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帝疆风云录 >

第46部分

帝疆风云录-第46部分

小说: 帝疆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脸色一变,立现怒容:“他自己找死!”

万顺和道:“还真是。”

看来吴应熊免不了一死。

李诗道:“草民斗胆,为吴应熊乞求饶恕一死尸万顺和一怔。

皇上也讶异:“怎么说,李侠士你为他求情。”

“是的!”

“难道你认为他不该死?”

“草民斗胆,罪不在他!”

“谋叛造反的固然不是他,可是谋叛造反,株连九族。”

“也可以罪不及妻孥,而且,真说起来,他人赘皇家,已经是皇家的人了。”

“可是他在京里跟吴三桂暗通声息。”

“吴三桂是他的父亲,他逼于父命,皇上,古来真正能够大义灭亲的,有几个。”

皇上直直的望着李诗:“李侠土居然会为吴应熊求情。”

“草民是为吴应熊,也是为各地的善良百姓。”

“也是为各地的善良百姓。”

“是的。”

“怎么说?”

“吴应熊是当初吴三桂留为人质的,既然如此,他现在又为什么派人来救吴应熊?”

“那当然是他自知对朝廷不再忠诚,进而打算谋叛造反,可是吴应熊还在京里,使他不能不有所顾忌。”

“那么,只要吴应熊在京里一天,吴三桂他就永远会有所顾忌。”

皇上脸色一变:“李侠士,我懂你的意思了,可是我不怕吴三桂他没有顾忌,我不怕他因而出兵。”

“可是各地百姓怕。”

皇上一怔。

万顺和也一怔,脱口一声:“对!”

他继而一惊,忙掩口。

皇上随即道:“这是无可避免的,朝廷顾不了那么多!”

“草民斗胆,能避免为什么不避免!”

“李侠士你认为能避免?”

“草民以为,只要吴应熊在京里一天,吴三桂就不敢起兵。”

“那么一来,不就成了我怕他起兵了。”

“为各地善良百姓而怕,有何不可,为各地善良百姓,切不可动意气。”

万顺和突然给皇上跪下了:“万岁爷,奴才斗胆,李侠士说得好。”

皇上双眉微扬:“怎么,你也为吴应熊求情!”

万顺和道:“奴才不是为吴应熊,是为各地方的善良百姓。”

“李侠士知道为各地方善良百姓,你也知道为各地方善良百姓,只有我不知道为各地方善良百姓。”

显然,这话有点

万顺和忙趴伏:“奴才不敢,奴才不敢!”

李诗欠身道:“皇上一向仁德宽厚,否则草民绝不敢进言。”

“李侠士,我深知吴三桂这个人,他只求达到目的,不会有任何顾忌”

“皇上,吴应熊是他的儿子。”

“想当初,吴三桂只为一个陈圆圆,能不顾国家,不顾君父,一个儿子又算得了什么!”

真的,吴三桂还真是这么个,铁的事实摆在眼前。

李诗一时没能说出话来。

万顺和也为之哑口无言。

可是,旋即李诗就说了话: “皇上圣明,吴三桂他串真能这么做,必遭天下人唾弃!”

皇上点了点头:“好了,不管怎么说,看在李侠土份上,我饶吴应熊一死就是了。”

李诗欠身:“草民谢皇上。”

皇上转望万顺和:“万顺和,你还为谁求情啁!”

万顺和忙叩头:“奴才不敢,奴才没为谁求情了。”

“那还趴在那儿干什么,起来吧!”

“谢皇上恩典,谢皇上恩典。”

万顺和忙站了起来。

李诗忍不住笑了。

李诗回到了住处,已经是红日御山时候。

远远的,他听见树林里有轻轻马嘶,走近一点,他及看见了树林里停着一辆马车。

李诗一眼就认出来,那是“肃王府”的马车。

“肃王府”的马车怎么会到了这儿?

谁来了,贾姑娘?

他走进了树林,没看见贾姑娘,却看见翠格格带着双喜跟纪明、纪亮站在车前。

纪翠怎么来了。

他想躲已经来不及了,真说起来,他不该躲。

只听纪亮道:“李爷回来了。”

他跟纪明,还有双喜,忙见礼,各叫了一声:“李爷!”

李诗忙答礼:“不敢!”

望纪翠,翠格格穿着素净,脂粉未施,花粉末施,完全变了个人,望之令人不安,望之也令人心酸,他躬身行礼:“格格!”

