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 >

第780部分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第780部分

小说: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印度战后重建作必须在战争结束后立即启动。因此要给共和国的金融企业与金融资本家足够的支持。让他们在战争结束之前就为印度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最好由政府牵头与印度签署相关协议;为了鼓励国内的金融机构与金融资本家前往印度投资,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与投资担保;只要金融机构与金融资本家参与了印真战后重建,政府在今后为印度临时政府提供贷款与融资担保的时候,才不会遇到麻烦。至少在立法方面能

    二是优先为印度建立金融体系,重点扶持几个或者几家亲华印度民族企业家。使其成为印度批金融家,从而将印度拉入共和国的金融体系。巩固共和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与言权。

    可以说。第二个建议非常重要。

    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影响力,除了与共和国平起平坐的军事力量之外,与美国在金融领域的地个与言权,准确的说是美元在金融领域的的位有非常重大的关系。只要美元一天不倒,美国就一天不倒。即便世界金融体系已经进入“战国时代”。除了美元、人民币与欧元三大主流货币之外,卢布、雷亚尔巴西货币、澳元、瑞士法郎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力。

    如果说经济竞争也是战场,打击美元就是共和国在这个战场上的主要战术。

    即便没有印度加入,以人民币为主耍结算货币的经济体已经过了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的经济体,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当然,这是按照人口计算的。如果以经济总量计算。美元仍然占据头把交椅。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将印度纳入以人民币为主要结算货币的经济体。人民币就将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结算货币。

    这能带来多大的好处?

    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现在的美国就知道了。数十年来,美国能够称霸全球,主要靠的不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而是充当世界贸易主要结算货币的美元。通过操控美元汇率与美元市价,美国可以不动一枪一弹打垮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冷战期间。为了打击苏联,美国就通过控制美元汇率,在苏联出售商品的时候,全力打压该商品的价格,在苏联进口商品的时候,全力提升该商品的价格,导致苏联在国际贸易中长期亏本经营。刃玉年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说到底就是美国庞大的战争开支与国内前消费导致资不抵债,不得不通过各种金融手段吹大美国的资本泡味。导致次贷危机爆。最终通过大量行美元,让全世界为美国的经济买单。设想一下,如果美元不是全球贸易结算货币,不是其他国家持有的主要外汇。美国敢于大量行货币。吹大资本泡沫吗。能够通过美元贬值,让其他国家为美国的麻烦买单吗?

    简单说。谁家的货卓成为了主要结算货币。谁就掌握了金融铸币权。

    这个权力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呢?掌握了这个权力,等于获得了控制贸易的手段。从而通过贸易控制他国经济,用他国经济为自己服务。别的不说,在纪佑国上台之前,共和国的外汇储备过2万亿美元,相当于用价值2万亿美元的商品,换来了一大堆“白条。”如果美国政府不打算偿还这笔欠款,就可以想尽各种办法“耍赖比如让美元贬值、迫使人民币升值等等。

    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金融资本家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资本家,不是其玩弄金融的手段有多么高明,而是利用了美元的霸主地个。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最厉害的金融资本家不是美国人。而是英国人。而在日不落帝国之前。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资本家不是英国人。而是荷兰人。

    看清了美元的本质,就不难理解“全球化。背后的惊天阴谋了。

    建立在自由贸易基础上的“全球化”实质上就是以美国为的西方世界为了确保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霸权地位,针对欠达国家、展中国家与落后国家设立的惊天阴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全球化”过程中。以金融为压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把世界分成三六九等。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根本不给弱小国家展壮大的机会,更不会给共和国与俄罗斯这些能够对西方世界构成威胁的大国复兴崛起的机会。事实上。在共和国依靠打手 “电力革命。打破西方国家在尖端技术上的垄断地位之前。没有任何一斤,与美国对立的欠达国家成为达国家。而在“全球化”之前。却有数个国家与地区进入达国家地区的队伍。“全球化”是不是西方世界的阴谋,显而易见。

    冉然。真正的达国家,在金融上肯定有言权。

    随着人民币逐渐获得主要结算货币的地位。共和国的金融资本家也登上了国际舞台。

    当然,这些话题都扯远了。

    战后重建开始之后,随着印度的国家基础设施逐渐恢复,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第二轮就业**就将到来。前提条件是。印度的民族企业家通过战后重建完成了原始积累,具备了更高阶段展基础。

    按照顾卫民的计戈打手 ”从该阶段开始,印度将逐步恢复战前耸济水

    。

    与战前一样,印度的经济主要面向出口,即出口导向性经济。与战前不一样的是。印度产,品的主要出口对象不再是西方世界,而是以共和国的主的东方阵营。因为在印度民族企业家的鼎虹识累阶段,其和国的金融资本家广泛介入,所以在印度主展道路的时候,政府要利用金融资本家,引导印度经济朝有利于共和国的方向展。按照顾卫民的建议,不但要在国务院相关部门设立专门的机构。还应该尽量利用全体代表大会。在代表大会中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虽然顾卫民没有明说,但是其意图很明显。

    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为金融资本家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要让立法能够对金融资本家提供支持,就得让金融资本家在立法机构内有言权。

    从根本上讲,扩大印度的就业范围,肯定不仅仅为了提高印度人的生活水平。

    不可否认,扩大就业范围,印度人的生活质量肯定能够得套提高,毕竟打手 个人参与劳动,收入不会高到哪里去,如果有2个人参与劳动,收入就能增加不少。而在印度战后经济恢复的初级阶段,肯定以基本工业为主,产业附加值不会高到哪里去,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也不会高到哪里去。要想提高印度工人家庭的生活质量,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就业范围。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当然,这么做的实质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共和国的问题。

