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强汉 >

第240部分

强汉-第240部分

小说: 强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域很难判断;其二是汉部的生产力并不差,但是汉部正在大规模扩军。
    两个不同的猜测将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危黎须十分希望自己是猜对的第二种,汉部军队数量扩充目前对西域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拥有一个军事实力强大的盟友才是西域安全的保障,其实也正是因为汉部军事实力强大西域才如此谦卑地恳请帮助。
    危黎须这次来西林的最大使命还没有完成,他甚至连和林斌见一面的机会都还没有。
    西域这次派遣的是使者而不是使节,使者代表的是乌孙王袖昆莫猎娇靡个人,使节则是代表西域,商业贸易只是顺带,他最大的使命是请求林斌将陵公主下嫁于乌孙小王子岑陬军须靡!
    和亲?或许该称呼为政治联姻吧?不过名称的变换根本不会有什么区别。
    乌孙王昆莫猎娇靡希望用联姻来增强自己的实力,毕竟和一个强大势力进行联姻是对西域诸多邦国最强有力的威慑,由此可见西域内部也不怎么平稳?
    乌孙人普遍渴望能与汉部结成亲家,当然普通人的渴望与统治阶层不同,那些普通的乌孙人想法非常简单,他们坚持认为只要乌孙王室和汉部最高统治者的女儿结合乌孙就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安全保障,立时汉部派往西域的军队绝对会保护乌孙国不被匈奴人入侵。
    乌孙意图与汉部联姻的消息在西域被绝对的封锁,乌孙王昆莫猎娇靡不想增加自己的竞争对手,消息一旦曝露西域三大强国之一的车师国也肯定会试图抢亲,毕竟联姻带来的利益是谁也无法拒绝的,哪怕是一个效果和汉部联姻成功也可能在汉部的支持下瞬间变成一个强国。
    危黎须心情忐忑地等待,不过他并不担心西域其它邦国的竞争,他十分清楚自己国家的小王子与汉部公主的感情,两位尊贵的阁下相处了一年多,而且似乎双方都对对方十分有好感?更为重要的是汉部的最高统治者对乌孙很看重,应该不会放弃加强双方关系的联姻!
    对乌孙人想法不清楚的林斌不是刻意避开与乌孙使者的见面,他很忙,忙到没有个人时间,他甚至对乌孙使者危黎须的到来根本一无所知,贸易归属民政司管辖,而民政司递交上去的报告摆在案头连动都还没有被动一下。
    林斌的确是在对军队进行整编,第一批整编对象是从卫氏朝鲜归来的豹军,他与甲贺进行交流后下达了一项指示,抽调出豹军下属的步军单位,同时进行骑兵补充。这一项改变确定了豹军不会再参加卫氏朝鲜的战争,日后豹军的主要作战方式将专属骑战,战场在塞外的草原。
    并不是只有豹军的建制在改变,除开前线的几支军团外,将以参加过卫氏朝鲜的军官为框架有限地增加了三个步兵军团的建制。骑兵军团的建制也将改变得更完善,两种完全不同建制的军团日后将有各自归属的战场。
    目前的阶段还相对比较简单,骑军训练和作战目标不变,新组建的步兵军团在新兵训练期后会派往卫氏朝鲜参战,增加步兵军团的作战经验。
    至此汉部南下作战的意图基本已经得到确定……   


