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246部分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246部分

小说: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冷兵器时代,千军万马的冲杀着。将领的个人勇武,似乎微不足道。
    毕竟个人武艺再高,也无法做到百人斩,千人斩。
    然而,兵是将的胆,将是兵的威。
    冷兵器时代。指挥通讯能力差,仅仅是靠着旗帜,鼓声、锣声、号角等,指挥作战,滞后不说,有时也不灵便。
    这致使全军上下。有种盲从性。
    这时,一个勇猛冲杀的将领,会给士兵们带来胆气,带来冲杀的胆气,带来奋勇冲杀的勇气。
    当这种勇气不断传染,影响到全军上下时,就胜利了。
    就好似项羽。勇猛无敌,率领大军一冲锋,立时间全军士气高昂,嗷嗷直叫,强势摧毁敌人;就好似关羽勇冠三军,杀伐无敌,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无敌。
    此时,韩世忠在勇猛冲杀着,为的就是让全军上下胆气十足。奋勇向前。
    而随着韩世忠的冲杀,宋军也奋勇冲杀着,忘记了胆怯,忘记了死亡,只有冲杀。一个个袍泽倒下了,也丝毫不在乎已经杀红了眼睛,精神处在极度亢奋中,就好似打了兴奋剂,就好似玄幻小说中的狂战士。
    在这种狂热没有消退之前,宋军是无所畏惧,纵横无敌的。
    而此时,金军也在冲杀着,如潮水一般。
    此刻没有了皇太孙,没有了七王爷,只有冲杀的将士宗朝、完颜亶。
    宗朝挥动着狼牙棒,打落了一个个宋军骑兵,兴奋的冲杀着,可是宋军的数量还是不减,没有如过去宋军那样溃散,那样凌乱不堪。
    挥动着狼牙棒,即便谁力气较大的宗朝也有些受不了了,可只能是继续拼杀着,等待着宋军支撑不住,溃散而逃。
    大战就是如此,当敌人承受不住巨大损失,心中产生恐惧,畏缩不前,或是逃跑的时刻,金军胜利的机会就到来了。
    过去的契丹人如此,西夏人如此,宋军也是如此,可是这股宋军打倒了这个地步,还是不溃散。
    连续四次骑兵对冲,惨烈的拼杀,五千宋军骑兵不足两千,七千金军骑兵不足四千。而双方对冲,全速的催动战马,将战马的爆发力催到了极致,爆发力强劲,致使持续力不足。
    在四次骑兵对冲之后,双方都是极为默契的停歇了下来,战马喘着粗气,将士们也是喘着粗气,在原地踏步,积蓄着马力,恢复着力气。
    原本紧密的阵型有些散乱,只是谁也顾忌不了那么多了。
    双方虎视眈眈着,随时准备着再度冲杀。
    而此时那冲击宋军步兵的一千骑兵,也是缓缓的后退了回去。靠着长矛掩护,青铜炮出击,火枪打击,金军骑兵也未占上便宜,反倒是吃了不少亏。
    双方收拢战马,再次的回到了原地,静静的对峙着。
    宗朝急躁了起来,援军为何还没有到来。
    在开战前,金军的援军在二十里外隐藏着,直到交战的前一刻,才点燃狼烟,示意可以出动。
    在决战前一刻,才通知宗磐所部,为的就是麻痹韩世忠,引诱韩世忠野战。
    宗朝深知:韩世忠不是傻子,一旦几倍于宋军的兵力出现,韩世忠只会远远逃走,哪里会当面锣对面鼓的拼杀。为了引诱韩世忠出战,只能是将宗磐所部隐藏起来,直到战斗开打时,才出动。
    宗朝有些埋怨宗磐为何来的这样迟缓,却忘了五十里路,即便是一人双马,也需要一段时间。
    而韩世忠一边冲杀着,一边焦急的等待着,心有些乱,为何十里外的宋军援兵,此次还没有到来。在战争开打前,也发出信号通知宋军围杀而来,只是速度有些太缓慢了。
    战斗到了现在,双方陷入僵局,谁都奈何不辽对方,只是静静的等待着。
    双方都在等待着援军,谁的援军先达到,谁能够得到有效增援,谁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忽然远处传来了战马嘶鸣声,一股骑兵绝尘而来,远远看着铠甲,竟然是金军。这股金军,显然只是先遣队,人数较少,不过一千骑兵。可是随着这一千骑兵的加入,战场的天平立时倒向了金军。
    韩世忠心中咯噔了一下,不由想到了最坏的打算!
