯病,这一病,不知有多少人会说她刻薄恶毒,连个小妾都容不下。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可有的时候女人不为难对方就只能为难自己,相信除了圣母,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选择为难对方吧。马秀英从不认为自己是圣母,她只会选择对她有利的决定,但她心里还是涌起一股无法形容的悲哀,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她前世所执着的公平、正义似乎正在渐渐远离,她很害怕有一天自己会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变成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

    天亮之时,朱元璋宣布大军三日后出征。王氏、田氏赶紧收拾自己的细软,马秀英告诉他李儿生病了,他只是嗯一声就前往军营部署出征事宜。

    李儿听到消息整个人彻底消沉,这才意识到自己在朱元璋心中什么都不是,那些耳鬓厮磨时说的甜言蜜语半句都不能当真,可笑她还自不量力想要撼动马秀英的地位。她后悔不该得罪马秀英,要想在这个府里生活舒适,讨好朱元璋还不如讨好马秀英,也不知现在还来不来得及……

    朱元璋的话就是命令,不管府里的人愿不愿意,不管李儿有没有生病,一声令下,大家都乖乖上路,奔向未知的征程。

    天上没有一片云,风也粘连在一起,一轮烈日高悬头顶,泥土干涸成一块一块,烫得几乎能煎熟鸡蛋。所有的树木都显得无精打采,阳光穿透撩皮卷叶的枝桠在地上印满了大小不一的光斑。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半空,让人说不出的沉闷。

    这样的酷夏,连鱼不敢露出水面,鸟都不敢飞出山林,偏偏就有一个头戴草帽、身着儒衫、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站在道路中间拦住朱元璋向滁州进发的部队。

    开路先锋耿炳文勒住马缰,喝问道:“前方何人,敢阻拦我军?”

    “将军可是朱镇抚麾下?”

    “然也。”

    中年男人摘下草帽,拱手道:“学生已在此等候多日,只为求见镇抚大人。”

    “所为何事?”

    “待见了镇抚大人自会禀告。”除此之外,中年男人再不多言。

    耿炳文哼道:“没有缘由,岂可随意见大人?再不退开,便做奸细处置。”

    中年男人镇定自若地笑了笑,“学生听闻朱镇抚求才若渴、礼贤下士,今日所见竟然言过其实也。”

    耿炳文立刻怒道:“大胆,敢辱骂大人!给我绑了他,杖二十!”

    中年男人不惊不惧,“若要置学生罪,须得镇抚大人发落,否则学生不服!”

    耿炳文打量了中年男人几眼,见他虽然衣着普通,容貌一般,但其眼里流露出的精光和不卑不亢的态度让人不敢轻视,他不禁有些犹豫不决。

    队伍的停顿引起朱元璋的注意,皱眉问道:“前面发生了何事?”

    郭兴策马而去,很快回转,禀道:“路边有一文士求见大人,但不肯说明原因,耿校尉怀疑此人是奸细,已经把他抓起来,正要审问。”

    “一人何惧,放他过来。”朱元璋听说是文士求见,当即笑道,并下令军队就地休整。

    郭兴、郭英两兄弟便押着中年男人来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见此人青衣儒巾,一副文人打扮,身形消瘦却精气十足,衣服虽不光鲜却干净整洁,不由暗暗欣赏,叫郭兴、郭英解开他的绳索,和颜悦色地问道:“你有何事非要见我?”

    “学生李善长见过镇抚大人。”李善长作揖之后便一言不发,盯着朱元璋的相貌目不转睛,审视得十分仔细,看了一会突然兴奋地叫道:“总算天有日,民有主了!”

    郭兴喝道:“大人问话,好好回答!”

