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267部分

后途-第267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芸顿住,郭惠性子吝啬,最多让她捎两盒点心带给大张氏,为了不让大张氏难过,其实每次她从宫中回来都是自己掏钱给大张氏买一堆礼物,这次她失魂落魄地回府,一时忘记买礼物了。

    大张氏脸色一变,骂道:“你把东西藏起来了?你个贱人,连你姐姐送给老娘的东西都要私吞?你汤府就落魄到这个地步了?”

    郭芸有苦难言,泣如雨下,任凭大张氏叫骂。

    其实市面上的东西再贵也无法和皇家用品相比,也不知大张氏是假痴不癫还是没有见识分辨不出两者的区别,一口咬定郭芸私吞了郭惠的礼物。

    郭芸的大丫鬟忍不住说道:“老夫人,其实以前那些礼物都是夫人买给您的。”

    大张氏怔了怔,一巴掌打在丫鬟脸上,“你是个什么东西,这里有你说话的资格吗?”又指着郭芸咆哮道:“你快把老娘的东西交出来,否则我就去告御状,说你汤府私吞皇妃的礼物。”

    她越说越激动,竟隐隐有把事情闹大的趋势,原来她竟想着借这事闹到朱元璋面前,到时再向朱元璋求情讨饶,没准朱元璋看在郭惠的份上就解除她的软禁了。

    郭芸透骨酸心,对大张氏彻底失望,母女情分淡漠到极点,本来有许多话想要对大张氏倾诉,此时都觉得没有了意义。

    她转身要走,大张氏猛地拉住她,不依不饶。

    接到仆人禀告的汤和赶过来,一掌推开大张氏,怒道:“把这个疯妇关起来,以后不准任何人接触!”

    大张氏惊愕,大嚎,“汤和,你不能这样对我,你怎敢这样对我,我女儿是皇妃!她不会放过你!”

    “把她的嘴堵住!”汤和搂着郭芸,发现郭芸在瑟瑟发抖,安慰道:“有我在,夫人别怕,以后不要来这里了。”

    郭芸虽然是郭家人,但她嫁给汤和后安分守己,生育了几个孩子,这次为了救汤和更是四处奔走,到处求情。汤和感念她的好,对她愈发敬重。

    郭芸扑进汤和的怀里,委屈的泪水汹涌而出,庆幸自己还有夫君和孩子。汤和以前怎么样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刻有他在身边保护自己。

    郭惠本来想要挑拨夫妻俩的感情,让汤府不得安宁,谁知被大张氏无意破坏掉。这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武相争白热化

    从处死到降爵那真是天壤之别,许多官员都在感慨汤和福大命大,如此情况下还能化险为夷,到底是追随朱元璋多年的老臣。

    李善长和胡惟庸却深知一定是马秀英在朱元璋面前进言,才让朱元璋改变了决定。后来收到郭惠的消息,两人嗟叹,马秀英这次又没有中他们的圈套,这女人实在是不好对付啊。如果马秀英直接为汤和求情,他们还可以用干政的理由弹劾,但是弹劾马秀英给朱元璋讲过去的事,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胡惟庸道:“惠妃说可以用两人有私做文章,老师以为呢?”

    李善长不屑一顾地挪开眼,“这种蠢办法也只有这个蠢女人才想得出来。老夫怀疑跟她合作是个错误,还是要自己人才靠得住啊。”

    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汤和当时职位比朱元璋高,认识马秀英的时间也比朱元璋早,他如果喜欢马秀英完全可以向郭子兴求娶,而不是撮合马秀英和朱元璋成亲了。这些年两人从未私下接触,何来徇私之谈?

    况且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深知朱元璋的秉性,朱元璋最好面子,且不说马秀英和汤和究竟是怎么回事,这种涉及宫闱的言论一旦传出,朱元璋首先处置的就是传这话的人,他一定会大动干戈彻查到底,李善长可不愿被这事牵连上。

    他想起一事,急忙问道:“你安排的人没问题吧?可不能像上次一样留下破绽。”

    “老师放心,他永远都不会说话了。”胡惟庸眼中掠过一丝凶光,在汤和出事的当晚,他就让心腹把钱柏活活溺死在酒缸里再扔到河中,就算官府发现尸体让仵作检查,最多也只能得出一个醉酒失足的结果。

