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206部分

后途-第206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陈友谅根本就不给洪都将士拖延的机会,他一到城下就亲自督兵进攻抚州门,所有汉兵都持笠帽大的盾牌,上御箭石,下凿城墙。

    抚州门为洪都主城门,四面开阔,十分适合进攻,朱文正早就安排邓愈防守。

    邓愈十七岁就加入朱元璋军队,在诸多战役中屡立战功,作战经验十分老道,面对敌人的激烈进攻不慌不忙,他一边吩咐士兵从城墙投掷巨石、滚油,一边让人射出火箭。

    汉军起初用盾牌遮蔽巨石、滚油,哪知盾牌都是竹制的,根本无法抵抗高空投掷的巨石,最惨的是当滚油淋在盾牌上,再被火箭射中,当即遇火就燃,反应快的士兵立刻扔掉盾牌,反应慢的士兵都被烤得焦头烂额,可是没了盾牌掩护的士兵又成了墙上将士们的活靶子。几次三番下来,汉军伤亡惨重,众人渐渐失去了士气,逐步倒退。

    陈友谅一连刺死数个后退的汉兵,怒吼道:“谁再后退一步,这些尸首就是你们的下场!”他从未想过一座小小的城门竟如此难以攻下,在他的想象中,这个时候抚州城门早就被攻破,他的大军已经杀进城中肆意抢掠。

    没有了退路,汉军只能像亡命徒一样不顾一切冲到城墙下猛砍猛伐,没过多久,只听“哗啦”一声巨响,城墙竟然坍塌了二十多丈。

    陈友谅大喜,正准备领兵拥入。

    里面忽然响起火铳的声音,许多火星从一条条火铳里喷出,密密集集犹如地狱喷薄的业火,瞬间带走一条条性命。

    陈友谅认识火铳,但是他没有料到火铳也能如此犀利的发射,他一直认为火铳就像一个鸡肋,杀伤力比弓箭厉害但是使用效率太低。然而今日一战让他改变了对火铳的看法,城门口堆积如山的尸体实实在在地告诉他,火铳的威力远远超越他想象中的厉害。

    趁着陈友谅发呆之际,邓愈命人赶紧竖起栅栏充当坍塌的城墙。

    陈友谅回过神来,吩咐部下继续不要命的往前冲。

    火铳毕竟有装填弹药的时间,就这间隙,汉军已经前继后扑冲过来。洪都军就近接仗,没了城墙、栅栏阻隔,不得不丢掉火铳血肉相搏。

    邓愈和将士们浴血奋战,杀得虎口迸开、刀刃翻卷,无奈汉军如同蝗虫源源不断涌入。

    看到李继先、牛海龙、赵国旺、许、朱潜这些昔日袍泽都一一战死,邓愈赤目欲裂,嘶声咆哮:“杀!人在城在!人亡城亡!兄弟们不要怕死,大不了黄泉路上一起作伴!”

    正在危急关头,朱文正从其他城门抽调兵力前来支援,尤其是他的两千精锐个个都是玩火铳的好手,毋须刻意瞄准就能轮番射中攻入城池的敌军。

    汉军如同镰刀下的稻穗一般纷纷倒下,余下的看到火铳杀伤力比开始更厉害,十分畏惧,不愿上前。最终在朱文正亲率军队的强硬反击之下,汉军只能退出城外。

    洪都的城墙被攻破多处。朱文正一边亲自鼓舞将士战斗,一边命令工匠火速补上城墙缺口。

    外面的敌兵也不肯停下,连番杀入,又被连番杀出。

    就这样攻守双方踩着尸体作战,等到城墙修补完毕,内外的尸体已经数不胜数,陈友谅见攻城无望,只得暂时鸣金收兵。

    这一战双方的伤亡都无法估量,但最终还是以朱文正守住了洪都为胜利。

    这一战打出了洪都守军的信心,他们坚信援军会到来,他们坚信自己可以守得住这座城池!他们用正常的思维去考虑问题,都认为朱文正早就派了人向朱元璋求援,他们忘记了朱文正的无知无畏。

第三百零四章 坚守一月无续力

    抚州门堆积如山的尸体让双方将士心有余悸,陈友谅休息了几天,刻意避开抚州门又去攻打新城门。这一次出乎他的意料,城墙上居然没有几个士兵防守,他还以为是守新城门的将士胆怯临阵脱逃,急忙叫人用攻城战车直接撞击城门。

