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139部分

后途-第139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历过生死离别,一家人特别珍惜相处的时光,但凡无战事,朱元璋就尽量留在府中陪伴妻妾。郭宁莲和李儿时不时流露出对朱元璋的炽烈眷恋,有时甚至不顾场合邀约争宠。马秀英自持大妇身份做不出这种献媚之举,好在朱元璋最是敬爱她,留宿在她房间的日子最多,每每夫妻敦伦的时候都叫嚷她快生个大胖儿子,今天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都把这话说出来。

    两人成亲几年不见动静,别说马秀英自己不好意思,就是田氏、王氏都隐晦地催促了无数次,偏生朱元璋还哪壶不开提哪壶,着实可恨。给马秀英开调理药的大夫已经确认过她的身体正常,那么问题自然是在朱元璋这边。她不由恼羞成怒地斥道:“生孩子又不是我一个的事,你长年出征在外,我俩聚少离多,没你配合我从石头缝里给你变一个出来?”

    朱元璋故作不解,啧啧道:“夫人是嫌我不够努力?我这几天有辛勤劳动啊。”

    马秀英气得跳脚,“你能不能正经说话,整日跟那些兵油子混在一起,越来越痞,哪里像个大将军?”

    朱元璋一脸坏笑,抱着她哄道:“别跳,别跳,指不定我儿子都在你肚子里了。”

    马秀英愈加气恼,作势欲打朱元璋,最终轻轻敲了几下就把手放回小腹,脚也不跳了。朱元璋作为和州的主帅,通常都在城里发号施令,出征的机会反而相对减少,夫妻俩相处的时间自然就多起来,但愿这回真能怀上孩子。她明白生孩子这个事情急不来,可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像个紧箍咒压在她和朱元璋的头上,一日没有孩子就会一日被人怪异的打量,让人想想都不舒服。

    “夫人别担心,我们会有孩子的,这段日子我哪都不去,就在府中陪你。”朱元璋见状,搂着马秀英温言安慰。这几天每次去探望田氏和王氏,两位嫂嫂都在提子嗣的事情,他都有点不胜其烦,想必马秀英这边更加尬尴。

    “嗯。”马秀英靠在朱元璋怀里,闷闷不乐地答应一声,酸溜溜地抱怨道:“你要是少去别人屋子,或许我就能怀上了……”

    这还是朱元璋第一次见马秀英流露出小儿女的模样撒娇吃醋,不由心都融化了,连声道:“好,好,都依你。”

    如此平淡又温馨的日子让马秀英都舍不得挣脱朱元璋的怀抱,她幸福地闭上眼。

    逊影的声音却不合时宜地在门外响起:“老爷,夫人,军营来人求见。”

    “我去军营看看,若是太晚你们就别等我用饭。”朱元璋松开手,更衣佩剑。按说这段时间并无战事,但军中有人来报,必然是有重要事情发生。

    送走朱元璋,马秀英皱眉问侍在一旁的逊影,“又起战事了?”

    逊影正要向她禀告影卫收集到的情报,“不是,听来的士兵说是濠州的主帅孙德崖求见,奴婢猜测他是来向老爷借粮的。”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加之战事不断,各地粮食纷纷告罄。郭子兴和孙德崖都养着数万人马,一天粮食消耗就动辄上百石,朱元璋驻营和州不久,手下兵力没有他们那么多,压力也没有他二人那么大。当孙德崖打听到朱元璋还有粮食献给郭子兴,就忍不住跑来借粮。

    马秀英闻言嗤笑一声,“孙德崖的脸皮确实够厚,若是他敢去向我义父借粮,我才真正佩服他是个英雄豪杰。”

    逊影同样笑了笑,“这不是看咱老爷仁义好说话,才敢前来,若是换成郭元帅,给他十个胆他也不敢去滁州。”

第一百九十章 孙德崖诡计借粮

    此时朱元璋已把孙德崖迎进军营,打着哈哈问道:“什么风竟把孙元帅吹来,真是稀客啊。”

    孙德崖装作听不出他的挪揄,开门见山说道:“濠州粮草不足,我特地前来借粮,请朱总兵成全。”

    朱元璋拧着眉头,推诿道:“不是我不愿意借,而是大部分粮食已经运往滁州,我这里的存粮所存无几了。”

    孙德崖岂是一句话就能打发掉的,他放低姿态说道:“我知道这件事让你为难,但我更相信你必不忍见濠州落入元军之手,让百姓再被元人欺压。请你多少匀一点粮食以解濠州的燃眉之急,待秋收后我立刻加倍奉还。”

    朱元璋腹诽,知道为难还来找老子!他实在不想和孙德崖这种小人打交道,况且郭子兴如果知道自己把粮食借给孙德崖,肯定会生气。但是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濠州落入元军之手,毕竟濠州、滁州、和州这几个地方唇齿相依,濠州若是失陷,滁州、和州也不得安宁。他犹豫了一下,说道:“借粮可以,不过我得禀告我岳父一声,烦劳孙元帅先在军营小住几日。”

    孙德崖脸色顿变,愤愤道:“朱总兵不愿借粮便罢,何故推辞?你明知我和郭元帅有过节,他肯答应才怪!”

