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344部分

后途-第344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说纷纭,朱元璋十分恼怒,喝问道:“你们可有其他办法治好皇后的厌食?”

    这一吼,把太医们都吼蔫了,其中一个太医战战兢兢地说道:“臣等可否旁观道衍大师的治疗?”

    不用他说,朱元璋也打算先让太医跟道衍辩证一番,便带着所有太医到坤宁宫,若是道衍不能说服反对的太医,他是不会同意给马秀英放血的。

    道衍皱眉,却不得不认真回答太医的提问。从《黄帝内经》说起,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再说马秀英的病因便是《千金方》中的噎食症“寸紧尺,其人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故尺为之微”,最后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说明放血疗法并非不可行。

    众太医频频点头,齐声说道:“大师请容吾等旁观学习观摩。”

    “只可留下一位太医。”道衍语气清冷,给马秀英放血难免会露出一些肌肤,怎能让外人视之,但是不让太医旁观,恐怕朱元璋不会放心。

    最后太医监监正留下,其余人在大殿等候。

    朱元璋握住马秀英的手,安慰道:“皇后,有朕在,你别怕。”他说这些话为马秀英打气,何处不是为自己打气,从人的体内放血啊,想想都让人毛骨悚然。

    马秀英平静地笑道:“皇上忘记妾身以前经历的事情了吗,流点血而已还吓不到妾身。”

    朱元璋不禁想起马秀英曾经腹部中箭还带着他逃奔几十里,顿时惭愧和感动涌上心头,深情地说道:“皇后,让你受苦了。”

    其实马秀英故意提以前的事就是想让朱元璋有负罪感,她哀伤地说道:“妾身锦衣玉食从未觉得辛苦,苦的是天下的百姓。他们在元人的统治下猪狗不如,如今幸得您为帝,才让他们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妾身恳请您念及天下黎民之艰难,不要轻易发怒。已经有许多无辜的人在您的怒火中付之一炬,妾身每夜都梦见那些可怜的人用希望的眼神仰慕着您,却在绝望中痛苦地死去……”

    说到后面马秀英已泣不成声,而在房中的诸人无不泪湿衣襟。

    道衍心潮澎湃,他本打算医治了马秀英再单独向朱元璋求情,谁知马秀英却在此时提出来。尤其是马秀英最后那几句话让他感到无比的愤怒。

    可怜天下的百姓,他们尊敬的皇帝、拥护的皇帝、寄托一生希望的皇帝正举着屠刀毫不留情地屠杀着他们!

第五百八十一章 公心私心皆有之

    “你莫气莫急,这件事朕、朕会考虑考虑。”朱元璋狼狈地移开眼神。犹记得他初始建立政权的时候曾对马秀英豪情壮志地宣布要改善天下百姓的生活,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可是马秀英流泪的指责让他无地自容。

    朱标跪下泣道:“父皇,您曾教导儿臣要做一个明君,要以仁义治天下,要以百姓为己任。儿臣斗胆请父皇把这仁义用到百姓身上,平息您的怒火吧。”

    朱元璋脸色愈发难堪,妻子指责他,儿子也说他不够仁义,难道他真做错了?

    “皇上,太子,请您们在外间等候,您们在这里会影响到皇后娘娘的治疗。”道衍强忍怒火请朱元璋和朱标离开,他害怕自己会控制不住冲动对朱元璋做出失礼的事。希望儿子做明君,自己却是个大昏君,这样的皇帝不提也罢!

    “你好好养病,不要胡思乱想。”朱元璋再次叮嘱马秀英,方和朱标退出房间。

    道衍洗净手并没有立刻开始治疗,而是说道:“皇后娘娘,请容贫僧念一段静心咒。”

    一段经文念完,马秀英悲伤的情绪渐渐遏制,道衍愤怒的心情也慢慢平息,开始聚精会神为马秀英放血。

    他先为马秀英按摩四缝穴,接着用灸烤过的银针快速点刺,每每马秀英痛呼出声的时候他已经收针继续下一针。

    不一会马秀英的手腕就出现七八个小孔,血珠很快渗出来,滴到碗里。看着晕染开来的血水,逊影竟觉得头昏目眩。

    然而道衍并没有让血液自己流出,他捏住马秀英的手腕用力挤压。血珠从米粒大小变成珍珠大小,落到水里都能听见滴答声,碗里本来只有浅薄的一层红色,被大量新鲜血液注入后变得浓稠而殷红,愈发让人触目惊心。

    逊影强忍着不适,胆战心惊地说道:“道衍大师,够了吧,主子的血已经放了那么多。”

    “你看着贫僧的手法,一会有些地方需要你来放血。”道衍头也不抬,继续挤压。

    “啊!”逊影差点把碗摔了,这么多血还不够?还要放?而且还要她来?

