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地之道 作者:玉栢林 >

第20部分

天地之道 作者:玉栢林-第20部分

小说: 天地之道 作者:玉栢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时,全体文官轰动起来,纷纷称赞皇上的诗构思新颖、无懈可击,给人以醍醐灌顶、精神一振之感,当今圣上,真是才华横溢的圣主啊!
  武官们也兴奋起来,他们虽然不懂诗,但是都好诗,而且任何人都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皇上文功武略,都是天下第一啊!
  三百进士头一次有幸看见皇上,而且还是皇上请客,一个个激动得手足无措,他们不敢放胆高唱赞歌,但是无不低声喝彩,果然是好诗。
  东方云龙作了一首诗,感觉十分满意,听文武百官赞美声不断,更是龙颜大悦。他含笑挥手道:“今夜月光明亮,众卿可作诗以助酒兴。”
  文武大臣与三百进士立刻沉思起来,人人搜索枯肠,都想在皇上面前展示风采,可是又担心自己出丑被百官耻笑,一时都犹豫不决。
  这时,一位贾进士自告奋勇地站出起来,躬身作诗道:“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东方云龙微微一笑,评价道:“才气平平,然气象不凡,勇气可嘉,算是人才。”
  在场的哪一位不是人才?每个人都抱负不浅。众人见贾进士拔得头筹,这样的破诗都能获皇上亲口评价,自己如何不展示一番?于是大家接二连三,献上一首又一首诗词,更有皇恩浩浩荡荡,犹如明月恩泽四海之语。
  琼林宴上一片歌功颂德之声,气氛极其热烈。
  此前东方云龙己经看过了状元、榜眼和探花的诗词文章,心中自有想法,此时见三人久不开口,于是有意考验他们,挥手止住众臣道:“下面由探花郎做诗一首,榜眼和状元准备。”
  众人听了,立时安静下来。
  胡长生与状元、榜眼同坐第一排,心情本来不很高涨,喝了几杯闷酒,以此解忧,根本没打算作诗,既然皇上舅舅说了,不得不勉强吟一首。他站起身来,仰望天空,略一沉吟,高声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诗吟诵完毕,御花园里鸦雀无声,远近风声飒飒,众人大气都不敢出。
  东方云龙仰望天际,深觉这首词回味无穷。半晌,他点头赞叹:“好词,真是亘古未有的好词。来,上酒,为庆祝这首词诞生,所有的人连喝三杯。”
  众人轰然应诺,大赞好词,好词啊,纷纷举杯喝酒。
  皇上东方云龙也连喝了三杯,扶案道:“好,下面由榜眼做诗。”
  张君瑞慌忙起身,先向皇上躬身行礼,然后作诗道: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东方云龙望着张君瑞,不置可否。文武官员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张君瑞憋得脸越来越红,突然“扑嗵”跪下,颤声道:“臣惭愧,臣的诗不如探花好,臣甘愿让出榜眼之位。”
  说着,把头垂到地上。
  文武百官和众进士们听了,不仅没有嘲笑张君瑞,反而敬佩他为人诚实,胸怀宽广。没办法,胡探花的词逸兴壮思,既高接混茫,缥缈于云端,又低回缠绵,掩映于清辉之间,还脚踏实地,意境幽雅深远,真乃千古绝唱啊!
  这首词一出,唉,恐怕没人敢作“咏月”词啦。
  东方云龙默然无语。过了一会儿,他转头看状元郎。
  陈世俊没等皇上发话,立刻战战兢兢站起来作诗道: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陈世俊颤声吟诗,感觉双膝发软,身量越降越低,吟诵完毕,已经完全彻底跪在地上。只见他双手拄地,垂首惭愧道:“皇上,臣作诗不如榜眼和探花,臣甘愿让出状元位。”
  东方云龙不看陈世俊,而是转移目光,直视太子。此时他心情极度复杂,明知道一首诗词代表不了一切,但是才情可见一斑。以后会考,朕要钦点状元才是。
  东方太子见父皇紧盯着自己,不由的脸色煞白,浑身冷汗涔涔。很明显,父皇对自己的表现非常不满啊。
  胡宝良坐在众大臣前排,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幕,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可又不敢乐出声,直憋得他摇摇晃晃,脸色紫涨,险些晕过去。
  东方云龙果然对太子有了看法,此子不能慧眼识才,而且做事不圆,将来何以执掌天下?为国为民,朕是否应该重新考虑太子人选?
