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73部分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73部分

小说: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器缺乏,粮草缺乏,一直是制约义军发展的最大瓶颈。赵朴资助的这些粮草和粮草,无疑是雪中送炭。
    “武器就这些,粮草就这些,只是不知给如何分配?”赵朴介绍完毕之后,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Ps:下一章,在晚上七点。



第104章信使来到汴梁
    资源一向带有稀缺性。
    这些军事物资看起来不少,可是分配起来,就很少了。
    如何分配,这是个大问题。
    尽管,赵朴一再说这只是前期的军事物资,后续的朝廷陆续会支援而来,可是谁知道后续物资何时会送来?总之一句话,吃到嘴里的食物,才是真正的食物。
    于是,原本和和气气的义军首领,开始了争吵起来,为物资的分配而争吵。有的打算按照人头算,谁的军队多,谁分配的多;有的打算是按照路数分,三十六路义军,平均分为三十六分。总之争吵了许多,最后拍板了,按照实力强弱分配,比武定分配。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这些物资只能是留给强大的义军。
    三十六路义军都是同意了,比武定胜负,只是比武的规则,由赵朴决定。
    比武的规则是,各路义军都挑选出十名精锐射箭,射箭的平均成绩,为这一路义军的实际成绩。比赛中,胜出的前三名,可以获得五层的军事物资,而身下的三十三路义军河里分配那剩下的五层。
    于是,暂时撤下酒席,到了后面的校场开始演武射箭。
    射程是一百二十步,太远来没有意义,太近了也没有意义,每个弓箭手只能是射一箭。
    弓箭射动,剧烈的比拼开来了序幕。
    唐朝重视刀,宋朝重视弓弩。射箭能力,几乎是评价一个士兵战斗力高低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有些偏僻,有些不合理,可是宋朝的规矩就是如此。而赵朴也只能用这个方式,测试各路义军的战斗力。
    那些军事物资,毕竟是八字军辛辛苦苦缴获而来的,自然是不能白白送人。
    好钢需要用在刀刃上,送军事物资,自然是要送给战斗力最强的义军。而如何评价义军的战斗力,他有许多的考核时间,只是这些考核需要花费时间太多,赵朴没有时间,没有闲心,只能是采取简单而粗糙的方式。
    测试开始了,在火把之下,一箭一箭射出。
    赵朴则是冷漠的看着这一切。
    一番拼斗之后,角逐出了最后前三名。
    而出奇相似的是,前三名都是西军出身,曾经打过西夏,平灭过方腊,讨伐过辽国,只是在河东不幸战败,成为溃军,接着摇身一变,变为了河东义军。
    分配完物资之后,赵朴又开始充当和事老,让义军内部减少摩擦,较少分裂,相互团结,合力抗金。
    说着,说着,赵朴也觉得自己是说废话,可废话还是要说。
    最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该吃的已经吃完了,夜色已经深了,随着渐入情景中,赵朴也喝了不少酒,最后在侍卫的搀扶之下,进入一个豪华的房间,睡起了觉。
    …………
    在赵朴联络各路义军之时,赵朴派遣的信使总算是达到了汴梁。
    “什么,我那个弟弟,还没有死!反而是打了胜仗。”宋钦宗惊讶道。
    这个时代的通讯太落后了,再加上战乱,早已经让河东到汴梁的驿站断绝了消息,直到信使到来,此时才将赵朴的消息传到汴梁。
    在完颜娄室退兵而回,赵朴就开始派遣几路信使南下,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还有快快迁都,还有南下救援汴梁等信息,让信使快速的转达给这位皇帝哥哥。到了这一刻赵朴依然在做着最后的努力,唯有迁都可以避免靖康之变发生。
    几路信使出发,如今这一路信使最先达到汴梁。
    如今,信使正在面见宋钦宗。
    “仪王殿下,本来是在种将军帐下听命,只是后来出了变故,军中严重缺粮。种将军心中忧虑,那时仪王殿下,率然请命,愿意率领一只偏师,前往金军后方截取粮食,一则可以缓解军中粮食,二可以使金军缺粮。分兵之后,种将军遭受了金军袭击,全军覆没。而殿下率领的八千精兵,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直到不久之前,在忻州的某地出现,然后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势,快速的扑击而来,歼灭了五千金军!“
    宋钦宗心中暗自点头,护送金军粮草辎重的,必然是金军精锐,以八千精兵灭掉护送粮草的金军,很是不错。除了宋太祖之外,宋室历代皇帝都是不知兵,往往是屡战屡败,很少打过胜仗。即便是胜仗,也往往是几倍于敌人,以优势兵力歼灭。
    以八千这点微末的兵力,竟然取得了大胜,不简单呀!
