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 >

第3部分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第3部分

小说: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日,汇缘居里十分热闹。
  且说这汇缘居乃是长房所居之地,汇缘居虽不及絮雪居冬暖夏凉,却是个风水极好的地方。后院假山为靠,前庭细流汇源,水在屋前蓄成小池,名为福在肯前满堂春。水池中有鲤鱼多尾,名为年年有余吉庆家。周边种满青松,青松长得极好,取终南虬松寿不老之意。 
  汇缘居有一正房、二侧房、四后房,还带了两小院儿。
  公夫人身为长房嫡夫人,自然住在正房;瑞莹嫣和瑞三娘是长房的嫡出姑娘,住一块儿,居东侧房怡悦轩;瑞致兴是长房的庶出长子,虽不受公夫人待见,但碍着面子,公夫人还是让他居东侧房映月轩;长房的贵妾斐氏、贱妾纪氏(瑞致兴生母)、柳氏则住在后房。
  只是今日一过,瑞莹嫣便要搬出汇缘居怡悦轩了——按照汝国公府历来的规矩,每位少爷姑娘满实十岁之时,皆要搬离生母/嫡母单住。少爷们是搬去外府划了个小院自己住;而姑娘们则是搬到北边的莞园一块儿住——早前些日子,公夫人便忙里忙外地打点这打点那,就怕瑞莹嫣在莞园住得不舒坦,恨不得将汇缘居里的好东西全给瑞莹嫣搬过去。
  老夫人也是给足了长房面子,开了口,准备在汇源居过花时节、祭拜花神娘娘,还要在汇源居给瑞莹嫣过生辰。
  汇缘居老早便忙开了,公夫人更是忙得脚不沾地,还牢牢记着要瑞莹嫣和瑞三娘二人在一旁仔细听、看,学着管家的本事。得空,公夫人才瞥一眼堂下候了小半晌的几个妾室。只这一眼,便叫公夫人皱紧了眉头。“柳氏,你这脸到底是怎么个回事儿?”
  原本白白嫩嫩的小脸蛋儿长了点点红斑,东一块西一块的,难看极了。
  柳姨娘哭丧着脸,“婢妾也不知怎的,这几日脸上总是痒痒,婢妾又忍不住挠它,今日起来就成了这副模样!”
  贱妾没有好身家,想要得宠,靠的还不就是一张漂亮脸蛋和一副好生养的身子。若要在平日,公夫人还不得乐呵乐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今儿个又是花时节又是二闺女的生辰,偏生柳姨娘一脸晦气,便叫公夫人心生不喜。
  “许是春夏交替,节气变换,妹妹惯来又不爱忌口,所以妹妹身子受不住,这脸上啊,才闹痒痒了。”斐姨娘笑道。只这一句话,便硬生生扭转了柳姨娘的处境,既讽刺柳姨娘身子娇气,又嘲笑柳姨娘贪食不知忌口。 
  “姐姐可冤枉妹妹了,平日里的吃食,可不是姐姐先挑,妹妹最后的么!”柳姨娘自然不甘示弱,回了一嘴,还不忘拉上纪姨娘,“纪姐姐,你说是与不是?”
  纪姨娘搅着衣袖,很不想搭理她们俩:“这,这当然是按着规矩来。”
  “好啦。”公夫人可没心思在这当头看几个妾室狗咬狗一嘴毛,“你这脸啊,可得好好将养,只是这几日府里实在是忙透了……这样罢,叫你跟前的大丫鬟领了腰牌出府一趟,买些止痒的药膏来,倘若过几日还是没有好转,再请个大夫给你看看。” 
  柳姨娘哼哼唧唧不大乐意,但也知道顶着这张长满红斑的脸是有多难看,磨蹭了一会儿便退下了。她原是老夫人跟前伺候的丫鬟,能比得上斐姨娘和纪姨娘的,只有老夫人的恩宠了,这要是让老夫人生厌了,那往后的日子什么盼头也没了! 
  又忙了好一阵,便听外头一声高唱:“老夫人到!”汇缘居顿时一静。
  公夫人亲自携着瑞莹嫣和瑞三娘出来接见老夫人,斐姨娘和纪姨娘不敢造次,低头垂首跟着后头。
  只见老夫人由几个丫鬟仆妇拥簇着走来。老夫人身穿一件粉金色百福缀珍珠长袍,肩上披着一条长锦流苏绣君子兰披襟,挽了一个朝天髻,戴了一幅五彩凤凰衔珠展翅头面,耳间一对羊脂玉吊环,脖间挂着一串碧玺镶金珠子,共六十四颗,左手一红玉镯子,右手一檀香佛串,脚踏绣着金线的千层底,端的是尊贵。
  公夫人十分高兴,仿佛面上能笑得开出花来——老夫人的穿着愈隆重,愈有重视长房之意。有了老夫人的重视,自己手中的掌家大权才能握得牢固,长房在汝国公府的地位才能越高。
  公夫人很是机灵,刚跨出门,一溜烟儿就到了老夫人跟前,先规矩地福了福身子,再亲亲热热地搀起老夫人,一边引老夫人进去,一边说道:“母亲要过来了,怎的也不派人吱一声,媳妇好亲自去接您呀!”
