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血 作者:老茅 >

第158部分

明血 作者:老茅-第158部分

小说: 明血 作者:老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  ”

  “是。  ”侍卫地声音刚落,营帐门掀开,一名二十余岁,身材削瘦的年轻人走了进来,跪下道:“微臣山东锦衣卫千户杜小山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莱州被攻破。  谢迁的义军由几万人变成只有几百人,一直负责与谢迁联络的杜小山自然也免不了受到一些影响。  不过,这几年,杜小山还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在山东生存的很好,而且在满人文字狱当中有很好的表现,最终积功升为锦衣卫千户,负责统领整个山东地锦衣卫。

  “爱卿免礼。  ”

  “谢皇上。  ”杜小山趁着起身之际,悄悄抬了抬头看了一下皇帝的脸色。  见皇帝脸上平静,刚才砰砰直跳地心才放了下来,他并不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只是如此近距离单独召见却是第一次,心中难免紧张。

  王福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锦衣卫千户,感觉有点熟悉,只是却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见过,他懒得再想。  问道:“这次爱卿可有什么消息?”

  “回皇上,确实有消息,济南锦衣卫报告,鞑子统帅满达海率大军已离开济南。  ”

  “什么,满达海已经离开济南,可知他们到了哪里?”王福听得大惊。  他最担心的就是满人为放弃山东,最终缩回东北,没想到越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

  杜小山摇了摇头:“回皇上,目前还不清楚,满达海所领人马全是满八旗和蒙古八旗,其中没有我们的人,因此出城之后就不知所踪。  ”

  “不知所踪,不知所踪。  ”王福精神一振,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个消息还不算太坏。  如果清军要返回北京。  不可能锦衣卫得不到半点消息,清军既然隐藏了消息。  说明他们并没有撤离之意。

  杜小山先前还以为皇帝会对锦衣卫不满意,他甚至做好了挨训的准备,没想到皇帝脸上反而露出笑意。

  “杜爱卿,如今济南城有多少人马?”

  “回皇上,济南鞑子的守将已经换成了岳乐,此人是阿巴泰第四子,虽然年轻,为人足智多谋,通晓汉文,多次领军出征,是满人中少有的才智之士,眼下城中除了留下满蒙联军四千人外,还有六万绿营兵守城。  ”

  王福听得点头,果然,鞑子并没有打算放弃山东,满达海这支人马出城,无非是藏起来,伺机寻找自己的漏洞,如此就不用担心了,这三路大军都不是满达海能够啃得动,唯一地担心就是怕清军在明知不敌后逃走。

  “锦衣卫这次做得不错,继续加强济南方向的情报工作,若是鞑子有向北逃窜的消息,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递出来。  ”

  “是!”

  “若没有其他事,爱卿可以告退了。  ”

  “是,微臣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杜小山重新跪下磕头后才恭敬的退下。

  杜小山下去后,王福又考虑了一下会,才吩咐旁边的吴梅村道:“拟旨,着靖国公所部立即以最快速度赶到济南城下,攻占齐河、长济两座县城,切断鞑子北逃之路。  ”

  多尔衮迟迟不给山东增兵,山东的这点人马根本满足不了明军的胃口,可是有总比没有好,眼下趁着山东地清军尚没有跑,先吃下他们再说,如果多尔衮再没有动静,那只好挥师北上了,执行另一套方略。

  “臣遵旨。  ”

  “再拟旨,羽林卫阎应元所部以最快速度攻占济阳、章丘。”

  “臣遵旨。  ”

  “传令全军进,明日全体暂时休整一天。  ”

  

  皇帝的命令一道道发下去,片刻之后,一队信使驶出了这座临时的寨门,哒哒的马蹄声奔向远方。

  听到明天可以休整,整个营帐却没有什么欢呼声,一些人还唉声叹气起来,出征以来,大家没有打过一次象样的仗,所有人都求战心切,可是偏偏皇帝却不慌不忙,如果接照羽林卫正常的行军速度,大军早已经到达济南了,就以现在地距离来算,本来至多三日也可以到达济南城下,没想到皇上又要大家休整,大家自然高兴不起来。