    李善长点点头,也不去问结果,他清楚自己的这个学生为人心狠手辣,参与这件事的人想必已经被他处理干净了。

    胡惟庸心有不甘,损失了好几个心腹,可惜还是没有抓住马秀英的把柄。

    “再等等吧,马氏不会永远都不犯错。”李善长叮嘱胡惟庸不要轻举妄动。江湖越老,胆子越小。他现在已经是荣耀盛极的国公了,行事愈发谨慎,虽然很想除掉处处偏袒刘基的马秀英,却不愿意因为此事牵连到自己。

    胡惟庸说出自己的担心,“可是学生怕她以后根深蒂固了更不好对付啊。”

    “无妨,人越是松懈的时候越是容易犯错。”李善长不再纠缠此事,转而说起其他的内容。

    胡惟庸见状,自然识趣地转移话题,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李善长做事越来越没有魄力,过于瞻前顾后了。若是他的话,一定会对敌人主动出击,而不是等到敌人犯错再动手。

    “皇上虽然抑武重文,然北方还要靠武将伐之,且其他国公与汤和素来交好,这次必然不会坐视不理,叫我们的人不要与之针锋相对,暂避锋芒。”李善长又告诫了一句便端茶送客。

    几位国公中除了李善长是文官出身,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加上刚降爵的汤和皆是武将出身,文官成派,武将抱团历来是朝中的现象,汤和被罚意味着武将集团利益受到损害,徐达等人定然会反击。一个汤和不足为虑,几个国公联手进退就是李善长也吃不消啊,所以他叮嘱胡惟庸和其他门生暂时不要与武将硬碰硬,静观其变。

    徐达、常遇春等人皆在外征战,收到汤和被降爵的消息已是好几天后的事情了。对汤和的处罚他们无能为力,但他们绝不同意朱元璋继续损坏武将的利益,纷纷上奏请求朱元璋念在他们出生入死的份上不要再对武将大动干戈,同时针锋相对文官,弹劾各部监军贪墨受贿以及抢掠妇女之事。

    朱元璋一查,还真有个别监军贪墨受贿以及抢掠妇女,顿时大为光火,他派监军去督查将领,结果监军自己先犯了错,这可把他的脸丢尽了,立刻下令重处犯错的监军,连举荐这些监军去各部队的官员都受到牵连,反倒把他这个主事人给撇干净了。

    文官叫苦连天,慌忙向李善长求助,李善长却闭门谢客,不闻不问。他早就知道武将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反扑,只是没想到武将的动作如此迅猛,连他属下几个门生都遭了殃,这会他为了自保,连门生都不管了,哪还管其他的文官。

    同样闭门谢客的还有汤和,前阵子他出事的时候门可罗雀,在外征战的武将纷纷派家丁送礼慰问,文官中却只有刘基一人人登门拜访,其他人皆掩面绕道。这次文官出了事,他的府邸反倒热闹起来,文官们拐弯抹角的请他做和事老,劝说徐达等国公不要再和文官相斗。

    都想害死他了,还来找他求情,做梦去吧!汤和面上带笑,心中暗嘲,等人一走就下令禁闭门户,再不见任何人。

    他被释放后第一件事就是想找钱柏问清楚,为何自己酒后失言的话会传进朱元璋耳中,然而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官府的解释是钱柏和他一起喝酒,酒醉失足跌落河中不幸身亡。

    汤和却不这样想,联系前因后果,他立刻意识到这是有人故意针对他的一起阴谋,目的就是想要陷害他,而能干出这种事的除了那些肚子里弯弯道道的文官,还能是谁呢?他虽然不清楚陷害他的具体人是谁,却对这些文官都没了好感。

    男人们无计可施的时候就该女人出面了,官员夫人深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为了帮助丈夫不惜抛头露面四处求情,有人拜访韩国公夫人,有人探望信国候夫人,还有人求到了皇后的跟前……

    汤和知道郭芸没有主见,早早打招呼,“我刚出了事,府里要低调,你不要和那些夫人频繁来往,也不要答应她们任何要求。”

    郭芸乖巧地应道:“我哪都不去,就在府里陪你和孩子。”

    患难见真情,汤和出事反倒促进了夫妻俩的感情,两人最近好的蜜里调油。郭芸细细体味这段时间的生活,愈发感觉汤和是个体贴可靠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怎么会是姐姐形容的有不轨之心的男人呢?她憋了几天,终于忍不住把郭惠的话告诉汤和。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让太子涉宫闱

