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135部分

后途-第135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听闻她对火灾有怀疑,就劝道:“你不要去管这事了,有你义父在上面压着,不管这事究竟是怎么回事都只能是意外,你也莫要和那些家属接触过多,免得让你义父不高兴。过段时间等我寻找借口,我们就离开,这期间千万别出什么纰漏。”

    马秀英神色黯然,若在前世她一定会刨根问底追查事件真相,然而现在她听了朱元璋的话不敢再深究下去,在赤|裸|裸的人性面前,她必须先保全朱府上下才能考虑其他。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看到朱元璋对那些苦主毫无怜悯之心,觉得自己也越来越像朱元璋一样冷酷无情了。

    郭天叙和张天佑不知是不是做贼心虚,这段时间倒是没有再想什么法子陷害朱元璋,就是在郭子兴的面前,也不再谈及朱元璋的任何事情,有时还会故意避开和朱元璋有关的话题。

    而那郭天爵自从酒楼发生火灾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府里,他和马秀英一样都猜测这不是意外,他甚至怀疑这是朱元璋的泄愤之举,在美色和性命之间,当然性命重要,所以他宁愿龟缩不出,也不愿离开元帅府这个保护壳。

    如此相安无事地过了半个月,朱元璋终于找到出征的借口。

    滁州本就是个弹丸之地,随着郭子兴的到来,前来投靠他的人也增加了几万,滁州的粮食日渐减少,再这样下去说不定坚持不到秋收。故而当朱元璋主动提出带兵攻打其他县城并驻守一方时,郭子兴几乎一口就答应下来,只有朱元璋彻底离开滁州,才能减少其在滁州的影响,军权也才能真正被他掌握在手中。

    心虚的郭天叙三人更是巴不得朱元璋走得越远越好,免得被他报复。况且朱元璋自动放弃在滁州的势力对他们来说真是喜闻乐见。

    原本半个月才能部署好的出征准备,被这几人只用五天搞定,就连朱元璋打算挑选一些旧部跟随,也破天荒地没有被人为难。

    朱元璋与众人合计去向,李善长认为滁州地小,建议进攻高邮。

    恰在此时,听闻张士诚已经占据高邮,自封为诚王,而元朝丞相脱脱正率军进攻高邮。于是朱元璋提议避开元军,改为进攻长江北岸的和州。此建议得到众将领一致认同,最后朱元璋任命虹县人胡大海为前锋,攻克和州。

    说起这胡大海,原本是滁州一个炸卖油条的小商人,朱元璋收复滁州他就来投军。可是商人的地位非常低,就算胡大海当了兵也让人看不起,时常被人言语挤兑。偏生胡大海是个直肠子,在军营里被人羞辱了几次后居然告到朱元璋的帐前,指责将领不公。

    朱元璋一见胡大海身材魁梧,相貌威严、憨厚,说话十分投机,非常喜欢,又听到军营里居然有将领排挤新兵,一怒之下撤掉将领的职务,并把胡大海提拔成十户长。

    虽然只是一个小兵头目,已经让胡大海感恩戴德,这一次听到朱元璋打算进攻和州,主动毛遂自荐。

    别看胡大海目不识丁,然而他经商多年,走南闯北,对滁州、和州两地的民俗地理非常熟悉,带着乔装打扮的将士们冒充元朝丞相脱脱率领的慰问大军前去“慰问”和州元军。

    那驻守的元将事先没有收到朱元璋攻打和州的消息,加之脱脱的大军就在附近,自以为高枕无忧,放了胡大海等人进城。哪知宴席上喝的酒里有蒙|汗药,一干将领从上至下都被药翻,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这支假冒的慰问队伍擒下。朱元璋收到信号后里应外合轻而易举就攻克下和州。

    站在和州城墙上,朱元璋非常高兴,一边派人把捷报呈给郭子兴主动请缨镇守和州,一边派人去接马秀英等家眷。至于滁州,就让给郭子兴吧,从此和州才是他的战场。

    临行之际,马秀英来元帅府辞行。听说郭子兴的小妾有了身孕,她还特意派人送上一份厚礼。

    郭子兴最近偶感风寒,精力不似从前,草草见了一面,除了嘱咐夫妇俩要和睦相处,他更加希望马秀英督促朱元璋好好为自己效力,滁州的粮食不多了,朱元璋那边收缴到粮食就赶紧送过来。