  “今个儿你事儿多、事儿忙,索性寿安居离汇缘居也近,犯不着这般麻烦。”老夫人笑道,“你有这心思就足够了,老婆子清楚着呢。”
  “总是母亲心疼媳妇的,媳妇孝敬您,也是应该的呀!”公夫人笑着搀着老夫人上座,“莹姐儿、三姐儿,快来见过祖母。”
  “祖母安好。”两个女娃娃乖巧地福了福身子。
  老夫人一瞧,很是满意。
  只见瑞三娘身穿一件浅红色绣花对襟小短衫,下配一袭流纹千层裙,头上用红色金陵带扎了俩小椎包,一左一右各缀一支白玉蝴蝶觅花釵,端的是栩栩如生。
  再看瑞莹嫣,一身大红色牡丹绣金片苏裙,罩了一件粉蓝色长纱,挽了一个百花分肖髻,戴了昨儿个老夫人命人送来的艳粉色晶玉雕牡丹花头面,两耳一对白玉吊环,脖子上挂了一串琉璃珠子,脚蹬褐底青丝鞋,甚是好看。
  早有机灵的丫鬟奉茶上前,乃是老夫人惯来爱喝的雪松子。
  老夫人品了几口,眼中尽是合意,又放下茶盏,招手而道:“莹姐儿、三儿,到祖母这儿来。”
  瑞三娘还小,忍不住性子,一听老夫人这话,蹦蹦跳跳就凑到老夫人跟前,一把挽住老夫人的胳膊,撒娇般唤了句“奶奶”。瑞莹嫣则规矩多了,垂首低眉来到老夫人跟前,轻巧地唤了声“祖母”。
  老夫人兴致很高,笑眯眯的,“哎,哎”应了两声。先从自己的腕上褪下了一个羊脂玉镯子,拉过瑞莹嫣的手腕,替她戴上,念了声“愿花神娘娘赐福吾孙”。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银镯,戴在了瑞三娘的腕上,依旧一声“愿花神娘娘赐福吾孙”。
  大夫人眉眼一挑,看清了二闺女腕上戴的是个羊脂玉镯子,心里便有些膈应了。想当初,大闺女满实十岁那一年的花时节,老夫人可是给了大闺女一个足足有两指来宽的龙凤呈祥大金镯子的!要知道,那大金镯子还是老夫人的公主嫁妆呢!这羊脂玉镯子虽好,到底小了些,又不是公主嫁妆,难免失了气派。
  “怎么不见兴哥儿过来请安?莫不是想着今儿个花时节,偷懒赖床了?”
  纪姨娘心中一咯噔,嘴角扯着笑,委委屈屈地看了公夫人一眼。
  公夫人忙道:“母亲莫生气,容媳妇解释。原是媳妇想着兴哥儿是男娃娃,这花时节祭拜花神娘娘皆是女儿家的功夫,索性叫他呆在屋里头温习功课,莫得过来以免冲撞了花神娘娘。只待祭拜之后,再叫他出来。”
  “这样也好。”老夫人接受了公夫人的说辞,“兴哥儿也大了,功课可得紧着。”
  “母亲说的是。”公夫人松了口气,端起笑来,“媳妇定会好好督促兴哥儿的。”
  瑞致兴是汝国公府的长孙,虽然是个庶出子,但碍着长孙名号,又是唯一的儿孙,国公爷和公夫人对他的功课还是上了心的。当然,也只是上了心而已。今年年八的瑞致兴去年刚开蒙,请的是附近书院里的一个教书先生,姓洪。
  瑞三娘机灵呀,一见老夫人有不喜的先兆,赶忙蹭着老夫人的胳膊撒娇:“奶奶,您可不知道,兴哥哥看书写字可认真了,三儿在一旁玩儿他都不知晓哩。而且兴哥哥好厉害啊,三儿都看不懂书上说的是什么呢!”
