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231部分

后途-第231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会天都要塌下来了,氏还不紧不慢,难道她真以为朱元璋舍不得动她?也不想想,她能跟世子朱标相提概论吗?她死不打紧,自己可怎么办啊?要不要先去向马秀英禀告这件事?

    “哐当!”屋里一声巨响打断鹿姬的胡思乱想,她大声询问,“安人?安人?发生什么事了?”

    喊了几声里面都没有动静,她警觉不妙,推门纹丝不动,急忙喊道:“来人,快来人,瑜安人出事了!”

    几个仆役奔过来,合力把门撞开,只见地上倒着一个圆凳,半空一双脚在晃悠,往上一瞧,氏悬挂在房梁下,舌头都吐出来了。

    众人亡魂皆冒,慌忙把氏放下来,叫人去请大夫。

    亏得鹿姬发现得早,众人抢救及时,氏命不该绝,居然在大夫赶到之前自己醒转过来。她醒来发现自己没死成,顿时嚎啕大哭,嚷着还要再死一次。

    众人哪敢放任她继续自裁,一边看着她,一边派人去禀告马秀英,马秀英不在府中就禀告给两位侧妃。

    郭宁莲倒是马上就前往氏院子询问情况,而郭惠却推脱身体不舒服,回避了此事。

    鹿姬不敢说出氏自杀的真正原因,她抱着侥幸心理期盼这事能瞒一时是一时。然而在马秀英如炬的目光下,她无所遁形,马秀英根本就不给她狡辩的机会,一声令下就要处死她。为了活命她只有一五一十把实情道出来。说完这一切,她反而没有先前的慌张了,麻木地跪在地上,等候马秀英最后的审判。

    “好!好!好!好一个氏,竟敢勾结陈汉余孽谋害我儿!”马秀英怒极反笑,森冷地下令,“马上封锁院子,里面的人一个都不准外出,任何人敢反抗,格杀勿论!你们要把氏看好了,在王爷没有回府之前不准她再出意外。若是标儿有半分闪失,我定要让这贱人痛不欲生!”

    无名的恐惧笼罩全身,一股寒意冷彻骨髓,鹿姬牙齿打颤,“王妃,王妃,饶命,奴婢对这件事毫不知情啊!”

    “把这贱婢带回去严厉看守!”马秀英没有心情听鹿姬解释,她是氏身边最亲近的心腹丫鬟,这些事能与她脱离干系?

    到了半夜,朱卫终于捎来关于朱标最准确的消息。朱标在伏击中没有受到伤害,但是厥心痛发作,正在鸠州治疗,病情已被控制住。朱元璋决定在鸠州停留两天,一是为了缓解朱标的病情,二是为了等候大军围剿陈汉余孽的结果。

    望眼欲穿的马秀英恨不得立刻飞到朱标身边,然而府里出了氏这件大事,她无法离开,只能心急如焚地数日子。期间有妃子来打听情况,都被她冷冷地训斥一顿,这会她心情十分糟糕,再无平时的和颜悦色,命令妃子们都老老实实待在自己院子,没事不准外出。

    郭霞惶恐不安地问郭惠,“主子,这事会不会牵连到我们?”

    郭惠几次在氏面前挑拨是非,她都跟在身边,自然清楚氏会派人刺杀朱标离不开郭惠的揣唆,如果朱元璋和马秀英知道这事也有她们掺和,恐怕大家都没有好下场。

    “管我什么事,我又没有派人去刺杀朱标,也不认识什么陈汉余孽,一切都是氏自己的行为。你给我把嘴闭紧,不许再提此事!”郭惠把事情撇得一干二净。说是这样说,心里难免还是有些担心,一边装病足不出户,一边派人悄悄打听最新的动静。

    第三天,朱元璋和朱标总算回府。马秀英忙不迭地奔到朱标面前,抓住他的手上下打量。

    几个月不见,朱标长高了一点,也晒黑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发病的原因,精神显得十分萎靡,下马车都是朱元璋抱出来的。

    马秀英的眼泪霎时滚出来,千言万语都化成一句呼唤,“标儿……”

    朱标伸出一只手去擦拭她的眼泪,“母妃,我没事,大夫说我再静养两天就能恢复如初。”

    朱元璋说道:“你先让标儿回房休息啊。”

    “是娘糊涂了。”马秀英连忙让开路,手紧紧抓着朱标的手不放。

    朱标的精神状态实在太差,挨着床还没说几句话就沉沉睡去。

    马秀英守在床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那张苍白的面容,泪水愈发汹涌,出门时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回来就成了这幅病殃殃的样子,真是让她心如刀绞。

