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地之道 作者:玉栢林 >

第189部分

天地之道 作者:玉栢林-第189部分

小说: 天地之道 作者:玉栢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跳出来,疯狂地阻止他奋进的步伐。赫克勒斯用弓箭狂射,弓箭用尽了,就用投枪,投枪用尽了,就赤手空拳与野兽较力。他临危不惧、视险如夷、百折不挠、死地求生
  阿瑞斯享受完一刻钟的快乐,忽然坠落在一片辽阔的荒野上。然而战神聪明绝顶,决定以不变应万变,站在原地不动,但是风云突变、地动山摇,黑暗天空滚滚而来,万水千山向他铺天盖地般移动,无数野兽发现了这个香喷喷的食物,一齐向他凶吼。阿瑞斯大惊失色,猛然发现自己身后是万丈深渊,下面闪烁着绿色的眼睛,张开无数噬人的大嘴,战神不甘心坐以待毙,只好硬着头皮冲向黑暗。高山、深谷,猛兽他遍体鳞伤,想休息一下都不可能,只要他不动,天地就动起来,野兽就扑过来
  众神看得惊魂不定,有的振奋,有的恐惧,有的热血沸腾,有的手脚冰凉。众神之父情不自恃,时而击掌、时而跺脚。天后赫拉泪流满面,想不看又忍不住想看,她对雅典娜三人恨入骨髓,这是成心折磨我儿啊。
  一天,众天神目不转睛,整整看了一天时间。
  赫克勒斯苦尽甘来,开始享受来之不易的幸福和荣耀。阿瑞斯则进入黑暗绝望的空间,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只能任野兽宰割。
  一刻钟后,阿瑞斯和赫克勒斯同时出现在众神面前。
  只见赫克勒斯头戴桂冠,容光焕发,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他得到了众神热烈的欢迎和赞美,这是历经千难万险,获得成功之后应得的荣耀。
  阿瑞斯狼狈不堪,虽然身上没有一丝伤痕,然而他的内心受到了严重创伤。
  众神之父收起“一天一刻”哈哈大笑,连声道:“好,很好,谢谢你们,我的女儿,奥林天界需要这样的天宝,天神需要这样的锤炼。”
  难道玄玄天界的天神们,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嗯,一定是。


第98回 弘佛法悲智双运 渡众生地藏多勋
  在释迦佛祖宣讲佛法的前三天,“善见城”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大街小巷琉璃铺地,路旁的宝树用宝华披挂,又建了八万四千座七宝台,有一树即有一台,宝树与宝台相连,宝瓶与香炉遍布全城,到处香烟袅袅,庄严繁华。
  所有的宝树下都端坐着一位菩萨或声闻弟子,讲说妙理,启示众生;所有的宝台上都有天人演奏妙音,颂扬伟大的佛祖,同时表演各种技艺,作为对佛的供养。
  空寂、空凡候心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众比丘在寺院周围忙碌布置。啊,很快就要见到朝思暮想的佛祖了,怎么能不兴奋异常?
  胡长生飞离须弥山,带着两位心满意足的夫人找到日光寺,直到站在空寂和空凡大师面前,他们才恍然明白过来,啊,原来还有这么回事,时间太长了,一晃十四年,竟然把胡公子忘啦。
  琴心跳到父亲面前笑道:“老爸,您的眼神好明亮呀,嘻嘻,境界又提高啦。”
  没想到空凡大师吓得后退一步,双手合十道:“女施主,请不要用俗家称呼,贫僧空凡。”
  琴心先是一愣,随后跺脚道:“老爸,你看你,又来啦,您要知道自己是仙人,不比佛低。”
  空凡大师郑重道:“女施主,莫误贫僧修行。”
  琴心和琴韵一听这话,瞪着四只美丽的大眼睛,气急败坏道:“老爸,您怎么变化这么快?还要不要亲情啦?不行”
  说着,姐妹俩动手拉父亲的胳膊。
  胡长生见空凡大师下意识地连退三步,眼神中闪出一丝惶恐。他赶紧拉住两位夫人,用心意交流道:“刁刁、蛮蛮,岳父心中未必没有亲情,只是此地佛教气氛浓厚,十四年受其熏陶,改变一些很正常,不要急,慢慢来。”
  琴韵心中抱怨:我早说过不要来,这地方除了宝贝,还有什么好?
