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规划大宋 >

第72部分

规划大宋-第72部分

小说: 规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鹏有些模糊,问道:“大人,基础设施包括哪些?”
  若是在现代,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等。但是在宋朝事情,这些都不存在。所以林星说的基础设施,主要是开山筑路,伐木搭桥,兴办私塾等举措。
  豁然开朗的薛鹏提议道:“大人,既是这样的话,请看这里,处州一带多荒山野岭,百姓居住于深山之中,道路不通,河桥不架,几乎是与世隔绝,可以说是辖区最贫穷落后的地方,我们可以将改善民生的重点放在那里。”
  林星早有此意,闻言大手一挥,站起身道:“那还等什么?走!到处州去!”
  处州的长坑村,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村里上百户人家,世世代代扎根在半山腰上,住的是窑洞,吃的是野草,喝的是山泉水,干的是伐木活,生活状态与原始人没什么两样。
  当林星,阿三,郑铁山和薛鹏以及工程队伍到达这里的时候,看到满山青翠,林木葱葱,风景秀丽,俱都心情舒畅,但是再看看百姓的生活条件,以及那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庞,和双目呆滞的眼神,又让人心情沉重。对比于杭州,此处是另一个极端。
  从随从口中得知林星是知府大人的消息后,乡亲们都围拢在林星周围,争相地看着这个年轻的地方父母官,无神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期盼,但又好像不抱任何希望。
  站在半山腰上的林星面对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沉重地感慨道:“乡亲们,你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长坑村,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直到今天仍然是衣食不保,看到你们风餐露宿,日子拮据,我身为知府,也是感同身受。百姓的疾苦,就是我们官员的疾苦,百姓的心声,就是我们官员的心声,百姓的愿望,就是我们官员的愿望!”
  薛鹏听得心潮澎湃,带头鼓掌道:“说得好!鼓掌!”
  山岭上顿时爆发雷鸣般的掌声。
  阿三觉得用掌声来表达心情实在是太贴切了,从此,每到林星讲到精彩的部分,阿三都会带头鼓掌,久而久之,官员讲话,听众鼓掌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在百姓殷切的目光下,林星指着带来的工程队伍,高声道:“乡亲们,朝廷没有忘记你们,州府没有忘记你们,我林星更没有忘记你们!今天,我们来到长坑村,就是要改变长坑村的面貌,将这里改造成宜居的家园。要想富,先修路!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通长坑村与外界的路桥,大家说,好不好啊!”
  “好!好!好!”
  林星说干就干,带头挽起衣袖,招手道:“走!我们到山脚去,先把过河的浮桥搭起来!”
  阿三连忙领着工程队跟了上去,百姓也蜂拥而上,浩浩荡荡的人群追随着林星,就好像追随着希望一样,坚定地走下去,永远不动摇。
  来到山脚下,林星拿过一把刀,就地取材,用力地砍倒一棵大树,一丝不苟地将枝叶劈去,留下粗壮的主干,在工程人员的帮助下,奋力在河边竖下了第一根桥墩。
  人群再一次爆发热烈的掌声:“好耶!”
  事实上,砍完这一棵大树,林星已是筋疲力尽,但此刻当着众人的面,他还是很知趣地借机鼓励道:“乡亲们,现在我们已经竖起了第一根桥墩,很快就会有第二根,第三根,再过不久,一座坚固的木桥就将横亘江面,把长坑村和外界连接起来,以后乡亲们就可以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人群中爆发欢喜鼓舞的欢呼声。
  一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到林星身旁,拉着他的手道:“林大人,老朽今年已经九十三岁了,我做梦都想着要到后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可是一直没有这个机会啊!这里穷山恶水,与世隔绝,我我走不出去啊!现在多亏了了林大人,老朽才能在躺在棺材之前,出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啊!林大人,您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说着唤过旁边的子孙后代,道:“儿子,孙子,快来给林大人磕头,感谢我们的大恩人哪!”
  他一边说,一边就要跪下去。
  林星哪能让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给自己跪下磕头啊,连忙扶起他,并扶起子孙们,道:“老人家,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不用客气!”
