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毅军突起 >

第45部分

毅军突起-第45部分

小说: 毅军突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广安门在自己的治理下,已经是与日俱增的增加着税收。刘克武粗略的算了一下,如果按现在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一年之内完全有把握,让广安门一带追上内城王府井、大栅栏等地方的收入。

当然,这些奕劻是想不到的。他虽然知道刘克武在广安门弄的是有声有色,但可想不到刘克武后面,还有很多更好的招没用上呢。

所以他听完刘克武的话后,口气松了些:“那本王一会进宫,给你试下吧。你小子一定又是写好折子了吧,拿出来吧。”

讪笑一下,刘克武从袖子里抽出了实际上是杨度操刀的奏折,交给奕劻后赔笑的说到:“小的就知道,什么事也瞒不了王爷您。”

奕劻微笑着瞪了刘克武一眼后,先打开折子看了一下。就在这个时候,客厅西面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酒菜。

载振见到酒席布置好了,冲着他爹说到:“阿玛,酒席布置好了,咱们桌上说吧。”

奕劻听完后,挥手对刘克武做了个手势后,四个人就走到了酒席边坐了下来。刚一落座,奕劻就冲着刘克武问到:“你是光绪元年生的吧?”

“回王爷的话,是的。”刘克武心里明镜似的,这老东西这要是故意把称呼弄的更近些。

不出刘克武所料,奕劻问完自己后,又面看向杨度说到:“皙子,你们三个里,数你最大,你是咸丰十一出生的对吧?”

杨度微微欠起身子,一抱拳说到:“回王爷的话,小的的确是光绪十一年出生。”

转过头,奕劻看向了载振后,郑重的说到:“拿起你那酒杯,给你大哥和二哥敬酒吧”

“小弟给二位哥哥这敬酒了,请二位哥哥满饮此杯。”载振说完,端着酒壶,给刘克武和杨度各倒满一杯子。

二人端起酒后,一起一饮而尽。这次轮到了刘克武给杨度倒上了一杯酒,然后说到:“大哥请满饮此杯。”

第二卷 京华谋基业 第068章 变制战蓄论

官职、身份都是最低的杨度没有想到,他竟然在这次结拜中,成了两个高过他身份许多人的哥哥。

敬酒,这就算是和皇亲国戚最大可以接受的结拜礼仪了。满清的皇族,是不会和人进行民间那样的磕头结拜的。他们的膝盖,只跪拜神仙和他们的皇帝。

然而,在这场结拜中,受益最大的当然还是刘克武。现在有了庆亲王这条足够强大线,至少可以支撑到几年以后。

这几年之中,自己只要趁着庆王爷得势,赶紧发展好自己的力量。等到庆王爷倒台的时候,如果清朝廷还存在,只要想削夺自己的兵权,就算联合革命党造反也有了最大的资本。

结拜礼一完成,载振立即又恢复了那幅纨绔子弟的形象,开始陪着刘克武和杨度喝起酒来。而庆王爷则只是寒暄片刻,时辰一到就带着刘克武的奏折,直奔皇宫而去。

在庆王府这一喝,就是一个上午。到了中午的时候,刘克武返回了自己的男爵府中,只是小睡了一回。整个下午,又游走于恭王府、翁家和李鸿藻的家中。

一翻慷慨陈词,折服了“清流”领袖翁、李二人,让自己的新建军制得到了二人的支持。已经在清修的恭王爷,也在看过刘克武完全新制式的军制后,亲自上西太后上了份奏折。

大年初五,西太后就正式下达了旨意。准了广安门试行“魁字营新军制”,将魁字营全都擢升了一气,成为光绪二十一年一开头就最让国人吃惊的事。

吃惊的原因,首先就是刘克武竟然打破了清朝练军、绿营的全部体制,在两大王爷、四大重臣的支持下,开始改编起自己的魁字营来。

刘克武上奏的体制,是每个哨下的三棚,全部改为十二人制,三棚一哨共计四十人。三哨一队、三队一营,每个营的兵力确定到了上限是四百人。

这样的体制,是刘克武根据自己后世学来的知识,结合此时军队是实际情况,整理出最适用的方法。这个方法,让天津那些洋人知道后,都不禁大加赞赏起来。

第二个吃惊的原因,就是全营军官,竟然是几十人集体擢升的。即使在太平天国时期,这样的情况也只出现过四、五次而已。

而且,魁字营的军官,竟然几个主官还都是越级的加衔。刘克武是正三品加正二品总兵衔、刘克文和刘朝先是从三品加从二品副将衔。

冯国璋和张怀芝正四品加正三品参将衔、杨度以举人出身,竟然更是直接赏了个正四品加从三品游击衔,跟着他一起加了三品游击衔的,则是只有从四品新擢升的倪嗣冲这个城门领。

这还不算什么,第三个原因,才是真正震惊全国的。因为西太后亲自准许,让魁字营在大战未停之时,就雇佣了十名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的军官,进营当起了教习。