    小张氏看待马秀英的眼神隐含愧疚,老爷夺了朱元璋的军权,现在又逼走夫妻二人,都怪自己祸从口出。可是不这样,郭家怎么办……矛盾重重的她叹了口气,把自己珍藏的几件首饰连同马秀英上次献来的珠宝一起交给马秀英,“孩子,你去了和州,置家要花不少钱,拿着吧。”

    “义母,我不在您身边,您要照顾好自己。”马秀英五味杂陈,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她之前怨恨过小张氏的自私自利,然而小张氏此举却又让她恨不起来。朱元璋在自己的劝说下退让一次可以,让他退让二次万万不能,到时候郭子兴和朱元璋的冲突彻底爆发,夹在其中左右为难的估计除了她就是小张氏了吧。

    攻克和州后,朱元璋被郭子兴任命为总兵镇守和州。

    消息传开,除了原班心腹人马跟随,另有一些将士也来投靠朱元璋。滁州的粮食日益减少,郭子兴巴不得少几张嘴巴,加上郭天叙、郭天爵、张天佑保持沉默没有刻意阻拦众人投靠朱元璋,以至于朱元璋在和州率领的部队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比从前更壮大。

    杨云花最近被郭天爵缠得极不耐烦,一听说朱元璋夫妇都将离开滁州,也不管敬善堂和幼儿堂了,闹着要跟随。刚巧马秀英这边女眷较多,让一群士兵护送总有不便,杨云花的娘子军便派上了用场。

    知晓杨云花要跟朱元璋的家眷同行,费聚这小子当即把其他将领都支走,死皮赖脸地跟在队伍里,美其名曰保护朱元璋家眷。

    马秀英也不点破他的心思,打算让这二人顺其自然发展。只是看到杨云花经常对费聚拳拳相向,估计费聚还得路漫漫其修远兮。

    为了节俭出行,马秀英、郭宁莲和李儿共乘一辆马车。两位嫂嫂和两个侄女挤在一辆车里。李贞身体还未完全康复也需要一辆马车,原本还给郭山甫备了一辆马车,不过郭山甫年纪大了,不愿跟着队伍颠沛,便转道回濠州去。至于朱文正三个小子,早就在朱元璋出征的时候提前跟着走了。

    李儿看到逊影无法在马秀英身边服侍,便主动端茶倒水,做些丫鬟的事情。她最近变了许多,先前马秀英教训她的时候她还有些不服气,可是自从郭宁莲进门很是给了她几次排头后她才明白马秀英以前对她有多宽容。而且郭宁莲的年轻貌美让她感到莫大的威胁,如今她只有极力讨好马秀英才能在朱府有一席之地。

    郭宁莲没有李儿那么多顾忌,她本是家中幺女被人宠爱惯了,加上马秀英脾气随和,不会刻意刁难人,久而久之她便在马秀英面恢复本性,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有时郭宁莲说的话让马秀英都无言以对,她索性叫杨云花也坐进马车,四个女人打叶子牌消磨时间。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四个女人更是热闹非凡,特别是杨云花竟和郭宁莲商量好了似的,一左一右专门压制马秀英的牌。几圈打下来,闷声不响的李儿竟然成了最大赢家,杨云花和郭宁莲也略有赢面,唯有马秀英输得最惨。让马秀英好生郁闷,明明知道杨云花和自己不对盘,自己还喊她来打牌,真是搬石头砸自己脚。

第一百八十五章 帮小孩寻找父母

    费聚郁闷之极,他抢了护送的任务就是想和杨云花多亲近,结果杨云花整日躲在马车里打叶子牌,他总不能钻进去找杨云花搭讪,只好隔三岔五在马车旁边汇报一下行进路况,期望引起杨云花的注意。

    可惜杨云花赢得正开心,甩都不甩这小子,倒把大输家马秀英惹得不耐烦,吩咐他没有天大的事情别再出现。

    欲哭无泪的费聚安静了几天,终于又找到机会又出现在马车旁,“夫人,和州快到了。”

    “啊!”几女放下叶子牌,兴奋地揭开帘子。再好玩的东西玩久了都会厌烦,她们玩叶子牌已经玩得无所谓输赢,只是习惯手上拿个东西打发时间而已。

    此时已近傍晚,远处和州巍巍的城墙若隐若现,郭宁莲激动地催促道:“快走!快走!马上就能见到老爷了!”