    “大师若要放更多的血,为何不动主脉?”太医监监正仔细问道。这会他已忘记了面前的病人是皇后娘娘,一门心思投入到医术医理中。

    道衍耐心解释道:“人的经脉就好比一棵树,有主干也有支干,砍掉支干大树依然能存活,伤了主干大树就有可能会枯死。所以医者一般只动旁脉,免得伤了病人的元本。”

    “有道理,有道理。”太医监监正感慨道:“那些对放血疗术恐惧的人正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流血就会致死,其实只要不是大出血,病人哪会轻易死掉。”

    道衍放下马秀英的手,对逊影说道:“下面贫僧来刺针,你来放血。”

    “真让奴婢来?”逊影握碗的手微微颤抖,就算听明白放血不会对马秀英造成大伤害,她还是不敢啊。

    太医监监正见状说道:“不如让老夫试试。”实践是让人能最快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他不愿错过这样的机会。

    “大人和贫僧皆男子,岂可碰触皇后娘娘的凤体。”道衍的声音猛然提高,表情也严厉起来。

    太医监监正被斥得有些懵,刚才道衍还脾气温和,怎么突然就翻脸。不过他看到道衍命令逊影做的事后就明白过来。

    道衍让逊影把马秀英肩膀上的衣服剪开一个拳头大小的洞,飞快刺针,接着喊逊影挤压这些血孔。

    太医监监正脸上讪讪的,这时候的女子讲究膝以上、肘以上不能外露,而男子也要自觉地非礼勿视,可是他真的好想观摩道衍的治疗手法。他悄悄抬头斜视过去,结果只看到一具男子的背影。

    道衍不动声色地挡住太医监监正的视线,对方往左移动他也往左移动,对方往右移动他也往右移动,他才不愿让太医监监正看到马秀英的身体,哪怕是胳膊也不行!

    太医监监正不能直接高喊“我要看皇后放血”,只能盯着道衍的背影生闷气。这个道衍和尚,刚才还夸他医术高明、谦和有礼,想不到也是一个敝帚自珍的家伙。

    道衍才不管太医监监正的想法,目不转睛地看着逊影给马秀英放血。如此又让逊影给马秀英背部几个穴位放过血,等马秀英盖好被子,他才转过身说道:“皇后娘娘气血亏损,需得开些补气血的方子,大人以为如何?”

    “大师决定就好。”太医监监正心有不岔,刚才都不让他观摩治疗方法,这会又何必来问他。

    逊影小声问道:“皇后娘娘,您现在可想进食?”别说马秀英没吃饭,就是正常人流了那么多血也该补一补了。

    马秀英摇头,针刺和使劲挤压放血痛得她眼泪都流出来了,还好她的脸面对床铺,没让人看见。可这会她真是痛又累,一句话都想不说了。

    “疗效不会马上立竿见影,且先让皇后娘娘睡一阵,等她醒来再给她喂些补气血的粥。”道衍看着搁在几上的血碗,他想把马秀英的血带走,但是也只能想想,这碗血一会还要拿给朱元璋审视。

    “皇后娘娘,微臣告退。”太医监监正心里很不舒服,一刻也不想和道衍相处了。

    道衍唤住他说道:“大人若是没有看清楚刚才的疗法,贫僧这有一些手法草图,大人可拿去阅之,若有不足之处,还请大人指教。”说着从怀里取出几张刺穴的图纸恭恭敬敬递过去。

    其实道衍早就有给马秀英放血治疗的打算,但他恐医术不精刺错穴位,专门在纸上演练了数次,这几张图纸是他最满意的医疗方案。

    “呃……”太医监监正茫茫然地接过图纸,都是精通医术的人,那纸上画的穴位以及标注的说明一看就非同小可。这道衍和尚究竟是个什么人啊,说他小气自私吧他又把如此宝贵的图纸送给自己。

