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强汉 >

第164部分

强汉-第164部分

小说: 强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要杀,何不杀了本宫,为何要让这一万汉军将士血!如此乃是杀伤无辜,我等争斗与普通将士何干!!!”
    浩浩荡荡的骑军源源不断向前开进,这些内着红色战袍、外披黑色铁甲的汉军气势精悍,他们得知可以上前线与胡虏作战时无不雀跃,显得异常兴奋。
    林斌眼睛看着骑军之中的汉军旌旗,那是一杆没有字体,黑色为底、竹有一条咆哮红龙的军旗。他在想,如果自己没有来到这个年代,这杆旗帜也可以插在匈奴人的狼居胥山,而自己来了,也改变了历史,这杆战旗能插多远?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竖起战旗,还是用尸山血海去换吗?
    “当兵的没有‘无辜’这个说法,既然是军人,以其在内战去为了权贵拚死厮杀,落了个无意义的死法,不如让我送他们去与异族交战的战场,这不是死得更有意义一些吗?”
    “强词夺理!荒谬!十足荒谬!此些乃是汉国的子弟,非是你林斌麾下之恶狼之徒!”
    “随便你怎么说。”
    “你……你!恶徒,匪类!本宫以前看错你了!”
    林斌咧嘴笑了,他回头瞧去,一身戎装的刘原本应该是一幅英姿飒爽的巾帼模样,但由于刘气恼无比,身上甲冑扭歪、腮帮子鼓鼓的,损害了形象,以致看去像极一个刚刚被拐的压寨夫人。
    与之刘恼怒的模样相比,在旁也是一身戎装、头戴女盔的刘陵则是微笑着脸,尽管刘陵身穿戎装,腰间也配着一把铁剑,但是举手投足之间给人的却是一种妖媚的感觉,像极穿在身上的不是戎装而是透体可视的薄裳。
    想当然耳,若不是林斌连淮南王派来的人一起带过来,可能刘不会是这般恼怒的模样,而是低语劝说或是动之以情?
    林斌继续笑,他笑得有些色迷迷地盯视刘陵,一幅十足的好色之徒嘴脸。他之所以将刘彻和刘安派来的人一起带到前线不为其它,而是要保证即将从河朔撤退不被察觉,至于两帮人待在一起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根本不考虑在内了。
    “你看什么看!!”
    喊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气恼之中的刘,她已经不止一次看见林斌用色迷迷的目光看刘陵,不管是出于女人的自尊心还是本来就气怒林斌的对汉国地所作所为,她恨不得直接把林斌咬死。
    刘陵自信地挺挺胸,笑得双目成了月牙儿形状。刻意策马靠近林斌。腻声道:“汉王,我们什么时候休息呀?”
    林斌表面上是十分享受,其
    身感到恶寒。他绝不是好色地人,零零总总算起来,也两年多了,不也是才拥有燕子这么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吗?为了迷惑这些外人,他尽管对‘交际花’没好感,但仍是笑眯眯答道:“马上就扎营休息了。美人儿愿不愿意和本王在大帐双人共饮啊?”
    大汉公主听到大汉翁主公开称呼林斌为汉王,差点没把肺给气炸了。任谁都知道‘汉王’对汉国有什么意义,那是开国皇帝刘邦在没有称帝前的王爵!
    —
    刘陵笑得更是媚丽(没打错字)了,她不了解林斌,无从得知是装还是真,但凡能够让刘看得嫉妒、羡慕、外加火冒三丈,她就愿意这样。刘陵想要挨身上去,被林斌地亲卫一瞪眼却是停住了。她反应倒也快,倾斜着身子,幽声道:“奴可是两盏便醉,到时汉王不要使坏哟?”
    林斌还想装腔作势一会。不料有快骑来报,让他刚要露出去的笑脸一肃。策马迎上去。
    来骑显得风尘仆仆,看骑士左肩的番号,是一名狼军战士。这名狼军快骑从怀里掏出一个密盒,恭敬将密盒递给林斌的亲卫。
    密盒被拆开,内有一卷白布,林斌看完后舒了口气。
    “陈汐推荐的方浩倒是一个人才?”
    尽管狼军悄然而退让右贤王等部感到迷惑,但是看见狼军后军压着辎重而退时果然还是追了上去,经过大约半天的追逐战,匈奴主力追到了狼军把守地第二条防线。匈奴人追到第二条防线后也不稍作休息马上展开了强攻,战事有多么激烈用狼军半日消耗的箭矢就能推测出来。短短的半天,狼军射出去的箭矢足有三万余!