  东路和西路两支军队却刚好相反,正在慢吞吞前进的军队,接到皇帝加速前进旨意,马上一片欢腾,两路军队分成前中后三支,向济南后方扑去。

  济阳、章丘、齐河、长济四县正处于济南外围,一旦这四个县城被拿下,加上皇帝亲领的数万大军从正面压过来,满达海的大军即使在城外,也会变得动弹不得。

  明军加速前进的第三天,满达海就感觉到了压力,派出的斥候无论是东西方向都与明军相遇,只有南面还没有发现明军的身影,双方斥候时有撕杀,各逞其能,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都感受到了一种大战来临的气息。

  一条大河横亘在田野、山岗中间,河水潺潺的流着,河两岸上长满青草,鲜嫩的草叶上面还带着昨晚地露珠,在阳光地照耀下闪闪发亮,河中,数只不知名的水鸟正悠闲地在水面上飘浮着,几只青蛙呱呱的叫了起来,接着两岸呱声一片。

  哒哒的马蹄声响起,刚才还在河中悠闲自在的水鸟拍打了两下翅膀,钻进了河中一处茂密的水草中,将自己的身体藏了起来,蛙声也随着停了下来,不一会儿,就在离河数十米的一道山岗上出现在了十骑草绿色的身影,这些身影每人都挂着长刀,腰间还带着几颗铁疙瘩一样的东西,此时他们停在山岗上,正用眼睛四下打量着。

  这是一队明军的斥候,他们隶属于李成栋的手下,殷洪盛攻下兖州,立下大功,各个将领再也不肯让殷洪盛做前锋了,黄得功无奈,为了平衡,只得换了李成栋为前锋,明军斥候的装述与大军并不相同,他们的衣服都是特制,春夏为草绿色,秋天为灰色,冬天下雪时就为白色,这样,无疑便于斥候更好的隐藏。

  “什长大人,这就是沙河了。  ”张大牛用手指了指前面流淌的大河道,李成栋的部下有不少山东人,张大牛的家乡离这里只有二三里地,小时候他还经常到这条河里洗澡,自然对这条河熟悉。

  “走,我们下去看看。  ”什长石大山听到这条河就是沙河后,脸色一喜,沙河流径数百里,大军要前进,必须渡过沙河,他们正是为大军查探过河的地点。

  “是。  ”十人轻轻的在马肚子上一夹,刚停下来的战马迈开步子,向山岗下不紧不慢的跑着,不一会儿就在河边停了下来。

  奔流的河水清澈见底,他们甚至可以看到河水中鱼儿游动身影,不过,看了看水深,众人都咋舌不已,不用探,他们就知道这条河的深度肯定比一人深,要想就这么涉水而过肯定不可能。

  “大人,上面不到一里就有一座石桥,可供十余人并行,不过,不知道鞑子是否破坏了?”

  “走,到前面看看大桥去。  ”石大山吩咐道。

  马蹄声重新向起,一行人直奔上游,不一会儿,一座石桥已经出现在他们眼前,石桥上,尚有乡民挑着担子来往,听到马蹄声,这些乡民连忙朝声音方向看来,看到是一队骑兵, 许多人都脸色大亮,飞快的跑了起来,甚至有几人边身上的担子也不要。

  “喂,不要跑,我们有话问你们。  ”石大山大喊道。

  一听这喊声,乡民们跑得更快,几名斥候大怒,正要纵马追去,对面又是一阵马蹄声传来,石大山的眼睛抖然眯了起来,喝道:“所有人回来,准备作战。  ”

  

  今天第一更,求月票!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二十四章石桥交战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二十四章石桥交战

  石大山当兵已经十几年,就是做斥候也有快十年的时间,什么样的马蹄声一听就明白,对面传来的马蹄声非常整齐,只有经过训练的官军才会如此,如果从后面来,多半是自己人,可是从对面来,很有可能就是清军的斥候,好在从马蹄声的动静来看,对方的人数也不多,不会超过二十人。

  其余人也是一惊,能加入斥候的都是老兵,自然不会不知这个马蹄声代表着什么,一行十人很快集中在石大山身边,刚好分成两列,行进到石桥的中央,将整座石桥堵住。

  “注意,检查各自的装备,上好弩箭。  ”石大山沉声的道。

  一只匕首、一把长刀、一张弩弓、五枚手雷、三十支弩箭,这是明军斥候的标准配备,各人快速检查一遍后,迅速从马背上取下弩弓,开始给弩弓上箭。

  对面的马蹄声顿了一下,显然也听到了石大山他们的马蹄声,不过,马蹄声很快重新响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名穿着黑色衣甲,前额剃光,后面梳着一条金钱鼠尾的骑兵就出现在石大山等人眼中,接着是第二骑,第三骑直到十五骑。