    “孙元帅此言差矣,我岳父是大军统帅,借粮这等大事我岂能不告知他老人家。”朱元璋不再多言,命人带孙德崖下去休息。他心里也不痛快,孙德崖真当自己好欺,竟然语出威胁,哪有求人办事的模样,先晾上他几天再说。

    孙德崖气得想马上拂袖离去,无奈濠州粮食告急,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留在军营。

    朱元璋招来将领商议孙德崖借粮一事。

    将领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人说孙德崖乃反复小人不能借,有人说保住濠州作为和州的屏障应该借。

    朱元璋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又和将领们商议了一些其他事情,看看天色已晚便返回朱府。回到后院不等马秀英问及,他就告诉马秀英孙德崖前来借粮的事情。

    马秀英心中已知此事,面上却不露分毫破绽,平静地问道:“八哥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朱元璋把将领们的意见道出,又说道:“孙德崖此人虽然不堪,不过他守卫濠州倒是没出什么差错,我想借濠州拖住元军攻势,所以打算借给他粮食,就是怕你义父那边不好交代。”

    马秀英点点头,赞同道:“濠州乃和州屏障,有孙德崖守着起码能抵御一部分元军。义父虽然憎恨他,想必也能够理解你的处境。不过孙德崖这人卑劣鄙俗,你不要和他接触太多。”

    “我省的,过几天就打发他离开。”朱元璋坐下,开始给郭子兴修书禀明事况。

    然而马秀英和朱元璋都高估了郭子兴的气量,郭子兴接到书信,一听孙德崖居然亲临和州借粮,当即愤然道:“昔日|他把俺逼出濠州,如今还有脸去找俺部下借粮,真是不把俺当一回事啊。来人,俺要亲自率领大军到和州捉拿这个逆贼!”

    朱元璋本来只是例行通告郭子兴此事,没想到郭子兴居然睚眦必报,要前来捉拿孙德崖。他忍不住对马秀英叹气道:“你义父气量真小,现在正是元军大举进犯的紧要关头,他不领兵抗元,却只顾自相残杀。如果杀了孙德崖导致濠州失守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马秀英也对郭子兴的鼠目寸光倍感失望,毫不犹豫地说道:“不能让他们打起来,你的新政权刚刚在和州建立,哪能让他们把和州搅得乌烟瘴气。趁着义父还没赶到,你快把孙德崖放走。”

    朱元璋便去劝说孙德崖赶紧离开。

    岂料在这之前孙德崖也收到郭子兴要来捉拿他的消息,他当即就想避走。

    可是他的心腹参谋劝道:“濠州存粮不足一二,大帅若是再借不到粮食,濠州必然岌岌可危。”

    “等郭子兴赶到和州我就更危险了。这里的将士都听他的号令,我们哪是对手。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孙德崖烦躁不安,他也知道没有粮食回去面对元军是个大麻烦,然而打不过元军他还可以逃,若是被郭子兴抓住,凭两人多年的积怨,郭子兴肯定不会让他有好下场。

    参谋说道:“大帅且看朱元璋怎么安排,他这人不像郭子兴那样心胸狭窄,你若在他的地盘出事,他定然不好对天下人交代。”

    孙德崖大摇其头,他可不能把命赌在朱元璋的人品上,“难说,毕竟郭子兴是他岳父又是他上司,郭子兴要做什么,他还能拦得住?说不定就是他故意拖延时间叫郭子兴来捉我。”

    参谋眼睛眯了眯,想出一计,“既然这样,那大帅干脆把他抓起来当人质,有他在手,郭子兴必然投鼠忌器,我们还可以用他交换粮食。”