  没想到两年后,皇上东方云龙毅然把太子换掉了。当然,起因是太子出其它纰漏,但是,与胡长生也不无关系。
  东方云龙招手把胡长生叫到身边,打量着这位比自己还高的外甥,拍了拍他的后背,道:“真乃天下第一探花也。”
  全场哗然。
  天呐!任谁都知道,皇上是金口玉言,轻易不表态,现在竟然亲口御赐胡长生为“天下第一探花”这简直比状元还厉害啊!
  从此,胡长生“天下第一探花”的美名流传天下。


第11回 红尘道解水火土 读书行路两相辅
  胡长生被皇上赞为“天下第一探花”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探花郎必定声名远播、流芳千古。他本人也一改颓唐情绪、酒兴大发,频频向同桌的状元和榜眼敬酒。
  陈世俊和张君瑞怅然若失,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兴味索然,好像前面放着一堆干枯柴草,本来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京城花”的大好心情,没想到让探花郎闹得灰头土脸,好在皇上英明,没有更改原议,自己仍然是状元,仍然是榜眼。
  皇帝在任何时候都是世界的中心,在琼林宴上同样如此,听到的都是顺耳之声,没有一句逆言。在宴会接近尾声时,东方云龙乘兴宣布:此次科考,一甲三名为翰林学士,二甲八十名进士,入各州府任参政,三甲二百一十七名同进士,派往各县任县丞,以后视政绩再予升迁,此事由吏部安排。
  圣旨一下,百官哗然。天呐,这样升官也太快啦!一名普通书生,仅仅经过一次考试,就一跃成为八品以上官员,他们能胜任吗?二甲和三甲的进士倒也罢了,那一甲三名翰林学士,可是皇上智囊团成员啊,专掌内命,参与机要,起草机密文件,如大臣任免,宣布讨伐令等,官职不过五品,却有“内相”之称,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众进士大喜过望,一个个挤眉弄眼,十分搞怪。他们十年窗下无人问,而今一举成名天下知,此次科考改变了一生的命运。状元陈世俊更是一鸣惊人,不仅荣升翰林学士,而且要当郡马爷了,真可谓双喜临门,光宗耀祖啊!
  读书好啊!不仅可以进皇宫吃琼林宴,还可以入官府当老爷,运气好的还可以攀龙附凤当驸马爷,天下竟然有这等美事,怎能不让人趋之若鹜?由是全国掀起如火如荼般的读书热潮,各地书院应运而生,四海之内痒序盈门。读书热的兴起,拉动笔墨纸砚价格飞涨,还有无数酒楼和青楼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为文人墨客提供吃喝玩乐等各种休闲方式,而“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更成为读书人的两大喜事。
  琼林宴散后,胡宝良父子离开皇宫,得意洋洋地骑马回家。此时正值午夜,秋高露浓。
  没想到胡府里依然灯火通明,秉烛赏月唱堂会,欢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东方公主和十八名丫环在客厅里围成三桌;大厅门外面,左右各设一桌,管家胡安带十六名男丁露天围坐。院里临时搭建起一座不大的戏台,两侧搭棚,供戏子换装,桌上放着干鲜果品、肉饱子、黄糕、茶水、大小八件,众人随意食用。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乐的小曲唱起来,一折折、一出出好戏,无不喜庆吉祥,有《满床笏》、《金印记》、《天官赐福》、《财源辐辏》、《富贵长春》众人品茶喝酒,一个个摇头晃脑,听戏赏月,不亦乐乎。
  胡宝良和胡长生兴高采烈,一路谈笑风生,两匹高头大马踏着清脆的蹄声进入胡府大门。
  众人见家主到来,马上起立欢迎。顿时,热烈的掌声响成一片。
  东方凤凰伸手止住锣鼓,含笑招呼:“有请驸马爷和探花郎入席,请两位给大家讲讲琼林宴的盛况,我们无福享受皇家琼林玉宴,听听故事也是好的。”
  胡长生见戏台上停止唱戏,众人都大眼瞪小眼地望着自己,不由得左右为难。
  “好,本将军给你们讲一讲,让各位好好过过瘾。”
  胡宝良正在兴头上,大步走上客厅台阶,浑身散发着浓浓酒气,时而面朝大厅,时而面向外面,指手画脚地讲述琼林宴盛况:好家伙,皇家玉宴,非比寻常,满朝文武,再加三百名文进士,群英聚会御花园,那真是山珍海味,美酒飘香,好家伙,文曲星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把皇宫照得如同白昼
  众人听得如醉如痴、手舞足蹈,一个个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脑海里夸张地描绘那百年不遇的皇家宴会,啊,自己能在胡府当差,真是三生有幸啊!
