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174部分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174部分

小说: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雄爱英雄,好汉爱好汉。
    这一刻,金兀术不由的劝降道,尽管他也知道无用。若是张所能劝说上几句就投降,张所就不是张所了。
    果然张所喝道:“投降,还是免了吧!若是要降,我十几天就投降了,哪里会等到现在!”
    “攻城!”金兀术也不废话,立刻发动了攻城的命令。
    血战再度开始,厮杀再度上演,好似涌动的潮水,激荡波澜。
    ………………
    三天之后,内城陷落。
    五万守军尽数阵亡,惨烈的战斗气氛,就连善战的金军也感到惊骇。
    从攻破外城开始,已经是必胜的局面;从火攻破去巷战的时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
    虽然说,困守在内城的士卒还有五万之众,数量还不少,而又有着内城城墙守护,看似占据一些优势。其实,也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失去了外城,失去了大量的守城器械,连人手一支箭也不够,如何守城,这已经是必败之局。
    接下来的防守,更多是垂死挣扎而已。
    可即便是如此,金军还是花了三天时间。才攻破内城。
    当金兀术站在内城的城墙上时,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受心情沉重不已。这一战,他见识到了汉人的勇气,见识到了血战之残酷,战斗再也不是赶羊,携尾追杀,而是**裸的血战。
    这一战,金军阵亡将士到达三万人,其中有一万精兵。两万辅兵。
    而此战中,阵亡的宋军达到八万之多,被俘的不足两万,五万多冲破城门,突围而去。而这突围的五万人。散乱不堪,各自为战。在遭到了金军骑兵的狙杀后。多数被斩杀,只有少数逃离而去。
    这一战中,投降的宋军依旧存在,只是不足全军的五分之一。
    “张所何在?”金兀术问道,“我要见他的尸体!”
    张所是令人尊敬的对手,这样的对手暴尸荒野有些可惜。至少也该入土为安。
    “张所**而死!”郭药师道,心情有些郁闷,张所为大宋而死,他却是叛宋而去。
    “**而死。连死了,也不愿意让我见一下他的尸体,莫非怕我将他鞭尸吗?”金兀术苦笑道,“我的气量,难道就那样狭小!”
    死亡有多种方式,而**而死,无疑是最安全的死亡方式,不用担心死后尸体被糟蹋,不用担心脑袋被割下来,挂在城墙上。而张所可能担心,死后被鞭尸吧,因而干脆**而死,尸体都化成了灰,想要鞭尸也不可能了。
    只是他太小看了女真人的气量。
    女真人对敌人凶狠无比,可也最敬佩英雄,最敬佩为国死战的国士。
    种师道死后,侄子种洌护种师道的灵柩西归时,二哥宗望没有丝毫难为,欣然放行,没有一丝的鞭尸之举。反倒是宋朝的皇室墓地,被金军捣毁了,收刮其中的金银宝物,没有一丝留情。因为金军看不起宋徽宗、宋钦宗,刨赵氏皇族的祖坟一点也不愧疚。
    “汴梁已破,南阳还远吗?襄阳还远吗?”金兀术意气风发道,“赵朴小儿,等着我!”
    激战之后,又经历过火攻,此时的汴梁彻底毁去,只留下一个孤单的内城,残破不堪。而为了更好的防御,金兀术命令拆掉外城的城墙,庞大的汴梁也随着瘦身为穷矮搓,只留下低矮的城根似乎在述说着汴梁的衰败、
    从此,汴梁荒凉破败,再也不复大宋首都的繁华。
    在攻克汴梁之后,金兀术仅仅是派五千金兵,守卫汴梁,然后就迅速南下,踏上了攻击襄阳的征程了。
    汴梁已经变为了昨日黄花,张所也是成了烈士。
    …………
    在黄河边的一个残破小村庄内,到处是残垣不断,早已经没有了人烟,有的只是荒凉,有的只是死寂。一个不起眼的破屋内传来阵阵咳嗽声,还有一个嘶哑的声音,“为何要救我,为何不让我死去,为何我还活着?”