翠格格答了一礼:“李侠士!”

李诗道:“格格,这叫草民怎么敢当!”

“不敢当的是我,李侠士进宫去也不过如此!”

这叫李诗更难受了:“格格请屋里坐。”

“不坐了!”翠格格道:“见着了你,表达了我的心意就走。”

“格格是”

“你救了我,我来谢谢你。”

双喜又行一礼:“李爷也救了婢子,婢子也谢谢李爷。”

“不敢当。”李诗道:“实在没什么”

“找你不容易,我只好带着他们上这儿来等你了。”

“是的,不要紧”

李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翠格格道:“那我们回去了。”

她转身行向马车。

双喜忙跟上去搀扶。

纪明、纪亮望李诗,有点着急,似乎也欲言又止,终于还是没说话,双双上了车辕。

李诗能说什么?又能怎么样,他只有欠身说:“恭送格格。”

马车驰动了,出了树林,走了。

望着远去的马车,李诗想想从前,再想想翠格格现在的身份,心里一阵难受。

这都是谁造成的?

他自己,能怪谁?

他谁都不怪,他不能不那么做,到现在,他仍然认为他那么做是对的。

纪翠总有一天会了解的。

一丝异响起自背后。

李诗一定神:“又是那位?”

“我!”背后响起兰声。

是姑娘罗梅影。

李诗回过身,罗梅影就站在眼前,脸色有点严肃:

“我无意躲在一旁窃听、偷看,我先来的,她来了,我只好躲她。”

“没什么”

其实还是真没什么。

“我很同情她,也真想为她掉泪,你大概不想谈她。”

“也不会,真说起来,也没什么好谈的。”

也真是,谈了又怎么样?

罗梅影转了话锋:“我来恭喜你,又一次粉碎了‘平西王府’的阴谋。”

“姑娘来得正好,我该谢谢姑娘!”

“不,就是我不告诉你,你终究会知道。”

可不,潜入“宗人府”,劫走了额驸吴应熊,这不是小事,一旦发生,会立即震动整个“北京城”,谁还能不知道!

“那不一样,到那个时候已经措手不及了,他们也一定出了城,再搜寻他们,就不容易了!”

“他们的人呢?”

“死了大部分,没死的几个在‘查缉营’。”

“吴应熊是截下了,不知道有没有用。”

“姑娘是说”

“我是说会不会让吴三桂有所顾忌。”

“姑娘看呢?”

“难说,真的,很难说。”

李诗没说话。

罗梅影接着道:“吴三桂是个能什么都不顾的人,何况他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了,他不会甘心削藩,不会甘心兵权被夺,更不会甘心荣华宝贵从此成过眼云烟,我看他是非拼出了结果不可。”

她也这么想。

李诗一颗心往下一沉:“那他头一个害死的,是他的儿子吴应熊!”

“各地的百姓也要饱受刀兵之苦,家破人亡,骨肉流离。”罗梅影道。

李诗双眉微扬:“不管怎么说,吴应熊是他的儿子,可是各地百姓何辜!”

“这也许是个劫数,‘张家口’、‘北京城’,你已经都尽心尽力了,要是再避免不了刀兵,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话虽这么说,可是”

“除非有人能杀了吴三桂。”

李诗心头震动了一下。

罗梅影接着道:“不过那一定不容易:否则朝廷不会想不到这一点,而且,三藩除了吴家,还有尚、耿两家,能都把他们刺杀了么?”

李诗道:“像他们,身边不会没有奇人异士,而且卫护一定周全而严密。”

“那是一定。”罗梅影道。

李诗没有说话。

罗梅影道:“你在想什么?”

李诗道:“我没有想什么。”

“你别是想试试吧!”

“为百姓免受刀兵之苦,我倒真愿意试试!”

“如果那么容易,打古至今,人人都会用这个办法,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刀兵之苦了。”

这倒是。

李诗又没有说话。

天色已经黑透了,树林内外更静了。

罗梅影道:“我该走了。”

她还是说走就走,娇躯一闪,香风一阵,就不见了。

李诗站在那儿没动,也没说话,他心情有点沉重,心里沉甸甸的。

突然,他掠出林外,疾射不见!

李诗上那儿去了?

