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243部分

后途-第243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放心,我以后会对她好。”袁兴满口答应,带着一脸羞涩的夏小苗告辞离开。

    等两人走后,逊影犹豫道:“主子,您觉不觉得夏姑娘很像一个人?”

    马秀英随口问道:“像谁啊?”

    逊影吞吞吐吐,“像、像安人,尤其是那双眼睛……”

    马秀英笑容僵在脸上,猛然睁大眼。逊影不提说她还不觉得,逊影一说她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双波光盈盈的眼睛,若是用面纱遮住夏小苗的脸,乍一看那双眼睛可不就和李儿有七八成相似。难道这才是袁兴愿意娶夏小苗的原因?

    这个家伙!马秀英又气又恼,怪不得袁兴多年不成家,现在突然想成亲;怪不得袁兴根本就不在乎夏小苗的家庭条件,愿意屈尊娶一个马的女儿……他这是一直对李儿念念不忘,所以把夏小苗当李儿的替身吗?

    马秀英恨不得现在就把袁兴抓回来逼问,然而转念一想,这事情不能闹开,否则对李儿、袁兴的名声都有影响,还会伤害到一无所知的夏小苗。现在亲事已经定下,再更改让别人怎么议论?为今之计只有不动声色地让两人成亲,在婚后时不时敲打袁兴,让他不要妄生杂念,真心实意对待眼前人。

    唉!马秀英叹气,她也知道这样做有些对不起夏小苗,但人有亲疏之分,她心里到底要偏向袁兴一些。只盼着两人成亲后,夏小苗能给袁家生儿育女,让孩子牵绊住袁兴的心。

    袁兴要娶夏小苗的事不知怎的就传进朱元璋的耳朵,他奇怪地问马秀英,“你这义弟是怎么回事,上次那么多女子画像名册,我让他去挑选,他一个都不要。我也给他说过如果看上哪户大家闺秀可以请你出面撮合。嘿,他倒好,放着好人家的女儿不娶,偏要娶个马之女?”

    “萝卜青菜各人所爱,他从小颠沛流离,或许更喜欢朴实一点的女孩吧,我见过那女子,是个勤快孝顺的好姑娘。”马秀英尴尬地笑笑,决定袁兴成亲那天就不惊动朱元璋了,省的到时整出什么幺蛾子。她是不敢再让夏小苗进王府,如果被有心人瞧见,平添事端。

    不过马秀英终究不放心,把袁兴悄悄叫回王府敲打,“你都三十出头的人了,还没一儿半女,就算我不说你,旁人也会指指点点,成亲后早点为袁家繁衍子孙后代才是正事。小苗不嫌弃你年纪大愿意嫁给你,是你的福气,就算小姑娘有时不懂事,你也要让着她,关心她。这是你自己挑的媳妇,你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和自己的良心。”

    袁兴听出她语气中含着警告,心中一凛,赶紧说道:“我晓得了,我会珍惜她,不辜负她。”

    “你明白就好。”马秀英沉吟片刻,说道:“等你成了亲,我就让王爷把你调到军营,以后领兵作战,自己闯一番事业,做个堂堂正正的大将军才算真正光宗耀祖,为子孙泽福。”

    袁兴做了朱元璋多年的亲兵,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之前朱元璋就有意让袁兴出去独当一面,是马秀英不愿让袁兴频临战事,担心炮火无眼。然而现在她觉得让袁兴离开应天府,不经常出现在王府或许才是最好的决定。

第三百七十八章 替主除去韩林儿

    平江已成一座孤城,东吴岌岌可危,当朱元璋一步步统一政权,他就要开始筹谋以后的发展。封王之后是什么?自然是称帝!这个时候小明王韩林儿的身份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作为朱元璋的老上司,他似乎应该比朱元璋更加有资格坐到那个位置上,然而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他不仅没有出力,反而要受朱元璋的庇护。这样的人荣登大宝,莫说朱元璋不服,就是朱元璋的部将也不认可。

    麻烦的事就出现了,如果韩林儿只是个普通上司,朱元璋大可封他一个王侯,让他安享晚年。可是韩林儿是朱元璋名义上的皇帝,朱元璋越过他自己称帝难免遭人诟病。

    朱元璋思来想去,还是打算把韩林儿放在眼皮下,封一个王号爵位什么的软禁般养起来。他是不愿意再受缚任何人,但他也还没达到陈友谅那般心狠手辣的地步,要置韩林儿于死地。在派军攻打平江的同时,他也派大将廖永忠去滁阳迎接韩林儿。

    刘基知晓了朱元璋的决定十分不赞成,他一直对韩林儿这个竖子没有好感,他认为把韩林儿接回应天府纯属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现在朱元璋已经有足够的资本自立为帝,难道还要继续打着龙凤旗号行事?既然朱元璋不愿把帝位拱手相让,就应该当机立断,永绝后患!

