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125部分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125部分

小说: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些议和派中,不缺乏清正廉洁如包拯之类的大臣,也不缺乏如韩琦,文彦博之类的名臣,他们人品、操守、气节,都是被世人所称赞,可是此刻却是选择了议和。
    割让山东、河南等地给金国,说出这些话时,一点也不脸红。
    山东、河南等地,被金军占据了,但是缺乏法理上的依据,只要四宋朝不承认,金军就是侵略者,就是强盗;而此刻割让,承认河南,山东等地,是金军的,意味着强盗合法化,变为了主人。
    这是让我当石敬瑭呀!
    赵朴心中愤怒到了极点,心中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文人果然不可靠,哪怕是所谓的名臣,所谓的义士。平民都知道强盗杀上门,要拼死反抗,保护妻子,保护孩子,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挣下一个;可是这群文人,面对强盗杀上门,不反抗也就罢了,反而是献妻求活,美名其曰:卧薪尝胆。”
    因为太愤怒了,赵朴懒得反驳,骂这样的垃圾,都觉得丢人。他也懒得杀,不是喜欢那些金人主子吗?
    我找个机会成全了你们,让你们当金军的狗!
    这一刻,那些议和派,主张割地者,早已尽成为了弃子。
    “不可!宁可割肉,不可割地!”一个声音大声道,震动的朝堂嗡嗡作响。
    赵朴不由的打了一个激灵,仔细看去,原来是赵鼎。
    赵鼎朗声道:“金军攻占了河南,山东、陕西大部,奈何兵力不足,早已经是弓之弩末,继续攻击已经是不可能了。在沦陷区,有着大量义军,不断袭扰着金军后方,金军坐立不安,后方不稳,岂能南下…………”
    “赵鼎,你这是陷官家于不义,一旦金军南下,扬州能守得住吗?”
    这时,朝堂再度的争吵开了,党同伐异。对手坚持的,坚决反对;对手反对的,坚决支持,至于对错是非并不重要。议和派与主战派的再度论战。而议和派是多数派,主战派少数派。
    而赵朴发觉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主战派与议和派之间,势力对比,人数对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战局变化而变化。前线打了胜仗,那些议和派人数减少,主战派人数增多;而前线失利,议和派人数增多,主战派人数增多。
    不论是议和,还是主战,都带有投机色彩。
    坚定的议和派,或是铁杆主战派,很少。
    争吵在继续,辩论在继续,这场论战胜负不在于谁更有道理,而在于哪一方人数更多,嘴巴更多,嗓门更大。人数占据优势者,在论战中处于上风,此时的主战派节节败退,士气低落,可还是顽强的抵抗着。
    而赵朴听着、听着,渐渐失去了兴趣,不觉间大脑昏昏沉沉,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第191章苛刻的和约
    当赵朴醒了过来时,朝堂上还在争吵。
    “议未决,而金军已经渡河。”若是照这个样子,继续吵闹上三五天也搞不定,果然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这时,赵朴怒了,老子睡了半天,你们没完没了的吵闹,欺负老子好说话。可一想想,也的确是轻视他,理论上皇帝十八岁才开始亲政,可是他如今仅仅是十七岁,还差几个月才能亲政。
    若是在太平年月,应该有辅政大臣辅佐,或是太后临朝。
    只是靖康之耻发生了,在这百年未有的大变面前,皇帝被掳走了,大臣也被掳走了,根本没有所谓的辅政大臣,倒是有宋哲宗的废后孟氏,算是太后临朝。不过也仅仅是干了几天,就退居**,什么事情也不干了。不是每个女人都有武则天、慈禧那样的政治才干的。
    总之,赵朴仅仅十七岁,没有到了亲政的岁数,可是已经开始亲政。还是太年轻了,这些四五十岁的大臣,嘴上恭顺的很,可是心中却是存着轻视。
    “啪!”赵朴一拍桌子上的镇纸,喝道:“这里是朝堂,不是菜市场,要吵架到外面吵去。朝堂之上,岂能如泼妇一般,争吵不休!”
    “臣等有罪!”
    “臣等惶恐!”
    “陛下恕罪!”
    原本气势汹汹,争吵不休的双方,此刻都是跪倒在地,一副认罪的样子。
    看着跪倒一大片,一大片花白的脑袋,赵朴心情舒服了很多。
    跪了一会之后,赵朴的心情才好了一下,连声道:“各位卿家请起!”