    “后来,因为粮草被劫走,金军震怒,派遣完颜娄室亲率三万大军围剿。殿下被迫转移,大战许久之下,损失惨重,这才脱离险境!如今金军南下,王爷愿意率领八字军守卫汴梁,抗击金军,血战到底,不死不休!”
    “八字军,怎么十三弟又与八字军有了牵连!”宋钦宗皱起了眉头。
    八字军,过去汴梁没有人听说过。可是如今,随着那篇檄文的流传,天下都是记住了八字军,记住了那只强悍的军队。在如今一片悲观,战势颓败的情形之下,八字军喊出了抗金的最强音。
    “官家,那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檄文,就是殿下书写。八字军,本身是由负责劫走金军辎重的八千精兵,组合而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就是八个字吗。八个字为口号,故名为八字军!”
    宋钦宗的脑袋里再度嗡嗡响动。
    八字军的那篇檄文,几天前,他也看过,而且很是赞赏。
    可是,他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位弟弟写的。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十三弟不简单呀!”宋钦宗说着,隐约间有些妒忌。平日本,这位十三弟多留恋在青楼之间,多是欺男霸女,或是做一些不法勾当,完全是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没有出奇之处。
    可是自从金军南下以来,便是屡屡有出彩之处。首先是向着父亲提出了六胜六败论,又是劝阻太学生离去,后来更是出使金军,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接着又是率然请命出征河东,多次有出彩的表现。
    如今河东各路皆是大败,唯有这位十三弟率领的八字军逍遥自在,完颜娄室无可奈何。
    “这是,王爷递交于官家的书信!”说着,信使将信件取出,递交而上。
    打开书信,宋钦宗看着书信,脸上阴晴不定,最后开口道:“十三弟打算南下救援汴梁,我看还是算了吧。汴梁的禁军足以保卫汴梁,上次破不了汴梁,这次也破不了汴梁。“
    听到,赵朴要率领十万大军,援救汴梁后,宋钦宗第一反应就是恐惧。
    十万大军进入汴梁,那时是他是皇帝,还是这位十三弟是皇帝。一旦这位十三弟要发生兵变,那时必然皇位不保,他必然退位而去。
    外患不足惧,内患最可危。金军再厉害,只要送一些钱币,自然离开;可是这位十三弟若是率兵南下,一切休矣。
    一想到其中的利害冲突,宋钦宗毅然拒绝了赵朴南下救援汴梁的主张,而是任命赵朴为河北宣抚使,移师大名府,侧面袭击金军。
    隐约间,宋钦宗对这位弟弟升起了忌惮之心,没有那个皇帝希望有一个聪明至极,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弟弟。
    而在宋钦宗拒绝了赵朴,救援汴梁的同时,金军快速的行动着,合围向汴梁。
    而此时种师道也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忧愤而死。



第105章二围汴梁
    在汴梁朝廷高层依旧在勾心斗角之时,金军南下,第二次围困汴梁开始了
    在太原失守之后,经过休整,西路完颜宗翰1126年11月18日自太原向汴京进攻,1126年11月22日攻下威胜军(今山西沁县),29日克隆德府(今山西长治),渡盟津(今河南孟津)。宋西京(今河南洛阳)、永安军(今河南偃师东)、郑州(今河南省会)皆投降。1126年12月4日,完颜宗翰克泽州(今山西晋城市)。东路完颜宗望1126年11月20日自真定向汴京进攻;1126年12月4日宗望诸军渡河1126年,随后攻下临河县(今河南浚县东北临河村南)、大名县(今在河北)、德清军(今河南清丰)、开德府(今河南濮阳);于12月10日克怀州(今河南沁阳)并到达汴京城下。1126年12月16日,宋出兵拒战,被完颜宗望等击败。1126年12月17日,完颜宗翰才到达汴京城下、
    而此时东路军,完颜斡不离已经兵临汴梁城。
