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根霸三国 >

第148部分

草根霸三国-第148部分

小说: 草根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闻言,一时语塞。害羞的低下头。勇猛的赵云也有害羞的时刻?太史慈觉得有趣。一个平时里严谨自律,严格训练将士、不苟言笑的人,忽然也流露柔情似水的一面,的确弥足珍贵啊。

    赵云低头强忍心头的慌乱。一会儿后,他抬头看着太史慈传音说道:“太史,别取笑本将了!太史,别光站着啊,我们兄弟小酌二杯啊……。”

    “呵呵,子龙兄,喝酒可以,只是你别说兄弟耽误你的好事啊……”太史慈依旧不依不饶调侃赵云说道。赵云面对太史慈的不正经,无奈地摇摇头。

 第二百三十章 赵子龙武技进化

    等二人相对跪坐在桌案时,伙食营的将士也把上等的酒菜端送进营帐。等伙食营的将士退出去后,公孙娥领着二名侍女款步从屏风后面走过来。公孙娥也不顾及有陌生人在场,便如玫瑰花一般娇柔的坐在赵云的身侧,而二名侍女则是动作轻柔的给他们整理酒具,细心的侍奉着。

    公孙娥面容娇美,明眸善睐,奶白的肌肤吹弹欲破。在陌生人面前,毫不顾忌展现和赵云的亲密关系,乃是小女儿情窦初开的心态。对于这些,年纪相仿的赵云有点手足无措,而身为过来的人,太史慈自然知晓其中的奥秘。

    太史慈和赵云对饮一杯,公孙娥亲自倒酒。公孙娥一边给太史慈倒酒一边轻声问道:“你就是太史慈?”

    “嗯,郡主,卑职便是太史慈!”太史慈含笑顿首回答道。

    公孙娥微微一笑,放下酒壶,继续问道:“太史将军,你身现边塞,是不是说明蓟侯已经解决棘手的麻烦?”

    “呵呵,郡主真是聪慧啊!”太史慈由衷的赞道,“回禀郡主,太尉刘虞,宗主黄流等人已经认罪伏法……此时,蓟侯正在燕京城处理善后事宜!”

    “呵呵,哥哥终于顺利解决心头之患啊!”公孙娥禁不住拍起手掌。而后,她便紧偎着赵云不再言语。

    之后,赵云便和太史慈一边喝酒一边闲聊。聊天中,太史慈便把自己离开长安城发生的重大事情一一相告给赵云,当然有些细节:比如在洛阳城遭遇邪灵教的事情,以及后来在平原郡劫杀刘虞粮草的事件,以及归入江东的事迹,都被太史慈刻意隐瞒了。

    当然,太史慈把在洛阳城附近和吕布交手的事迹也告诉赵云了。当赵云听到凭借太史慈的武技也难在吕布手底下走出十招,顿时惊愕当场。

    “呵呵,子龙兄,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太史慈面色坦然的说道,“那吕布出招的速度真是急如闪电,快似流星。吕布出招的速度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他的噬魂真气,如果长时间与吕布对战,即便实力与其相当,最后还是难免一败!他的噬魂真气能迷惑对手的心神啊……当时我和云儿联手,一边与之对抗,一边还要和自己对抗!”

    赵云沉浸在太史慈的描述中,在意识里模拟与吕布交手的情景。模拟中,他的额头便沁出豆粒大的汗珠。公孙娥见状,急忙从袖口里拿出手帕擦拭赵云额头上的汗珠。他们对面的太史慈,知道是自己推崇吕布的武技,激起了赵云的好胜之心。毕竟年轻,血气方刚,即便赵云生性淡定稳重,一听说有武技出众的高手,他自己会心生与之比斗之念的。

    按照太史慈的描述,赵云也觉得自己难在吕布手下走出十招。为了转移赵云的注意力,太史慈又把在神亭岭与江东小霸王孙策之间的交战告诉赵云。当赵云听到孙策拥有御兵术,顿时脸现惊羡之色。他打断太史慈的话语说道:“太史,江东孙策使用的手戟是什么样的……。”

    太史慈听到赵云如此相问,便将孙策的金色手戟长短以及形状坦诚相告。赵云听完,一边思忖一边说道:“太史,实不相瞒,最近一些时日,本将也能用意念催动品质高的兵器,不过一般的长柄兵器过于沉重,而短柄武器又过于轻灵,不好控制,形成不了杀伤力……。”

    “啊,子龙兄也领悟到了特殊技能啊……”太史慈惊喜的说道。理论上说,一般的超级猛将都可以领悟唯一的特殊技能,比如太史慈的御水术,孙策的御兵术。如今,赵云也领悟到特殊天赋技能,而且也是金系的御兵术。这种御兵术适应的范围比御水术广多了。

    如果赵云有趁手的武器呢?太史慈思忖之间,猛然想起自己当初在冰火岛打开青铜宝箱时,获得的四根青铜手戟。太史慈想到此处,便鼓足真气于声音中,对营帐外的燕云侍卫吩咐说道:“四哥,请你把放置在万里沙背上的四根青铜手戟拿过来!”