  空寂大师望着师弟,脸上露出慈悲相,心想空凡有此二女,恐怕在修行路上多有魔障啊,将来不知要历经多少劫难才能修成正果。
  胡长生含笑道“空寂大师、空凡大师、悟心,据本公子所知,仙与佛各有优劣,仙人与佛界天人有本质不同。仙是人类经过刻苦修炼到几近天道的体质,包括你们自己,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己经炼成不坏金身,永远不会被动轮回,即使主动进入六道,仍然神通自在,连地藏王菩萨也无可奈何。”
  空寂大师双手合十道:“胡公子,老纳和师弟、师侄在你的帮助下修成金身,渡劫升仙,成就绝世之功,但是老纳以为,我们仅相当于自觉、觉他二行圆满的菩萨果位,远没达到大乘佛陀的境界,所以我们仍需勇猛精进。”
  胡长生笑道:“空寂大师精研佛法,此话很有道理,在下十分钦佩,如此说来,大师决心以成佛为最高目标了?”
  空寂大师庄重道:“佛的最高境界是涅盘寂静,目前老纳不敢奢望。”
  胡长生道:“请问大师,何为涅盘寂静?难道是常乐我净?”
  空寂大师道:“胡公子满腹经纶,老纳佩服,是的,常乐我净正是涅盘四德。然我大乘佛教有四种涅盘,一为自性清净涅盘,二为有余依涅盘,三为无余依涅盘,四为无住处涅盘。前三种涅盘仍有常、恒、安、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味,而最高境界的无住处涅盘,己经证得不可言说、不可论证的宇宙本体,连最末一点念头都灭尽,达到无知无觉的状态,既不存在,也不消亡,亦有亦无,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彻底解脱,永恒寂静。”
  琴韵撇嘴道:“说的是什么呀?连一点念头都没有,万念俱灰、永恒寂静,哼,这跟死人有什么区别?”
  空凡大师叹道:“水里的鱼,永远形容不出陆地的模样。”
  他面对的是亲生女儿,如果换作旁人,他是不会这样感叹的。
  琴心赌气道:“我是鱼怎么啦?我就感悟身边的大海,根本没必要形容陆地。”
  悟心暗自感叹:二位小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胡长生清楚这样争辩下去不会有结果,双方的境界不同,追求的目标有异,如何理论?他笑道:“心儿、韵儿,不可意气用事,待佛祖弘法之后再说不迟。”
  琴心和琴韵气得直哼哼,满肚子委屈无处。老爸执迷不悟,听完佛法岂不中毒更深?父女之间本来挺亲热的,学佛之后反而生分了,来善见城之后更是如此,这还是一家人吗?佛法怎么这样?让人六亲不认?唉,看大哥怎么办吧。
  三天后,忉利天宫四门大开。众信徒如潮水般涌入大殿,按次序席地而坐,众比丘在下,菩萨、天人、龙神、鬼神分几层坐在空中,整个大殿几乎风雨不透,尽管如此,后面的比丘、比丘尼仍然源源不断而来,其实他们已经等候很久了,可是信徒实在太多,此时大家只好手持缨珞、珠宝、旗帜、鲜花、香油守候在窗户、门口外面侧耳恭听,虽然来了数十万人之多,但是场面丝毫不乱,彼此并不交头接耳,都在心中默默诵经,或轻声赞美伟大的佛。
  宫殿前面有一座四十九尺高的金色法坛,在第一排赫然盘坐着相貌奇特的地藏王菩萨,坐姿与别人站着一般高矮。他顶骨高耸,眼窝深陷,身穿紫红袈裟,左手持锡杖,右手结甘露印,左边坐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和普贤菩萨。他们和地藏菩萨被众生尊为佛祖身边的“智、悲、行、愿”四大菩萨。
  空寂、空凡候心没和胡长生夫妻一起来,因为他们等不及,早在两天前就守在天宫门口,是第一批进来的幸运儿,此时三人坦然坐在第十八排地上。
  胡长生坐在最后排天空中,心儿和韵儿隐身坐在丈夫的肩膀上,姐妹俩好奇地东张西望,看各式各样的人物和怪物,后来看得不耐烦,于是你踢我一下,我踢你一下,互相打闹不休,终于惹得丈夫将她们双腿按住,二人立刻转移目标,伸手捂他的眼睛、揪他的耳朵、捏他的鼻子
  突然,整座大殿欢声雷动,人们高举缨珞、珠宝、旗帜、鲜花高声赞美释迦牟尼佛,前排的菩萨合起双掌,都虔诚地瞻仰佛祖的尊颜。
  琴心和琴韵停止折磨丈夫,忽闪着长睫毛,好奇地向前观望。
  此时释迦佛祖站在法坛上,仿佛凭空出现,高大的金身魁伟灿烂,圆脸大耳,眉目慈祥,满面含笑,正用佛教的最高礼节请一位瘦高的老头儿坐在法坛右侧。
  那位老者白发银须,面容细嫩,宛如婴儿一样光滑,目光开合之间精光闪射。只见他头戴九霄冠、身穿八宝万寿紫霞衣,手摇龙须扇,凌空盘坐,逍遥自在。在他身后,还站着两位手持扇子和葫芦的小道童。