第三百五十四章 牵连族人遭灭顶

    朱元璋扶住马秀英的肩膀,轻声安慰,“夫人,你别担心,大夫说标儿的病情不会恶化,过段时间就会好起来。你这样伤心,标儿知道了也会难过。”

    然而马秀英的眼泪依然流个不停,为了不影响到朱标休息,她走出内室才啜泣出声,“王爷,我没事,只要标儿能好起来,我做什么都可以。他还只是个孩子,为什么要遭受这么多的磨难?如果这是老天对我们犯下杀戮的惩罚,我宁愿一个人承担,也不愿标儿再出事了……”

    朱元璋自责道:“不关你的事,是我不好,我不该留下氏,留下祸端。”

    “你都知道了?”马秀英吃了一惊,她还没来得及向朱元璋禀告氏的事情啊。

    “嗯,我军擒获了大部分陈汉余孽,可惜让张定边逃了。”朱元璋手重重地挥了一下,心有不甘,“其中有几个是张定边的心腹,酷刑之下什么都招供了。竟是氏告知张定边标儿的行踪,并让他去刺杀标儿。好在标儿福大命大,没有让她奸计得逞。”

    “虽然标儿没有被刺中,可是他也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以后可不能再让他单独出门了。”马秀英悠悠叹息,语气中仍然带着一丝埋怨。当初她就不同意让朱标一个让去濠州祭祖,朱元璋非要说锻炼孩子,这下真出了事。她不好责备朱元璋,心中的不满却是相当浓烈。

    两人正说着话,逊影来报:“王爷、王妃,瑜安人几次三番寻短见,这次用剪子自戕,幸好仆人拦截及时,只是戳中了肩膀。”

    “我还没收拾她,她倒先折腾起来。”朱元璋闻言大怒,立刻前往氏的院子。

    马秀英是绝不会放过这个伤害她儿子的女人,交代逊影照顾好朱标,也匆匆追了上去。

    为了防止氏再寻短见,仆人把她的手脚都缚住,此时她斜靠床头,鬓发垂散,白衣上赤血殷然,看起来好不凄凉。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漫不经心地瞟了一眼,即使认出了来的是朱元璋和马秀英,她也只是若无其事地低下头,无动于衷。

    见到氏死不悔改地模样,马秀英怒火中烧,一巴掌甩过去,“氏,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害我孩儿?”

    她是练过功夫的人,手中力度不轻,一巴掌打得氏口角迸裂,血流不止,新的鲜血和旧的血迹交织在一起,让氏看起来特别狰狞。

    氏仰起头,恶狠狠地盯着马秀英,“你杀了我妹妹,又害死我儿子,还有脸来质问我,你这个毒妇,将来一定不得好死!”

    马秀英愕然,瑜素雪的死跟她有关联,氏孩子夭折是氏自己不小心也要赖到她的头上?

    “住口!你这个贱人,本王怜你孤楚无依,将你收容,你居然为了陈友谅的遗腹子丧心病狂伤害我儿。”朱元璋见氏不仅不认罪,还恶言诅咒马秀英,愈发恼怒。他从张定边心腹口中得知氏的孩子竟然是陈友谅的,当时那个心情就像开了调料铺,酸的、辣的、苦的齐聚心头。羞愧还是其次,让人无法容忍的是氏居然妄想用朱标的性命抵偿一个孽子的性命。

    “嗬嗬!”氏歇斯底里地大笑,她自知此事绝无幸了,也不向朱元璋求饶,只求速死。

    马秀英强忍怒气,慢条斯理地解释道:“你妹妹是咎由自取,而你孩子的事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还让吴夫人给你开安胎药,想要帮你保住这个不知是不是王爷的孩子……”

    “你果然知道!”提到孩子,氏麻木的表情终于有一丝波动,冲马秀英大吼,“毒妇,我不会相信你的鬼话,就是你害死我儿,我诅咒你的孩子也不会有好下场!”