    这一战要败了,宋朝援军没有及时赶到,这一战要输了!
    心中面若死灰,可是韩世忠还是坚定的看向了四周的将士,而四周的将士也是一阵骚乱,似乎有些畏惧,一种不好的气氛快速的扩张着,乌云顿时笼罩了整个宋军。
    当杀红眼时,可能不畏惧死亡,勇敢冲杀;可是当心情平静了之后,冷静之后,死亡的恐惧会再度占据上风。
    没有人不怕死!
    冲杀后的休息,虽有利于战马积蓄马力,有利于骑士休息,但是却大大不利于士气恢复。
    士气,玄之又玄!
    士气,关乎全军生死!
    名将善于调动士气,在关键时刻,将士气激荡到巅峰。
    可是一旦情况变化,士气又极容易衰落。
    士气最难揣测,也最难控制。
    心中一冷,韩世忠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看来要战死沙场了,看来要挂了,可是没有选择,没有后退。
    “将士们,躲不开,避不掉,投降也是死,大战一番也是死,为何不死的光荣。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将士们,跟随我冲杀!”韩世忠发出一声怒吼,向着金军冲杀而去。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不求胜利,但求杀身成仁。
    激战到了这一刻,不求胜利,但求杀个痛快。
    就好似长平之战,后人总是说,赵括纸上谈兵,其实哪里知道,原地固守,已经没有了粮食,必死无疑。与其被饿死,不如冲杀一番,运气好了胜利,运气差了也能够杀一个痛快。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有些悲壮,当更多是无奈!



第386章局势逆转
    而在骑兵冲杀的时刻,宋军步兵则是销毁火药武器。
    青铜炮、火铳等由于宋军一直控制严格,又在部队中少量装备,出场次数更是不足五回,致使金军知之甚小。只是知道,宋军有一些强大火器,威力很大,至于具体的数据,根本不知道,更是从来没有缴获到实物。
    这让金军仿制出现困难,迟一点泄露,迟一点被仿制,就是巨大的技术优势。
    此刻战败了,果断的在炮架上绑上炸药,或是将火铳摔在地上摔成碎片。
    “轰隆隆!”
    金军骑兵与宋军骑兵再次碰撞在了一起,只是这一次生力军的加入,致使金军占据了绝对上风,不断的绞杀着宋军骑兵。宋军骑兵越战越少,局势越发的不利。
    韩世忠身上受了多处创伤,但还是拼命砍杀着,算是为大宋尽忠吧!
    “嗖!”
    远处射来一道暗箭,韩世忠手中战刀一挥,将箭支打落。
    这时,三把长枪合力刺杀而来。
    韩世忠身子一斜,避开了一把枪,右手的长枪拨打开刺来的一枪,而最后一只长枪却没有避开,在腰间一划,立时间当啷一声,良好的战甲救了韩世忠一命,本来是必死的结局,只是身子震荡了一下,在腰间擦出血痕。
    在剧烈的震荡之下,韩世忠险些摔落马下。
    而这时,一支箭射在了战马上,战马一丝嘶鸣,将韩世忠落下了战马。
    “我要死了吗!”
    韩世忠不甘的想着,只是再不甘心,也无可奈何。
    在战场上。失去了战马,离死不远了!
    “杀!”
    韩世忠奋力的抛出战刀,战刀飞出,划出一道流光,击中了一个金军骑兵。那个金军骑兵。身子一摇晃,摔下战马。
    手中的长枪挑动,韩世忠奋力一击,一个金军骑兵被挑落下战马。
    “刷!”
    一道寒光闪过,削向了韩世忠脑袋。
    生死之间,韩世忠向后一倒。避开了致命一刀,可是头上的盔甲却是被削掉了大块。
    “将军,上马!”
    这时,四周的亲兵护卫而来,将围杀的金军骑兵格挡开来,韩世忠暂时脱离险境。
    只是也只是暂时的。不久之后,危险将会再次来到,生命会再次凋零。
    重新上了战马,向四周看去,韩世忠心中凄然,此刻残余的宋军骑兵已经不足两千余人,可能半个时辰后。全军就会覆没,而他的脑袋也会被金军砍掉,成为战利品。
    韩世忠心中恻然,正要率队再次冲杀,忽然间听到远处号角声,还有战马奔腾声,声音很是凌乱,从西面传来,凝目细望去,只见一个巨大的宋字旗号出现在当空中。
    “援军终于来了!”