    谁知战车刚刚推到城下,城门不打自开。

    “他们投降了!”汉军兴奋地大喊。话音刚落,忽见城内冲出一队骑兵。

    “杀!”领头一将如狼似虎,锐不可当,在他的带领下,骑兵们呼啸着冲杀而来,看到推战车的汉兵就是一阵刀伐斧砍。

    原来洪都守将都疯魔了,在朱文正的指挥下他们打赢了第一场保卫战,这场胜利宣告着陈友谅的军队并非无坚不摧,他们有信心能够坚持到援军到来。许多将士看着死去的战友又喜又悲,愤怒和激动充斥在胸腔。朱文正的无知无畏也传染给了薛显,他不甘困城而战,一心想为牺牲的袍泽报仇,竟然主动领兵出击。

    汉军想不到新城门的守将竟然敢率兵出城作战,顿时措手不及,笨重的攻城战车还来不及回转,周围的攻城先锋已被杀得落花流水。

    陈友谅的部下刘震上前阻拦,被薛显横腰一刀,劈成两段,剩下的兵卒全都吓得魂飞魄散,亡命溃逃。

    薛显追杀一阵,发泄了心中怒火,悠悠然又率兵回城。

    等陈友谅把散落的人马召集在一起时,城门早就关上,薛显等人在城墙上奚落耻笑不停。

    陈友谅颜面扫地,士气大跌,只得暂时领兵退去。

    连着在几个城门前吃亏,陈友谅索性放弃攻打八个城门,改攻洪都水关。

    朱文正接到消息,连忙调兵遣将防守水关,又召集壮丁连夜赶制栅栏。

    因有栅栏阻挡,陈友谅的舰队无法进港,汉军只能冲上去砍伐栅栏。

    朱文正一声令下,早有准备的士兵从栅栏缝里伸出长槊,迎头猛击,刺死刺伤无数汉军。

    陈友谅勃然大怒,命令汉军用尸体当肉盾继续破坏栅栏,敢退者杀无赦。

    没有退路的汉军只得冒死徒手抓住刺出的长槊,让后面的士兵继续砍伐栅栏。

    朱文正见情况对己不利,便停止了长槊刺击,换上早已准备好的铁戟刺出。

    汉军仍如夺长槊一般徒手去抓,谁知刚刚挨上便皮开肉绽,伴着一声声惨叫哀嚎。陈友谅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些铁戟被火淬过,根根通红,触肉即焦,有些用力过猛的汉军双手全被烫烂,只剩血糊糊的皮肉连着骨头。

    如此一来再无人敢上前夺取铁戟,栅栏不破,水关自然安然无恙,陈友谅再次无功而返。

    陈友谅久攻不下洪都,但又不肯离去,恼羞成怒的他分兵攻陷了吉安、临江,招降了李明道,杀死曾万中,擒住刘齐、朱叔华、逍天麟三人,送到洪都城下开刀,并对城上的守兵喊道:“如果不投降,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朱文正舔舔干裂的嘴唇,指着悬挂在城墙的几具尸体,风轻云淡地说着同样的话,“谁人敢投降,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众将士看着快被风干的尸体噤若寒蝉,这是一个校尉和他家人的尸体。

    说来这个校尉死的也有些冤枉。几天几夜没合眼的他忍不住发了两句牢骚,抱怨朱文正早该弃城逃走,不该一直死拼,几万人打几十万人,哪里打得过。

    岂料刚好被巡逻城防的朱文正听见,他连给对方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拔剑刺死了校尉,并且把校尉的家眷也全部杀死挂在城墙上以儆效尤。

    不得不说这招杀鸡给猴看的方法很是起了一定作用,有些二心不定的将士每每看到校尉尸体就打消了投降的念头,甚至连一丝动摇的情绪都不敢流露出来。

    看到洪都守将不为所动,陈友谅无计可施,只好继续命令汉军强硬攻打官步、士步两门,

    守城将领赵德胜误中流箭,不幸阵亡。

    朱文正马上重新安排将领守城门,并亲自统率自己的精锐部队登上城墙,与将士并肩作战,抵挡敌军一番又一番的猛攻。

    四万守将和六十万汉军的比例终究太悬殊。即使朱文正绞尽脑汁、用尽一切办法也只坚持了一个多月,就后续无力了。

    这一个月,在敌人猛烈的进攻中,洪都的守城战具几乎消耗光,而敌军还在源源不断地进攻,看着身边的将士逐渐减少,看着他们有气无力、脚步虚浮却从不敢解下盔甲和武器,朱文正不禁又绝望又羞愧:难道天要亡我?难道我真做错了?