  老夫人一乐:“三儿比兴哥儿小,是妹妹,看不懂书上说什么也是常理……唔,说来三儿也七岁了,是到了识字的年纪。老大家的,改明儿挑个吉祥日子,让三儿同莹嫣一块儿上学罢。”
  公夫人笑着应下称是。
  正这时,有丫鬟来报:二夫人和四姑娘、郭姨娘过来了。
  “杵在那儿做什么,还不快请二夫人进来,二夫人身子重,可受不得寒气!”公夫人眼中闪过一抹异色,连连招呼几个跟前伺候的丫鬟, “快快取来我屋里头那几个新制的鹅绒软枕给二夫人垫上,还有小厨房里腌制的酸梅子和炉子上烫着的酸梅汤,都拿过来。”公夫人吩咐得有理有序,既突出长嫂身份,又显得知礼贤惠。
  老夫人一旁看着,眼里嘴角都带笑。
  二夫人穿了一件水蓝色宽袖长袍,随意挽了一个飞云髻,两支碧玉簪当作点缀,耳间一对翡翠珠子,腰系五福香囊,脚踏软底青丝鞋,一手抚着微微隆起的肚子,一手牵着一身红衣的瑞四娘,缓缓而来。郭姨娘离两人一步远,小心翼翼地跟着。
  “媳妇来晚了,还请母亲饶恕则个。”二夫人笑着福了福身子,又与公夫人相互见了礼,“嫂嫂辛苦。”
  瑞四娘紧随其后,福了福身子,道:“四儿给祖母请安,祖母安好。给大伯母请安,大伯母安好。”
  郭姨娘跟在后头磕头请安。
  “坐罢,坐罢。”老夫人一脸心疼,“你那地儿本就远了些,如今又有身子,当是要以身子为重。”待老二家的称是入座,又有丫鬟端来了吃食汤水,老夫人才换了笑脸,“四儿,快过来祖母这儿。”
  “是。”瑞四娘应了一声,来到老夫人跟前,“祖母。”
  瑞莹嫣自诩为长,爽快地让出老夫人左边的位置,让瑞四娘能挨得近些。瑞三娘则是眼神不差地盯着瑞四娘,紧紧揽着老夫人右边胳膊,对自家姐姐的行为不乐意得很。
  老夫人还是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小银镯,拉过瑞四娘的手,替她戴上,照旧是一句“愿花神娘娘赐福吾孙”。
  距离祭拜的吉时还有段时间,瑞三娘和瑞四娘都是惯会逗乐老夫人的,一左一右说着趣话儿,又有公夫人和二夫人在一旁时不时插上一句,哄得老夫人很是高兴。
  正闹得开心,便有一名身穿藏青袄子的圆脸仆妇从外头进来,乃是公夫人跟前伺候的许妈妈。只见许妈妈冲几人福了福身子,道:“禀老夫人、公夫人,祭拜花神娘娘的时辰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附加说明~~~本文有个BUG:桐宝在码这一章滴时候还不知道真的有花朝节这个节日(望天……)知道时也没法改了,so,码字码的是“花时节”,各位大大们看过就好,不要被误导哟( ̄▽ ̄)//


☆、004 姑娘生辰,祭花时节(下)

  正闹得开心,便有一名身穿藏青袄子的圆脸仆妇从外头进来,乃是公夫人跟前伺候的许妈妈。只见许妈妈冲几人福了福身子,道:“禀老夫人、公夫人,祭拜花神娘娘的时辰到了。”
  “那便开始罢。”老夫人开口发话,众人皆称是,起身同往。
  祭拜花神娘娘的地方安排在汇源居正房。因着往时过花时节,不是安排在寿安居,就是安排在公主府,所以汇缘居并没有安置花神娘娘玉像的屋子。
  不过公夫人信佛,早年还在正房辟了间偏屋作小佛堂,索性,公夫人便叫人将小佛堂重新置办了——先撤了佛像换玉像,又撤了佛纹帐换百花帐,再撤了念珠木鱼换露水花台……地方虽然小了些,但好在公夫人下了大功夫,花房当值的下人又尽心尽责,用心装扮了一番,倒也似模似样。
  丫鬟们端着木盆在一旁候着,木盆里头是浸泡了一百种鲜花瓣叶的温水,这水还是二更时分特地命人从城外取来的山泉水,清澈甘甜。众人先用温水净手净面,再诚心上香祭拜祈福,随后各自挑选两株花儿,一株放进了特制的香木盒子里,另一株拿针线亲手缝制在一支钻了小孔的香木簪子上,别进发间,又开了尘封的百花酒各饮一杯,余下的百花酒打赏给一旁伺候的丫鬟仆妇们,这才作罢。
  众人这才拥拥簇簇回了正房里屋。
  早前的小圆桌教人撤下了,换上了一张红木雕葡萄纹嵌理石圆桌,用膳器皿一一摆在桌上,八菜一汤放置中央。
  领头的是汇源居的大丫鬟庆柳,一见众人进来,连忙携着几个丫鬟福了福身子,伺候众人入座,净手漱口。
  “这丫头倒是机灵。”老夫人很是满意,冲公夫人夸了一句。
  公夫人笑道:“母亲谬赞。”
  那庆柳也是懂事,又福了福身子,给老夫人谢恩。
  妾室姨娘没有资格同老夫人一桌用膳。斐姨娘、纪姨娘、郭姨娘三人皆是磕头跪安,到偏室凑一桌用膳去了。
  正这时,有丫鬟来报:大少爷过来了。
  瑞致兴有些忐忑地站在院子里。
  虽然那报信的丫鬟艾儿才进去一会儿,但瑞致兴总觉得过了好久好久,忍不住手脚哆嗦。
  一见艾儿出来,瑞致兴急急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