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90部分

汉献帝新传-第90部分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贸易和战争同时并进,无疑是吸纳财富的最佳捷径,但刘协不愿意用汉军前往,商军们会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刘协捐赠水镜学府和颖川学府各捐助六千万钱后,南汉的名流大族们也纷纷效仿,大额捐助各大学府,刘协也让陈群发御告,号召天下各望族名流富绅捐助各地学府、道观,而道观的了捐助后,要将钱用到实处,要用钱研究医术、救治百姓、宣讲道义、捐助贫困。
  现在的南方需要救赈的人口并不多,但刘协认为有必要让富人们培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赚的多也要回报苍生,道教张鲁为此专门想了一些敬言,譬如“捐纳从善,逝归仙境”之类。
  刘协还调用不多的活钱让军机院和襄阳工院负责建设襄阳地理博览馆,让杨修依照玄机阁的沙盘,用大理石雕刻各地的缩略图,设五厅六十四室,除了统帅府专用的密厅外,其余都允许军院和各学府学子、官员参观。
  地理博览馆的占地面积四十余亩,分六年完工,调动工匠五千余名,短工三万余人,地址设在城南区,要求治略府首拨三亿钱,之后每年再拨付一亿三千万钱。
  这个博览馆的建设对刘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此后随着中亚、太平洋、东亚、远东地形的勘探发展,博览馆有了二期建设,整个博览馆的建设总周期长达三百余年,刘协只是开了一个源流。
  襄阳地理博览馆将在数千年时间内,不停地让大汉上层社会体会到世界的广博,体会到水土保养的重要,体会天地和谐之道的重要性。
  同时期开工的还有襄阳文物博览馆、襄阳书典博览馆、襄阳百家博览馆。
  襄阳文物博览馆被刘协用来保留大汉历代文物,此后商军在世界各地得到的珍贵文物也将一一储存在这里。
  襄阳大汉书典博览馆是刘协用来保存大汉历史各代原版和刻版书籍文献的地方,刘协希望未来后代的大汉学者可以在这里寻找、研究整个世界文明发展的踪迹,对此他在后世深感厌恶,他不希望未来后人为了研究西夏文明还需要去和俄罗斯、英国等历史强国去商谈给与中国学者查阅资料的机会,本来属于中国的资料被强盗们运走后,中国的学者却只能恳求强盗的子孙给与一些机会让他们查阅这些资料,为他们研究祖先和华夏文明打开一道窗口。
  如果可以的话,强盗就让大汉的先祖们来做吧,让俄罗斯和英国人的学者们来哀求后世的中国执政者吧。
  襄阳百家博览馆定位在植物和动物标本的存储上,由于科技问题,这个时候的百家博览馆更像是植物园和动物园,地理位置也放到了景山和荆山之间。
  四个博览馆都是为了给学者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历史和世界的真相,在纷杂的世界表象中寻找着自然之道,所有的规律和定律都是自然之道,而这些道就隐藏在身边。
  现在的大汉学者更多都集中在研究经典史籍,但刘协知道自己有希望将他们领导向自然科学,突破口就在“道”这个词汇上,老子的“道”。
  老子为中国文明打开了一盏明灯,但中国学者却在历代执政者尊儒的口号中忽略了那盏明灯,实际上,遵循着老子的手势,中国学者本来可以更快的寻找到世界的真相,但历史却开了一个大玩笑,最先发现宇宙存在定律的文明却最终没有发掘那些定律,将寻找真相的机会让给了欧洲文明。
  从地圆说到天体运行论,从进化论到分子生物学,从万有引力到量子力学,这些人类历史上的三次自然科学爆炸期都和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关系,后代的中国人只能聊表安慰的将所有自豪牵系在四大发明上,这是刘协不能承受的痛苦,也是所有中国人不能承受的痛苦。
  和大多数人说的相反,刘协不认为中国是哲学家的故乡,是自然科学者的坟墓,科学和哲学是相互引导的,自然可以出现老子这样的朴素主义哲学家,自然科学就应该可以在早期的中国发展出独特的枝叶。
  刘协不打算告诉他们真相的基础,但他愿意为学者们发现真相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他开始让襄阳工院制造更大的鹰眼,一个三步长的大型鹰眼,足够学者们望到月亮上的陨石坑。
  为学者们提供最优越的生存条件,可以让他们跟随商队四处漂泊,可以让他们在四大博览馆中找到无数的表象,而真相就是隐藏在无数表象后的共同点。
  刘协期待着和罗马的碰撞,用希腊人的知识体系给学者们一个友善的提醒,他唯一还可以做的就是亲自培养一些精英学者,他孜孜不倦的寻找着可以值得培养的人才,他希望自己不仅给大汉留下一个稳定的疆域,更希望留下数十颗闪亮的火种,从数学学者到生物学学者,从植物学者到物理学者,他要在自己离开之前,留下很多值得大汉后代真正自豪且愿意追随的先知们。
