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270部分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270部分

小说: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宋金战局,宋朝越来越强势,只要不军事上冒进,不出现战略上的大错误,灭金必然成功,快则是三五年,慢则是**年。
    此时,靠着八字军的强大,近卫军的忠心,可以轻易的覆灭伪齐,收复陕西、河南,山东全境,河北一部分地区,将战线拉倒黄河附近。
    只是这没有意义,收复再多的土地,也不如消灭金军有生力量。
    得一地,不如灭一师。
    而推进太快,得到土地太多,不仅会分散兵力,使金军各个击破,也容易背负上政治包袱。
    收复失地,不是攻占了城池,颁布来安民告示,就足够了。还需要稳定稳定当地百姓,解决吃喝问题,解决耕地分配,镇压旧的豪强,快速恢复经济,减少南方输血。
    这都需要大量的勤政官员,尽心努力五六年,才会有结果。
    重建家园,比收复失地更难!
    因为这些顾虑,赵朴放缓了推进的速度,甚至放弃了收复河南,陕西等地,直接进攻幽云,辽东等地,为的就是消灭金军有生力量,减少政治包袱。
    而推迟收复失地,也带来了各种变数。
    人生总是有各种变数,此刻赵朴还建康的活着,活到七八十岁也没有问题,可因为一个变数,可能明天就死亡。
    赵朴没有儿子,尽管后妃十几个,睡得女人很多,可是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兄弟们多是被金军擒走了。一旦他死了根本没有接班人,一些野心家只会各自拥立赵氏皇族的人,各自为政。整个大宋瞬间变为一盘散沙,分崩离析。
    这个大缺点谁也知道,金军多次组织刺杀,只是都失败了。很多刺杀,还没有接近赵朴,就被干掉了。
    “看来,我也要留下后手了!”赵朴神色中闪现出一丝黯然。
    “我死了。也要留下接班人!”
    赵朴道,心中有些落寞。
    一个萨拉热窝事件,一个皇储的死亡。拉开了一战的序幕;一个皇帝的死亡,也终结了一场战争。
    想要阻止北伐,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刺杀了他。
    只要他这个大宋皇帝死了。宋朝就会出现内乱。北伐也会停止,甚至出现局势逆转。
    “速速召见,王舞月前来!”赵朴道。
    “是,陛下!”一旁的太监应声道。
    在宫中,王舞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是皇上的女人,却不是后宫的妃子之一,她在军中当任官职。统帅着一部分近卫军,与一些军中将领颇有交情。
    而皇上也习惯将一些重要任务交给她。
    不久之后。王武月身穿着战甲,急匆匆的赶到。
    “陛下,可有什么大事?”王舞月问道。
    “枪骑兵,训练的如何?”赵朴问道。
    “还是有些不熟练!”王武月道。
    “不熟练,不要紧,慢慢会好的。冷兵器,已经走到了尽头,不管如何冶炼,如何锻造,冷兵器发展已经到了极限;可是火器才刚刚开始,可能有很多方面不如火器,但是火器有无线的发展前途。就好似初生的婴儿,不如大人许久,可是却代表着无限的生长潜力。火器,也是我朝战胜蛮夷的唯一手段!”
    赵朴幽幽道。
    “末将懂得!”王舞月点点头道。
    “这个锦囊,交给你,若是某一天我不在了,打开这个锦囊!”赵朴抬手递过一个锦囊。
    “陛下,你这是!”
    赵朴淡淡道,“人生总是有意外!若是我能活到灭金,一切都好说。这个锦囊,权当是作废;若是我活不到那一天,就打开这个锦囊!”赵朴说道,“算是帮我的忙!”
    王舞月问道: “陛下,发生了什么!”
    “金国有人策划要毒杀我,军情司的官员传来的情报!”赵朴说道。
    “原来如此,只是陛下杞人忧天了。诸多防护,整个宫城,好似铁打的一般,一只苍蝇都未必能进来,金军的刺客也不行。没有人能在诸多的护卫之下,动了陛下!”王舞月信心十足道。
    赵朴当了皇上后,遭遇的金军刺杀太多了。而侍卫们也挡住了太多的刺杀,早已经不把金军那点伎俩放在心上了。
    “希望如此!”