这在全中国,还真是营级建制的头一遭。如果只是雇洋人,当然算不了什么。真正彻底震惊人的,是西太后竟然给那十个从天津来的洋人,直接都授了记名兵衔和顶戴。

虽然那些个洋人只是有顶戴,没有官服。可这对一个保守的国家来说,也是足够彻底震撼的了。

军制改革的同时,刘克武又派出了杨度、吴景濂和王永江,一起到了天津直接向洋人大肆采购。

只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全营就全部换上了统一制式的毛瑟枪、左轮枪和加特林六管机关炮。恭王爷和庆王爷,又一起联名保奏之下,全营都换上了刘克武设计的冬天土黄、夏天绿色、秋冬蓝色的新军装。

最后,就是刘克武带头,将个脑袋剃了个精光。清朝的规矩是留发不留头,刘克武对脑袋后面那根大辫子,早已经恶心的要命。所以干脆想出了个全营光头,名义上信奉起佛教来。

在这一点上,刘克武上折子的时候,也是找到了一个让谁都不敢说什么的借口。西太后信佛,是举国皆知的事。

刘克武打出的旗号,就是追随太后和皇上,信佛、护佛。这可就正好迎合了那个老太太的心理,再次成了奇事一件。而从此,魁字营也就又多了个名号,被民间乃至官场上,叫成了“罗汉”军。

本来是要调到通州大营的马玉昆,在日本人重新向辽东展开进攻后,只能驻兵抵抗。宋庆也在随后,重新给朝廷派到了辽东战场上去。

守着城门,刘克武的心还是痒痒的。虽然自己不是真的忠于这个所谓的大清朝,但至少还要忠于自己的民族。于是,一个月之内上了第三封奏折,向朝廷请战再赴奉天打东洋鬼子。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马玉昆、宋庆、宋得胜和京城里的两大王爷、两大军机的一致反对之下,最后西太后只能是驳回了奏章,不许魁字营再去辽东前线。

见到被驳回来的奏折后,冯国璋气的一拍桌子,就蹦了起来。嘴上喊到:“这叫什么事,咱难道把队伍整办好了,就是给太后看城门的啊?”

边上坐着的张作霖,这个时候也大声的附和到:“咱是上战场的毅军,又不是他妈了个巴子朝廷从民间划拉上来的那些个杂军,干什么就给咱们扔这不让去啊?”

“就是,我说仲远,不行咱再上封折子。我还就不信了,这回咱全营一起联名上奏。”说这话的是张怀芝,他给刘克武一直派去管着钱粮,早就憋屈的忍不住了。

看着这些人,刘克武笑了笑说到:“这可不是太后和皇上的意见那么简单,你们还不明白吗?这朝廷里有人,怕咱真在上了战场,等回来的时候啊,没东西赏赐咱们了。”

自己的话音一落,杨度也接过了话,微笑着说到:“仲远说的在理,咱魁字营在辽东那几仗,就已经打的魁字营成了太后眼睛里的最得宠的队伍。朝廷里很多人啊,最怕就是让咱们抢了他们的风头啊。这次据说还是两王爷、俩军机一起跟太后说的,不让咱魁字营去的呢。”

“啊?,不是吧?仲远那点靠山,怎么全都跟咱唱起了反调了?是闲钱给的不够,还是送的东西不好啊?”刘克文说完后,摇头看向了刘克武。

也是无奈的摇了下头,刘克武说到:“不是咱送的不够,而是咱送的太够了,他们才不让咱去的。于公,很多人怕咱功劳太高了动摇了他们的地位。于私,咱那些个靠山们,怕咱上了战场,断了他们的财路。”

刚被自己从威海随营学堂要来,又保奏了个正五品守备的段祺瑞,也在沉思一会后,等自己说完后接过话说到:“大人的话应该是真正的原因,不过我这倒想出了些事。”