    李善长激动地跪拜道:“学生观大人面相,乃大富大贵之人,成王成侯指日可待。学生愿随行大人身边,鞍前马后以供大人驱使。”

    “此话当真?”未等朱元璋开口,汤和、徐达等人都围了上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若是朱元璋真能封王封侯,他们将来岂不要也跟着发达。

    李善长信誓旦旦地比划道:“大人面相奇特,额头宽大饱满,鼻翼两端延伸下来两条线,是少有的龙头凤尾,将来一定会大权在握。若学生所言不实,到时自愿引颈受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委以重任掌书记

    所有将士听见李善长的描述都忍不住偷偷打量朱元璋,越看越觉得他相貌不一般。

    郭兴、郭英却在旁听得直翻白眼,为什么上了年纪的大叔都喜欢来这一套。

    昔日朱元璋当和尚云游四方的时候,有一天化缘到郭兴、郭英家里,被他二人的父亲郭山甫瞧见,惊道:“公相贵不可言。”还非得让兄弟俩跟随朱元璋,要不是女儿太小,郭山甫恨不得当场就把朱元璋招为女婿。

    两兄弟当然不信,朱元璋凸头长脸有什么富贵可言,一穷和尚岂配娶他们小妹。二人只当父亲年纪太大犯了癔症,随便塞给朱元璋几个馒头赶紧打发走人。

    谁曾想,没过几年朱元璋果真发达,做了郭子兴麾下的镇抚,还在钟离招募兵马。郭山甫听闻消息,赶紧逼着两个儿子前来投靠朱元璋,他让郭家兄弟先来打前阵,他随后就带着女儿来议亲。

    想到这里,郭兴、郭英忍不住朝马秀英的马车瞄了瞄,如今朱元璋已经有了一个贤惠的夫人,妹妹来后往哪里搁啊?他们可不愿意叫妹妹做人妾室,唉,只希望父亲年纪再大一点,更糊涂一些,把这事忘了吧。

    朱元璋不知兄弟俩的心思,他听了李善长的话十分兴奋,不止一个人说他面相奇特,难道他真有王侯之命?他最高兴李善长说“天有日,民有主”这句话,能做百姓的主人,那是什么不言而喻。他下马亲自扶起李善长说道:“既然先生看得起我,还望以后多帮我出谋划策,我正愁缺少先生这样的人才。”

    “属下愿为主公肝脑涂地!”李善长欣然从命。他打小就喜爱读书,加之丰富的阅历,是一个相当有智慧和谋略的人,但他不愿为元廷效力,故而一直默默无闻,如今被朱元璋重用,感觉展现自己抱负的时刻终于来临。

    朱元璋放声大笑,同时他心中也有考校李善长的意思,便叫人把冯氏兄弟找来,四人也不骑马,边走边谈。

    李善长来见朱元璋之前已经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包括朱元璋的性格喜好。他听说朱元璋最敬仰的英雄是刘邦,便以刘邦做引子缓缓说道:“秦朝残暴无道致使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从平民起家,心胸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滥杀无辜,仅用五年就平定天下,成就帝业。现在元朝的情况和秦时相似也是朝廷昏庸、天下不平,主公生于离沛县不远的濠州,身上有王者气概,如果主公能效仿汉高祖刘邦,一定能平定天下。”

    朱元璋果然非常开心,又有一个人把他比作刘邦。想到刘邦仅用五年就平定天下,朱元璋不由有些急躁地问道:“依先生看,这四方的战乱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李善长略作沉吟,慢慢说道:“元朝已经不足为虑,只要主公把四方的起义军都归附耄下,天下很快就会平定。”

    朱元璋犹豫不绝,“各方首领皆比俺强,要他们归附于俺,只怕不易。”

    李善长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之意,淡淡笑道:“那些人都是鼠目寸光之徒,守着一座城便沾沾自喜,即使起事也长久不了。心无天下,天下人为何拥之?我知主公志不在此,否则也不会仅带百十人就敢独自离开濠州。”

    “多谢先生为俺指明道路。”朱元璋老脸一红,他之前就差点做了鼠目寸光之辈,被说中心事的他嘿嘿一笑,同时也将李善长引为知己。两人一路交谈直至天黑扎营方才罢休。

    期间冯氏兄弟极少插言,不是他们不想搭话,而是他们发现李善长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一旦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根本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而且李善长在揣摩人心和大局观望上确实比他们强上几分,所以他们干脆当个聆听者闭口不言。

    晚上,朱元璋进了临时安置的帐篷,立刻拉着马秀英眉飞色舞地说道:“娘子,我今日遇见一个奇才!”