    对共和国来说,需要的就是印度的廉价商品。甚至可以说,这也正是王元庆积极策刮印度战争的根本目的。鼻和国没有足够多的劳动力生产廉价商品,就算有,劳动力成本也将高得吓人。根本没有竞争力。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来看,共和国根本不可能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然纪佑国也不会用其毕生精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让共和国从低端产业国成为高端产业国了。

    可以说。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印度的人力资源是王元庆最优先考虑的问题。

    利用印度的人力资源,不但要从劳动力的角度看,还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

    打手 阶乙人口。绝对是个不能低估的市场。

    哪怕印度只有!甥的中产阶层与富裕阶层,也意味着有打手 亿沁万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共和国生产的高端产品。如果这个数量增加到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就是猕,那就意味着有引乙曰万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共和国生产的高端产品。这个庞大的市场,足以为共和国提供上亿个就业岗个。每年创造数十万亿的产值。

    正是如此。王元庆才坚决反对“奴役。印度。坚持由印度人决定印度的未来。

    顾卫民提到的第三阶段,就是以促进印度的产业结构升级为主要目的,通过技术输出与产业转移,在印度培养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提高印度的生产效率。培养出数以亿计的中产阶级。

    虽然这么做存在一定的风险,即印度进行产业升级会与共和国的企业竞争,而且主要问题还不是竞争,毕竟共和国企业的最大竞争对手是欧美企业。最大的问题是技术保密,准确的说,共和国必须同步进行产业升级。才能确保共和国在高端领域的竞争优势,不至与廉价的印度产品打价格战。但是从长远来看,即便没有来自印度的挑战,共和国也必须保持高端产业的优势地位,因为美欧不会放弃追赶的步伐,通过扶持印度打压美欧,从而迫使美欧加大投入对共和国形成压力,再迫使共和国加快前进的步伐,才能最有效的确保共和国在高端领域的优势地个。

    简单的说。就是有竞争才有进步。

    可以说。顾卫民的这份计戎打手 具有非常长远的战略眼光。

    用后人的评价来说,顾卫民堪称引世纪的马歇尔,正是由他提出的这份计划,使印度搭上了共和国的战车。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等领域都离不开共和国,最终不但成为了共和国的盟友,还成为了共和国最重要的盟友。换句话说,印度战争后印度跟共和国的关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跟美国的关系非常相似。

    从个人角度看,这份计划最终奠定了顾卫民在共和国的政治地个。

    因为该计划写得非常详细,也非常到位。所以王元庆几乎一字没改,并且将主要工作交给了顾卫民负责。

    虽然粮食与就业只是印度战后振兴众多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两个,但是只要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其他的众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或者说,其他的问题。实际上都是由这两个问题产生的。

    当然。能否让印度在战后按照共和国的意愿迅振兴,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战争必须得尽快结束。多打一天,美欧等西方国家就多了一天插手干预的时间;早一天结束,美欧等过就少了一天插手干预的时间。

    即便共和国不能独霸印度利益,也必须主导印度的展方向。

    从这个需求出,战争必须尽快结束,而且越快越好。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一百七十八章 包袱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8…28 3:31:49 本章字数:6577

    ※消辈承毅与项铤辉坐下后,王示庆先询问了前线情洲红※

    裴承毅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介绍情况的时候着重提到了前线部队的状态。虽然裴承毅没有直接说休整的问题,但是意思表达愕很明确。部队状态不好,肯定需要休整,而且是足够的休整。

    “我一直在关注前线的战况,各部队表现得非常优秀。”王元庆话锋一转,说道,“只是我们得不起,也不能等。就在你回来的时候,美国已经联合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南非、土耳其等国向我们施压,要求立即停止大规模军事行动,与印度进行和平谈判。”

    裴承毅的眉头跳了几下,听出了元这番话的弦外之音。

    “美国想干什么、欧盟想干什么、其他国家想干什么,都是司马昭之心。”王元庆冷冷一笑。说道,“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印度战败只是迟早的事情。别说美国承诺不再为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就算美国出尔反尔,甚至欧盟也加入进来,印度也会战败,而且将在不久的将来战败。”

    “欧盟在这个时候站到美国那边去,无非是想得到点好处。”

    王元庆看了眼项铤辉,说道:“话可以这么说,但是问题要从两斤,方面看六欧盟能够得到什么好处。或者说欧盟需要什么好处?

    “近二十年是世界格局大变革的二十年,三多强展开全球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所谓“三”就是中美欧。其中欧盟的实力最弱。不是欧盟的实力不如我们与美国,而是欧盟不团结,没有实现统一。欧盟并不缺乏成为级大国的基础实力,不论是人口、国土、资源、科技、文化,欧盟都有足够的资本成为与我们、美国一样的级大国。

    “欧盟缺乏的就是统一的政治体制,这也是法国、德国与意大利致力推进政治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毫无疑问。即便欧盟明天就实现了政治一体化。未来三十年之内,欧盟仍然不具备跟我们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能力。从政治一体化到最终的统一,看上去只有一步,实际上却需要至少一代人时间。

    “问题是。再过几个年,国际舞台上还有欧盟的立足之地吗?美国已经称霸百年。虽然有人认为,历史上称霸全球的帝国都不止百年寿命,比如英国就称霸两百多年,英国之前的西班牙也称霸了两百多年,再往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