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论语别裁(上册) >

第34部分

论语别裁(上册)-第34部分

小说: 论语别裁(上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团体,就为团体尽忠,不为私事。所以子张问到令尹子文时,孔子便说:“忠矣。”指出令尹子文是国家的忠臣,因为他把私人的利害得失丢开了,完全为国家尽忠。“曰:仁矣乎?”子张又问到像令尹子文这样的做法,他的学问修养,有没有达到“仁”的境界?

    “曰:未知,焉得仁?”孔子说,“仁”是什么他还不知道,他怎么能算得“仁”者?他只是忠臣,仁还不够。对于孔子说的仁,我们在《里仁》篇中曾提到过的,这里不再重复。

    濯足沧浪哪得清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268

    公冶长第五552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事情。 齐国是鲁国的邻邦,当时有一大臣崔杼叛乱,杀掉了齐国君王庄公。 孔子写《春秋》的微言大义,前面已经说过,他常用一两个字标明,衡论是非。这里的“弑”字,就是《春秋》大义的微言。 凡是叛变的人杀了上面的都称为“弑”

    ,所以在历史上看到弑,就知道是叛变杀了上面,在历史上永远留下叛变的罪名。 这是中国历史哲学的精神,也是历史的道德观。 无论怎样成功,如果做了不对的事,千秋万世都要负这个历史道德的罪名,弑就是弑,杀就是杀。 对敌人打胜仗就是克,不是敌人就不能用克。 这是一定的、刻板的,所以崔子叛变杀了齐君就是弑。陈文子也是齐国的大夫,和崔子是同事,地位相当。 古代的交通工具,一部车子为一乘,用四匹马驾驶。 有马十乘,就是有十部马车,一共四十匹马。 以现在来说,小轿车就有十辆以上了,直升飞机几架不去说他。“弃而违之”

    ,对崔子的叛变看不下去,把自己的偌大财产都丢掉不要,逃离了齐国。“之于他邦”

    ,又流浪到别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每个国家都很乱,到别的国家一看,“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他说,这个国家的大臣们,也都是混蛋,和齐国的崔子一样,都不是好东西。“违之”

    ,因此又走。 周游列国,到处走。“之一邦”

    ,又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又是感叹!

    整个世界都是一样,都在混乱,大臣都和崔子一样,没有好东西!

    “违之”

    ,离开了。 这个陈文子,后来不知到瑞士或者非洲的什么国家去了(一笑)。子张就问孔子,老师,像陈文子这个人,你看,了不起吧?

    “子曰:清矣。”

    孔子说,好!

    很清高。 清高的人往往比较自私,只顾自己,不能算是忠臣。

 269

    652论 语 别 裁

    否则,为什么自己国家有难,弃而不救,到处乱走?这里看不惯,那里看不惯,难道国家太平了,就非要你来住吗?

    绝大多数清廉之士,最高的成就只到这个地步。他们清,很清。 他们批评什么事情,都很深刻,都很中肯,很有道理。但是让他一做,就很糟糕。 高尚之士谈天下事,谈得头头是道。 不过,天下事如果交给他们办,恐怕只要几个月就完蛋。国家天下事,是要从人生经验中得来。 什么经验都没有,甚至连“一呼百诺”的权势经验都没有尝过,那就免谈了。 否则,自己站在上面叫一声:“拿茶来!”下面龙井、乌龙、香片、铁观音,统统都来了,不昏了头才怪,你往地上看一眼,皱皱眉头,觉得不对,等一会就扫得干干净净。 这个味道尝过没有?

    没有尝过,到时候就非昏倒不可。头晕、血压高,再加上心脏病,哪里还能做事?

    一定要富贵功名都经历过了,还能保持平淡的本色,最了不起时是如此,起不了时还是如此;我还是我,这才有资格谈国家天下事。不然去读读书好了。至于批评尽管批评,因为知识分子批评都很刻骨,但本身最了不起的也只能做到清高。 严格说来普通一般的清高,也不过只是自私心的发展,不能做到“见危授命”

    ,不能做到“见义勇为”。所以古人的诗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也是从人生经验中体会得来,的确大半是如此。 屠狗辈就是古时杀猪杀狗的贫贱从业者,他们有时候很有侠义精神。 历史上的荆轲、高渐离这些人都是屠狗辈。 虽说是没有知识的人,但有时候这些人讲义气,讲了一句话,真的去做了;而知识越高的人,批评是批评,高调很会唱,真有困难时找他,不行。

 270

    公冶长第五752

    讲到这里,想起一个湖南朋友,好几年以前,因事牵连坐了牢。 三个月后出来了,碰面时,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三个月坐牢经验,有诗一首。 是特别体裁的吊脚诗,七个字一句,下面加三个字的注解。他的诗是:“世态人情薄似纱——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许多好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我听了连声赞好。 这就和“负心多是读书人”一样,他是对这个“清”字反面作用的引伸;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孔子对于陈文子这种人的评论只给他一个“清”字。 总之,“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这话很有道理。 子张又问陈文子这个人,够不够得上“仁”的程度?孔子就说,他对仁的观念都还没有,怎么可能达到“仁”的修养?

    想得太过了

    上面列举出“忠”的榜样和“清”的榜样,接着讲一个道理。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谥文,是鲁国的大夫。 做事情过分的小心,过分的仔细。“三思而后行”

    ,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

 271

    852论 语 别 裁

    子说‘再斯可矣!