    太原在失守后,完颜娄室的这部分军队南渡黄河,西趋洛阳,封锁了潼关,把宋朝最精锐的西军关在潼关以内,断绝了其东来的勤王之师。说是阻断勤王之师,其实在陕西一带,已经没有了勤王之师。
    两次河东救援战,彻底的耗尽了宋军的正规军有生力量。此时的宋朝,正规军已经是损失了八层以上。川陕一带留下的军队,都是老弱病残,或是入伍时间较短的新兵,根本无力救援汴梁。
    与其说是阻挡勤王之师东来,但不如说是阻止宋钦宗跑路。
    在辽金之战中,辽国的战力脆弱,可是辽帝的逃跑能力却是惊人的,不断从辽国东面逃跑到西面,金军连连追赶,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才逮住。而这次,金军汲取了教训,锁住了潼关,锁住了西逃的路线,为的就是防止宋钦宗向西跑路。一旦跑到京兆,或是入蜀,那时就不好抓了。
    此刻,大势已成,已经成了关门打狗之势,彻底的围困住了汴梁。
    在第一次汴梁之围时,只有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到达开封城下,兵力有限,不过是七万多金军,攻城的活动限于西、北两隅,有时蔓延到东北角,南面诸门则始终未受攻击。
    而在这次围城时,金军东西两路合攻,东路军全军六万人,这次增加到八万人,主要将领完颜斡不离、完颜阇母、完颜昌、刘彦宗等仍在军中,只有郭药师以燕京留守的名义,留驻燕京。西路军仍以完颜宗翰、完颜希尹、完颜娄室三大将为主副帅,完颜银术可等战将都属麾下,汉人高庆裔,时立爱为谋主,有七八万人参加第二次开封围城。东西两路金军的兵力已超过十五万人。此刻金军四面四面合围,陷东京于彻底孤立。
    而宋朝这边,第一次围城时,开封原来的禁军加上西北陆续开来的勤王军,再加上临时拼凑出来的士兵,总数达几十万人。解围后,严重的经济苦难,无以维持庞大的军队数量,只能是一部分被遣送复员回西北,一部分参加太原解围战而遭到损失,一部分在黄河南岸溃散,还有一部分被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经济上的理由遣散,此时汴梁城内守军不满七万。
    不是不想招募军队,而是没钱。
    各地的勤王之师,数量已经是很多,只是多是新招募的士卒,没有经过太长的训练,战斗力低下,可能金军一个冲锋就溃败了。而此时,让这些新兵去碰撞汴梁的虎狼之师,除了找死之外,再也没有第条路可走了。
    这种情形之下,勤王之师多是徘徊在汴梁附近的州县,却是难以再进一步。
    此刻汴梁城内慌乱一片,宋钦宗也是慌乱了,想要援兵,想要跑路。可是援兵被外面的金军骑兵阻挡,来了多少死多少,根本无法进入汴梁;而想要跑路,退路却被堵住,想要跑路也不可能了。
    此时宋钦宗才知道面子不重要,跑路最重要,只是可惜已经迟了,有钱难买后悔药。
    ………………
    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来,又是一个好天气。
    当赵朴苏醒过来时,感觉舒服了很多。
    这处房间豪华别致,揉了揉晕呼呼的太阳穴,赵朴回头一看,身旁还睡着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她静静地躺在一旁,一头乌发如云铺散,熟睡时仍抹不掉眉眼间拢着的云雾般的忧愁。赵朴的目光划过她蝴蝶微憩般的睫毛,红润如海棠唇,最后落在不慎裸露在外的香肩,呼吸一紧,洁白的肌肤,微微凌乱的绫罗。
    这位美女还在海棠春睡,雪白的玉体,处处透着清纯的气息,应高则高,应小则小,胸前的玉兔则在呼吸中起伏,那一刻的美景令人窒息,果然是国色天香。
    “她是谁?”赵朴脑袋中立时闪过一个问号。
    赵朴摇了摇脑袋,这才响起昨天发生的一切。似乎昨天喝得有些高了,最后搀扶的进入了这个房间中,迷迷糊糊的睡着了。而这个名叫舞儿的女子,似乎昨天帮他脱的衣服,接着推到了这位名叫舞儿的美女,圈圈叉叉不断。
    昨天醉了,也仅仅是醉了。醉了之后,也仅仅是头脑发昏而已,没有失去理智,只是借着酒意,将这几个月来的恐惧和烦恼发泄而出。在那种半睡半醒之间,推到一个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