    “贱人,死到临头还如此猖狂!”朱元璋一脚踢中氏的心窝,此时他无比庆幸,无论氏孩子是不是马秀英做的手脚,他都庆幸没有让这个孩子生出来,否则那才是天大的笑柄。

    氏被踢得差点接不上气,呕出的血中带着碎末,显然脏腑都破裂,只怕没几天好活了。

    马秀英不忍侧目,尽管氏是罪有应得,但是在这种痛苦中慢慢死去,实在是有些残忍。

    “氏,本王告诉你,本王的世子吉人自有天相,已经毫发无损回到府中。你罪大恶极,死不足惜,本王不仅不会放过你,还会诛你九族!”朱元璋下令把氏抬走,连同她身边的仆人一并打入死牢,验明正身,择日处死。

    喘气的氏听见这句话,彻底昏死过去,院子里仆人绝望的哭泣求饶声都没能让她醒来。

    鹿姬得知自己也要被处死,顿时崩溃,瘫在地上,“报应啊,报应啊,我害死了瑜安人的孩子,还是难逃一死。”

    押解她的士兵听到这话,急忙禀告朱元璋和马秀英。

    两人将她提来审问,才知她担心孩子不是朱元璋的,将来会留下祸端,用药把氏的孩子流掉,还把罪名扣到马秀英身上,引导氏怨恨马秀英。

    朱元璋气得当场就拔剑刺死她,命令士兵将她的尸体拖出去喂狗。

    第二日,氏在牢中醒来,得知自己孩子其实是死于鹿姬之手,一口鲜血喷出,竟然就此死去,倒是免受朱元璋原本预定的凌迟之刑。也不知她死前有没有懊悔不该听信鹿姬的话,错怪了马秀英,害得自己和族人遭受灭顶之灾。

    这一次朱元璋大动干戈,严令抓捕陈汉余孽,特别是张定边无论生死。

    许多陈汉归降的官员都因此遭受牵连,丢官去职,抓入牢中待审。

    最惨的是氏的族人,原以为氏跟随了朱元璋,大家会有好日子过,结果氏犯下诛九族的大罪,他们一个都没逃掉。朱元璋连氏五服外的族人都没有放过,有一个抓一个。

    应天府的牢房全被犯人塞满,官兵四处巡逻,店铺不敢开张,百姓不敢出门,有关陈汉余孽的话题提都不敢提,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来之朱元璋、或者说来之王权的震慑。

第三百五十五章 王之怒血流成河

    行刑当天,菜市口附近早早就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甚至有不远几十里赶来看热闹的人。

    因为这一次不是处决一个、两个罪犯,而是要处决陈汉余孽和氏族人多达数千人。

    这些死囚皆被五花大绑,堵住嘴巴,押往刑场。朱元璋不会给陈汉余孽表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机会,也不耐烦听氏族人乞求哀嚎,敢伤害他儿子的人一个都不留!

    犯人太多,密密麻麻跪在地上,把空旷的刑场塞得满满当当。士兵只能把围观百姓驱赶后退百米,才腾出地方容纳所有的死囚。

    除了看热闹的百姓,朱元璋还命文武百官现场观刑,借此震慑臣子。其中包括刚被押解回应天府的陈理,他是被人搀扶着来观刑的。

    虽然朱元璋已经查明此事跟他的干系不大,但是凭他是陈友谅的儿子以及包庇隐瞒张定边的事,朱元璋还是不打算放过他,等行刑结束就要把他流放高丽,终生不准再踏入中原一步。

    陈理不敢反抗朱元璋的决定,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明知下面都是忠于他父亲的将士,他却只能眼睁睁看他们去死。

    他懊悔自己不该轻信氏,把张定边的下落透露,连累了这些忠勇之士。然而假如时光倒流,估计他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毕竟他的性命比别人重要,只是他没想到这次不仅连累了别人,连他自己任湖广行中书省的官职也被撸掉,此去高丽前途渺茫,何以安生?

    他偷偷观察了一圈,发现张定边不在其中,心下稍慰,只要张定边还活着,他就还有希望摆脱困境。然而他哪里预料得到流放高丽后,高丽王就把他当囚徒看押,备受折磨的他生活十分悲惨,年纪轻轻就病死,连子嗣都没有留下。

    有些犯人看到陈理,眼睛顿时睁大,他们不能说话,只能从喉咙里发出紧张的喘息,也不知是在向他求救还是在劝他快点离开刑场。

    面对这些熟悉的面孔和迫切的眼神,陈理唯有低下头视而不见,他不能也不敢表露出和这些旧臣仍有瓜葛。

    陈荣是这次行刑的执行官,他心里很清楚,这是朱元璋特意给他的一个机会,以此证明他已彻底和陈汉余孽划清界限。他看着昔日的同僚满嘴苦涩,去年大家还在一起杯盏交错,今年却要由他断送他们的性命,这些人哪个不是英勇豪爽的儿郎,可惜被一个女**害。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