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326部分

后途-第326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病故对皇宫乃至朝廷都会产生巨大动荡,甚至对太子都会有影响,然而对想要在皇子中脱颖而出的朱棣却是一个好机会……

    她想了想,终究按捺住心中的悸动,决定暂时不告诉朱棣这件事,免得影响到朱棣的心性。

    其实还有许多事,李儿都没有告诉朱棣,在她心中没有任何事、任何人比朱棣重要,她只盼望朱棣平平安安,得偿所愿,所以她愿意为朱棣清除一切障碍却不愿让朱涉及其中。

第五百四十四章 成穆贵妃先病逝

    逊影把李儿送来的经文随手扔到一边,刚才李儿见马秀英咳嗽厉害就匆匆告辞的一幕落到她眼中很不舒服,愤愤地说道:“她嘴上说的好听,却走得那么快,就仿佛您的病会传染给她一样。真是的,害怕就别来,假惺惺!”

    “走了也好,总算清净了,再有人来一律不见。”马秀英不以为然,她和李儿早就离了心,李儿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对她来说都无所谓。

    逊影安慰道:“主子别担心,道衍大师一定会医治好您,等您好了,奴婢陪您去看皇长孙。听说皇长孙都会走路了。”

    马秀英想象着朱雄英迈着小短腿四处跑的模样,不禁露出笑容,“真想听他叫声皇奶奶。”

    逊影说道:“所以您一定要遵守道衍大师的医嘱,快点好起来。”

    “是啊,为了我的儿子、孙儿,我决不能病倒。”马秀英神情有些凝重,她很清楚在朱标没有登基前自己不能出事,否则对朱标是一大冲击。

    “主子能这样想最好不过。”逊影放下心。道衍一再叮咛她要劝说马秀英积极乐观,因为药物调理只能从外部遏制病情,真正要让马秀英好起来还得靠其自身的意志,意志力强大才能战胜病魔。

    于是马秀英竭力不去想烦心的事,让逊影经常到东宫了解朱雄英成长的情况。听闻朱雄英不用人扶就能走好几步,常美荣也经常教他喊皇奶奶,马秀英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这期间,道衍不顾自己的伤势,每天坚持为马秀英治病,有时还会把自己云游四方的一些奇闻所见讲给马秀英。

    有懂事的儿子,乖巧的孙儿,还有道衍开解,马秀英的精神状态慢慢好起来,咳嗽没有那么频繁了,咯血的现象也渐渐遏制。除了能下地少量走动,还能正常的进食,有一天还吃了整整两碗饭。

    每天都有宫人向朱元璋禀告马秀英的身体情况,听到马秀英能走能吃了,朱元璋非常高兴,厚赏当天为马秀英准备膳食的御厨,命众人愈发小心照顾马秀英。

    赵成瞅着马秀英一天比一天有精神,暗想道衍莫非还真能让马秀英好起来?这可不是个好现象,于是他向朱元璋禀告道衍在坤宁宫除了给马秀英治病还会讲些杂事,甚至有时留下用食,隐隐暗示道衍的行为于礼不符。

    朱元璋叫人去询问详情,听说正是这些奇趣杂谈让马秀英心情开朗,胃口大开,他哈哈一笑,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然而就在他高兴马秀英的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成穆贵妃孙氏却突然病故了。

    孙氏自从小产无法再生育以后一直郁郁寡欢,马秀英赋予她掌管后宫的权利原是希望她能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她也确实振奋过一段日子,可是每每看到别的皇子和自己的母妃亲昵相偎,她就悲从中来,想起自己那不幸的孩子。尤其是见马秀英膝下都儿孙环绕,她就愈发悲伤难过。

    去年有一个新受宠的妃子高氏怀孕了,她嫉妒孙氏无子还能位居高位掌管六宫,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去挑衅孙氏,当面讽刺孙氏是不会下蛋的母鸡。

    这下可同时把后宫两位最尊贵的女人得罪了,要知道马秀英也是无法再生育啊。马秀英好歹还有三个儿子,倒也没把高氏的话放心中,只以僭越冒犯的罪名处罚了她,但是孙氏却从此一病不起,马秀英无奈才又提拔李桂花代掌六宫事务。

    高氏的处罚并没有就此结束,在她产子不足一个月,便被活活闷死,原因就是朱元璋气愤她敢讽刺马秀英和孙氏,若不是为了她肚子里的胎儿,朱元璋会当场处死她,能容她多活几个月完全是看在皇嗣的份上。

    这番雷霆手段让众妃嫔再也不敢对孙氏言语无状,但是孙氏的心结越积越深,病情越来越重。她和马秀英不同,马秀英性格刚强,为了孩子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她性格原本就有些懦弱,被高氏讽刺后整日以泪洗面,伤感没有儿子傍身就算拥有偌大的权利又如何?

