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流探花帅承瀛 >

第11部分

风流探花帅承瀛-第11部分

小说: 风流探花帅承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背诵唐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瞿学富道。 
  瞿九思闻声,看了一下满城春色,昂起小头,迎着春风遂背诵道: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蓦地,瞿学富看见前面杏花丛间挑出一面酒旗。于是,他说道:“唐杜牧的《清明》可能背诵?”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瞿九思背诵到这里时,满面现出得意神色。 
  瞿学富并没有看他一眼。只是说道:“将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背诵来,也好领略一下这满城春色和大好春光,岂不是快事!” 
  瞿九思更是欢悦,马上接腔背诵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时,瞿九思快活得很。他用手拉了帅承瀛一把,意思是说,这短短的几句诗能考住谁啊! 
  帅承瀛见了,却没有出声。 
  蓦地,瞿学富调转了话题,变得严肃起来,对瞿九思说道:“这些诗句,对于你们这样的学生来说,均属雕虫小技,自当背诵下来。我再问你,这本《千家诗》后面所附《笠翁对韵》可看过否?” 
  瞿九思有些**,说道:“老师,那不是供参阅的书目吗,何须还用背它!” 
  瞿学富有些生气,说道:“何出此言!难道参阅书目就不该背吗?不背,怎么做诗?背!” 
  这下子,瞿九思可有些着急了,不觉的汗珠从额头上冒了出来。无奈,他只好乞望了一下身边的帅承瀛,意在向他求援。帅承瀛也是看到了。不过,没有老师的话语,他也不好意思出声。 
  其实,瞿学富早把主意打在帅承瀛的身上。他所问瞿九思的那些诗,都是在为提问帅承瀛做准备、打铺垫。这会儿,他见瞿九思搞小动作,便也来个下马撤梯,说道:“帅承瀛,你们同学一回,关系又好,他又向你求援,那么你就帮他一把吧。” 
  帅承瀛道:“不过,我也不一定有把握,有不对处,还请老师多加指正和提示。” 
  “背第一节,一东韵。”瞿学富道。 
  帅承瀛听了,用手揽了一下搭在额前的头发,接着用清晰响脆的话语背诵开来,道: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再背,其二,也是东韵。” 
  帅承瀛刚刚背诵完其一,老师瞿学富又命令道。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日瞳蒙。蜡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茅店村前浩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再背,其三,也是东韵。” 
  帅承瀛刚刚背诵完其二,老师瞿学富又命令道。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帅承瀛背诵完,停了下来。 
  见势,帅承瀛的好友瞿九思也替他舒了口气,总算是将这部分背诵完了,老师也不会再问了,他想。 
  不料,老师瞿学富却问道:“还有否?” 
  瞿九思听了,心里很纳闷。他特从同学那里找来书对了一下,发现“东”韵只这三部分,确实是背诵完了。然而,老师瞿学富怎么还问呢?想此,他情不自禁地望了帅承瀛一眼。 
  不料,帅承瀛却答道:“有。” 
  “那么,你能背吗?”瞿学富问。 
  “能。” 
  “能?背诵。” 
  随即,帅承瀛背诵开来,道: 
  门对户,殿对庭。射箭对张弓。霜花对雪叶,古柏对苍松。三更雨,四时风。野碧对天青。大姑唤小嫂,晚辈请尊翁。南山黄豆操犁种,北岭绿瓜荷锄耕。古庵小尼竹锤频敲胸前磬,邻寺老僧木杵慢撞身后钟。 
  瞿学富见帅承瀛背诵完了,把脸一沉,问道:“这是书中原有的吗?” 
  “不是。” 
  “何来?” 
  “自作。” 
  “为啥?” 