    “稽善将伤病员留在第一条防线,率领其余十三万兵马进入广牧?”
    林斌可以想象出来,十三万人堆在那条并不宽阔的平野该是多么的拥挤,他还可以料定,右贤王等部攻破第一条防线后留在广牧西南边的羌族人就该有所动作了。
    “蒙诏有传消息过来么?”
    草根子拉过身后的背囊,仔细检查一番没有发现黑旗军地令条,恭声道:“并无。”
    经过差不多半个时辰的行军,一万神策军、一万汉军抵达伏击圈的外围。
    所谓的伏击圈并没有什么特别,林斌选择地藏兵地段与匈奴的浑邪部手法差不多,右翼地三万豹军依靠阴山作为掩护,左翼的一万神策军、一万虎军依托纵深长大数十里的沙海隐藏。这两支伏兵离广牧的伏击地段不超过五十里,急行军的话也就是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就可以马上加入战场。
    自古以来打仗最难打的就是伏击,因为如果想要打伏击不但需要胆大心细还需要对战略、战术有高超的统筹能力。在冷兵器时代打伏击战就更难了,原因是这个时代缺少有效、快速的通信手段,一个小小的差错斗有可能使得计划破产或是被打了一个反伏击。
    进入伏击圈的外围后,林斌马上派人召见虎军统领吕炎、豹军统领甲贺,随后命令军队原地待命。
    不过一个时辰,吕炎和甲贺双双到来。
    林斌仔细询问这三天所发现的军情,得到的回答皆不相同。
    “虎军斥候得探:乌加河方向果有匈奴军队藏匿,该匈奴部队于昨日与右谷蠡王庭部在临河左近合兵,今晨向广牧方向进发。炎初步推断,这支拥有七万兵力的匈奴军队该是想从北新北部突破我军防线,直袭朔方!”
    “行军速度怎么样?”
    “右谷蠡王庭部与浑邪部皆为轻骑,行军速度极快,炎料想,若无差错该是傍晚之前会到达黄河西北岸。”
    林斌听后不动声色,他转头看向甲贺。
    “豹军斥候探遍周围五十里并无发现匈奴人或是羌族人行踪。
    林斌本以为这就算完了,没想到甲贺又继续往下说……
    “沃野方向发现一股无法分辨之部落正往北新平野前进。此部落极为怪异,大多驯养猛兽,斥候亲眼所见该部落之中竟有金雕、秃鹰等飞禽;狮子、虎、豹、狼等走兽。不知乃是何族。为何向北新平野前进?”
    林斌倒是知道世界种族无奇不有。很多种族的确有驯养猛兽的习惯,听到金雕时眼睛一亮!他似乎记得古代地军队有驯养鹰枭,用来查探军情。而金雕更是其中最为凶猛、最为有灵性地飞禽,至于老虎、豹子等等中国古代的军队也不是没有侍养过,历史上还是有发生过驯养猛兽作战的先例,最为著名地该属三国时期的曹军败在凉州猛兽部队的战例。(不知道真假,请自己判断)
    “那支部落有多少人?”
    “这个……,该有两三千人之数?”
    “那猛兽的数量和品种?”
    “贺……不知。斥候远观而望。见非是匈奴人便无多加关注。是否再派斥候严加监视?”
    “噢!嗯……那不用去理会了,斥候全数用在探索匈奴人的军队就可以。”
    既然不知道驯兽部落是为什么要前往北新,也不知道驯兽部落的根底,更无从探查而起,那么林斌也只好暂时压下心里地好奇,改为关注侧翼右谷蠡王庭部、浑邪部的动静。
    地图被铺开,这种军事地图目前只有五军才有,上面详细绘画了河朔西北部的地势。就连尺标比例也被标注了上去,能够更为可靠的判断一支军队的行军速度和所处的位置。
    “如果伊稚斜想要从侧翼突破,他会先到达这里……”
    手指的位置是黄河中部的广牧前沿。
    “匈奴人仓促而来,想要渡河必然需要打造木舟。草原缺少树林。我猜想伊稚斜一定不愿意浪费时间,会另外寻找河床浅地地段。我们的斥候也已经探查过来。这一段的河床较深,伊稚斜也必然知道这一点,所以……”
    林斌顿了一下,手指往上面稍微一移,指在了鄂沙河床地段。
    “所以伊稚斜会率军来到这里,并在这里驻扎休息。七万大军注定无法挤在河床地段,他们会分开驻营。”
    七万大军所携带的牲畜肯定不少,既然是活着地牲畜就肯定要吃草,数百万的牲畜所需要地食物十分惊人,如果匈奴人想要保证牲畜的食物足够,营地之间的距离肯定就不能太近,那么七万大军也就分散了。
    吕炎看到林斌皱眉,知道那是担忧匈奴人分得太散构不成合而歼之的条件。他也是皱眉苦思,该怎么才能让匈奴人集结在一起行军。无疑,想要让匈奴人集结在一起除了让匈奴人认为大战即将爆发、或者感到生存有威胁,不然匈奴人是很难无缘无故集结了。
    甲贺的豹军是在黄河西南岸,离鄂沙河床不是很远,出口道:“不若……使那半渡而击之策?”