    朱元璋念她无子,把郭惠的儿女宁国公主和十一皇子朱椿交给她抚养,宁国公主还算乖巧懂事,每次见她都知礼数。那朱椿被郭惠和仆人教养得无法无天,不仅不认这个新母妃,还经常撒泼叫骂指责是她害死了自己的娘。

    孙氏越发伤心,这样的孩子养出来岂不是在给自己养仇人,她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抚养郭惠的儿女。

    马秀英曾经请道衍去诊治孙氏的病情,可是对这个已经丧失了求生意志的女人就是扁鹊华佗都束手无策,道衍也只能叹息。何况他的重心都在马秀英身上,不会像对马秀英那样有耐心慢慢开解孙氏,而马秀英自己也病重就更无暇关心孙氏。

    在最冷酷的冬天,孙氏悄然无声地去了,她走得那么突然,前一天傍晚还跟怀庆公主说了一会话,第二天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朱元璋和马秀英大为震惊。

    “她才三十二岁,怎么就去了呢?”马秀英不可思议地张着嘴,眼泪不知不觉涌出来,既悲伤孙氏年纪轻轻就离世,也担忧自己会不会步入孙氏的后程。

    朱元璋最担心她悲伤过度加重病情,叫来道衍寸步不离她身边,劝慰道:“你别难过,虽然孙氏无子,朕也会让人为她守孝,让她不至于没有香火祭祀。”

    道衍也从佛学的角度劝解她,“有生必然有死,有死必有生,周而复始,循环不息。死其实没有死,依然在轮回中。皇后娘娘不必难过,成穆贵妃的离去意味着她现阶段的生活状态结束,然而她将开始一个新的生活状态,只是我们无法与她交流而已。”

    马秀英不信佛,对道衍的话也不推崇,但为了不让朱元璋和道衍担心,她还是强忍悲伤安静下来,低声祷告:“但愿她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开心快乐。”

    朱元璋眉毛微动,难道孙氏跟他的这些年就不开心快乐?他以为给了身边女人尊贵的地位和锦衣玉食这些女人就该满足了,但他永远也不会理解无数个女人去分享一个男人的无奈和悲哀。

    逊影察觉到朱元璋神色不虞,急忙打圆场说道:“皇后娘娘,奴婢以为成穆贵妃去了另一个世界和她的孩子团结,一定会开心,所以您也别太伤感了。”

    朱元璋这才释然,孙氏正是因为思子积疾,这个理由倒也解释得了马秀英刚才的说法。

    他遂离开坤宁宫,召集官员商议成穆贵妃的丧礼安排。

第五百四十五章 子为母服丧制度

    后宫第二尊贵的女人去世了,肯定会在朝廷引起一些震荡。但是让人悲哀的是这些大臣对成穆贵妃表达了哀悼之情后就积极投入到辩论中,他们争论的内容便是孙氏无子,谁来为孙氏服丧以及送葬。

    服丧是出于对先人的尊敬,因为女子出嫁后归夫家,所以服丧祭奠这些事情一般都是儿孙的责任。如果没有人祭奠死者,人们便会认为死者到了阴曹地府会成为孤魂野鬼。

    孙氏膝下只有一女,没有儿孙,她的丧事安排就成了一个问题。

    有人认为孙氏是长辈,晚辈为长悲哀悼是理所当然,可以从皇子中择一人行母丧告慰孙氏;有人则认为孙氏只是众皇子的庶母,身份没有皇子尊贵,不应委屈皇子服丧。渐渐的,大臣们便从建议孙氏丧礼的事发展到争辩嫡子和众皇子是否该为庶母服丧的事。最后,这一争辩越演越烈,进而引发了关于子为母服丧的大讨论。

    众说纷纭,朱元璋一时难以决断,就让大臣去查查古人是如何论丧服制度的。

    大臣查到结果是:一共四十二人,只愿服一年的十四人,愿服三年的二十八人。

    朱元璋认为愿为母服丧三年的人数超过了只愿服一年的一倍,说明人们还是赞成嫡子和众子为庶母服丧,便决定在皇子中择一人为孙氏服丧。

    他把众皇子叫到跟前,询问谁愿意为孙氏服丧三年。

    但是所有皇子在这件事上的态度都不积极,服丧三年即意味整整三年内不能饮酒作乐、不能出门游玩、不能有男女之事、甚至不能沾荤腥。生在锦衣玉食中的皇子们谁愿意过这清苦的生活,况且孙氏又不是他们的亲生母亲,彼此毫无感情可言。