第一第二百八十六章:举族皆兵

    了应付各种战场军团的改编势在必行,以前汉部的主塞外,作战主要是以机动性为主,如此一来依靠有基础的牧业在不缺乏马匹的情况下军团是以骑军为主,先前建立的五支军团建制并不庞大,这是受到正规作战人员不充足的条件下,拿豹军为例……
    豹军的建制只有八个部设立校尉一名,作战单位(一部)的士兵人数为四千至五千不等,也就是说四曲(五曲)才形成一个作战单位;特殊单位(后勤部)的人员数量相对增加,有固定的一万后勤人员;每一部的作战单位下辖一个斥候营,斥候营里面的基本斥候数量有硬性规定,人数在一百至两百五人之间。
    那么也就是说豹军的总成员人数大约有五万左右,就是这么一支五万军事人员组成的作战单位成为一个独立的骑兵军团,通常林斌对它们的称呼是一个军。
    由于汉部新崛起不久,成员构造相对比较复杂,汉部拥有大量的奴隶,同时汉部民间对奴隶的需求量又不大,如此一来奴隶的作用就不是很凸显,最开始林斌的处理方式是将奴隶编制成随战仆从,当成次一等的作战人员,让随战仆从在监督下执行一些危险的任务,由此也就产生了当时性质比较单纯的督军执法队。
    一个军有五万左右正规军,同时军团因为随战仆从这个职业的存在相应地增加了附属单位,每一个军团下辖地随战仆从都不同。豹军下辖的随战仆从一直都在十万以上,那么也就是说豹军包括正规军作战士兵在内有十五万的人数。
    伴随部族不断征战,随战仆从因为军功被提升为自由民,自由民可以选择脱离军队到民间生存,亦可选择继续在军队服役,不过选择在军队继续服役的话则是需要重新从一名普通士卒做起,他们享有平等的晋升体制,一般很快就能依靠以前的作战经验爬升到伍长、什长乃至于队率的基层军官位置,如果想继续往中层的军官位置靠近军功当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但是这个时候对随战仆从转为自由民再服役爬升地士兵就有些困难了。
    军队对资历的要求相当严格,这是针对军官对部族(或者说最高统帅)的忠诚程度,哪怕再怎么善战没有被上层认可也不可能晋升,军队自然有自己一套的测试方法。基层军官想要爬到中层军官地位置难就难在获得上层的认可,那需要很繁琐的一段淬炼期。
    汉部目前在西林有一所军事学院,该学院只吸收功勋后裔进行教育,培养将军们的子嗣成为一名合格地军人。教导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同时这所军事学院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一所国办学院。
    按照林斌的构思,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西林还在加办三所学院。
    由中枢院和密枢院联合置办地学院不对外进行招生,只接受来自军队推荐的基层军官进行深造。由于学院的建立存在针对性。该学院将不负责对中层军官进行培育。
    第二所学院将由林斌亲自出面置办,按照后世地说法,他就是该学院地校长。这所学院地也不对外部进行招生。它将主要被用于培养军队推荐上来深造的中层军官。他们会在该学院里面进行学习。主要加强对战术方面地理解,以及领军的知识。当然不会只限制在有限的几个方面,会对科系进行区别。
    两所军事学院似乎有重复的地方?造成了资源浪费?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受于条件的限制只有进行明确的区分。
    第三所学院是混合体系,也就是说不再只限制在教导军事内容。这所学院同样由林斌出面,学院不再限制招生对象,民间人士可以进行报名,他们可以选择入读的科系,需要通过基本测试才能被录取,初步建立期间不接受学员涉及两项科系,每一名学员只针对一项知识进行教导。
    林斌当然知道这样的教育体系非常落后,他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凡是都讲求从无到有,相信只要这样的先例一开,自然会有人去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革,而他恰恰也只是需要打开这样的一扇门,至于日后的事情现在烦恼也没有作用。
    没有人会去笑话教育体系太过简陋,虽然还没有人明白这样的一套体系意味着什么,从而
    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过林斌很自信的想,不用十年会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而现在他只需要少量的付出罢了,得到的效益却是无限大。
    民族的进步需要知识,知识的来源在于学习,学习的先决条件是有一个学习的环境,环境需要人去建设……
    绕口令?那是进步的真理!
    既然想要取代现有的王朝来统治中原,那么不能没有准备,林斌目前就是在进行准备,学院的建立构思只是一部份,他还将给民族打开更多、更先进的知识大门。
    最高统治者就是有这么一个优势,他想得到什么,下面将由无数人为了一个理念而不懈努力地奋斗。
    想是绝对要想,不过当然也存在优先与迟缓两种选择,以上所讲是未雨绸缪的一部份,那么军队的建设就是迫切的优先类型。
    林斌已经确定南下争夺中原统治权的战略,虽然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但是必要的准备必然不可缺少。
    军事力量是存在的先决条件,想要生存下去没有自保的能力只是空谈,所以一个想要进步的民族不能缺少军事建设,所谓的军事建设当然包括很多,不过林斌可以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那就是组织臣民建立军队!
    汉部的军事优势自然是不用多讲的,她的崛起就是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基础上,一个从战火中爬起来的国度在最开始的三十年内最不缺的就是战士,这也是一个国度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那么建立军队所需要的战士自然也是十分充足的。
    林斌下达扩充三个步兵军团的指令后,消息刚传达自中枢院立刻造成轰动,而这还是中枢院还没有向民间公布扩军命令的情况下。
    中枢院由军官组成,军官自然有自己的家属,他们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是告诉亲人,有成年男子而还没有参军的家庭立刻开始自己的行动,家长强硬地要求家庭成员报名参军,以求在新军团里有自己家族的一席之地!
    造成这样的局面有很多种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汉部军团只有有限的五个,这五个军团早就达到饱和程度,军团的职位没有空缺,如果想加入军团只能充当外围随战仆从的相关官职,领导随战仆从进行作战,而有家世的人谁愿意去一支由奴隶组成的附属作战单位当奴隶的领队?这种服役限制下所建立的军功存在打折扣的现象,如此一来基本也就没人去考虑了。
    至于直接统属林斌的神策军……普通人想当个小兵都是奢望!
    林斌对军队系统子弟的踊跃程度还是相当满意和开心的,但是他不会给他们任何优待,汉部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次序,一切都要按规定来,只不过那也是走走场面,相对而言功勋子弟还是有自己的优势,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林斌对步兵军团的要求和骑兵军团不同,这一次步兵军团将不再下辖随战仆从这个作战单位,因为内政需要有奴隶去补充劳动力。
    步兵军团只对自由民进行征召,一个步兵军团拥有二十个部级的作战编制,同时附属单位将随战仆从去除后加设了一个额外的后勤单位,这个后勤单位不直接归属军团长领导,而是归属于中枢院,这是为了防止军团长权力过大而形成尾大不掉的必要措施。
    每一个校尉统领的士兵人数强硬固定必须有五千人,那么一个步兵军团的基本建制是拥有十万名士兵,它的附属后勤单位人员数量由中枢院控制,根据战场和作战态势中枢院负责对民玞进行动员。
    汉部是一个尚武风格极重的势力,人们对战争中获得的军功和缴获都十分渴望,因此短暂的三个月三个步兵军团的兵员达到满额,初步的新兵训练已经展开。
    可能是军团达到满员的速度太快?中枢院的总长韩安国向林斌请示是否再组建两个步兵军团,从而达到五个军团的份额,这个建议被林斌毫不犹豫地以“部族需要良好循环”的理由拒绝了,对此韩安国很迷惑。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态势太紧张,一个举族皆兵的部族根本不是好事……   