    韩世忠热泪盈眶。心神有些恍然。
    宋军的援军也来了,仅仅有两千多人,数量很少,却是希望所在,是胜利所在。
    援军来了。一切都好了。
    这股援军,在冲杀到二百步时,停了下来,下了战马,拿出手中的长枪,或是弓箭,或是盾牌,或是耥耙等,结成一个个步兵阵型,冲杀而来。
    这股援军,本质上是步骑兵。
    不是有马就是骑兵,还需要训练足够时间,厮杀许久,才能成为合格骑兵。
    而这股宋军援兵,本质上是不合格的骑兵,是步骑兵,用战马来赶路,到了战场上,则是下马充当步兵作战。
    地形有限,时间有限,没有时间,从容布置步兵大阵。往往是十几个士卒就组成一个步兵小阵,冲杀而来。此时,宋军骑兵正处在灭顶之灾,正处在绝对劣势,必须要快速增援,速度高于一切。
    杀呀!
    阵型已经乱了,好似一锅粥搅合在一起。
    什么战略战术,全都没有了,有的只是拼杀,砍杀,冲杀,杀杀杀,杀得流血满地,杀得天昏地暗。
    金军援兵陆续赶到,宋军步骑兵也是陆续赶到。
    渐渐的由添油战术,变为了大混战。
    上万人混战在一起,看着盔甲不一样,就搂头砍杀,弓箭射出。
    渐渐地金军陷入了下风。
    不是金军骑兵不精锐,只是金军数量太少了,两股金军合在一起,也仅仅是两万多人;而宋军两股大军合起来有四万多,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若是在平时,两万金军痛殴四万宋军,五万宋军,甚至是十万宋军也不是问题。
    十几万大军交战,接触在一起,惨烈交锋的也仅仅是几千人而已,而剩下的军队更多是当替补,甚至是充当打酱油的。这几千人的胜败,决定整体战局的胜利。
    可是随着这种添油战术,这种大混战的继续,宋金双方都是搅合在了一起,无处不在战,无处不在拼杀,没有打酱油的,也没有当替补的,有的只是奋勇冲杀,砍死敌人,或是被敌人砍死。
    想要逃跑,只会死的更快;想要犹豫不前,也只会死的更快。
    在这种大混战中,人数多的一方占据优势。
    而此刻宋军步骑联合作战的优势,再度发挥了出来,宋军骑兵牵制金军骑兵,而步兵则是几人为一组,砍杀着马腿,或是绞杀着落马后的金军骑兵,或是砍杀着骑兵。
    失去了速度后的金军骑兵,再也没有优势可言,逐渐的被消耗,越杀越少,越杀越是不利。
    精锐一点点被平庸消耗。
    “撤!”
    一声令下,金军骑兵开始撤离。
    只是激战中的撤离,很快的演化为溃败,金军溃败了。
    参战的两万金军,最后仅仅有不足五千逃离而去。
    宋军也仅仅是追杀了十里左右,就停了下来,主要是宋军骑兵损失惨重,想要追杀,扩大战果,也不可能了。
    这一战宋军胜利了,是一场惨胜。
    参战的宋军中,有三万多步兵,八千骑兵,几乎是动用了海军最大兵力。这一场拼杀下来,八千骑兵不足两千,伤筋动骨,再也无一战之力;而步兵则有一万多阵亡,更是损失了大量火器。
    宋军战损远远高于金军,创敌一千,自损一千二。
    从战术上说,宋军输了,因为伤亡数字超过金军。
    可是从战略的角度上,宋军胜利了。
    普通的士兵们,不懂得数学,也不懂得统计,也不懂得宋军死了多少人,只是知道战斗到最后,宋军追着金军打,金军亡命逃跑,宋军胜利了。
    士兵们的胜败观念中,没有太多的花哨,考虑的东西也较少,只是知道输得一方跑路,赢得一方追杀。
    从这个角度上,宋军胜利了,甚至是一场大捷。
    而从金军的角度上,宋军也胜利了。
    整个东北,人烟稀少,人口总计不过二百万人,女真拖家带口也不过五十万人。自从主力南下之后,整个东北兵力空虚,动用的兵力不足十万。而这十万中,仅仅有不到三万的女真兵,其余的多是契丹军、溪人军、汉人军等附属部队。
    这一战拼杀下来,女真军损失惨重,机动兵力耗尽,只能是固守一些主要城池,还要全力压制一些蠢蠢欲动的异族军队,再也无力主动围剿登陆而上的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