  帅承瀛未有恐惧,而是心平气和、慢条斯理地说道:“回老师问:《笠翁对韵》乃李渔撰。李渔,字笠鸿、适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氏。康熙年时,流寓金陵。其家设有戏班,常给各地达官贵人门下演出。著有《闲情偶寄》,包括戏剧理论、饮食、营造、园艺诸内容。所作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均存,合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评话集《十二楼》。时人称他李十郎。《笠翁对韵》,共二卷,上卷为上平声各韵,下卷为下平声各韵,共三十韵。以联对形式介绍各韵中常用字及对仗方法。有多种刊本,流传广泛。对于背诵李渔《笠翁对韵》,我有一个想法。既然他能作,我等怎么就不能作!所以,我又依韵作了一韵,还请老师指教。” 
  瞿学富听了,心里暗暗赞扬。 
  接着,瞿学富又让帅承瀛背诵《龙文鞭影》中的“一东”韵。 
  《龙文鞭影》,也是一部讲述诗韵、对仗的书,由明代萧有良撰,杨臣铮增订,清代李晖吉、徐?补续,从而更加完善了。它与《千家诗》所附诗韵、偶句相比,则更为臻美些,当然也更加深奥些,但很不易记诵。要能够背诵下来,是需要有一定理解能力的。 
  这会儿,帅承瀛听了老师瞿学富的话后,便边走边背诵开来: 
  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经书当晓,子史须通。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商王褥雨,汉祖歌风。 
  秀巡河北,策踞江东。 
  太宗怀鹞,桓典乘骢。 
  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邺仙秋波,宣圣春凌。 
  恺崇斗富,浑浚论穷。 
  王使抚虏,魏臣和戎。 
  恂留河内,何守关中。 
  曾除丁谓,皓折贾充。 
  田骄贫贱,赵别雌雄。 
  田戎简要,裴楷清明。 
  子尼鸣节,少勉放筝。 
  巨伯阳谊,许叔阴功。 
  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和凝衣钵,仁杰药笼。 
  义论俭读,展获勤耕。 
  占风令伊,辨日爱生。 
  敝履东郭,粗服西宫。 
  卢杞除患,彭宠言平。 
  放歌渔老,鼓?诗翁。 
  韦文朱武,阳孝缀缨。 
  绮闾贾母,投阁扬公。 
  梁姬值虎,冯后当熊。 
  罗敷陌上,通德宫中。 
  瞿学富听到这里,脸上现出笑容,说道:“好,汝等有如此根基,何须不能作出好诗!待一会儿,大家登上城楼,望着阳春景色,再展诗才。” 
  转眼间,他们来到了东城门大东门下。 
  瞿学富抬头举目一望,见城墙巍峨,雄关确立,门楼高耸,好不威赫。而当年那鲍照所题“东门试骏”四个大字,正悬刻于城门古砖之上,睿睿华重,猷劲朴老,苍凉古迈,显示着倥偬岁月逝去之势,指点着荏苒时光流来之风,无不让人生出感慨。旋即,他又想到古人东门试骏、辕门射柳的隐隐雄貌,以及今人科场举试、雄华投笔的浩浩英姿,复望了一下门前的古道,摇曳的边草,顺手捋了一下胸前略有花白的胡须,吟道:“浔阳城,浔阳州,州城衔古道。” 
  大家听了,都把目光投在帅承瀛、瞿九思身上。因为在众学生眼中,能够对得上这副联的非他俩莫属。 
  帅承瀛和瞿九思也明白,这是老师在专为他俩出题。 
  这会儿,帅承瀛瞅了瞿九思一眼,意思是说,你先答对吧,夺个科场首竣。然而,瞿九思却未有应允,觉得自己是老师子侄,怎好捷足先登。帅承瀛看看,也不好冷场,略加思索,便出口答道:“东门外,东门里,里外通今风。” 
  “好!”众人一听,都齐声喝采。 
  瞿学富并没有回头,面对着城门楼,继续吟哦道:“东门试骏,风浩浩,常伴分鬃烈马。” 
  帅承瀛心里明白,既然老师未有停顿,接着出题,这同样是照着自己来的,不能再推给他人。于是,眉眼一展,马上出口答道:“西城竞鹏,云飘飘,久随并翅苍鹰。” 
  “好个帅承瀛,继续答来。”瞿学富说罢,随即又出口道: 
  “烈骏登坛,进士及第,春风得意。” 