    马秀英揉揉肩膀,刚要打趣两句,忽然隐约听见路边传来哭泣声,立刻让费聚去查明情况。

    不一会,费聚带了一个小孩过来,禀告道:“夫人,是个娃子在哭。”

    这是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穿得破破烂烂,又黑又瘦的小脸上抹了几道花印子,头发乱蓬蓬地搭在脸上,一双黑眼珠惊惶不定地转来转去。

    马秀英拿出一个桃子递给他,和蔼地问他姓名以及独自一人在野外哭泣的原因。

    小孩许是饿慌了,接过桃子也不管上面的毛就大口啃起来,好几次都差点噎住,他连桃核都咽下去方回答他叫铁蛋,是在这里等爹娘。

    马秀英奇怪地问道:“你爹娘是做什么的?你怎么不进城去找?”若是以前元军驻守在和州,老百姓或许不能随便进城,但是现在和州已经归朱元璋统领,马秀英知道朱元璋绝对会善待这些百姓,不会做出禁止百姓出入的命令。

    “我爹在军营里……”铁蛋偷偷打量马秀英,见她神情真挚,又衣着不凡,或许是个愿意真心帮助他的贵人,就吞吞吐吐说道:“我娘也在军营里,爹不准我去军营找他们。”

    马秀英听得不甚明白,只好问费聚,“老爷可曾下令不准人去军营探望亲人?”

    费聚挠着头皮,“没有啊。”

    马秀英笑着对铁蛋说道:“孩子,跟我们走,我带你去军营见你父母。现在的军营是咱汉人的军营,不会像元人统治时那样严厉苛刻。”

    “真的?”铁蛋脸上露出惊喜,他已经许多天没见到父母,面前这位夫人和蔼可亲,肯定不会骗他,再说他一穷小子,这些富人能骗他什么。

    “真的!上车来。”杨云花跳下马车,给铁蛋腾出一个位置。她在幼儿堂见多了铁蛋这样的穷苦孩子,越是了解他们的经历越是同情他们的遭遇,时间久了,她早从当初的不耐烦变得极富爱心,看见这个孩子就忍不住想要照顾他一下。

    “不用,不用,我走路就行。”铁蛋拘谨地看看车厢,又看看自己一身的泥垢,最后挺胸握拳,“放心,我能跟上马车。”

    马秀英也不勉强铁蛋,毕竟马车里还有郭宁莲和李儿,她转过头吩咐费聚,“先带我们去军营。”

    费聚为难道:“夫人不先回府?我已经让士兵前去通知,说不定大人已经在府中等候各位了。”

    一听这话,众人面面相窥,郭宁莲和李儿欲言又止。几女和朱元璋分别了一个多月,都有一种小别胜新婚的感觉,恨不得第一时间见到朱元璋。可是这个男孩看着那么可怜,不管他又于心不忍。

    “夫人,您先回府,我带他去军营。”杨云花倒不嫌弃铁蛋手脏,直接牵住了他的小手。

    铁蛋听见几人身份不简单,顿时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十分拘谨。

    “别担心,老爷现在肯定不在府中。”马秀英露出笑容,“他啊,刚刚接管和州,一定忙得焦头烂额,哪有空闲乖乖呆在家里,说不定咱们去军营还能撞见他呢。你们若是累了就和嫂嫂她们先回府上,若是不累不妨一起接老爷回府。”

    郭宁莲和李儿恍然大悟,是啊,朱元璋一旦忙起来,经常忙得昏天暗地,到底还是马秀英了解朱元璋,这下她们不再犹豫,异口同声一致要求去军营。

    马秀英让费聚和杨云花护送其他家眷先回府,便叫车夫赶着马车继续向军营驶去。

    费聚喜不胜喜,终于有机会和杨云花独住。

    杨云花则幽怨地瞟了马秀英一眼,很不满意她这样的决定,人家也想去军营瞧瞧啊。

    军营驻扎在外城,或许是刚刚从元军手中夺回正在整顿的缘故,军营四周的栅栏参差不齐,就连辕门上的柱子都少了一根。但是营前站得笔挺的守卫和一列列神情严肃的巡逻士兵却在告诉众人,这里戒备严密、不容小觑。

    马车停在营外,马秀英派人上前和守卫说明情况,一问之下,朱元璋果然还在营帐与将领议事。听说总兵大人的家眷到来,一个机灵的士兵马上进去禀告。

    朱元璋带着徐达几人走出来,看见一众妻妾,诧异地问道:“夫人,你们怎么不回府歇息?嫂嫂她们呢?”

    “路上遇见个孩,说他爹娘都在军营,我就顺便带他先过来。何况莲儿她们也想你了。有没有打扰你们谈事?”马秀英微微一笑,不好意思说自己也很想念朱元璋。

    “没有,没有,我们正好商量妥当准备离开。”徐达几人连忙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