    这时,各个臣子纷纷站起,拍打着身上的灰尘,至于有几分诚心,只有天知道了。
    “陛下,金军使者已经来到扬州,前来商讨议和之事,不知见还是不见!”此刻鸿胪寺卿开口道。
    “金军的使者来了!”赵朴心中不由的咯噔了一下,一个不妙的想法快速的诞生,冷汗渐渐的冒上心头,心中不由暗自祈祷,希望这一切都是猜测。不然,这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扬州要倒大霉了,“金军使者来了扬州几天?”
    “已经有了三天了!”
    “三天了!”赵朴心中一片冰凉,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还是来了。三天时间,对于宋朝大臣而言,未必能决定一个政策;三天时间,却可以让金军做很多的事情,比如奇袭扬州。
    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此刻赵朴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强行压制中心中的浮躁,赵朴道:“宣金军使者,觐见!”
    ………………
    很快,一个草原打扮的男子,进入了大殿,,朗声道:“拜见大宋皇帝陛下!”
    “免礼吧!”赵朴道。
    “金宋之间,战争已经三年之久,百姓流离失所,伤亡不断,我朝皇帝有好生之德,愿意化干戈为玉帛。特意派遣我前来商讨议和之事!”金军使者说着,看着四周,皱眉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我从远方而来,皇帝陛下,就是这样代客,连椅子也没有吗?”
    语气中嚣张至极,带着桀骜不驯。
    赵朴轻轻笑了,神色中淡然道:“赐坐!”
    太监搬来椅子,金军使者大咧咧的坐在椅子上,好似在家中一般随意自然。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知使者是宗望元帅派来的,还是宗翰元帅派来的?”赵朴笑眯眯的问道。
    “我乃是宗翰元帅所派!”使者不以为意道。
    “大胆!宗翰不过是一介臣子,而我则是一代皇帝,敌国臣子,那里有资格给他国君王议和?他经过了金国皇帝允许吗,他有资格吗?还是说,如今主事的不是金国皇帝吴乞买,而是他完颜粘罕,你们金国到底是谁当皇帝?”赵朴喝道。
    金军使者心中突突,强制镇定道:“宗翰元帅总理前线一切事务,代表吾皇向陛下派遣使者!”
    “他不过是一个区区中路军元帅,哪里有资格与我议和?“赵朴道,“宗翰有些杵逆,他就不怕金国皇帝治他逾越之罪吗?”
    金军使者一时语塞。
    众多臣子,这才恍然原来礼法不合,哪有一个臣子与敌国君王单独议和!
    金军使者有些恼怒,只能是转移话题道:“宗翰元帅一人一军,就横扫宋地百二十城,宋军好似土鸡瓦狗,兵马所到之处,宋人尽数归降。靠着这点土鸡瓦狗,能抵抗住我女真铁骑吗?宋皇你打算如何?
    “我打算如何,使者不需要知道,只需要知道,宗翰元帅喜好杀戮,又是狂妄自大。金国的先帝,如今的皇上能容得下他,可是一旦风云突变,那时就是宗翰元帅毙命之处,运气好,不过身死而已;运气差,则是满门抄斩。”
    赵朴悠悠道,“回去劝告一下,宗翰元帅,脾气不要那样暴躁,气大伤身身,不要活活被气死!”
    “你…………”金军使者怒了,回头看先众臣道,“看来诸位是没有议和的想法了,那再下告辞了!”
    说着,起身离去。
    只是步子走得很慢,明显是以退为进。
    赵朴笑了,这货竟然刚给我充大爷,老子秒了你。心中这样想着,手开始动,摸了摸怀中的燧发枪,借着御桌的抵挡,开始装添弹药,铅丸。对于这个金军使者,心中已经动了杀意。杀人立威,既然这货送上门,就拿他开刀吧!
    议和!开什么玩笑。
    赵朴从来没有想过议和。汴梁丢了,迁都应天府;应天府丢了,迁都扬州;扬州丢了,迁都建康;建康丢了,迁都临安;临安丢了,就迁都岭南,在崖山抗战。总之,就是把家底丢光了,也绝对不议和,大不了流亡海外,组织流亡政府。当年,戴高乐组织流亡政府,照样是拯救了法国。我也能,我最不缺的就是耐心,最不缺的就是坚强意志。
    这时,议和派一些大佬们看不下去了,一位臣子慢向前拦住道:“使者留下,莫要离去!”