    ‘还要再想一次哪!“

    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 作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

    ,的确考虑太多了。 学过逻辑就知道,学过《易经》的道理更懂得。 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但是要三思就讨厌了,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 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 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结果,问题就多了。 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难得糊涂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很有名的大夫,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 经历卫国两代的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两朝代完全不同,宁武子却安然地做卫国的两朝元老。“邦有道则知”

    ,这个邦就是古时国家的别称,国家政治上了正轨,他的智慧、能力、才具发挥出来,了不起!可是后来到了卫成

 272

    公冶长第五952

    公的时候,政治、社会,一切都非常混乱,情况险恶,他还在朝,也参加了这个政治,可是他在“邦无道”的时候,却表现得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很无知。 但从历史上看出他并不笨,他对于当时的政权、社会,在无形之中,局外人看不见的情形下,在努力挽救。 表面上好像他碌碌无能,没有什么表现,可是他对于国家、社会真的做了事。 所以孔子给他下了一个断语:“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说宁武子那种聪明才智的表现,有的人还可做得到,但处于乱世那种愚笨的表演,就难以学到了。人们到了社会历史发生变动的时候,尤其是古代帝王政权变乱时,在前一个君王手上,充分表现了政治才能的人,本来是很容易遭忌的。 这是政治上千古以来不移的定例。 何以如此?有点莫名其妙的,也许是人类心理的通病,能干了会有人妒忌的。 为什么妒忌?只能说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我们必须以学问、道德来消磨它。 这种妒忌心理,到了事业或利害相对的时候,就忌刻别人。 所以学问之道,就要了解自己的心理,把这些罪恶的心理,消磨了、转化了,那才是真正“仁道”之“仁”。所以孔子说到宁武子,当初他的才能表现得那么高,应该遭人家的妒忌;但是到了变乱的时候,他表现很碌碌无能,没人打击他,也没有人仇恨他,这一点修养是别人做不到的。 人在得意时,聪明才智很容易露锋芒;“其知可及也”

    ,这点大家还可以做得到。 但是朴实无华、老实平淡、笨笨无能的样子,“其愚不可及也”

    ,这就很难做到了。这里我们就想到清朝名士郑板桥,说过几句很了不起的

 273

    062论 语 别 裁

    话:“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绝顶聪明的人,不是故意装糊涂,而是把自己聪明的锋芒收敛起来,而转进糊涂,这就更难了。 下一句话说待人接物,遇事退一步,把利益权位都让给人家,心里很舒服,并不希望人家事后报答,只要当时心里舒服就好。这也是孔子说宁武子的“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的另一引伸。

    不 如 归 去

    下面讲到:

    子在陈曰:归与!

    归与!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归与的“与”字是惊叹词。 这一节等于孔子的一段传记。这是孔子周游列国,到晚年的时候,要想回来讲学的自白。这里谈到学问之道。 我们要特别了解的是,孔子在这段时间周游列国,对于国家天下大事,了然于心。 有很多很多拿到政权的机会,但是他不要,他认为国家天下所以安定,必须要以教育文化为基础,于是他决心回到自己的国家讲学去。 此时他很感叹地说:回去吧!回去吧!

    “吾党之小子狂简”

    ——小子是年轻人。党是指古代的乡党,也就是鲁国这一些跟随他的学生们。“狂简”

    是两个典型。豪迈、慷慨,多半年轻人喜欢的个性和作风就是“狂”。

    轻易、

 274

    公冶长第五162

    草率,对国家天下事掉以轻心,就是“简”。我们知道宋代的名诗人陆放翁,(在唐末民初,有更多的文学家喜欢捧陆放翁,誉他为爱国诗人。)他的一首名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与伯仲间。”这是他当时的自述。 他在少年时代,希望带兵打仗,把金人赶出去,那种幻想中的气魄,非常可爱可嘉;后面四句则说到年纪大了,头发白了,一无所成的感慨。 现在引用他的诗“早岁那知世事艰”

    ,说明年轻人虽然富有冲劲,但容易犯轻狂的毛病,太过冲动,这就是“狂简”的狂。 第二种典型“简”

    ,把天下事看得太容易了,自己想到就好像做得到一样,年轻人也容易犯这个毛病。“吾党之小子狂简”

    ,是说跟自己的这班年轻人,蛮有豪气,看天下事太容易了。 虽然文采不错,“斐然成章”地议论纷纷,毕竟还未成器。 像现代许多年轻人搞的书刊著作,大谈国家天下事,头头是道,但文章是文章,天下事是天下事,这完全两回事。 要做到事理合一,非有几十年亲身艰苦的经历,是不会了解的。 所以孔子认为,必须要回国教育后一代,决心把精神放在教育上,培养国家的根本。“不知所以裁之”这句话,是说年轻人有够狂的豪气,凡事看得太容易太简单。 文章见解固然有,却不知道仲裁,不知道裁取。 如何是该不该?怎样是能不能?都不考虑。 学问之道,最难的是如何中肯仲裁。 像做衣服的技师一样,要把一块布裁剪成一件合身而大方的衣服,这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 所以他一心要回到鲁国,献身于文教的千秋事业。

 275

    262论 语 别 裁

    这一段,在时间上说,很可能是孔子晚年回国讲学的情况。 为了整篇《论语》的行文,特地安排在这一篇。 也很可能是孔子在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