    “对,只要扣下他,既能换到粮食还能平安离开和州,此计妙哉!”孙德崖神色一振,当下便和参谋商量如何把朱元璋抓住。

    朱元璋不知孙德崖已设计谋算他,他还老老实实地去见孙德崖,告知对方自己的为难之处,劝孙德崖先离开和州,借粮的事情缓缓再说。

    无论朱元璋是真心放自己走,还是假意客套,孙德崖都不在乎了。他嘴上爽快地答应下来,并说要感谢朱元璋这几日的款待,将来有机会定要回敬朱元璋的照顾。

    毕竟以后还要打交道,朱元璋想着好聚好散,就在和州城外十里亭为孙德崖践行。原本徐达等人要跟随,朱元璋笑言对方才五六个人,和州又是自己的地盘,不足为虑,所以他只带了几个侍卫去。

    这下可坏事了,喝一杯送别酒是践行的习惯。孙德崖让属下牵制住侍卫的眼目,趁机不备在酒中下了蒙|汗药。

    朱元璋不疑有他,举杯与孙德崖一饮而尽,刚要说话时便觉头昏目眩,四肢无力。

    孙德崖见状猛地扣住朱元璋,将刀抵在他的脖子上,厉声对惊慌围上来的侍卫喝道:“不准过来,否则我杀了你们总兵。”

    此时朱元璋已毫无反抗之力,孙德崖的属下又把两人护在中间,侍卫投鼠忌器,只得后退三步怒视他们,其中一侍卫当机立断跳上马向军营奔驰。

    孙德崖挥手让属下不用管那个逃走的侍卫,他本来就是要把朱元璋当人质换粮,正好缺个人回去通知。

    和州的将领接到朱元璋被擒的消息,神魂大震,李善长立刻派兵追至并让人通知马秀英一声。

    上千人的队伍杀气腾腾涌出城外,赶到十里亭只见几个被缚的侍卫和一封书信。

    徐达让人把羞愧难当的侍卫带下去,拆开信一看顿时破口大骂。

    原来孙德崖压根就没想逃,他仗着有朱元璋在手,趁机狮子大开口,信中不仅提到要和州军方保证他安全离开,还要顺便“借”五十万石粮食,约定十日内在和州城外一手交人一手换粮。

    兹事体大,徐达一边派人搜索孙德崖等人的下落,一边派人回禀李善长和马秀英。

    收到消息的马秀英惊怒交加,暗骂朱元璋不长记性,跟他叮嘱了不要和孙德崖这样的卑鄙小人走得太近,他不听还是中了人家圈套。气归气,她火速赶往军营和李善长等人商量对策,并叫逊影下令影卫尽快搜救出朱元璋。

    孙德崖很狡猾,他这次来和州不仅带着五六个亲兵进军营,还有一千士兵候在城外。擒下朱元璋后他们就退守到郊区一处早已安排好的庄园里。当徐达等人率军赶到庄园时,孙德崖面对剑拔弩张的局面毫不惊惧,甚至笑嘻嘻地邀请将领们进庄园一叙。

    徐达提刀怒指,“我家大人好意待你,你居然恩将仇报用这般下作手段,还不速速将大人释放,否则我等必将此处杀得片甲不留!”

    孙德崖慢悠悠说道:“徐将军稍安勿躁,朱总兵为人豪爽仗义,我心生仰慕,故想与他亲近几天。等你们把粮食送来,我必然将他毫发无损地送出。”

    “无耻之徒!”徐达不欲与他多说,就想派兵强攻。

    孙德崖的参谋尖叫道:“我家大帅不愿为难朱总兵,但你们如果敢伤我大帅一根毫毛,休怪我对朱总兵不客气!”说着把一件朱元璋穿过的外袍在徐达脚下。

    徐达顿时停住脚步,俯身捡起外袍。看到这是朱元璋经常穿的衣服,他气得双目喷火,胸膛剧烈起伏,好半晌才咬着牙关艰难下令诸位将士原地待命。出发之前李善长就叮嘱他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回朱元璋,即使孙德崖的要求再过分,只要能换回朱元璋的安全,他都必须答应。

    影卫混在士兵中伺机寻找救出朱元璋的办法,无奈庄园里全是孙德崖的心腹亲兵,外人根本就接近不了内宅,加上朱元璋当时昏迷不醒,被掳来时不曾留下半点蛛丝马迹,也不知被关在何处,暗卫在宅子附近踩点了几天都找不到营救的机会。

第一百九十一章 想方设法救总兵

    如果孙德崖不是狮子大开口要拿五十万石粮食换朱元璋,李善长当天就能答应他的条件,然而和州粮食总共只剩二十万石,还有三十万石根本就无法凑齐,故此两方在庄园对持数天都还没有协商妥当。

    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