    “你们皇帝不欢迎我,为何不走?”金军使者道,步子明显的停了下来,语言依旧嚣张,带着威胁道,“议和无望,各位就等着女真铁骑,马踏扬州吧!“
    “陛下,为了百姓,为了苍生,还是议和吧!”
    “请陛下,暂且忍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陛下议和吧!“
    这时,一大群臣子跪倒在地,连连向赵朴请求议和,请求忍耐。
    赵朴脸色铁青,有股拔出aK47,突突了这群议和派的冲动。议和就议和吧,投降就投降吧,竟然带上了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要脸的很多,今年特别多。只可惜,这个时代,是无法制造出aK47的。
    心若是长偏了,书越是读得多,越是反动,好比是秦桧、范文程、洪承畴。
    赵朴深吸了一口气,只能道:“使者,有话且说?”
    金军使者得意的笑了,声音嚣张至极,可是满朝的大臣,没有一人刚言语,敢于指责。
    “议和条件有五条,第一,以淮河为界,南方为宋朝,北方为金国;第二,我军连番征战,损耗较大,需要赔偿二百万贯钱,以犒劳三军;其三,江南多佳丽,每年上贡三百名江南美女进献于我皇;第四,断绝对河北,河东等地匪军粮饷支持,罢免勾结匪军的官吏;第五,张所抗击我朝雄兵,请求斩杀张所;第六,传言宗翰元帅侄儿,无故在宋境消失,似乎被歹人所害,请求陛下捉拿凶手!”
    “若是答应这六条,一切都好说!若是不答应,少了一条,必然马踏扬州,擒拿尔等!“
    金军使者一句一言,说出了苛刻的条件。
    Ps:这几章写的很好,精彩正在继续,努力吧!求推荐票,求收藏,求点击,求打赏。



第192章明处议和,暗处偷袭
    金军使者说完之后,大殿之内立时鸦雀无声,条约太苛刻了
    第一,以淮河为界,南方为宋朝,北方为金国,这是割地,半壁江山丢失了;
    第二,金军连番征战,损耗较大,需要赔偿二百万贯钱,以犒劳三军,这又是赔钱;
    其三,江南多佳丽,每年上贡三百名江南美女进献于我皇,这是人格上的侮辱;
    第四,断绝对河北,河东等地匪军粮饷支持,罢免勾结匪军的官吏,这是釜底抽薪;
    第五,张所抗击我朝雄兵,请求斩杀张所,彻底伤了武将之心;
    第六,宗翰元帅侄儿,无故在宋境消失,似乎被歹人所害,请求陛下捉拿凶手;这不是找八字军的不自在吗?谁不知道,这是八字军动手。动了八字军,就是动了陛下。
    听完这六条,即便是最为坚定的议和派,这一刻也动摇了。
    不管是有一千条理由,一万条理由,卖国就是卖国,即便是挂上曲线救国的名义,也掩饰不掉卖国的本质。谁若是签订下这六条,绝对是遗臭万年,名声烂到了大街上。
    赵朴道:“各位卿家,可有话说!“
    “陛下,为了江山社稷,还是签了和约吧!”这时,一个主张议和的大臣跪倒在地,呜呜的哭了起来,“这个罪名让臣等来背吧!”
    赵朴神色厌恶,哭的泪水再多,也难以掩饰卖国的本质。
    “和约六条,还是签了吧!”
    好似骨米诺骨牌效应,随着一个臣子当出头鸟,其余各个大臣纷纷跪倒在地,脸上流着泪水,一副悲伤到了极点的样子。
    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跪倒在地的大臣,一致要求签订和约六条,并述说着各种理由,似乎这是为了卧薪尝胆,为了委曲求全,为了等待时机,并搬出了刘邦的例子,李渊的例子。刘邦,不也有向异族献女求和的污点;李渊也不是向突厥成臣的屈辱吗?
    屈辱不算什么?
    不过是为了卧薪尝胆,日后找回场子。
    赵朴心中恍然,恨意不断:这就是卖国的理由,卖国的借口,卖的理所当然,卖的理直气壮。卖国不叫卖国,是为了修生养息;卖国不叫卖国,是为了卧薪尝胆;卖国不叫卖国,是为了等待时机,在报复。
    有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有志者,事竟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