房间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盯向了这个刘克武嘴里,可以与已经锋芒大露的冯国璋、王士珍、刘朝先和张怀芝相比的小教习。

段祺瑞也很清楚,他是初来乍到,必须用真正够充分的说辞,才能让这些人认同他。

于是他微笑着站起身后,说到:“辽东之战,惨败之意外,我认为此次还会在辽西战场重演一次。魁字营毕竟只是一个营,日军现在在那却已经是三个军,还不算海军的。所以,这次我认为辽西之战,还是要败的。”

“你说什么”

房间里至少五个人同时爆出,明显带有斥责之气的声音。那声音没等再发作,刘克武却挥手停止住众人,看向段祺瑞说到:“芝泉的分析,与我的看法相同。你又想到了什么,尽管说出来。”

得到上官的支持,段祺瑞也就不再管其他同僚怎么样,保持微笑接着说到:“与其我军现在就去以卵击石的和东洋人硬碰,不如趁我们在这收入稳定,大人经营有方,为毅军多存些本钱。”

停了一下,段祺瑞接过刘克武亲自给他倒的一杯水,将水杯放到桌子上后,继续说到:“这仗败不在毅军,而是其他那些部队。战后朝廷就算真的裁汰练军,凭战功也不会动毅军。那到时候,就是毅军的元气如何恢复的问题了。”

说到这他突然不说了,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脸上已经露出赞赏笑容的刘克武,只是那样和刘克武对视的笑着。

早就知道这个段祺瑞是个玩军阀套路最厉害的主,现在看来这家伙,还真不是一般的军阀潜力。那边国家危难了。这边他还想着留后手呢。

这样的家伙,以后自己绝对不能让他自己抓到任何实际兵权。刘克武心里想的很清楚后,又挥手停止了已经重新嘈杂起来的众人那喧哗声。

放下自己手上的水杯后,刘克武才接过段祺瑞的话说到:“芝泉所说,也正是我所想的。我们请战不让我们上去,那朝廷里那些人,就必然不会再来过多的干涉我们在广安门的事。”

绕过桌子,走到正在瞪着大眼睛看向自己的张作霖面前,将手搭到他肩膀后,继续说到:“他们很清楚,我们要憋不住了,准还是跟朝廷请战。那样他们也怕哪下子拦不住,太后一个高兴就真给我们派了上去,那他们现在的一切所为就白费了。”

第二卷 京华谋基业 第069章 张雨亭闹事

“正如芝泉所说,我们现在一个月,怎么着还能净剩下20多万两白银,而且我还在跟英国汇丰、法国劝业、英国怡和、美国花期都谈着新的合作。”说到这,刘克武又挪步走到了张怀芝身边,将想插话的他按回到了椅子上。

张怀芝坐下后,刘克武才接着说到:“等我们手上的钱一够,就在天津跟他们合伙办下厂子。只有真有了实业,我们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经费使用。这场仗最到打两三个月,等战争一结束,毅军必然需要大笔钱来支撑着恢复元气。”

走回了自己的座位,刘克武做下后,一脸悠然的说下去:“到时候,我们就用广安门这收入的,和我们做生意收入的去支撑着毅军的重建,不比我们上战场全都扔那要好的多吗?”

听到自己这话之后,在场的众人,也都开始小声的议论起来。刘克武现在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以王士珍、杨度、刘朝先、吴景濂、王永江、韩玉国这一派,往往都是能迅速理解自己想法的。现在,又加进了一刚要来的段祺瑞。

而另外一面,则是冯国璋、张怀芝、刘克文、倪嗣冲、赵倜、张作霖他们那群人,与这一派显然开始形成了文武两派。往往在接受自己想法的时候,总是要慢上半拍。

看来,自己的队伍里,现在就已经开始形成了文治和武功两派咯。不过还好,现在还没有分的太明显,不然的话什么大事都不用干了。

过了一会后,坐在房间里的众人,终于达成了一致,那就是留守广安门,为毅军做总后勤储备库。

其实刘克武和杨度等人,并不是捕风捉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在魁字营军官在刘克武房间开会的同时,京城的翁府之中,那个帝师也和李鸿藻、徐桐等清流的人,正在谈论着魁字营的请战之事。

在恭王爷静修的那间佛寺里,朝廷里一些个帝党的人,也在谈论着魁字营。与他们两面同时的,自然就是庆王爷一派的后党之人,不例外的也在谈论着。

三派之中,清流一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