  果然是清军,明军斥候呼吸都为之一紧,对方比自己可是多了五人,而且看样子这些人不是满人至少也是蒙古人,若是数年前,即使双方人数相同,大伙儿二话不说,肯定扭头就逃。  可是如今却没有人有这个想法。

  这些年,大伙儿都是拿着朝廷的足额足饷,即使是死了,家人也会得到一笔丰厚地抚恤,如果不战而逃,那还算是一名军人吗,何况不知有多少人抢着做斥候的工作。  就是因为有接敌的机会,机会来了却转身而逃。  即使活下来,单是被人指指点点就会羞愧而死,当然,弩和手雷这种以前没有的装备,也是他们信心十足的原因。

  明军站在桥中央一动不动,这座石桥差不多也有百步距离,对面清军在百步左右停了下来。  明军先期占据桥中央,清军人数虽然多了五名,却无法发挥出分头合击的优势,只能选择硬碰硬,这对清军来说,无疑是大为吃亏之事。

  只是明军明显比他们少了五人,却如此嚣张的立在桥头,若是他们退却。  传了出去,他们非要羞愧自杀不可。

  前面地几名清军嘀嘀咕咕的商量起来,张大牛轻轻地碰了石大山一下:“什长大人,咱们要不要先发射弩箭?”此时两军距离差不多在弩箭的发射范围内,如果发射,说不定能够先行射杀清军数人。

  石大山用手指比了一下双方的距离。  摇了摇头:“别轻举妄动,咱们只管守住桥。  ”弩箭易发难装,如果没有把握,石大山并不想浪费。

  张大牛不再言语,一名清军突然从队列中向前冲进了十余步停了下来,器张的向明军比划了一个小指,喝骂道:“明狗,有胆就离开桥中间,咱们真刀真枪的打一场。  ”

  “狗鞑子,有本事就不要仗着人多。  你们退下五人我们就过来。  ”石大山一边回骂。  一边对张大牛道:“大牛,好机会。我拖住那个鞑子,你用弩箭干掉他。  ”

  “是,大人。  ”张大牛悄悄的将自己弩弓提了起来。

  “明狗,只要你们离开桥头,我们五人就可以赢你们。  ”那名清军以为明军中计,心中大喜,向后面挥了一下手,后面十四名清军分成了两队,十人缓缓后退,连同喊话的清军,果然只留下了五人。

  石大山哼了一声,对于清军这样地伎俩当然不会相信,清军退下去的十人随时可以增援上来,石大山小指朝下,骂道:“骚鞑子毫无信义,大爷岂会信你,若是不怕死的话就放马过来吧。  ”

  听到骂自己骚鞑子,所有清军都是大怒,满人以前生活在深山老林,又是寒冷之地,经常一年也难得洗一次澡,身上难免有股怪味,这种怪味导致满人与汉人交往时常常有种自卑的心里,最恨别人骂他们身上有骚味,如今他们占据北方数省之地,早已不用去钻深山老林,只是懒得洗澡和自卑的心理也流传下来,又听到这声久违的骚鞑子声音,这名清军已经下定决心,哪怕追上八里,十里也有将这队明军斩尽杀绝,他扭头向后正要说什么,张大牛意识到机会来了,毫不耽搁的将弩箭发射出去,“嗡。  ”的一声,弩箭离弦,向前头清军飞去。

  “大家一起杀了这些明啊。  ”清军后面地话转为惨叫,一支弩箭明晃晃的插在他的后背,他在马上晃了数下,一个倒栽葱,从马上摔了下来,只是他一时还没有死去,只能躺在地上呻吟。

  “卑鄙无耻的明狗。  ”

  “明狗该死,就会背后偷袭。  ”

  “杀了他们。  ”

  

  后面的四名清军破口大骂,只是看到明军的弩箭射程。  一时之间却不敢冲上来,只能任由那名清军倒在地上呻吟,退下去地十名清军不知道发了什么事,只是扭头看到最前面的那名同伴倒在地上,大吃一惊,连忙返回。

  问清刚才发生的事,后面的十名清军也是大怒,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