    不过这一次刘基没有和朱元璋去争辩什么,他知道朱元璋固执起来谁的意见都听不进去。他想了想,以给廖永忠践行的借口邀请廖永忠到府上一聚。

    刘基是文官,其实和武将来往不多,得到他邀请的廖永忠受宠若惊,其余人也为之侧目。

    两人见面自然要寒暄一番。

    廖永忠送上礼物,拱手道:“太史令相邀,末将不胜荣幸。”

    刘基笑着应道:“将军能来,鄙室生辉啊。既然今日只论交谊,何不把这些繁琐礼节去掉,你我二人只管把臂同乐。”

    武将本就不喜文官那套文绉绉的的礼节,廖永忠当即说道:“如此甚好。”

    进了厅堂,丝竹之乐响起,一群妙龄歌伎鱼贯涌入,翩翩起舞。其歌如空山清泉,其形如风回雪,实在是美轮美奂。

    廖永忠不禁恶意揣测刘基一把年纪还热衷于此,没准关上门就是夜夜笙箫,就不知他这老头子吃不吃得消。

    刘基请他上坐,执酒道:“大丈夫当如将军一般顶天立地才不失男儿英雄气概,刘某敬将军。”

    廖永忠回敬,“先生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且通晓天文地理,末将早就仰慕不已。”

    两人相视一笑,“哈哈,喝酒,喝酒!”

    觥筹交错间,廖永忠酒酣耳热,禁不住离席起身,手持乐器、和歌载舞。

    刘基面带微笑,轻晃脑袋,兴致盎然地注视着他的表演。

    廖永忠跳出了一身汗,酒意渐渐消退,面色涨紫,不自然地说道:“先生见笑,末将失态了。”

    刘基毫不在意,“将军乃性情中人,何必拘于常理,若叫将军不能尽兴才是刘某的罪过。”

    “尽兴,尽兴。今日多谢先生款待。”客套话说完,廖永忠准备告辞,暗恼方才得意忘形,也不知有没有做出什么丑事。

    刘基出言挽留,“将军且慢,刘某有一事相求。”

    我说老头子怎么好心请我喝酒,原来在这等着呢。廖永忠心里嘀咕,面上客气地说道:“先生请赐教。”

    “事关重大,还请将军多担待。”刘基吩咐所有人都退下,深深朝廖永忠鞠了一躬。

    廖永忠急忙扶起他,“先生有话直说,何必行此大礼?”

    刘基站起来,悄悄对他耳语了几句。

    廖永忠脸色顿变,酒意全被吓跑了,连连低喝道:“这如何使得?”

    “我知此事让将军十分为难,但请将军容我把话说完。”刘基拉着他不放手,急促道:“王爷仁义,一直对龙凤宋国忠心耿耿,可那韩林儿实非明君,不值得王爷追随。若王爷继续恋而不弃,祸不远亦!如今王爷已可自立为帝,但上面还压着个韩林儿,如何自立?唯有请将军帮王爷除掉这个障碍,来日王爷才能顺利登基。”

    廖永忠踌躇道:“可末将如果违背了王爷心意,他日知晓必然恼怒。”

    刘基再鞠一躬,坦坦荡荡地说道:“若王爷恼怒,将军可把今日之事悉数告知王爷,刘某愿一力承担,绝不连累将军!”

    廖永忠看着他,沉吟不语,考虑了半天,点点头,认真地说道:“先生忠义,末将佩服。先生放心,即使王爷责备,末将也会将这件事办好!”

    刘基三鞠躬,“如此多谢将军了。”

    半个月后,廖永忠带着韩林儿返回应天府,途中行于瓜州时,他入舱把韩林儿和其跟随一刀砍死,然后将船凿沉,再泅水回来复命,谎称遇上风浪。

    朱元璋没有料到韩林儿会在途中身亡,他绝不会相信廖永忠说的什么风大浪大导致船沉的理由。他十分生气,当着众人斥道:“你怎敢违背孤的命令,自作主张?孤让你把人接来并没有让你把人弄死。孤没有授意于你,你却让孤陷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境地。陷主不忠,该当何罪?”

