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180部分

后途-第180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标抬起头,好奇地问道:“娘,什么叫自相残杀?”

    “就是自己人互相杀害的意思。”马秀英摸摸他的脑袋,“乖孩子,这几个字写完,娘就给你讲一个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第二百五十一章 常遇春战朱亮祖

    且说徐达、常遇春等人攻下常州后又奉朱元璋的命令攻打宁国城。

    宁国城守卫森严,与常州不相上下。守将杨仲英、张文贵等人倒没什么能耐,只有一名将领异常勇猛。他姓朱名亮祖,是六安人,早年当地爆发农民起义,他曾召聚乡兵,保御乡里,因战绩出众,被元廷授为义兵元帅。

    说起这朱亮祖还是徐达的旧相识。朱元璋攻下太平的时候,朱亮祖曾带着部下前来投诚,后又投靠了元军。这次听说徐达、常遇春来围攻宁国,他深知二人不容小窥,连忙联络守将,悉心防御。

    红巾军刚刚赶到宁国城外,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朱亮祖就领兵出城迎战。别看他年纪大,威猛不逊少年,一支长枪耍得飘飘如梨花飞舞,闪闪如电影吐光,就连徐达这样的猛将也无法抵挡。

    在他的带领下,元军以逸待劳,打得措手不及的红巾军节节败退。

    见势不妙,常遇春急忙挺枪而出。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常遇春自负力大无穷,却被当头一枪压得喘不过气来,慌忙向右侧一闪,左腿仍被戳中,赶紧策马回奔。

    徐达担心诸将有什么闪失,马上鸣金收军。

    朱亮祖趁势率部一阵追杀,红巾军只得丢营弃灶,逃出数十里,过后一清点,居然丧亡了几千人。徐达气得脸色铁青,他领军作战多年从未败得这么惨过,连对方的城门都没摸到就被杀得一路溃逃。

    常遇春亦是满脸怒气,一边包扎伤口,一边不服气地吼道:“哇呀呀,这老家伙竟然比我的力气还大,明日我要与他再战!徐兄弟,如此勇猛一员大将,国公为何会让他叛出去?”他比徐达年长两岁,两人又同是“盖世大英雄”之一,彼此惺惺相惜,交情匪浅,常以兄弟相称。他在朱元璋攻打集庆的时候才来投靠,所以并不知道朱亮祖反叛的原因。

    徐达苦涩地道出缘由,“那时郭天叙还在,国公并没完全统一军队,郭天叙的派系在军营中时常有欺凌新人的现象。朱亮祖因为性子急,做事鲁莽,和郭天叙的部将很难相容,就遭到了郭天叙的排挤。国公当时自顾不暇,也没来得及照应他,于是他一怒之下再次投靠了元军。”

    “呸,郭天叙还真是不干人事,死了都要给我们惹一堆麻烦,可惜一员猛将被他逼走。”常遇春站起来走了两步,试试腿脚是否方便,又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有没有办法把这误会解释清楚,让他重新投靠国公,如今军营都是国公说了算,他不会再受欺负了。”

    徐达摇摇头,“难说,朱亮祖这人固执得很,一根筋啊。”

    “嘿嘿,我就喜欢这样直来直去的汉子,最怕和肚子里弯弯肠肠的人打交道。”常遇春不知从哪儿变出一个小酒壶递给徐达,将士领军作战的时候是不允许喝酒的,但他相信徐达不会到处乱说。

    果然徐达眼睛一亮,笑着接过来灌了一大口,意犹未尽地还给他,“少喝点,明日还有战事呢,你这腿伤不碍事吧?”

    常遇春咕噜咕噜把酒喝完,随手用袖子一抹,“没问题,这点小伤何足挂齿,明日我还要和他接着打!”

    第二天,徐达重新集结大军再与宁国守将交战,常遇春在城下吼道:“朱大帅,昨日|你虽伤了我,却是胜之不武,今日可敢与我单独再战几回合?”

    朱亮祖早就听说过常遇春的威名,此人凭一己之力攻下采石矶实在让人敬佩。昨日突袭徐达大军,他原本想趁慌乱之机擒住常遇春这员猛将,谁知对方竟能在受伤的情况还全身而退,常十万的威名果然不是吹嘘出来的。他心生仰慕,当即策马出城迎战,“好,今日定要让你心服口服。”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几乎同时催马冲将过来。

    “啊!”朱亮祖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舞动长枪迎面刺来。

    枪头如银蛇吐芯,寒光烁烁。常遇春一瞧,说道:“来的好,哈哈,你这老将倒有几分能耐,看我的!”他往旁边一闪身,朱亮祖的长枪落空了,他反转身抖枪向朱亮祖的颈脖戳去。

    朱亮祖慌忙一低头,身子俯于马背,枪头带着风声呼啸而过,大声赞道:“你也挺厉害的!”