    赵朴想着,回忆着宫城内的安保措施。
    为了防止刺客,为了防止各种意外,制定下了严密的安保措施。宫城内,驻扎着一千多精兵,这一千精兵负责他的安全。
    这些精兵多是严格的审查,多是根正苗红,根本不可能出现被渗透。
    这些精兵,战斗力强大,又有城池掩护,即便是遭到强军围攻,也足以坚持一天一夜,坚持到城外的援军到达。
    而宋朝实行严格的禁武,盔甲,刀剑等武器,根本不允许出现在城内的大户手中。也便是说,即便是有人想要发动暴动,也根本没有武器。
    而宫内的食物,都是严格的审查,从原料、制作、送达等,好几个流程,都是严格监控,而每一道菜,至少有两人试吃,稍后赵朴才食用。下毒的几率很小。
    而身边更是有御医随时救治,防止意外。
    也就是说,即便是赵朴运气不好,中了毒,御医也是可以随时解毒,随时救治。
    赵朴想了想,可能真的有些杞人忧天。
    想了想,被刺杀,被下毒毒死的概率还真的很低。
    历史上,那些皇帝被毒杀,多是宫城内人被敌人外戚、太监、权臣等收买,才毒死皇帝。可此刻,赵朴当朝的时代,没有外戚,太监权力很小,权臣也没有,被害死的几率还真的很低。
    ………………
    “按照这个法子,赵朴至少有五层的可能会死!”
    “五层的机会太少了!”
    “五层已经不少了,在严密护卫中,杀死君王,本身就是极难!”
    此刻,在杭州的一个民宅中,一群金国细作,正在筹划着刺君大业。
    刺杀赵朴,这已经不是新鲜事情了。金国多次组织死士,向赵朴发起了刺杀,想要解决掉这个眼中钉,结果失败了,损失惨重。曾经多次想要渗透到宫城军中,结果反而是被内卫发觉,进行反杀,死伤无数。
    很多时刻,身为金军密探首领的素衣已经失望了,不觉得刺杀能够成功。
    直到,一个书生出现。
    这个书生提出一个刺杀计划,于是让原本阴霾的刺杀行动,变得鲜活了起来。
    这个计划,成功率不足五层,可是已经足够了!
    “首领,不知何时执行?”书生问道。
    “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只有等到宋徽宗、宋钦宗回宋朝。那时在添上一把火,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素衣说着心中的算计,“只要这两个废物,再度当了皇帝,那时我朝进可以夺取江南,退可以划江而治!”
    “若是此刻,赵朴死了,皇位指挥落到宋朝旁支宗室子弟手中。那时局势未必能达到最佳!”
    …………
    时间一点点流逝,眨眼之间,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在忐忑中,一切平平安安,赵朴也松了一口气,觉得想得太多了。渐渐的将那个情报丢弃了,不在放在心上。
    在半年的时间内,那些新政,渐渐的深入人心,原本的不适应也变得适应了起来。
    此时的大宋,变得兵强马壮,再次北伐的时机已到。
    而此时,僵持来许久的宋金议和终于达成,主要有三条:第一,金国交还河南,山东一部,废掉伪齐;第二金国归还二帝等,宗室一百多人;第三,宋金边疆开放互市。
    举过欢腾,和平的时代到来了。(未完待续。。)



第426章二帝回宋
    经过来半年的议和,宋金之间总算是达成了初步和约。
    这次和约对于金国有些丢人!