  然后看着在忙碌地砍树架桥的工人,心有感触道:“搭建木桥只是我们改善民生的第一步,以后我们还要做更多的事情,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老人家,你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老人虽年岁已高,但却耳不聋,听到此处高兴笑道:“好啊好啊!听林大人这么一说,我这个老头子都舍不得躺下棺材了,还得在这个花花世界多待几年,看一看未来的美好生活啊!”
  老人的话,让周围的人都不由得大笑起来。
  林星由衷地说道:“是啊!老人家,美好生活一定会有的!”
  他站在大河边,目视着滔滔流水,激流飞湍,想到这里的穷山恶水终将被自己征服,不由豪情万丈,吟诵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吾势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九章 建楼外楼
更新时间2011…7…3 12:56:28  字数:2646

 书接上文。
  正当林星在全辖区内大兴土木,完善基础设施的时候,另一桩需要大兴土木的工程大事,也随之到来,他自己戏称道,看来自己是进入工程季了。
  这桩工程,不是别的,正是端王当日在西湖一言带过的楼外楼。当时林星和端王在游览西湖的时候,曾经开玩笑地说起在西湖边上建一座楼外楼,推出几道招牌菜的想法,那时候林星不过是信口开河,完全没有当一回事,事后也就抛诸脑后了。
  谁知端王回京没几天,居然派出由钦差大臣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赴杭州,大张旗鼓地招摇过市,好像要全杭州的人都知道端王要建一座楼外楼似的。
  那钦差大臣是端王亲信,名叫程东,是个正直和蔼之人,宣读完端王的意思,交代了林星一番琐碎之后,只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便兼程回京。
  薛鹏本来还想拿出准备好的银子打点一下,谁知程东却对这一套繁文缛节完全无视,只说了一句“我非贪婪”,就笑着辞别了林星。
  待到钦差大臣走后,林星和薛鹏打开了装有楼外楼经费的箱子,细细一数,居然有五万两之多。他不由摇头笑道:“端王还真是大手笔啊,我当时只是随口一说,想不到王爷居然拨发五万两白银,看来是打算把楼外楼建成杭州,乃至天下有名的超级食府了!”
  薛鹏的看法完全一致,他举例验证道:“端王正是那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之人。他喜欢玩蹴鞠,就组建了天下最好的球会——齐云社,他喜欢去烟花之地,就包下了京城最好的青楼——撷芳楼,这些都足见端王的性格,这一次兴建楼外楼,自然也不例外。”
  林星盖上箱子,一边点头,一边往外走,道:“说得是!既然这样,那我这个杭州东道主就不能让端王失望,势要将楼外楼建成天下第一楼!走,找沈军去!”
  下午,西湖。
  林星和沈军走在最前面,领着薛鹏,阿三和郑铁山,实地考察西湖,看看在哪里选址,如何布局,如何规划,才能把楼外楼建得与众不同。
  沈军是楼外楼的总工程师,一路细细察看之后,心中已经有些框架,他看完问道:“建楼之前,有件事要先问大人,不知大人此次兴建楼外楼,预算是多少?”
  林星据实说道:“端王划下的白银,共有五万两。”
  沈军听完微微一愣,随即含笑不语。
  林星会错了意,以为要大兴土木,这五万两银子不够,于是忙道:“沈先生,是否银子上有问题?如果五万两不够的,我可以想办法从州府再调剂一些。这楼外楼是王爷的一个梦想,我怎都要不负重托,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
  沈军摆摆手,微笑道:“哎,不是银子不够,是太够了!事实上只要三万两银子就足够了,无论要建多么富丽堂皇的酒楼,三万两都绰绰有余了!”
  说完看了看身后,见薛鹏等人跟得比较远,沈军压低声音道:“端王府中匠师如云,肯定早有预算,深知楼外楼只需要三万两。王爷之所以划拨五万两银子,是因为他深谙官场之道,知道各处关节需要打点,各位官员又再挪用一点公款,所以才多划了两万两!”