    汤和大惊失色,“皇后端庄贤淑,我对她只有敬重之意,从来没有其他的想法,这么多年我从未与她有过私下接触,你姐姐这样说分明是在挑拨我们夫妻的感情,想要置我于不义之地啊。”

    “姐姐为什么要挑拨我们的感情,我们并没有影响到她啊?”郭芸满脸疑惑,她和郭惠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彼此的生活可以说没有任何交集,郭惠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汤和额头上的冷汗都冒出来,“你姐姐不是针对我们,是针对皇后啊,如果这事被皇上当真,倒霉的不光是我,还有皇后。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心思实在是……唉,总之你以后不要再和她来往了。”

    他想了想不放心,连忙让人去找袁兴,让袁兴通知马秀英早做防范,不要中了郭惠的诡计。

    袁兴最近被调了禁卫军骑兵营做统领,他有出入皇宫的令牌,却也不方便直接面见马秀英,他又找到了朱标。

    朱标被册立太子后就居住在东宫,虽然也在皇宫里,其实离朱元璋居住的交泰殿和马秀英居住的坤宁宫还很远。他听了袁兴的话,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坐辇车赶到坤宁宫。

    马秀英见了朱标十分高兴,拉着他的手嘘寒问暖,两人虽然都在皇宫,但也不是天天相见。

    朱标当了皇储,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不仅要刻苦学习,有时还会随朱元璋听政,或者给朱元璋诵读奏折……他的老师就有十多个,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人,有的教文,有的授武,有的注重品德的引导,有的注重王道的运用……总之他身上的学习压力比马秀英前世见到的填鸭式的学习教育制度还严重。

    马秀英常常在想朱元璋是不是为了弥补自己小时候的遗憾,才让朱标接受这么多的教育,想要把他打造成十项全能的人才。

    但是朱标的身体不能承受这么沉重的负荷啊,尤其是他的心脏不能适应剧烈运动,所以马秀英每次见了他都要先问他的身体状况。

    朱标的性子越来越沉稳,即使他心急如焚,还是耐心又认真地一一回答马秀英的提问。

    逊影实在看不下去了,说道:“主子,您歇一会吧,太子一来你就问个不停,也不听听太子的来意。”

    马秀英这才注意到朱标的两手交握,左手的大拇指一直在搓右手的虎口,这是朱标心中有事的表现。还是马秀英传授给他的经验,让他心急心闷的时候就搓虎口转移注意力,后来他就养成了习惯,一紧张就会不停搓手。

    “去门口看着。”马秀英屏退宫人,吩咐逊影把守。

    朱标把袁兴的话一五一十转告给马秀英,并建议道:“惠妃恶意中伤您和信国候,这事我们须及早禀告给父皇。”

    马秀英强忍心中怒火,平静地说道:“这事你别掺和,我自有决断。”

    “可是……”朱标非常担心,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清楚一个女子的名誉有多重要。

    “放心。我行得正坐得端,你父皇也知道我的为人,不会相信她的鬼话。”马秀英刻意说得轻描淡写,她不愿意这事影响到朱标的心情,更不愿意让朱标牵涉到后宫宫闱中。

    朱标还要再劝,忽听逊影机灵地喊道:“皇上圣安!”

    两人霎时噤声,准备给朱元璋行礼。

    朱元璋大步流星迈进来,虚抬右手,“太子也在皇后这里?”

    “是妾身担心他的身体,叫他过来问一问。”马秀英抢在朱标张嘴前说话,这孩子太实诚,问啥答啥,如果说出刚才的事必然会让朱元璋生气,毕竟他只是朱元璋的儿子,议论朱元璋的女人是犯忌讳的事。

    朱标闷闷不乐,欲言又止。郭惠侮辱了他最敬爱的母亲,作为儿子他怎能忍受,可是他又不能不听马秀英的话。

    “太子一会还要上晚课,你先送太子回去吧。”马秀英冲逊影使眼色。意有所指地告诫朱标,“上课要心无旁骛才能领悟太傅的讲学。”

    朱标怏怏告退。

    朱元璋问道:“太子今天情绪不高,可是你说重话了?”

    马秀英叹气,“孩子长大了,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