    “张将军,你不应该死!”亲卫道。
    破屋内,正是张所,还有八个亲卫。
    张所没有死。
    在内城被攻破的时刻,张所点燃了四周的干柴,正要点燃身上的猛火油时,外面冲进来八个亲卫,没有多说话,就是一桶水搂头扑下,将张所淋了一个落汤鸡。然后一个亲卫上前,就是一拳,他就晕过去了。
    当张所再度醒来时,已经在黄河边一个被金军洗劫过的破败山村。
    那些亲卫,在关键时刻,救了他,没有让他死成。
    自古,往往是灯下黑。最危险的地区,也是最容易忽视的地区,于是也是最安全的地区。那个房子依旧在烧着,最后化为了飞灰。而张所却没有死去,而是被亲卫们带着,躲到了底下的密室内。
    大火在外面,噼里啪啦的烧着,众人都认为张所殉国**了。而在外面,又找到了一副尸骨,于是搜寻的金兵认为张所死了,也没有在废墟中,仔细查找。躲在底下的张所等人,就这样险之又险的避过了一劫。
    “我为什么没有死去?”张所自问道,神情有些颓废,更多的是羞愧。丢了汴梁城,死了那么多将士,为何他偏偏没有死了,还这样没皮没脸的活着。
    “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亲卫劝说道。
    “陛下委托我守卫汴梁,我丢了没脸见人!”张所黯然道,“难道,我也要灰溜溜的回到襄阳,接受那些御史言官的讽刺,最后贬官,在异地渡过残生吗?”
    亲卫辛苦救下他,此刻再寻死腻活,就有些矫情了。只是让他回到襄阳,接受刀笔吏的侮辱,万万是不行的。他脸皮薄,受不了那些侮辱,打死也不会襄阳。
    “那将军,就不会襄阳了!”亲卫坚定道,“将军愿意到那里,我等就跟谁将军到那里!”
    “那我又能去哪儿呢?”张所茫然了,不回襄阳,一时间还找不到去处。
    “王彦将军,正在河东激战金军,袭扰金军后方。我等与王将军,昔日有袍泽之情,不如去河东,投靠他!”亲卫道。他们都是来自八字军,昔日跟随着皇帝陛下征战过河东,战力较强。后来张所镇守汴梁时,皇帝将他们派遣到张所名下,算是保护张所安全。
    同样是八字军出身,昔日在一个锅里吃饭,彼此之间有些交情。
    “只能如此了!”张所木然道。
    ps:感谢随风笑敖打赏100起点币,奇衫轩打赏100起点币



第272章 宗泽病逝
    “…………风云变幻起汴梁,鏊兵死战势难回,夜来哀报惊四野,举过同悲苍天涕,哀哉,壮志难酬!悲哉,国士身陨。呜呼…………”
    此刻在襄阳,一片哀声,风云愁苦,家家都是披着白布,好似死了爹妈一般。
    此时正在给京畿路镇守使、户部侍郎、左卫将军张所开祭奠大会。
    张所死了。
    作为又一个阵亡的高级将领,又是士大夫出身,很快的得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同意,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召开了这场声势巨大的祭奠大会。
    人死了,已经退出了竞争,不会强夺功劳,于是世人对于死人总是宽容的。此刻张所的政敌都是痛哭流涕,伤心满面,似乎唯恐世人不知道。而此时作为礼部尚书的张浚更是上台,念着悼文。
    到了此刻,没有人会指责张所兵败,没有人会指责张所用兵不当,只会说张所忠心为国。人死为大,人死了之后,种种过错,都是烟消云散,再也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对死者的缅怀,祭奠。
    悼文听起来声情并茂,就连赵朴听着也是黯然流泪。
    而张所的儿子张宪,跪着灵位前,涕不成声。
    …………
    当回到宫中时,赵朴还是恍恍惚惚,心情颇为沉重。汴梁失守了,襄阳还远吗?从地图上大致的一看,汴梁失守之后,金军就可以顺势而下,直逼南阳,邓州等地,如入无人之境。此刻只有南阳可以作为大门,挡住金军一阵子了。
    只是这个大门很不牢靠,只有不到三万守军。又能守住多久呢?
    而金军很可能是留下一部分兵力,围困南阳,其他的州县弃而不顾,直接逼迫向襄阳,以襄阳为目标,打一场攻城战。
    那时襄阳能够守得住吗?
    赵朴摇了摇头,此时的襄阳已经是陪都之一了。而更因为他在这里,地位远远的高于扬州,建康等地。金军更会不计较损失的进攻,那时襄阳能守得住吗?