  胡宝良眉飞色舞道:“后来皇上作了一首月亮诗,当然好得很。然后皇上指着天上月亮,命大臣和众进士以明月为题,作诗助兴。结果大家作一首又一首,本将军也记不那么多,总之都不怎么样,因为皇上全不喜欢,后来圣上亲点探花郎作诗。”
  说到此处,他挠了找头,招手道:“三儿,你把在宴会上作的词吟咏一遍,为父记不清了。”
  众目睽睽,三少爷大窘,转身便走。他一面急行、一面回头道:“各位,对不起,我累了,要去休息。”
  出两步,又回头道:“爸,您见好就收,不要太张扬。”
  顺其自然而不任其自然,或许正是天地法则。
  胡宝良点着儿子的背影笑骂道:“这臭小子,还不好意思啦,哈哈,不管他,没关系,反正咱们这位探花郎作了一首月亮诗,什么喝酒问天,什么月宫太冷不想去,因为怕寂寞,什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什么的,算啦,总之这首诗过两天肯定会流传出来,到时候不仅你们知道,全天下都会知道的。”
  东方凤凰听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两句,不由的暗自点头,亏得驸马爷还记住两句,进步很大呀。她明白这首诗一定相当好,三儿真讨厌,吟一首诗有什么大不了的?就这么不好意思,明天一早一定让他默写出来。
  胡宝良大声道:“当时,你们三少爷吟出这首月亮诗之后,所有的人都傻了,啊,怎么形容呢?反正连皇上称赞是好词,还特意命所有人为这首词的诞生喝了三大杯酒,连皇上也喝了。然后嘛,皇上又命状元和榜眼做诗,哈哈,你们再也想不到,状元和榜眼吓得给皇上跪下,叩头不止,说他们愿意让出状元和榜眼位,为什么?哈哈,他们作不出这样好的诗。于是皇上过去拍着你们三少爷的肩膀,夸他是天下第一探花郎。”
  胡府上下欢声雷动,锣鼓喧天,人人脸上都笑开了花。
  胡府举宅庆祝,又热闹了半个时辰,东方公主见夜色己深,于是重赏戏班子众人,吩咐大家散去,并嘱咐家人们好生休息,明日可睡到午时起床。
  东方凤凰回到屋里,一双美丽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彩,盘腿坐在床上,让丈夫讲琼林宴的故事,一遍又一遍,什么太子如何难堪啦,状元和榜眼如何狼狈啦,文武百官如何羡慕啦直把驸马爷讲得人困马乏,三公主听得眉花眼笑。
  一个时辰后,胡宝良怀抱锦被,全身缩成一个大虾团,闭着眼睛痛苦地哀求:“凤凰,咱们明天再讲好不好?天快亮啦,为夫还要上朝啊。”
  “不好,我还没困呢,上朝也不打紧。”
  东方凤凰精神倍长、神采飞扬。双手使劲摇动丈夫,捏他的鼻子,拉他的耳朵,恳求道:“宝良,你再讲一遍就行,好不好,你从头至尾再讲一遍,连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什么?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我呜呜
  从第三天开始,胡长生每天都去翰林院应卯。他暂时没有上朝的资格,但是凭借翰林学士的身份,可以随意出入皇家书楼,阅读大量珍本和孤本书籍。
  这天,胡长生在宫外遇到二哥胡振天,兄弟俩相见,分外高兴。
  胡振天捶着三弟的胸口道:“小子真行,升得够快。我才是从四品,你一下就成五品啦,还能经常见皇上,实在不简单,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