    这时千户侯张子明又来求见,他开门见山说道:“大都督,此刻再不求援,只怕洪都不保。”

    朱文正惨然一笑,“求援?如何求援,整个洪都被汉军围得水泄不通,插翅难飞,谁还出的去?”在心腹面前他也不怕丢人,他甚至后悔如果当初肯听张子明的劝谏,或许朱元璋的援军早就到了。

    “属下愿意一试。”张子明心急如焚,求援信早就送出去了,为何应天府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他决定亲自送信。

    “你?”朱文正不怀疑张子明的忠诚,但他怀疑张子明能否胜任这个任务。如果有办法送信,他早就派人送了,何至于像现在这样,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张子明一拍胸脯,“属下出生吴地,自幼熟悉水性,能在水中潜伏一盏茶的时间,若由水关潜出,或能避开汉军耳目。”

    他敢毛遂自荐当然有一定的把握,尽管浩浩汉军把洪都围得水泄不通,但总有疏忽的地方,像这水下就无人看守。其实也不能说是汉军疏忽,谁能想到有人能在水中潜伏那么久,若是汉军中有这等本事,都不用攻城了,直接让人从水下游进城,来个釜底抽薪,就能轻而易举拿下洪都。

    朱文正大喜过望,再不说刚愎自用的大话,马上悄悄安排张子明潜出水关,向朱元璋求援。

第三百零五章 张子明告急求援

    此时洪都到处墙毁门破,岌岌可危。朱文正为了拖延时间,一面催促张子明火速送信求援,一面派遣心腹到陈友谅的大营中假意商谈投降事宜。

    担心假降之事被陈友谅看破,他只告诉几个重要将领实情,其余人皆被蒙在鼓里。士兵们看到洪都城上的旗帜被更换,听说要准备投降,顿时士气低迷,没有作战的决心了。

    陈友谅信以为真,就放缓对洪都的攻势,给了几天时间等着朱文正率众投降。

    到了约定投降的那一天,陈友谅早早等在城下,可是一直等到晚上,城里的守军都不见出来一个。看到城头重新插上朱字大旗,他这才明白上了朱文正这小子的当,对方使的是缓兵之计,当即恼羞成怒杀了谈判使者,又命手下加紧攻城。

    然而朱文正趁着这个喘息的机会,派兵加固城墙,筹备御敌器械,在一群抱着必死决心的洪都将士的死命抵抗下,城池堪堪又坚守了半个月。

    这为张子明的求援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他为了不被敌军发现,日夜兼程,只走小路,足足走了七八天才赶到应天府。他到了应天府并没有急着向朱元璋求援,而是先通过影卫组织找机会求见马秀英。

    马秀英见到张子明几乎都认不出来,这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汉子哪还有在国公府做侍卫时精神抖擞的模样。她一边让人给张子明准备食物,一边歉然道:“我前两天才看到你传递的消息,还没来得及告诉国公,让你受苦了。后来朱门再无情报传来,洪都现在境况如何?文正是否安好?他为何不直接向国公求援?”

    “属下不苦,苦的是大都督。”张子明把洪都将士辛苦守城的艰难一一道来,并告诉马秀英,朱文正最初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没有及时向朱元璋求援,后来洪都被围,信已无法送出,他是泅水出城才侥幸把消息带到。

    马秀英又气又急,气的是朱文正自作主张不及时求援连累了无数将士伤亡;急的是不知洪都还能坚守多久。她向来把朱文正视如己出,朱文正也对她敬爱有加,一想到这个不懂事的孩子危在旦夕,她就心急如焚,连连催促张子明快去向朱元璋禀告,恨不得朱元璋在听到洪都被围的消息马上就能发兵支援。

    然而张子明支吾道:“大都督先前一意孤行,让洪都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国公那边怕是不好交代……”

    马秀英恍然大悟,依照朱元璋的性格,如果知道朱文正延误了军机定然暴跳如雷,说不定还会下令就地军法处置。不管朱文正被军法处置还是洪都沦陷都不是她希望的,她想了想,说道:“你去见了国公,切勿说洪都被围文正坚持不住请求支援的话。就说陈友谅带了很多人攻打洪都,但是在文正的指挥下不仅守住了洪都还给敌方造成了惨重的伤亡。现在陈友谅的部队士气低迷,粮食短缺,国公如果肯出兵,正好和文正里应外合一举击败陈友谅!”

    张子明便按照马秀英的话一字不漏地转告给朱元璋。

    朱元璋听完果然十分高兴,说道:“你先回去告诉朱文正,我这边正在和张士诚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