    在过去,不论是同辽国作战,同西夏作战,还是同宋朝作战,签订的和约中,金国都占据了主动权,获得土地、金钱、美女、尊严,可是这次却是签订了苛刻的条约。
    在领土上,丢掉了河南,山东一部;在尊严上,昔日被擒的一些宗室犯了回去,赎金仅仅是二十万贯。
    若是在过去,这样苛刻丢掉条约,根本无法签订,金国上下都不答应。
    可是如今,却是形式不由人,在与宋朝长达九年的战争中,金军军事上取得了胜利,可是在战略上,却是彻底的输了。没有速战速决的消灭宋军,反而是被拉入了战争的泥潭中。
    在这长达九年的战争中,有十几万金军伤亡,占据金军主力一半之多。一些金军将领,或是阵亡,或是老死,或是病逝。女真的男丁数量锐减,女真军占据金军的比列大幅度下降。
    尤其是三年前的北伐,更是给金军带来了灭顶之灾。
    宋朝海军登陆辽东,三光政策,让牧场毁灭了,让田地荒芜了,让百姓死亡了,更是带来恐惧的影子。过去,是草原民族去打草谷,如今却是宋人海上登陆,打草谷。
    金军也想要反击,只是反击有些无力,在陆地上遭到了宋军的顽强狙击,此刻的宋军战斗力已经不逊色金军。同等数量对决,有一战之力。想要重复过去那种,几百骑兵扫荡一个城池的战列。再也不会出现了。
    而宋军却是时常借助,山东的临海优势,发起进攻,出击幽云,辽东,好似海盗一般袭扰。金军的反击,也止步于陆地反击。到了海上,根本不是宋军的对手。
    金国也想要组建海军,对宋朝实行反击。只可惜海军是吞金兽,烧钱太厉害了,原本缺钱的金国,根本玩不起。
    金国也曾经组织起一些弱小的海军。跟宋朝对决。只可惜很快被消灭了。
    草原民族玩起骑兵还可以,玩起海军,真的很差。
    一次次军事上的失利,让金国上下尝到了战争的苦果。
    相比于军事上的失利,经济上的封锁更为恐怖,金国紧缺的粮食、盐巴、布匹、茶叶等物资,根本无法运输到金国,金国出现了一次次饥荒。让原本动荡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不满之声渐渐起来。
    金国渐渐有些撑不住了。
    议和渐渐的有了市场!
    为了缓解局势,国不得不退步,签订苛刻条约,以归还土地,归还二帝为代价,打开边境贸易,获得一些紧缺物资。
    一些金国议和派,甚至想要划定宋金的国界线,只可惜被拒绝了。
    而宋朝则是赢得了尊严,自从靖康之耻后,尊严沦丧,此刻救回了二帝,收复了一些领土,算是得到了一些可怜的尊严。虽然河南,山东等地,被打成了白地,需要大量物资去重建,但是有总比没有强。
    而这些功绩,也加大了赵朴的威望。
    …………
    此议和中,秦桧表面上是议和的使臣,掌控议和事务,其实也只是提线木偶而已,一切议和协议,都是以赵朴临别前的计划为框架;没有赵朴的盖印,所谓的议和未必能实行。
    秦桧感到很是憋屈,一个堂堂的宰相,想着宰执天下,却是沦为了提线木偶,一旦与皇上违背,通通否决。
    而在宋朝,沦为提线木偶的,又何尝是一个秦桧?
    内阁和军部,也多是提线木偶。
    一些臣子想要反抗,扩大臣子权力,只可惜遭到了打击,反抗很无力。
    此刻,秦桧对这位皇帝陛下空前的不满,没有谁喜欢霸道的君主,这样的君主不好糊弄,做起事来顾忌多;这样的君手段高明,权力**大,臣子除了做印章,就是做提线木偶,权力受到制约。
    伴君如伴虎,这样的君王好似猛虎随时噬人!
    反而是宋徽宗、宋钦宗,则要好对付很多。
    “赵朴,你对我不义,也休怪我不仁!”秦桧默默的念道,心中那一丝丝愧疚渐渐消失,化为滔天的杀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而此时,随着谈判的结束,秦桧还有一个任务,便是将二帝接回去。
    “宋徽宗老了,已经不顶事了;宋钦宗还年轻,倒是有几分可能!”
    在青州城下,秦桧静静的等待着远方的车架,心中各个念头,快速的闪动。
    远方的车架,正是从金国送回来的二帝,还有一些宗室成员。渐渐的车架近了,马车停下,一个花白头发的老人下了马车。这个老人容貌苍老,垂垂老矣,眼神黯淡,一身白色的长袍,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正是宋徽宗。
    此刻的宋徽宗,没有风流倜傥,没有才子气息,有的只是衰败之气,似乎随时要进入坟墓。
    “微臣秦桧,拜见陛下!”秦桧立时跪倒在地,神色中满是激动。
    “你是谁?”宋徽宗没有反应过来,问道。
    “微臣秦桧!”
    “原来是……你!”宋徽宗思考了许久,终于记忆起了秦桧的印象。
    “卿家,我过得好苦呀!”
    此时此刻,回到了故国,宋徽宗再也忍受不住,大哭了起来,神情中满是哀伤。被俘虏的八年中,宋徽宗度日如年,过着猪狗一般的生活,几次想死了,结果就是没有自杀的勇气,就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