    廖永忠见他已经猜中实情,也不辩解,跪下叩首,“臣有罪,臣愿意受罚。但王爷如今羽翼丰满,岂可再受制于他人?”

    朱元璋冷笑道:“如果韩林儿来了,我可以封他一个爵位,为什么非要杀死他呢?当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对于后周的小皇帝以及周氏子孙尚且厚待,孤如何就不能厚待韩林儿?昔日张士诚攻打安丰,杀死刘福通都没有对韩林儿下手,你却让孤背负弑君的骂名,令天下人不齿!你究竟安的什么心?”

    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他的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又不是从韩林儿手中抢来的,没有任何道义负担。况且韩林儿的龙凤宋国已经名存实亡,对他日后称帝构不成任何危胁,这也是他想通了要把韩林儿接来应天府的原因。

第三百七十九章 出面求情保臣子

    朱元璋冰冷冷的话语中充满杀意,群臣皆惊,跪着的廖永忠和旁立的刘基更是脸色巨变。

    刘基岂能让廖永忠一人承担责罚,连忙上前跪拜道:“求王爷宽恕廖将军,都是微臣的错,是微臣安排廖将军如此做的。微臣想着韩林儿一死,王爷就再也用不着打‘龙凤’年号,应该自建国号了。王爷要责罚就责罚微臣,与廖将军无关。”

    李善长好不容易抓住刘基犯错的机会,当即上前说道:“刘太史胆大妄为,擅自揣摩上意,私自勾结将领采取如此卑劣的手段害死韩林儿,陷王爷于不义。如今还以身要挟王爷,实在罪不可赦!请王爷下令处置他们。”

    胡惟庸等人立刻附议,要朱元璋处死刘基和廖永忠。

    和刘基交好的官员不答应了,纷纷上前求情。这个说刘基是忠心为主,那个说刘基只是一时糊涂,恳请朱元璋看在刘基昔日的功劳饶恕他一次。

    武将也纷纷为廖永忠求情,甚至有人请朱元璋看在廖永安宁死不屈的份上饶过廖永忠。

    几方人马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朱元璋听得头昏脑涨,怒气冲冲地宣布先把刘基和廖永忠收监,他日再议罪。

    退朝后,李善长马上召集心腹,准备联名上书,要求朱元璋重罚刘基和廖永忠。

    他是一心想把刘基弄死,连带着廖永忠也被拖下水。然而武将向来抱守成团,如果只是刘基出事,武将集团或许还只是冷眼旁观,其中牵涉到廖永忠,武将们就不能袖手旁观,保刘基就等于保廖永忠。于是武将齐齐站到了刘基这一边。

    武将派出汤和为代表跟袁兴、宋濂等人商量如何才能让刘基免于处罚。几人思来想去,不约而同想到了马秀英。马秀英一向尊敬刘基,肯定不忍见他受难。

    于是袁兴借着看望几个侄儿的理由,悄悄找到马秀英为刘基求情。

    马秀英听完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说道:“你先回去,我会尽力劝说王爷。不过你要转告刘先生,下次不可再私下替王爷拿主意了,毕竟他是臣子,岂能逾越主上。”

    逊影担忧道:“王爷不许你干涉朝政,你替刘先生求情,会不会惹他不快。”

    “就算王爷不高兴,我也一定要保住刘先生,他虽然自作主张,但都是为王爷考虑。”马秀英没有告诉逊影,她当年也有刘基的想法,只是没有付诸行动。刘基做了她不敢做的事情,她从内心感激刘基。如果刘基是为自己打算,那他可谓卑鄙龌蹉,但是刘基是为朱元璋背负罪孽,这份大义不能不敬。

    到了晚上,马秀英见到朱元璋就跪下说道:“妾身有罪,请王爷原谅。”

    朱元璋皱起眉头,“你不好好养病,瞎折腾什么?先起来。”

    马秀英俯首,“刘先生是我劝说出仕的,如今他犯了罪,我这个举荐人也有罪。”

    朱元璋脸色一沉,不悦道:“谁在你面前多嘴了?”

    马秀英避而不答,“请王爷饶恕刘先生,否则就连妾身一并责罚。”

    朱元璋怒目相视,马秀英竟然为了个臣子威胁他。

    “咳咳……”硬的不行来软的,马秀英捂住胸口,用力咳嗽,声音如同撕裂的巾帛。

    朱元璋心一痛,急忙去扶她,轻言细语地说道:“你先起来再说,地上凉,你身子受不住。唉,你就不能好好照顾自己吗?”

    马秀英顺势站起来,心满意足地嗔道:“我还以为八哥要让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