    “再来!”

    两人走马回枪,时而防御时而进攻,眨眼间便已交战数个回合。

    瞬息万变的枪法,迅捷勇猛的动作令附近的将士看得眼花缭乱,血脉奋涨,不停起哄鼓噪。

    常遇春杀得兴起,呵道:“你再吃我一枪!”话音刚落,长枪“铮铮”抖出了两个枪花,如蛟龙出洞直奔朱亮祖的两个肩头。

    朱亮祖赶紧托抢往上一架,谁知常遇春这一枪是虚招,趁他腋下敞空,大枪已经朝着他肋下刺去。他来不及躲避,当即翻身弃马。

    只听“噗嗤”一声,常遇春的大枪豁然扎进马身,足足有半尺多深,那匹马顿时血流如注,一边啾啾惨叫,一边拖住常遇春就胡冲乱撞。

    朱亮祖趁乱抢到他的背后,抡起长枪直奔他的后背心。

    “小心!”红巾军的将士眼睛暴突,齐声惊呼,这一枪要是刺中,还不把人穿个透心凉。

    常遇春耳闻风声,察觉到后方长枪逼至,可是他的枪插在对方马身上临时拔不出来,只好当机立断,松手弃枪,滚落马背躲过这一击。然而他腿上有伤,脚一沾地立刻钻心的痛,动作也没先前灵活了。

    朱亮祖再度出枪凌空袭来,常遇春手中没有武器,加上腿脚不便,慌忙就势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借助马匹隔开他的攻击。

    徐达知道常遇春下马作战必然吃亏,急忙率部冲了过去。一枪挑开朱亮祖的枪头,抓住常遇春往背后一送,也顾不得夺回常遇春的长枪,就策马回奔。

    朱亮祖的人马见势也冲了出来,被红巾军阻拦,双方混战数个时辰,杀得天昏地暗,直到夜幕降临方才各自鸣金收军。

第二百五十二章 众好汉惺惺相惜

    常遇春的腿伤不可避免地又加重了,他连下马都成问题,还是徐达和蓝玉把他搀扶着回到营帐里。他动弹不了,只好让蓝玉帮忙处理伤口。

    蓝玉解开绷带,只见伤处血肉模糊,有的地方已经恶化脓胀,黄水和血液把布条都浸湿了,连忙说道:“姐夫,这些腐肉得掉,我去叫大夫来。”

    “叫什么大夫,你就在这里动手。”常遇春唤住他,不欲把自己受伤的事闹得全营皆知,因为将领受伤会影响士气,大军才刚开拔到宁国,这时可不能出现半点纰漏。

    蓝玉为难地看向徐达。

    徐达和常遇春的想法一样,他二人是这次大军的主将,若是被下面的人知道主将伤势严重,势必动摇军心。他犹豫了一下,问常遇春,“常大哥,能忍住吗?能忍住我来动手。”

    “还是徐老弟懂我。”常遇春哈哈大笑,又对蓝玉说道:“去把我藏的那坛酒取来。”

    蓝玉取了酒回来,看到徐达正把匕首放在火上烤。常遇春腿伤的上下两端都被绳子扎住,因为血液不循环的缘故,这会伤口已经不流血了,但还是有黄水像油珠一样渗出。

    “酒来!”常遇春抱起坛子猛灌,含了一口“蓬”地喷在腿上,冲徐达笑道:“动手吧。”

    “挺住!”徐达只说了两个字就低下头聚精会神削肉,他目光镇定,手势平稳,下刀如飞,没一会就把脓胀的肉块割掉,露出鲜红的新肉和枪眼最深处的白骨。

    常遇春满头大汗,牙关紧咬,即使痛得脸都抽搐,腿却没抖动一下,等徐达说行了,他才吸口气,闷哼道:“真他娘的痛,朱亮祖下手贼狠呐。”

    “亏得他没把你骨头戳断,否则这条腿都废了。这几日|你坐镇后方养一养,不要上战场。”徐达手也不洗拿起坛子就喝,别看他先前挺镇定,其实比谁都紧张,万一不小心伤到经脉会误了常遇春一生,幸好他担心的事没有发生。

    常遇春也不客气,笑道:“行,我歇两天,等腿伤好了我还要和他再战。”