  当历史划过两千年,今天的科学家在自己论文和演讲结尾时,还会情不自禁用上一句,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之类的话,以此表达自己对世界真相追随先贤的心声,而中国的科学家从来没有在结尾说过一句,老子曾经说过之类的话,那是因为值得我们自豪的人,通常并不值得我们继续追随。
  或许,这才是一个五千年文明后裔心中永久的痛。
  在刘协的心中,建设一个帝国到底有多重要,他感觉不到,他也很清楚,即使他今天打到了罗马,建立这个世界上曾经最辉煌的帝国,但那也只是历史中的一缕浮艳,最终沦为民族的包袱和好莱坞电影取之不尽的题材。
  让民族懂得寻找科学的真相才是刘协真正希望去做的,遵循着“道”的思想,治理出一个版图有限却能持久昌盛,永远屹立不倒的文明国度才是刘协的目标,治理水土,保护自然,让大汉的子民理解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学会在自然之道中壮大才是刘协的梦想。
  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不伟大,但能在强大的同时,呈现最自然、最美丽的风景线和人文精神的国家才是伟大的。
  当曹操还在北方鏖战,当郭嘉陷入了陈宫的包围中,第一次感觉到和陈宫的对决也有危险的时候;在诸葛亮还在精心计算如何稳固北方,使北方在多年后重夺南方之地,统一大汉的时候;在司马懿还在犹豫是否再次提出辞呈,从此走向商军之路,为家族和自己展开更大的空间的时候;在刘协的幕僚们开始思考向海外扩展,在周瑜和徐庶思索如何尽快统一北方的时候;在荀彧和蒋琬仔细思索如何使大汉更加富强,百姓更加安乐的时候;刘协悄悄地将自己的精力转向一个崭新的方向,并开始思考自己的使命,他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绝不仅仅就是统一大汉这么简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刘协非常清楚自己毫无疑问地站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而巨人将随着自己的手势走上喜马拉雅山一般的高
U幽书萌 UUTXT。Com 荃文吇版粤渎

第九卷 天下云涌 第九章 河东之围 字数:8236
  过一段时间要全面大解禁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新书正在调整感觉,很快就可以出来了吧,历史类的写起来还是比较顺手的。
  河东之围
  当杨琦抵达襄阳,刘协正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四大博览馆的建设和河东之战上,对于诸葛亮的心态,刘协也已经完全清楚了,再也没有任何期待和希望了。
  对杨琦求见的请求视而不见,只让伊籍去交涉通商事宜,条件之苛刻是北方一时无法接受的,实际上,刘协内心中已经不打算留给诸葛亮任何机会。
  黄河需要治理,他本来想把责任分给北方一部分;南方两千八百万人口中,男性占了六成,和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一样,战乱时代本该是缺乏男性的,但南汉多年来七成以上的人口是吸纳自北方流民,战乱流离中,多少少女可以生存下来?
  而南汉十年来并没有实际发生多少战争,由于此时大汉还是多妻制,刘协非常清楚大汉有一个非常困顿的事情,那就是适龄女子太少,对人口的稳定发展起到制约作用,而北方却相反,多年战争使女性偏多。
  最初的构想,刘协打算通过贸易大量购买北方女子,将缺乏女子的问题留给诸葛亮去解决,虽然不人道,但在这个时代,人口买卖并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但显然诸葛亮不会允许。
  莫说是人口,现在连马匹贸易和寻常贸易都被诸葛亮禁止了,诸葛亮心中太清楚了,只要打开了商贸之门,北方和南方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最终连仗都无需打就沦陷到南方手中。
  就算是不为了刘辩,诸葛亮至少也得为自己得来不易的丞相之位着想,而他也有信心通过三到五年的治理,使北方焕然一新,就算无法收复南方,但刘协也别想攻下。
  如果诸葛亮愿意苟安于北方,刘协或许愿意让刘辩多做几年皇帝,自己也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征战外地和内部人才培养。
  显然诸葛亮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判断刘协得到兖、青两州和雍州后,会停顿下来进行治理,但他不明白,刘协愿意停顿下来的前提是诸葛亮识时务一些,安心做他北方两州之地的丞相。
  刘协在和伊籍交待的时候,特意叮嘱道:“朕需要三年时间,你要为朕夺得三年优势贸易时间,只要三年后商军正式成型,朕就决心统一。”
  伊籍乃道:“杨琦并没有足够的权限,不如臣直接出使北方,和诸葛亮面谈!”