    朱和朱还私下抱怨,“我们是嫡皇子却要为一个庶母服丧这算什么。父皇的妃子那么多,个个都算我们的庶母。要是今天薨一个明天薨一个,按照父皇要求子为庶母服期的标准,恐怕我们每年都要服丧了。”

    其他皇子虽然不敢像朱、朱那样明目张胆地抱怨,但心里也不服,因此都对孙氏的葬礼推诿和规避。

    朱元璋大怒,马上就要安排孙氏的下葬仪式了,给孙氏摔盆的人还没找到,最后他从众皇子中挑选了周王朱为孙氏行慈母服三年,东宫太子、诸王皆期,还赐孙氏兄长孙瑛田租三百石,每年供礼。同时命令学士制定《孝慈录》颁布天下,要百姓都来遵守子为母服丧的制度。于是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期的制度自孙贵妃开始。

    朱元璋选择朱服丧是考虑到太子将来是一国之君不能为庶母哀;朱、朱二人敢当众抱怨说明他们对孙氏毫无敬意,让他们给孙氏服丧,没准丧期整出什么丑事;朱棣在军营锻炼,让他服丧会影响他在军营的发展;其他皇子年纪小怕他们忍受不了三年的清苦生活,想来想去也只有朱比较合适。

    他这样考虑也算周到,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其他皇子纷纷庆幸自己不是那个倒霉蛋,朱则跑到李儿那里哭诉朱元璋的不公平。

    “儿,三年时间忍一忍就过去了,在这期间你千万别犯什么错惹你父皇不高兴。等三年过去,你父皇念及你的孝顺一定会好好嘉奖你。”李儿强忍眼泪把朱哄走,朱刚离开她就气得砸烂面前的茶盏。

    朱棣常年呆在军营,她已算少了一个儿子,朱元璋现在又让她的另一个儿子去给别的女人服丧,这是要把两个孩子都从她身边剥离吗?她还没享受到儿子的孝道,儿子先要去给别人敬孝道,置她这个亲生母亲于何地?

    哼,皇子那么多,朱元璋凭什么只让她的儿子服丧,若说是因为她有两个儿子的话,那马秀英的儿子更多,为什么不让太子、朱、朱服丧?说到底,因为那三人都是嫡子比她的儿子身份贵重罢了。

    想到这里,李儿握紧了拳头,棣儿说的对,只有自己出人头地才不会被人看轻!

    孙氏下葬的这天,朱棣回宫为孙氏奔丧,看着弟弟为孙氏披麻戴孝行子嗣礼,朱棣眼中泪光一闪而过,他愤恨自己不够强大,否则就不用委屈弟弟给一个不相干的女人服丧了。他拥着李儿轻声安慰,“母妃别难过,弟永远都是您的儿子,谁也夺不走。儿子以后有出息了,绝不会委屈弟。”

    “棣儿啊,棣儿,母妃和儿将来就指望你了!”李儿点点头,泪如雨下,好在这是孙氏的葬礼,她的痛哭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怀疑。

    作为皇后,马秀英不会出席孙氏的葬礼,再说她的身体也不能坚持她完成葬礼仪式。她静静地坐在窗前,眺望外面的景色。

    不知是不是因为孙氏的离去,这个冬天让人感觉特别的萧条,天空始终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雾气,树梢在狂风中东摇西摆,成片成片的叶子从空中悠悠地飘下来,很快就把地面染成黄绿交加的色彩。

    皇宫大部分人都去参加孙氏的葬礼,平时总会从林子里飞出来觅食的鸟雀也不见了踪影,皇宫安静得可怕,马秀英竟然突然有些怀念夏天让她烦躁的知了了。

    逊影知道马秀英心里不舒服,道衍和其他僧人要为孙氏葬礼做法事,因此今天没有来坤宁宫。她劝慰道:“主子,您可一定要高高兴兴的啊,要是道衍大师知道您这样伤感,一定会责备您不爱惜自己身体。”

    这可是对马秀英最有效的杀手锏,每次马秀英不开心,逊影就拿道衍说事,经常说一些“道衍大师呕心沥血为您治疗,您却白费他的心血”或者“道衍大师生气说不定就不愿为您治疗”之类的话哄马秀英。

    有些事不能说破,但是马秀英清楚道衍对自己和别的病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想到道衍对自己的关怀和付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