第一第二百八十七章:呼唤战争

    张而且有序的建设一直都没有停止,从而林斌基本上人时间,他每天都在重复一个节奏,起床、用食、工作、视察……如此如此的循环枯燥到了极点,但是能有什么办法?职权带来了权力,同时它也出现了相应地职责,统治者不好当,他除非想在当代而亡,不然基本没有松懈的时间,这也是勤政皇帝早早驾崩的原因之一。而在战争时期的统治者当起来更难,一个不小心就是亡国奴,谁敢松懈?
    林斌自然是没敢松懈,如此一来可苦了一个人……
    乌孙使者危黎须自来到西林就一直在等与林斌见上一面的机会,如今一个月都快过去了,他是苦等又等、不得不等,请求见林斌一面的申请却是犹如死沉大海一点消息都没有。
    一个月足够发生太多事情,随着深寒季节来临,无论是北疆还是西北都已经开始大规模降雪,在如此季节下交通自然是遭受重大影响,但是对于西域的某些邦国来说,他们在巨大利益的吸引下季节气候根本不是障碍。
    乌孙王昆莫猎娇靡担心的事情无可避免的发生了,乌孙请求与汉部联姻的消息泄露出去,西域各国明白联姻背后的巨大利益,他们无论是不是有能力都做出了表态,实力不强的国家表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