    林斌的眉头没有松开,依然皱成一团。
    豹军离鄂沙河床近是不假,但是那里地势平坦,豹军根本无法悄悄地靠近,如果在十里外就被伊稚斜发现,伊稚斜还有足够的时间命令已经渡河的军队进行布防,只要渡河的军队拖住豹军,匈奴的军队依然还是能源源不断的开过河床,达不到突然袭击的效果,想要击败七万的匈奴军队自身的伤亡肯定会极大,而且都还不能保证能够击败伊稚斜的七万大军!
    当然,伏击计划早已经确定,现在之所以探讨是完善计划减少本方的伤亡。
    “末将有一言,不知可不可讲?”
    林斌看向吕炎,吕炎只有在觉得说出来可能得罪人的时候才会自称‘末将’。
    “末将以为大人太过爱惜士卒了!战争便是牺牲士卒获取胜利,若忧虑伤亡过重如何能放手一搏?若不愿士卒损伤,何故与匈奴人作战?”
    “贺以为吕炎虽然言过太重,但也并无出错。大人早已决定在鄂沙河床伏击匈奴人,定要有一部拖住伊稚斜本部,此伤亡乃为必然尔,牺牲此一部可让其余袍泽对其余匈奴人个个击破,以少换多,我等所愿也。”
    “正是!若无人率领正面攻击一部,末将愿往!”
    林斌依旧沉默,他是爱惜士卒么?当然爱惜!但是他决不是犹豫该不该牺牲哪一部,而是要深思细想,使用什么样的战术才能确保不会白白牺牲。他明白甲贺和吕炎都不是主帅,无法了解身为主帅的责任,他们两个只是统领,眼光无法看得更远。
    “吕炎。”
    “末将在!”
    “你从阴山到这里花了多少时间?”
    吕炎对时间观念不是很强,而且这个年代也没有审视时间的工具,想了一会仍旧无法说出确切答案,只模糊说应该有一个时辰。
    “噢……?数十骑需要一大约两个小时,那么两万大军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
    接触久了,吕炎和甲贺大概都知道林斌说话的方式,也知道林斌说的‘两个小时’是‘一个时辰’,不约而同的点头。
    又是一段压抑的沉默……
    林斌不断扫视地图,或许是由于光线太强,眼睛有些发酸,抬手揉了揉眼皮,这手才刚放下他却是抬头看向顶上的太阳,低头时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他愣了愣,用着飘渺的语气:“伊稚斜会选择在什么时候渡河?”
    这下换吕炎和甲贺愣神了,还是那个原因,这个时代的人对时间观念不重视,往往忽略了一些关键。显然林斌的提问就是整个事情的关键,只要猜对了伊稚斜渡河的时间,所有难题也就一击而破了!
    “伊稚斜知道阴山、沙海边缘有我们的伏兵吗?”
    这叫吕炎和甲贺怎么回答?
    “我猜伊稚斜不知道我们设下了伏兵,不然他不会领着七万大军撞过来。”
    林斌终于能笑了,既然伊稚斜不知道有伏兵,为了隐藏自己的行踪也必定不会派出太多侦骑探索,既然是想隐匿自己的行踪,断然不会在大白天渡河,那么会选择在什么时间?
    甲贺依然沉默。
    吕炎却是醒悟了过来,他一拍大腿,露出了狂喜模样,忍不住出口:“伊稚斜定会选择凌晨或是夜间?我军可接黑暗掩护悄悄抵近!只不过……伊稚斜会选择凌晨还是夜间?”
    甲贺也十分欣喜,但他的个性决定无论怎么欣喜都不会表现出来,稳重声道:“还请大人示下。”
    任何军事行动都存在巨大的风险,风险与收获可能无法成对等,但有时候不选择就是不行。
    林斌不想赌也得他娘的赌一把,赌对就大胜,赌错了就大败!
    “凌晨!”
    吕炎和甲贺听到了铿锵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