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45部分

汉献帝新传-第45部分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也没有轻松下来,看着手中蒋琬呈递的《万农书》,心中一阵惆怅。
  蒋琬呈递的《万农书》是几千个百姓请求蒋琬写的一份申述,原来自从《襄阳治略》到《国商策》,楚地都一直注重商人士族的发展,务农的百姓和南下的流民虽然因为低农税过的比在北方好,但大部分土地都被商人士族买下来,很多最好的土地都是楚王府的王田和治略府的官田,大部分百姓根本没有自己的土地。
  刘协开始慢慢回顾自己的施行的各种政策,荀彧、张昭等人细化的政策,没有一条鼓励百姓买地的,也没有给百姓土地,最优厚的也是开荒出来的土地属于官田,十年免税的政策。
  看来百姓还是希望自己有土地啊!刘协一声长叹,土地最好还是控制在国家手中,百姓可以租种,但要想让百姓心稳下来就必须有保障,地不是自己的自然没有什么保障。
  贫困的时候只要有粮食可以吃,一切都不会多想,当吃的饱了,就开始想着长久稳定下来,不过这个也是好事情,说明北方下来的百姓已经开始愿意在南方安居乐业了。
  此事不得久拖,农是国之根本,农不利则百姓乱,百姓乱则天下难安啊!
  刘协立刻让陈群召集幕僚会,治略三公同时到会,学署、策署、医署和律署四署尚书令也列席参加。此时戏志才已经代刘协占领统帅府北上新野,郭嘉则随徐庶赴寿春上任,幕僚府临时增加蒋琬、庞统和杨修。
  待荀彧、张昭和周邑三人赶到楚王府,幕僚府众参事伊籍、蒋琬、庞统、杨修和策、律、学、医四署尚书令向朗、刘巴、陈谌、张机都已经列席而坐。
  刘协示意三人迅速入座,三人急忙入座。
  刘协摊开蒋琬上递的《万民书》轮流给众官员看,待众人浏览一遍后,他淡淡地说:“想必诸位已经知道我为什么让大家半夜赶来了,再过半月,我就要前往新野了,在走之前,我希望能把几件事情处理清楚,以免后患。首先就是土地归属的问题,其次是学、医两署日后的具体布置,最后是农税最终全免问题。”
  刘协话一说完,张昭等人大吃一惊,道:“农税怎么能全免?自古以来尚无此例,殿下这万万行不通啊。”
  刘协摆了摆手,道:“这个事情放后面说,先从土地归属问题说起,子布,你先说说这个问题吧!”
  张昭沉思片刻,道:“依治略府的统计,南方土地本来田地多属当地大户,如今新开垦的土地和五湖之地开发出来的良土八成是官田,除了凉州、益州之外,荆州有六层土地是官田,三成在大户手中,只有一层在百姓手中,扬州官田占据了七层,交州官田更是占据了九层,百姓们没有土地确实是事实!”
  刘协问他:“那依你的意思,该怎么处理呢?”
  张昭道:“依臣的意思,现在农税低,百姓手中钱粮颇巨,可以让百姓购置官田。”
  刘协摇头,道:“此策漏洞太大,容易被大户们专了空子,百姓钱粮颇巨,但也没有那些豪门大户钱多粮广。”
  荀彧问道:“这件事情也好处理,就看殿下觉得土地到底是只能官府有,还是人人皆可有!”
  刘协道:“土地最好还是控制在官府手中,大户手中的土地,治略府可以用钱慢慢收购回来,除了王、侯、爵、子任何人不得实际拥有土地,但是可以通过官府长期租用土地,期限可以定在三十年!甚至更长!”
  荀彧道:“臣也是这个想法,地纳于国,而用之在民!不过回购大户手中的土地恐怕暂时不能实施!”
  张昭道:“也可以施行,如今各地大户都希望成为国商或者民商,凡从商者,利十倍于农,虽赋税较重,仍然获利良多,可以缓缓实施,逐步收购,首先从国商和民商中回购,他们这些富户对土地已经渐渐不是很看重了。殿下日后可以考虑大户按地注籍,可在当地拥有百亩以下土地,百亩之上的土地则必须回购,只是如今北方未定,应一切以稳为主!”