  刘协想了片刻,令人取过紫玉简,写了一行字,交给伊籍道:“自内务署核点一些珠宝器玉送到朕皇兄那里,就和诸葛亮说,朕让你代朕和皇兄见面,如果诸葛亮不同意,告诉他,朕一旦统一大汉,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写所有史书,让他遗臭万年,朕说的出做的到。”
  伊籍道:“如此甚好,胜者为王,败者寇,他心中也应该很清楚!”
  刘协淡淡一笑,道:“诸葛亮永远都是逆天的命啊,朕差点为他所骗,但这些都不重要了,你去了信都以后要机敏些,一定要将此简送到皇兄手中,告诉皇兄,朕立誓如此,必无悔反之心,你也要告诉诸葛亮,朕不是三岁小儿,他在朕面前说一套做一套是没有好下场的,不要以为朕爱惜他有才华就一定留给他足够的退路,若是通商之事今年不能谈妥,从今之后,年年交战,直至灭北为止!”
  伊籍和诸葛亮交谈过几次,摇头叹息道:“孔明也是聪明人,如何此时忽然又看不开了,自寻死路而已!”
  刘协凝望北方,冷笑道:“他以为学到了南方新政的精髓,以为只要有五年之机,也可以使北方强盛起来,可他如何聪明,又怎么能学习到南方新政的精妙内核,让他折腾去吧,南方还是按既定的步伐走下去,先灭刘备,安定西域和东北之地,然后再来对付诸葛亮。”
  伊籍告退,数日后与杨琦一道前往信都,经过济南的时候,伊籍有意停留几日,领着杨琦参阅徐庶二十万大军操练。
  四大博览馆的建设前期工程都已经顺利展开,而曹操也传来郭嘉陷入三面包围的不利消息,希望周瑜迅速攻打箕关,给郭嘉减少压力,而曹操大部人马才能安然渡过黄河。
  刘协看了军机院送来情报和陈宫兵力部署图,微微皱眉,让贾诩下调文,令周瑜三十日内攻下箕关和郭嘉合并一处,待曹操大部人马渡过黄河之后,两部人马将陈宫剿灭在河东,此后,曹操出兵晋阳,周瑜前往壶关。
  周瑜接到调文之后,立刻起兵十五万扑向箕关,箕关守将郭准、魏攸两人领兵五万正在守候周瑜。
  周瑜在速攻和强攻之间思忖,虽然皇上给自己的时间只有三十日,只能采取速攻,但大量攻城军械都在后方,完全从洛阳运过来至少还要十日,他只好下令全军在关外三十里处驻营。
  魏攸见周瑜兵营驻扎分散,各营防守皆不足,乃欲乘夜偷袭,郭准乃道:“周瑜乃南方大帅,焉能有此小错,此故意为之,设为诱饵,等我等偷袭而已!”
  魏攸不信,乃自领万余三更偷袭,为黄忠设埋伏而斩,万余兵卒鸟兽散去,只千余逃回箕关,至四更,郭准乃亲自领兵三万再偷袭,有下将谏曰:将军既知南贼有防备,何故再偷袭之。
  郭准乃道:“此乃仿效庞士元败贾文和之策,其必不料知吾等还敢再偷袭,定无防备,可一战胜之!”
  诸将皆为称奇,乃各自领兵随郭准再偷袭周瑜大营,周瑜未曾堤防,被杀个正着,十五万大军一阵慌乱,幸张辽骑兵驻营靠后,立刻领万余骑军奔袭而至,虽一路践踏本部人马数千,然终败郭准。
  郭准虽败,亦杀的周瑜退让百里,损兵三万余,折将十余。
  周瑜知郭准非普通无能之将,不敢再有轻视,仔细观察地形,见箕关所依之箕山高五百余步,山势险峻,山上草木昌荣,乃即可写信函与刘协,借越野营和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