  帅承瀛一听,知道老师的试对开始切题了,由演马已经转到习墨、由武到文了。于是,他更是顺心随意,当即拈来,道:“金榜题名,状元还乡,马蹄爽急。” 
  “好你个‘状元还乡’,连‘进士及第’都未看在眼里。我再要你连中三元。”随即,瞿学富又出题道:“解元、会元、状元,何时汝等可取三元连中。” 
  中国古代所举行的科举考试中,以取中并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者称解元,会试第一者称会元,殿试第一者称状元,合称三元。在三元中,科名最高的就是状元了,故状元者又号称“大魁天下”。那么,在历代科举考试中,能够连中三元者又有几人呢?清王之春,字爵棠,一字芍棠,湖南清泉(今衡阳)人氏,光绪年曾以湖北布政使使俄,官至广西巡抚,后因坐事夺职,著有《通商始末记》、《使俄章》、《瀛海厄言》、《椒生随笔》等。他在《椒生随笔》中记载,古今文三元连中者,只有十三人,他们是:唐代的张又新、崔元翰,宋代的孙何、王曾、宋库、杨置、王岩叟、冯京,金代的孟宗献,元代的王宗哲,明代的商辂,清代的钱檠、陈继昌。顺治初,有武三元王玉壁。独陈继昌(字莲史,湖北蕲水人),人虽呼为陈三元,然而其御牌日“四元及第”,则朝考亦为第一人也。他每试皆列首,故有小印云:“平生不作第二人”,又一印云:“古今第十三人”。就是以欧阳修、王文恪的才学,仅取得其两元,而大魁竟失,荣名岂易尽占哉?历代科场,亦有熬费人一生心血者。康熙三十年(1699年)己卯科乡试,广东贡生黄章已102岁。他赴考入场时,他的曾孙挑灯作前导,灯笼上书写着“百岁观光”4字。然也有其荣耀事。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科殿试,状元蔡升元,乃康熙九年(1670年)庚戎科殿试状元蔡启博之侄。蔡升元及第时,其父蔡启贤年仅46岁,他曾作《纪恩诗》云:“君恩独被臣家渥,十二年中两状元。”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殿试,状元庄因培,其兄庄存与中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殿试榜眼,遂调以诗云:“他年令弟魁天下,始信人间有宋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殿试,探花汪学金,乃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殿试探花汪廷?之子。于是,汪廷?以诗颂之云:“国朝恩荣一英主,汪家父子两探花。”乾隆二十五(1760年)庚辰恩科乡试,浙江主考观保、山西主考德保,竟是兄弟;而他二人,于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科殿试,同榜进士,同授翰林院编修,又相继为翰林院掌握学士,复二人同时分别任礼部、工部尚书,遂传为佳话。 
  帅承瀛,对于当朝和前代士子科举考试的艰辛与荣辱,是深有所识的。这时,他听了老师所出的命联后,想到这是老师在激励与期望自己,以求科场连捷。于是,他精神抖擞,文思滔滔而至,随即出口应联道:“乡魁、会魁、殿魁,今朝吾辈欲夺鼎甲天下。” 
  瞿学富听了,把脸转了过来,说道:“答联确实工。不过,尚不够气派。” 
  瞿九思问道:“何说?” 
  瞿学富说道:“联中的‘欲夺’二字,为何不用‘定夺’二字!欲夺,乃试探焉,定夺,乃恒心矣。汝等切记,为人者,应有此鸿图大志。否则,就不是‘东门试骏’、‘西城竞鹏’了。” 
  帅承瀛和瞿九思随即同声答道:“谨遵师谕。” 
  瞿学富又是个头也不回,径自向城门楼上登去。众学生相继跟随。 
  登楼凭眺,但见田畴一抹,稼穑十里,菜圃青青,更有水车车水,哗哗灌田,风光大好。 
  瞿学富一望,更是触景生情,当即命联道:“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住。” 
  这联的意思是说,水车车出井中水,水伴随着水车走,待水车停下来,流水也便住了。 
  帅承瀛心里明白,这是老师在命联,让大家来对。他分析了一下后,觉得这联词语前后相咬,接得很紧,想对上并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