  林星心叹原来如此,工程历来是最有油水的差事,官员岂能不趁机挪用一番?不过自己并不是那种人,于是道:“若是在别处,自然是这样,但我是浙江知府,打点就不必了,公款我更不会挪用。所以沈先生尽管放心花银子。”
  沈军点点头,道:“有大人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我还是那句话,三万两足矣,剩下的银子,大人若是不贪的话,可以存放起来。不过切不可让属下知道,虽然说大人的属下都是心腹,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这种事情,还是越少人知道为好!”
  林星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沈军不愧是见过世面的人,深知官道和人心,因而处处提醒自己,就是怕自己太过相信别人,缺乏城府,最终迷失在官场。想及此处,语含感激道:“先生金玉良言,林星记住了!”
  沈军见他一点就通,遂不再赘言,继续商议工程之事。
  按照《梦溪笔谈》中的建筑思想,沈军精心设计了楼外楼的造型和外观,在布局上也别具匠心,至于用材和造工,更是一丝不苟,绝对没有偷梁换柱的豆腐渣工程之嫌,每一块木料,每一方石子,都是严格地挑选过,体现出建筑大师的楼艺风范。
  就在沈军和工程队忙着兴建楼外楼的时候,林星还是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全辖区的水利工程之中,疏浚了多条河流,打通了多条山路,架设了多座木桥,极大地便利了百姓生活。
  这一次,连阿三和郑铁山都感觉到,自我反思过后的林星,真的和以往不一样了,变得勤奋务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朴素,十足一个公仆形象,比之过去的鬼马精灵,行事诡异,更多了一份稳重和踏实。
  至于方腊所部,倒也非常配合,再没有打家劫舍,骚扰州县,整个浙江表面上风平浪静,加上大旱之后出现了短暂的风调雨顺的局面,庄稼茁壮生长,秋季作物有望获得丰收。
  过了一段时间,正当林星准备花大力气广建私塾之时,气象万千的楼外楼宣告竣工。
  这一天,林星带着合署衙僚,并总工程师沈军,一同到西湖参观新落成的楼外楼。
  站在平地上,看着一座三层楼高的食府拔地而起,矗立在西湖边上,挺直地耸入云霄,远远看着就觉气势不凡,楼外楼的外形像一只展翅的雄鹰,俯视西湖,颇有藐视天下万楼的寓意,加之数万片镶嵌在楼宇外面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璀璨华丽,投射在西湖水面,形成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色,更是令人陶醉。
  沈军不愧是沈括的儿子,建筑木工大师,这楼外楼光是看外面,就已经足以和天下任何一座食府相提并论,更遑论其里面的华丽装潢和精美器具了。
  林星由衷地抚掌叹道:“好一座楼外楼!果然是大师手笔,我才一月不来,这西湖就有这么座雄伟建筑拔地而起,任谁看了都觉得神奇!”
  沈军将功劳完全推到林星身上,道:“这都是大人领导有方,预算充足,工人吃苦耐劳,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至于草民,不过是画了一张图纸罢了!”
  林星面向阿三等人,指着沈军笑道:“你们看,沈先生太谦虚了!如此居功至伟的总工程师,居然轻描淡写地说只画了一张图纸,反倒把功劳都让给我,这不是折煞我林星么?”
  沈军半开玩笑道:“非也非也!我所说都是事实,大人不信可以看看,这样一张破图纸,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都画得出来呢!”
  林星忍俊不禁,大笑道:“哈哈!改天我去大街上捡几张图纸,到京城去显摆显摆,也好让王爷知道这世间又多了一个建筑大师,哈哈!”
  薛鹏玩笑之余,不忘正事,道:“大人和沈先生真是风趣幽默。总之一句话,这座楼外楼,两位都是大功臣,王爷不会忘记两位的。王爷,我看时辰差不多了,不如先剪彩和揭匾吧!”
  林星点点头,道:“嗯!好,正事要紧!”
  在一阵笑声之中,将彩带剪断之后,林星扯下蒙在门梁之上的红布,只见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显现出来,上书“楼外楼”三字,字迹瘦削苍劲,真是端王的代表作——瘦金体。
  林星卓立于楼外楼之下,悠然念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