一盏热茶工夫之后,李诗到了“宗人府”,门口的两盏大灯已经点亮了,挺亮的,把门口一带都瞧到了。

站门带班的一个小武官,不认识李诗,老远的就喝止了:“干什么的,站住!”

李诗还是走近了些:“草民李诗,不知‘宗人府’如今那位在。”

可真是人名树影,小武官入耳两字“李诗”,态度马上变了:

“您就是那位李爷?”

那位李爷!那位李爷?显然他也说不上来。

李诗道:“不敢,草民正是李诗。”

“如今只有府丞在,您有事儿?”

“府丞”,“宗人府”里,除了“宗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之外,就是“府丞”了,是个正三晶的官,而且是个汉人官,不小。

李诗道:“麻烦通报一声,就说草民有要事要见府丞。”

小武官挺客气,也很周到,忙把李诗请进了“宗人府”,请李诗门房坐,还给李诗倒了杯茶,这才往里通报。

没一会儿工夫,小武官又进了门房,一哈腰,满脸陪笑:“李爷,府丞徐大人在花厅见您,您请跟我来吧:”

李诗一声:“有劳”。让小武官带着去了花厅。

如今,“宗人府”的花厅灯火通明,小武这门外一躬身,扬声发话:

“启禀大人,客人到。”

“请!”里头传出了一声。

虽然是“请”,可是官架子十足,也难怪,三晶官,不小啊!

小武官转过身,哈腰摆手:“李爷,您请。”

李诗谢了一声,迈步跨上台阶。

上台阶,进花厅,一眼就看见了,正中主位上高高坐着个瘦老头儿,一身官服,整整齐齐,身后站着个中年汉子,旁边另站着一个。

瘦老头儿神情严肃,也大刺刺的,客人进来,他动都没动。

本来嘛,他是官,李诗是民,民见官,他动什么,难道还站起来迎不成。

李诗没在意,趋前躬身见礼:“草民李诗,见过大人。”

瘦老头儿脸色微微一变:“你一向都是行这种礼么?”

好,他倒挑起李诗来了。

李诗见皇上也是行这种礼,可是他没说,欠身道:

“江湖草民,不谙礼数,大人见谅!”

瘦老头儿冷冷道:“看在你有功于朝廷份上,我也就不跟你计较了。”

李诗再欠身:“多谢大人!”

“你这时候到‘宗人府’来见我,有什么事么?”

“草民有点要事,想见见额驸吴应熊。”

“怎么说,你要见吴应熊!”

“是的。”

“恐怕不行!”

“大人!”

“没有‘宗令’的令谕,任何不能见吴应熊。”

“大人可以请示‘宗令’。”

“你开什么玩笑,我怎么能为你请示‘宗令’?”

“大人,头一次,吴应熊是草民缉拿的,第二次吴应熊也是草民截回来的。”

“我只知道,头一次吴应熊是玉贝勒押送‘宗人府’的,第二次也是玉贝勒派人押送回来的。”

这是实情。

李诗不愿意多说什么。

瘦老头儿接着又道:“就算是你,如今吴应熊已交‘宗人府’收押,一切还是得听‘宗人府’的。”

“这个草民知道,所以草民来见大人”

“你见我没有用,我做不了这个主。”

“大人既做不了这个主,就该请示‘宗令’。”

“我刚说过,我不能为你请示‘宗令’。”

“可是因为草民是个小百姓。”

“事实如此,我不愿意否认。”

“草民这个小百姓,能直接进宫见皇上,还不够格请大人为草民请示‘宗令’么?”

瘦老头儿脸色又变:“你好大胆,竟敢在此胡言乱语”

显然,他是不信。

也难怪,李诗进出禁宫的事,他怎么会知道?

“大人要是不信,也可以派人进宫查证。”

瘦老头儿为之惊怒:“你,你越发的胡言乱语了,我怎么派人进宫查证,又能向谁查证”

可不,禁宫大内是个什么地方,岂是任人随意进出的?就算瘦老头派的人进得去,又能向谁查证?

向皇上身边,或是向皇上?有几个脑袋?

“看在你有功于朝廷份上,我不罪你,你赶快走吧!”

“大人”

“你走不走,你不走我派人撵你出去。”

这是李诗在官府衙门的头一次碰壁,要怪只怪“宗入府”对李诗知道的太少了。

李诗站了起来,道:“既然这样,我只有请大人部着草民去见吴应熊了。”

他上前一把拎起了瘦老头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