  刘协想了片刻,道:“那就依你们二人的意思吧,治略府要给我一份比较详细的策略表章。那么我们在谈谈学署的事情,学署以后的任务相对要重,主要是要将江南学府和益州学府举办的和襄阳学府一样,文若正好也在,你回去后注意重新拟定一份官员任用的细则,凡以后楚地各州官员,应以各学府和当地官员推荐的人才为主,实行连带责任,凡谁推荐的人出现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的事情,谁就跟着受罚,但同时推荐的人才多的官员和学府也要受赏。”
  稍微停顿下,刘协又对学署尚书令陈谌说:“陈大人要对学府长期的发展做个规划,经费要计算下,每年各学府要拨多少钱财。目前首先发展的就是襄阳、江南和益州学府,在广印襄阳纸和版刷之后,各郡学府书籍也补充了很多,现在我看啊,各地郡学还有点作用,但县学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士子们读书学课都喜欢向郡学府和襄阳学府跑,所以将县学的经费和宅院全部转到医署名下,鼓励士子们集中到郡学府去。”
  刘巴道:“殿下圣明,县学确实是基本闲置,有钱读书的不在乎花点钱去郡学,没有钱的连县学都上不了,各郡学府还有些名士授课,县学除了襄阳纸订成的四书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书籍了。不过各县不乏聪慧仁孝的年轻人,殿下不如每年在郡学举行一次会考,令郡内学子参加会试,考些四书五经的东西,抽其中优秀者入读郡学,而襄阳学府、江南学府、益州学府和水镜学府这个四大学府则每三年在郡学内择优选拔学子入读。”
  刘协心中掂量下,随即道:“这样也好,不过考得内容一定要注意,这个事情非常关键,暂时由文若亲自负责,等定例之后,再由学署独立承担,其次交州、凉州、汝南和山越、南蛮和武陵要设置郡学,必须让楚地各地学子都能参加会考入读郡学。”
  刘巴道:“臣一定尽力而为!殿下大可放心!”
  荀彧道:“暂时就将内容定在四书和新提出来的五经吧!”
  刘协很怕搞成八股文,思索半天道:“除了既定的内容外,可以加一篇学子自己擅长的杂论,比如商、兵、工、农都可以,不一定是当郡守的就叫人才,能够兴修水利、处理农务的也是人才啊!”
  荀彧点了点头,道:“殿下放心,臣心中有数。”
  刘协继续道:“至于医署,由于医术很特殊,我打算设置襄阳医馆,由于医术传教很特别,必须亲传现学,故襄阳医馆和襄阳学府的医学院结合起来,襄阳医馆同时承担给百姓治病疗伤的事宜,我知道现在还有很多人将岐黄之术当做歪门邪道,可是没有这个岐黄之术,我们这里很多人活不了几年,包括我自己,前几年交、扬两州流行瘟疫,如果不是张忡景大人亲赴险地治疗百姓,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所以医馆一定要建立起来,凡行医者,治略府要给与年俸,根据他们的医术水平和行医救人的次数制定年俸的多寡。北方百姓到了南方多有病疾,没有足够的医馆,怎么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以后只要是医学院的学子,首先到医馆实习三年才可出师,能够独立行医以后,到各县郡担任县郡医官一职,负责当地医病救人的要务!”
  张机拜伏于地,大声呼喊:“臣替万千行医者谢过殿下,也替百姓们谢过殿下!”
  刘协心中感到出奇的舒服,表面上却只是淡淡一笑,道:“忡景起来吧,这些事情我想你能办好!那么下面就是最后一件事情了,关于逐步取消农税的问题!”
  张昭继续表示反对,道:“殿下,如今臣只说一件事情,我们虽然每年粮食产量是刘备的三倍以上,可实际农税收入却比刘备高不了多少,因为我们的农税只是他三分之一,依臣之见可以适当提高农税。”
  刘协大声冷喝道:“胡闹,完全是一派胡言!”
憂優书萌 uUTXt.COm 荃纹吇扳阅镀

第七卷 角力中原 第四章 南北赋税 字数:4542
  众臣吓了一跳,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见到刘协发火,看着站起身的刘协,这个时候突然意识到,刘协已经是一个帝王了,因为他拥有足够的权利轻易处死自己。
  张昭惊出一声冷汗,心中畏怯,不敢多说一句,只跪拜在地上,全身微微颤抖。
  荀彧见众人已经无人敢说话,只好站起来,道:“殿下一心爱民,实乃百姓之福,天下百姓若知之,必万分敬仰殿下!”