    “什么样的奇才?叫什么名字?”能让朱元璋如此称赞的人生平仅见,马秀英十分好奇。

    “这个人叫李善长,眼光十分独到,他也说我应该效仿汉高祖刘邦夺天下。不过旁人都叫我以抗元为主,他却劝我先把四方的起义军都归附耄下,然后再定天下。”

    马秀英大吃一惊,朱元璋能够建立明朝正是先把各路起义军征服统一南方,最后才与元朝决一雌雄进而收服中原,这期间用了十多年时间,想不到李善长竟然能看得那么长远,难怪能被朱元璋赞为奇才。她当即凛色道:“此人莫不是萧何转世前来辅佐八哥?八哥千万不可怠慢此人。”

    “娘子放心,我省得!”朱元璋笑得眼不见缝,如果李善长真是萧何转世,不就说明自己是刘邦转世,那将来天下岂不是就在自己手中。

    第二天行军途中,朱元璋再次召见了李善长。马秀英也跟着身边想要见一见这位堪比萧何的奇才。

    李善长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听得朱元璋和马秀英频频点头,心悦诚服。

    “哈哈,夫人,我就说李先生是个贤才吧。”朱元璋大笑起来,有这等满腹锦纶的人才主动投靠他,他愈发觉得前程一片大好。

    马秀英赞同道:“是啊,李先生知识渊博,学富五车,确实一位人才,有他相辅是老爷的幸事。”

    “先生真乃萧何在世!”朱元璋当即拍板,真心实意恳请李善长留在军中担任书记,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

    “主公英明!”李善长没有推辞,担负起军师和大总管的重任。他的目的就是要成为朱元璋的臂膀和心腹,挣下从龙之功。如今刚到军中朱元璋就委以重任,令他十分满意。

    马秀英微微皱眉,两人才初次接触,朱元璋就给李善长下放了诸多权利,有些不妥,若是让其他跟随朱元璋的老将知晓,难免心中不平。但是她又不能当着朱元璋的下属指责朱元璋做事欠考虑,她想了想,慎重说道:“方今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没有如先生这样有智谋的人是不行的,多谢先生前来辅助我夫君。不过我听说群雄中管文案或者参与谋议的人常常利用机会毁谤左右的将帅,搞得人心离散,以致于败亡。但愿先生以此为戒,协调诸将,同心同德,共取大功。”

    李善长垂下眼帘,挡住眼中的一丝不悦。若不是朱元璋委以重任,他都会觉得朱元璋带着女眷和他见面的行为太轻佻。现在这妇人更是当着朱元璋的面告诫自己,未免过于擅权了。不过他观朱元璋脸上并无不快,便把心中的不悦和诧异掩埋下去,恭敬地答道:“多谢夫人告诫,属下定会谨慎行事。”

    “好好干,俺不会亏待你。”朱元璋拍拍李善长的肩膀,和马秀英相偕离去。

    李善长留了心,私下向人打听马秀英的事情,才知马秀英虽没官职,实际上以前就担任着他现在的职务,负责筹备粮草供给事宜和出谋划策,在军中地位举重若轻,难怪她敢在朱元璋面前随意说话。

    大军渐渐接近滁州,听闻滁州有元兵守卫,朱元璋便命部队安置扎营,先选一先锋官进攻滁州。他本打算让费聚统兵却见费聚意兴阑珊、魂不守舍,忍不住私下问跟费聚交好的花云,“费聚这是怎么了?平日见他抢着作战,今日却这般无精打采?算了,还是由你统兵。”

    花云悄悄望望女眷那边,低声说道:“还不是犯了相思病,上次你叫费聚拿下那女寨主,可是那女寨主好生厉害,又有夫人撑腰……这小子最近一直都郁郁寡欢啊。”他是从钟离就跟随朱元璋征战的老人,说话比起李善长等后投靠朱元璋的将领要随意些。

    朱元璋裂嘴一笑,“这有何难,俺叫夫人松口把那杨云花许配给费聚不就了事。”

    “是不是哦?你能让夫人松口?”花云脸上明显流露出不相信的神情。相处这么久,大家都知道马秀英行事果断,绝不是朱元璋口中形容的说一不敢喊二只会服从丈夫命令的妇人。

    “当然可以!”朱元璋老脸一红,大言不惭,“你小子好好干,俺让夫人把她身边那个叫逊影的丫鬟许给你。”

    “嗷嗷!”花云如同吃了兴|奋剂,立刻带领先锋部队飞速前进。他独自一人在前面冲锋杀敌,遇到数千敌军也毫不畏惧横冲直撞,后面的部队随着前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