    赵朴没有一丝信心。而看着手下的大臣,也是信心不足。
    原本想着汴梁挡住金军,使金军难以轻易南下,只是汴梁失守速度之快,就连众多大臣也是难以相信。
    打仗打到了这个份上。说不怕那是骗人的。
    一旦情况不妙,军心会动摇。大臣的心思也会动摇。一旦襄阳岌岌可危时。那时极有可能出现投敌形象,那时堡垒就会从内部一步步瓦解,襄阳会彻底失守,他也彻底的成为了末帝。夏桀、商纣、周幽王,是三代时的末帝;秦三世子婴,是秦末帝;汉朝的刘婴。是西汉末帝;汉献帝,是东汉末帝;刘禅也是末帝,而如今,又多了他赵朴。也是末帝。
    虽然训练了八字军,战斗力有所提升,只是真的能抵抗住十几万金军的进攻吗?
    想着想着,赵朴就有些头疼,有些烦闷。
    “陛下,还在为张所将军伤心?”王舞月道。
    “汴梁已经失守了,襄阳还远吗?守住襄阳,我一点信心也没有,只是到了此刻,哪怕是一个铁钉放在面前,我都得吞下。无路可走,无路可退,退一步就是死路一条,只能是坚守,可能被金军碾成碎片,但是必须要坚守襄阳!”
    赵朴坚定的道。
    “陛下,这是王彦将军,用信鸽送来的信!”王舞月道。
    “王彦,也不知道他还好吗?”赵朴道,隐约间想起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将领。王彦,作为最早跟谁赵朴的将领,是八字军的老人,是他的嫡系将领之一。而王彦此刻到了河东,打游击,牵制金军后方。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一个不慎就可能死了。
    只是赵朴手下缺人,而河东之地又不能弃而不管,只能是派他而去了。
    打开信件,赵朴阅读着内容,脸色变化着,最后松了一口气,道:“他没有死!”
    王彦在信中写道,张所没有死了,而是到了河东,与他汇合在一起。
    “我出去一趟!”赵朴道。
    当赵朴再度回到灵位前时,张宪还跪在灵位前,神情木然,眼神中闪动着悲伤。听到脚步声后,连忙跪拜道:“拜见陛下!”
    “平身吧!”赵朴道,“这个给你!”
    说着,将信件交给了张宪。
    张宪有些不知所措,当接过书信时,看完书信后,道:“我父亲没有死!”
    语气中有激动、欣喜,还有一丝惶恐、不知所措。
    若是张所死了,死在了汴梁,那时会得到朝廷的嘉奖,会得到较好的追封;只是如今张所死而复生,御史言官会无孔不入的弹劾,流放是免不了的了。一死一生,生死两重天,活人不及死人香,自古如此。
    “陛下,微臣不知该如何说?”张宪道。
    赵朴平静道:“我经不起折腾了,还是暂时隐瞒消息吧!襄阳再也禁不起波折了。我给你看信件,只是给你报平安而已!”
    “多谢陛下!”张宪感激道。
    此刻,隐瞒消息,对张所最为有利。此刻张所在河东,也算是戴罪立功,免去了诸多的麻烦。
    …………
    几天后,一个坏消息,再度传来,镇守关中的宗泽病逝。
    “啪!”
    赵朴只觉得心肝快要碎来,坏事情,为何这样都汇聚在一起。
    宗泽已经七十多岁了,本来应该是在家中养老。只是金军杀来了,而宋朝上下有无可用之人,只能是让这个老人顶上去。在大宋嘴炮不断,而宗泽是少有的实干家。从靖康年间起兵抗金,到后来勤王,以及镇守关中,都显示出了他的尽责尽责。
    宗泽,是一个文人,不是专门的武将,也不懂兵法。只是随着金军的南下,不断的恶补军事上的知识,亲自练兵,亲自提拔年轻将领,短时间内让宋军战力得到了恢复,抵抗住了金军疾风暴雨般的打击。
    在镇守关中时,宗泽更是遭遇了金军名将完颜娄室,一开始时屡战屡败,这很是正常。宗泽毕竟是文人出身,是半路出家,不晓军伍;而完颜娄室却是激战了十几年,天天是在打仗,战斗力岂能不强。
    而在一连串的失利之后,宗泽快速的成熟,不断的调整作战部署,总算是抵抗住了金军的进攻,保住了关中,使完颜娄室不能肆无忌惮的进攻,形成了相持局势。关中的局势总算是有所好转。只是这时不幸降临了,宗泽毕竟年纪大了,不比年轻人,连续的操劳,早已经耗尽了最后的精力,一场寒流袭击而来,病倒了。
    从那场下雪后,就开始生病,一直没有好。
    如今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