    道衍淡淡一笑,不愿让外人看见马秀英的身体是他的私心,让刺穴医术发扬光大传播出去医治更多的病人则是他的公心。

第五百八十二章 忽略一件重要事

    “皇后的情况如何?”朱元璋的语气里有一丝紧张,他能不紧张吗,这次治疗可不单单用药那么简单,而是放血啊。

    “皇后已经睡下,需等她醒来才知疗效。”道衍对自己的医术还是有把握,但他不想那么痛快地回答朱元璋。

    宫人把马秀英放的血端出来给朱元璋审视,朱元璋看见满满一大碗鲜血,猛地盯着道衍,语气不善,“若是皇后因此加重病情,小心你的脑袋。”

    太医监监正刚刚承了道衍的情,有心帮道衍说几句好话。“皇上,道衍大师此举并未伤及皇后娘娘的根本。”他把道衍治疗的经过一一如实道来。

    其他太医一听,纷纷点头,放血疗法听着恐怖,但如果只从旁脉放血没有伤及主脉倒不是不可取。

    既然众太医都说不会对马秀英造成伤害,朱元璋自然无话可说,留下一个监侍在这里等消息,就回去批阅奏章。

    朱标上前答谢,“大师辛苦了。”

    “医治皇后娘娘是贫僧的责任。”道衍回礼,见朱标眼圈周围有些发黑,不由问道:“太子这几日没有休息好?”

    朱标说道:“这两天为老师的事确实有些焦虑。”

    何止是焦虑,他这几晚整夜整夜不能安睡,想到宋濂,想到那些找上门来苦苦哀求的官员的模样他就无法闭眼。偏生朱雄英这几天也是不停咳嗽,吃了好几副药都不见好转。朱元璋震怒、马秀英生病、各种家事外事凑到一起让他感到心力憔悴。

    “太子要保重身体,皇后娘娘最牵挂的就是您。”道衍犹豫了一下,他是想给朱标号号脉,但是朱标有专属的太医,他若是越俎代庖是对别人的不尊敬。

    “多谢大师的关心,本宫会注意。”朱标再次谢过,但脸上的焦虑神色并未减轻。

    “太子放心,皇后娘娘会好起来的。”道衍对朱标的态度不像对朱元璋那样生硬,一则朱标本身就为人谦和,二则他是马秀英的孩子,道衍多少会有一丝爱屋及乌的心情。

    “有大师在,相信母后会安然无恙。”朱标说是这样说,双手却紧张地搓来搓去。朱元璋和太医都陆续离开,只有他还留在坤宁宫,一心想等马秀英醒来进食。

    “太子若不嫌贫僧唠叨,贫僧愿给太子讲一讲佛学。”见朱标还是焦躁不安,道衍就有心开导。他听逊影说过,朱标的身体有隐疾,焦躁的情绪对朱标有害无利。

    朱标能听出道衍语气中的善意,因此笑道:“孤洗耳恭听。”

    道衍就从一些浅显的佛理讲起,朱标的心情渐渐安静下来,越听越入迷。不仅是他,连宫人也都站在殿里聚精会神地听。

    一晃两个时辰过去,马秀英醒来就叫道:“好饿啊,逊影快给我弄点吃的来。”

    逊影惊喜地喊道:“主子,您醒了,想吃什么?”

    “随便,是吃的就行,我现在就要吃。”马秀英催促道,这会她饥肠辘辘,只想有食物填饱肚子,哪有心情挑剔。

    “奴婢马上就去。”逊影急忙出屋,看见道衍和朱标就报喜,“娘娘醒了,要吃东西。”她吩咐宫人去御膳房多端点菜式。

    道衍赶紧说道:“皇后娘娘现在不宜沾油荤,记得弄些清淡食物。”

    “好,好,奴婢都差点忘了这出。”逊影立刻改口,让宫人准备清淡饮食。

    “大师,多谢你的讲解,改日孤再来请教佛学。”朱标按捺不住,向道衍谢过就进屋看望马秀英。

    道衍追过去的脚步一顿,这母子或许有话要说,他还是晚点进去。

    “母后!”朱标的眼圈微红,这些日子他承受了许多不能言喻的压力,看到马秀英他竟有一种委屈的感觉。

    “太子受苦了。”马秀英把朱标叫到跟前,温和地抚摸他的脸颊。朱元璋震怒暴虐的脾气让她都倍感压力,何况朱标时常跟在朱元璋身边,想必更加压抑。

    朱标颤声道:“母后,儿臣心里惶恐,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身为朱元璋最亲近的儿子,朱标如何察觉不到朱元璋这些年的转变。如果说朱标以前是敬爱朱元璋,那他现在就是敬畏朱元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