    “喏!”一个浑厚的声音在营帐门口想起。紧接着便是一阵急促的步伐由近及远而去。等急促的步伐再次想起,燕云侍卫禹四便挑帘进入营帐内。他态度恭敬的将一个包裹递给太史慈,而后便转身离去。

    在赵云和公孙娥的关注中,太史慈迅速打开包裹,四根青铜手戟便呈现在空气里。青铜手戟样式古朴凝重,整体都是锈迹斑斑。

    “子龙兄,你试试这四个手戟可趁手?!”太史慈温和的说道。

    “好吧,我来试试!”赵云说完话,便凝神关注四根手戟。转念之间,四根手戟匪夷所思的从桌案上漂浮起来。

    “呵呵,太史,这四根手戟形状和重量都极其合适啊……”赵云一心二用,一边用意念控制手戟,一边轻笑对太史慈说道。而公孙娥显然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诡异的奇观。在她看来: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控制漂浮空中的四根手戟。

    在赵云的意念控制下,四根手戟或快或慢在空气里排列各种形状:时而聚集成箭矢形状,时而分散呈四边形,时而四根手戟相互攻击,“砰砰”清脆的金属相击声音不绝于耳……

    最后,赵云禁不住清啸一声,电光火石之间,四根青铜手戟闪过一道青芒,“蹭蹭”的轻响后,四根青铜手戟便插入赵云身后。此时赵云身穿的九龙锁环甲,其背后四个龙头正好放置四根青铜手戟,天衣无缝浑然天成。

    “呵呵,太史,这四根手戟真是为本将量身打造的啊,绝对能形成不亚于本将武技的杀伤力!”赵云兴奋喜悦的对太史慈说道。

    “呵呵,子龙兄,这四根手戟原来有这么大的用处啊,原来本将以为它们只是废铜烂铁啊……”太史慈漫不经心的说道。

    “哦……”赵云猛然想起:自己的虎头湛金枪和九龙锁环甲也是太史慈赠送的……这是他十分动情的看着太史慈。

    “呵呵,子龙兄,你怎么了?本将脸上可没有开花啊!”太史慈又开始打趣的说道,“子龙兄,别愣着啊,我们喝酒!”

    在太史慈的倡议下,二人连干了三碗酒。公孙娥也被二人的兄弟情谊感染,也兴致勃勃的参与其中。

    半夜时分,高顺和苏尔曼率领二千骑兵赶到飞龙镇。为了不影响公孙娥休息,他们便转移到太史慈的营帐继续痛饮。吃喝间,太史慈赵云、高顺苏尔曼四人便商议如何布置明天的阵地战。

    赵云听完高顺汇报情况后,便朗声说道:“太史,高大哥,苏尔曼大哥,此时你们一方有二千多骑兵,我方有一千多骑兵和三千步兵,除此之外,营地里还有一万俘虏。这些俘虏论罪当死,但是蓟侯安排他们来前线戴罪立功……而我们的敌人戎狄军队,还有三万的兵力!”

    “呵呵,真是跟着太尉刘虞混,越混越挫啊,戎狄军队才三万啊……”苏尔曼闻言,禁不住嘲讽说道。这不是苏尔曼背叛了自己民族,而是性情耿直的他没少受部落王族的欺负啊,“赵将军,请放心,不是本将轻敌,不是本将狂妄,就是我方三千……嘿嘿,总之明日一战,我方定会大获全胜的!”

    苏尔曼口无遮拦时,便被太史慈瞪了一眼。体感到太史慈的警示,苏尔曼连忙改口说道。

 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力足出城迎敌

    赵云为避免尴尬的气氛,他笑吟吟看着苏尔曼说道:“苏尔曼大哥的心态是对的,一个战士,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是保持必胜的心态;无论面对多么弱小的敌人,都要保持狮子搏兔的谨慎!呵呵,总之,我们要在心态上藐视敌人,在战场对战中重视敌人,时刻保持全力以赴的斗志!”