    “姐夫,你何必和那老匹夫死战,一箭将他射下来便是。”蓝玉愤愤不平,常遇春的射术无人能及,百米之外都能取人首级,想要对付一个朱亮祖还不是手到擒来,干嘛要这么费劲单挑。

    常遇春怒道:“这是一条好汉,岂可暗箭伤人,我要和他堂堂正正地对决。”

    蓝玉不再吱声,心里嘀咕:连骑马打仗都成问题了,你还想堂堂正正对决。

    次日,常遇春因伤不能出战,徐达策马奔至城下劝道:“朱大帅,徐某敬佩你是一条汉子,不愿与你再起战戈,你若愿意归附国公,国公定会既往不咎,洗刷你的冤屈。”

    朱亮祖须发皆张,仰天长笑,愤慨道:“徐达,朱某承认你和常十万都是好汉一条,但我们各为其主,你要战就站,毋须废话,朱某誓死守卫宁国!”

    没得谈,双方只好继续交战。一连攻了数日,徐达都没攻下宁国,只好据实向朱元璋禀报。

    朱元璋闻讯驻守宁国的朱亮祖竟然是自己军中叛变的将领顿时雷霆大怒,他可以接受来投降的将领,但最恨自己军营出现叛徒,当即决定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宁国,当面处罚这个叛徒。

    常遇春收到消息,急忙手书一封拜托袁兴交给马秀英。

    原来常遇春和朱亮祖几番较量下来,早已彼此惺惺相惜。奈何朱亮祖犯了朱元璋大忌背叛,又誓死不降,一旦他被擒肯定必死无疑。可是他背叛也不是没有原因,而是被小人排挤才致如此。所以常遇春恳请马秀英能说服朱元璋手下留情,饶他不死。

    马秀英深知朱元璋此刻正在气头上,贸然相劝必然适得其反,她便不动声色地为朱元璋整理行李,待朱元璋要出征的时候,她才殷殷叮咛道:“国公速去速回,莫叫我和孩子们牵挂。”

    朱元璋搂住娇妻爱儿,豪气万千,“放心,待我除了朱亮祖那叛徒,即刻返程,争取在你生孩子之前赶回。”

    朱标懵懂地问道:“爹爹,什么是叛徒?”

    朱元璋怔了怔,脸显戾气,“就是不忠不义的小人。”

    朱标还要再问,马秀英弯腰指着袁兴说道:“譬如你袁兴舅舅,他好不好?”

    朱标脆生生回道:“好!”袁兴每次见他都会给他带好玩的东西,还愿意给他当马骑,当然好了。

    “如果有一天,你爹打了袁兴舅舅,袁兴舅舅不服气,从此不听你爹的话,也不对你好了,你爹就认为他是个叛徒,是个不忠不义的小人。”

    袁兴十分委屈,指着自己的鼻子欲哭无泪,有这样拿来当示范教材的吗?

    朱标急了,扯着朱元璋的衣摆,“爹爹为什么要打袁兴舅舅啊,我不要袁兴舅舅变成叛徒。”

    朱元璋一个头两个大,连忙解释,“袁兴不是叛徒,我也不会打他。”

    马秀英趁机说道:“你当然不会这样,可是军营中却有些将领气量狭小,排挤新来的将士,致使这些新来将士愤岔不平,最后叛出军营。你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哪怕多出一个朋友都比多出一个敌人强,何况是多出一个得力手下,所以你不要轻易被愤怒冲昏头脑,多想想每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听说朱亮祖原本是你军中将领,可惜当时被郭天叙排挤不受重用,才愤然离营。你也曾被郭天叙排挤,尝过这种屈辱的滋味。如果当初你肯出面为他说话,善待于他,或许这员骁勇善战的老将就不是与你为敌,而是为你征战四方了,可惜啊。”

    朱元璋站在风中,久久不语,过了好一会,才叹息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他已经与我为敌了。”

    马秀英平静地说道:“你能礼贤下士,为何不肯再给他一次机会,重新招揽他。常遇春说此人不弱于他,是个不可多得的良将,若是杀掉实在可惜。”

    “这家伙,竟敢背着我找你求情。”朱元璋嘀咕道:“就算我愿意重新招揽他,他也不一定会归附。”

    “非也,非也,我认为你如果愿意真心实意招揽他,他说不定会重新归附。”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朱标两岁就启蒙

    朱元璋挑挑眉,等待下文。

    马秀英笑道:“此人虽然性格鲁莽,但并不是个蠢人,他在军营没有发展前途便知另谋出路。同理,你率大军兵临城下,宁国定然支撑不住,他未必甘心就此败亡,你若肯留他性命还授他官职,他十有八|九会动心。”

    朱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