  刘协听到荀彧的话,心中舒服几分,缓缓做了下来,却仍然盯着张昭,眼神中带着一丝杀意,这种冷漠的眼神,莫说张昭,就是一直陪伴刘协的陈群都暗自害怕。
  荀彧继续说道:“臣认为当今之世首以北方未平为重,故还是保证大量赋税应付战争之需,张大人未必是有心反逆殿下之意,实在是想筹集更多粮草钱财,为殿下大军北征做好准备!”
  刘协轻轻的点点头,对张昭道:“我知道子布是为我的大业考虑,你还是起来吧,坐在一边和我慢慢商量!”
  张昭急忙叩谢,直起身却低着头复不敢言。
  刘协道:“其实这个事情我是不打算最近都实施,至少统一北方之前不会这么做,其实大家知道百姓对我们的重要性,百姓稳则江山定。大家都说重农轻商,国家才稳定,但不是说农业重税就可以,相反百姓真的要安定下来,就必须没有税,其实我认为百姓无税则广有钱粮,有了钱粮就会考虑买东西盖新房,给儿子买书请老师,送后人到各郡学府读书。这样下农税减的多了,但商税又能弥补大半。说到底,我们国库的损失不会很大,一个老百姓啊,他能吃饱,就想着吃好,等吃的好了他就想穿好,穿好了就希望后人有出息,就希望他去读书习字,也希望自己长寿,就是有点小病也会去看医买药,这些都要钱啊,所以商税提升的也不小。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荀彧偷偷示意张昭一眼,张昭急忙道:“殿下说的果然是非常人所能考虑的,昭未能有此思量,故反对尔,若依殿下所言,统一全国之后,大可慢慢减免农税。”
  刘协冷冷一笑,道:“子布明白就好,北方我要统一,但是百姓也要过的好,不能因为我们打刘备,就让老百姓受罪,所以这个税不要增加了,想想其它办法增加收入吧!”
  荀彧喜道:“殿下素来思考周全,心中必然已经有了打算,不知道殿下有何新的计划!”
  这个!这个还真没有想过,刘协心中一阵郁闷,他们这帮人早习惯把自己当成一个四百年一出的天纵奇才,仿佛什么事情自己心中都有数,以前还好,现在经常把自己郁闷的一塌糊涂,可这个话不能说出来啊,刘协只好硬着头皮笑道:“还是荀先生了解我啊,哈哈!”
  众臣见刘协大笑出声,心中一阵轻松,尤其张昭更是暗暗长舒一口气,大家跟着刘协一阵哈哈大笑。
  等大臣散去,刘协才开始闷头想新的办法,烧砖技术已经教给了一些商社,在刘协了解的一些物品制造中,青瓷、家具和琉璃都是最简单的办法,而且东汉末的时候国内技术已经成型,自己只要把那些师傅找来进行推广就可以了。
  现在楚地的烧砖技术,在刘协的指点下,已经对脱坯、摔泥、造窑和烧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尤其使用煤石大量烧制,一个是火候高,烧出来的砖质地坚硬,二个窑子大成本就相对低。
  对于青瓷的烧制工艺,刘协不是很了解,只简单将自己所看过的一些后来白瓷和宋代所用的阶梯窑技术写了下来。
  家具这个东西,其实他早就想改,每次都是跪来跪去,自己虽然坐的情况多,可是坐的垫子很矮,让自己很不舒服,索性玩个大的,按后来的家具模式设计了四十种木制家具模样,顺便写下自己对这些家具使用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够多提倡使用这些家具,虽然这个时候还不能废祖礼,不过先提倡下也没有大的问题。
  琉璃这个玩意,东汉的工匠是能做了,不过想做到罗马那个水平估计没有指望了,刘协自己也不懂,只知道襄阳也有工匠能做,吴郡那里也有工匠可以做,就把望远镜所需要的两个凸透镜做了出来,又画了整个望远镜需要铜壳也画了一个,命名为鹰眼。
  估计做出来的也是带色彩的,就和墨镜一样,得了,只要不是黑色就行啦!
  刘协自己安慰自己,他从小好文科,对理科和工科都不太感兴趣,这些工艺之类还真不大清楚,设计家具的时候倒挺用心,一个比一个画的精美。
  第二天找来白翳,让他这个工部尚书负责这些具体事务,白翳道:“青瓷这个事情我还真知道点,不过烧起来不容易,如果按殿下这个工艺流程修改后,烧出来的成品就多了。”
  刘协听他这么说,心中宽慰良多。
  白翳又道:“臣觉得其他世族大户都有自己的产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