  老者含笑伸手,示意佛祖不必关照自己,尽管讲经说法。
  琴心奇怪道:“大哥,那位白发老头好有趣儿,既年老又年轻,竟然坐在法坛旁边,身份肯定特殊。”
  胡长生传音道:“当然,这位必定是仙界的太上道祖,他身后是金银童子。刁刁、蛮蛮,在场的都是佛道高人,你们一定要保持安静。”
  释迦佛祖跏趺而坐,全身佛光大盛。
  众人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他们怀着虔诚而兴奋的心情瞻仰如来佛祖的容颜,一心一意想把活生生的佛祖形像印在心里。
  这时,一位严肃的尊者默然出现在讲坛左侧,只见他左手捧着一部空白经卷,右手执笔,站在空中静静观察全场情况。
  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位正是举世闻名的阿难尊者,佛祖称他多闻第一,每逢讲经必定随侍左右。他之所以多闻第一,与他的职责大有关系。阿难的任务是将佛祖的每一句话都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同时将全场的情况如实描述,然后誊录成卷,再经五百罗汉审定无误后集结成经藏。
  此刻阿难尊者微微一笑,心想好啊,这样壮观的场面不出所料。他灵感迸发,奋笔疾书:这时,十方无数、无量世界里的、无数亿的佛都在关注着忉利天宫,并派遣他们的使者前来慰问释迦牟尼佛。十方无数、无量世界里的大菩萨都来聚会,共同感叹释迦牟尼佛,称赞他在五浊世界里表现出无法形容、无法想象的大智慧、大神通、大法力,用这种变化莫测、没有拘束、没有障碍、无所不能的大悲智力量调理顽劣刚强的众生,让他们知道如何脱离苦难,如何获得快乐的方法。
  此时,释迦佛祖展示出来的既有大慈悲相,又有大智慧相。原来这就是衍生大乘佛法的双轮,一为悲轮,一为智轮,是为“悲智双运”能普载一切众生。
  空寂、空凡望着慈悲而又神圣的佛祖,仿佛自己的心与佛心紧密契合在了一起,此时此刻,他们真正领略到悲智双运的深刻奥义。悲与智是开启菩提妙道的双忍剑,缺一不可,若有偏执,终不能澈悟与成就佛果。有悲无智便生颠倒邪见,有智无悲更加危险。而佛祖以凡圣不二法门,在教化众生时达到了方法与智慧圆满统一,随缘而化、随缘而了、悲中有智、智中有悲。慈悲使他没有敌人,智慧使他没有烦恼,他利益众生,如春雨润物,细而无声。
  悟心深深领悟到,过去自己的慈悲心重于智慧心,现在看来是有偏差的,如果没有智慧引导,在认知万事万物时就会出现缺失,今后一定要在慈悲中通过智慧观察事实真相、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样才能达到全面正觉。
  阿难尊者接着描述:这时,佛祖在百千万亿曾经住过这个娑婆世界的菩萨面前,在各位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等四众弟子面前,在天神、龙神、阿修罗八部面前,在一切人和非人面前,显示出巨大的神通力。他伸出既广且长的舌头,向上直达大梵天,他身上所有的毛孔都放出无量数色彩斑斓的光,照遍了十方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时,十方世界通达无碍,犹如一块完整的佛土,在场众生凭借佛祖的神力,都看见了无量、无边、百千亿棵宝树下端坐的如来佛,还看见了无量、无边、百千亿个菩萨,这个过程整整延续了一百个千年之后,佛祖才收了广长舌相。
  这时,释迦牟尼如来佛笑容微露,放出千百亿个大光明云。这些云叫做: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接着,释迦牟尼如来佛又发出种种微妙动听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波罗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云雷音、狮子吼音
  释迦佛祖向大众挥手致意,用充满磁性的声音开讲:“今日所来众生,你们应该知道‘孝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凡夫皆在六道中做千万劫轮回,互相做父母儿女和亲眷,所以众生应视一切男子是我父,应视一切女子是我母,渡众生即渡父母,不杀生即不弑父母今日所来众生,以佛法渡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