    “好,子龙兄说的好!”太史慈带头鼓起掌来。虽然赵云和高顺武技不在一个档次,但是赵云带兵的风格和高顺极其相似:仿佛是从一个磨子打造出来一样,都是注重平时训练的细节,保持军纪面前,将士一律平等,同时又是爱兵如子。

    当然,一个士兵能成为一名陷阵营将士和白马义从,成为他们麾下的勇士,条件也是极其严苛的。

    第二日清晨,没有围栏的营地里想起集结的鼓声。吃完早餐的全体将士结束短暂的休息,骑兵骑马,步兵步行,快速赶往简陋的校军场。赵云和太史慈并肩站在一米高的土台上,燕云侍卫和白马义从侍卫分列土台下面二侧,高顺苏尔曼已经一干营校尉一字排开站在土台前方三米处。

    集结的将士以队为单位报数,队长把人数报告给曲军候,曲军候又把合计的数字报给部司马,部司马又把统计的数字报告给营校尉,最后营校尉把所部的将士人数报给赵云和太史慈。

    太史慈麾下二千多骑兵位列整个军队反正的左边,赵云统率的白马义从和步兵则是位列整个军队方阵的右边,中间的方阵人数最多,乃是来自刘虞一方的俘虏。猛然面对一个军团规模的兵力,赵云也有点的不淡定,他暗中调整自己的呼吸,而后星目连闪精光,来回巡视了一遍巨型方阵。

    赵云把手一挥,浑厚的鼓声便戛然而止。鼓声一停,赵云和太史慈同时感到一股浓重的肃杀之气从万人方阵中劈面而来。二人在浓郁的肃杀之气刺激下,不由得相互对视一眼。二人同时在心底感叹:一万多将士组成的方阵,果然壮观,果然气势非凡,果然不同凡响啊。

    面对澎湃的肃杀之气,二人心头压陡然而生“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舍生忘死的勇气和气魄。太史慈对赵云重重点点头,赵云心领神会的便对万人方阵开始训话:“诸位,今天我方要出城迎击戎狄军队!古人云:文死列位,武亡沙场!沙场对我们而言,就是生命绽放的舞台,就是生命最好的归宿!……今日是我方与戎狄军队决一死战的时机,希望诸位保持昂扬的斗志,奋勇杀敌!最后,本将会把诸位的表现如实上报给蓟侯,让蓟侯论功行赏!”

    赵云说着话,把目光重点盯在俘虏组成的方阵上。这些俘虏不是刘虞麾下的御林军,就是地方宗族的族兵,他们平时只知道耀武扬威,并没有多大的战斗力。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如果他们在即将发生的战斗中不拼死作战,估计下场还是被军法处死,因为他们是待罪之身。

    他们在赵云的动员下,也是个个战意十足,就是平时生性胆小的族兵,此时也在握紧拳头发誓:就是死在战场,临死前也要拉个敌兵做垫背的……

    赵云看着俘虏将士热血的表情,满意的点点头。在明媚的阳光下,赵云举起表示军队出发的红色三角旗。在赵云的指挥下,一万多大军便按照部曲的编制一曲接着一曲有序的离开校军场。

    此时,守城的将士已经将三座城门洞开。覆盖在官道上的残肢遗骸以及各种城防器械也被清理干净。就连距离城墙根数百米处尸体堆积而成的掩体也被清理,数千敌人的尸体也被就地掩埋。

    一万多大军分成三路通过三个城门,保持齐整的队形匀速的速度冲到飞龙岭北边的草地上。骑兵在前,步兵居后,当然步兵方阵又细分为长枪方阵和盾牌兵方阵,弓箭手方阵位列最后。

    作为主讲,太史慈和赵云并列站在大方阵的前面。此时,对面的戎狄军队也在集结军队,由于都是骑兵,戎狄军队才组成一个方阵便从营地里急速冲向战场,紧接着便是第二个方阵集结完毕……这种方式虽然粗糙,却胜在机动灵活。随时能应对突发的事件。

    地动天摇之中,声如滚雷的马蹄声中,冲天而起的烟尘中,一波接着一波的戎狄骑兵直往战场冲来。直到距离官军方阵的千米处,戎狄的骑兵才立马静止原处。千米是骑兵最佳冲锋的距离,这个距离战马和将士都会感到兴奋的。

    如果说官军的方阵是规则的雁翅阵,那么正在集结的戎狄军队就是纵向的一字长蛇阵,其队伍由头向后不知绵延多少米啊,乌压压的一眼望不到尽头。如此“一”字阵型,可以保证受打击的面积小,同时又能保证疾速冲锋的可能。

    对于戎狄军队的构成,与戎狄作战多年的赵云自然熟烂于胸,而太史慈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