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根霸三国 >

第221部分

草根霸三国-第221部分

小说: 草根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孙氏基业立下汗马功劳,难能可贵的是,凌家也支持孙权进一步发展,去逐鹿天下问鼎江山。可是大战将近,孙权又特别需要甘宁这样的猛将。如此麻烦的事情,只能以后慢慢调和了。

    对于甘宁的投诚,孙权的智囊也提出甘宁是否是诈降?但是都被英明的孙权一一否定了,尤其是当初江夏战役中甘宁令人费解的举动,主动放弃击杀敌人的机会。如今,在鲁肃的解释下,一切迎刃而解。这说明甘宁对孙权集团有兴趣,否则也不会在黄祖眼皮底下隐藏实力。

    综合有关甘宁的信息,加上鲁肃提供的最新信息,孙权看到了甘宁的心思,想投奔自己。

    因为甘宁本身综合战力超群,比一般的超级猛将厉害许多,如此身手,如果要是谋官发财,甘宁何不投奔曹操或者袁绍呢?……孙权集团其他智囊由此向孙权提出这个问题,他们一致认为孙权接纳甘宁,会带来麻烦的,尤其是和凌家的仇恨,势必不可调解啊。因为凌操的儿子凌统也掌握了祖传的无影箭艺。这说明凌统也有报仇的实力了。而年轻,必然气盛,凌统好对付吗?

    对于这些担忧,孙权一言避之:在发展中解决这个难题!冤冤相报何时了?!……本将作为一方霸主,难道没有这个面子和力度?

    除掉当事人甘宁和太史慈,外人都不知道他们之间的约定。其实,按照秉性,甘宁也想过去投奔曹操,但是一番深思熟虑后,甘宁觉得,曹操一方的环境不适合他生存:一是曹操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其麾下猛将直系亲属就有夏侯渊夏侯淳曹仁,招揽的将领有许诸典韦徐晃张辽,如此情形,多一个甘宁少一个甘宁这样的将领无所谓;二是曹操敬奉献帝,整日围在皇帝身边,必定少不了繁文缛节,这个让甘宁感觉肉麻,他宁愿面临生死危机,也不愿意呆在那样的地方。

    而来到孙权身边,孙权必定器重他,他也可以率性而为,而不必看某些人的脸色。

    酒宴继续。孙权表示极其重视甘宁的态度,甘宁也应景的表示一下忠心。一番对饮后,甘宁殷切的向孙权问道:“孙侯,我方未来有什么打算?”

    甘宁的问话,更令孙权想到孙氏家族艰难的创业史,他明亮的眼睛立即蒙上一层雾气,他握紧双拳,长吁一声后,他缓声回应甘宁说道:“兴霸,仲谋的父帅在世,常念叨:要不是匡扶汉室,要不是在乱世中求存身之地,他宁愿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孙家能有今天的基业,也付出极大的代价。父帅和长兄英年早逝,仲谋弱冠之年便继承父兄的基业,仲谋自知能力不足,唯恐难当重任,愧对父兄……。”

    孙权的言语极富煽动性,把太史慈、甘宁和鲁肃感染的双眼湿润了。

    孙权充满歉意的对三人颔首,而后坚定语气说道:“太史,兴霸,子敬,孙家此时的情形,在当今乱世,自保足矣!但是也有内忧外患,内忧:一是吴越地界几大豪门世家各有自己的小算盘,并不能齐心协力帮助仲谋,二是吴越南部的山越蛮夷不但不服从仲谋的管辖,反而和外界的割据势力勾结,时常起兵反抗。外患:一是来自荆州的黄祖,二是寿春的袁术,三是居心叵测的曹操……仲谋不才,也妄想吴越地界是个繁荣昌盛的区域,但是实现这个目标,很艰难!所以仲谋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仁人志士的帮助!”

    孙权言罢,目光柔和的看着太史慈甘宁鲁肃。鲁肃坦言道:“孙侯,莫急,一切都会实现的!”

    “孙侯,兴霸愿意为您效犬马之劳!”甘宁也为孙权的胸怀感到肃然起敬,“孙侯,江夏的黄祖不难对付。实不相瞒,其实荆州牧刘表对黄祖也是十分厌烦:刘表的策略是安于一方,重于文治;而黄祖则是伺机扩张,倾向武功。作为地方宗族,黄祖也不把刘表放在眼里。他们上下级也有极深的矛盾,并且越来越深,如今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程度。兴霸猜想:如今荆州面临南北二线作战的困境,如果孙侯此时起兵攻打黄祖,刘表不会派兵支援黄祖的……。”

    “嗯嗯……”孙权听到甘宁的进言,默默的点头。击杀黄祖,报父仇,乃是当前孙权本人的目标。

    太史慈和鲁肃也对甘宁提供的信息感到兴奋,尤其是太史慈,他故作惊喜状,双手扶着桌案,探身问道:“甘将军,你觉得什么时机,用多少兵力攻打江夏合适?”

    孙权和鲁肃听到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史慈,突然开口向甘宁问话,他们也是目光炯炯的盯着甘宁。甘宁被三个大男人关注,感到不自在,他咧嘴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孙侯,太史都督,鲁大哥,如果此时我方攻打江夏,也至少需五万兵马……如果操作得当,我方可以做到用最少的付出占领江夏城。甚至是兵不血刃……”

    “五万兵马?最少的付出?……”孙权的目光变得迷离起来。而太史慈和鲁肃也是面露疑色。太史慈一直在伪装,因为通过之前的飞鸽传书,他和甘宁已经秘密制定详细的进攻江夏城的计划……

    孙权、太史慈和鲁肃觉得甘宁的说法有点不靠谱,可是他们看到甘宁坚定的表情,他们的信心一点点增强了。

    “甘将军,我方进攻江夏郡城,你觉得二万将士可有胜利的希望?……”孙权用探询的语气问道。

    “回禀孙侯,这个吗……”甘宁也有点迟疑。他思忖一会,态度坚决地说道:“也有胜利的希望,不过要多费一些周折……。”

 第三百三十章 甘宁怠慢太史慈

    孙权听着甘宁的言论,意味深长的看了太史慈一眼,而太史慈则是对他重重点点头,以此表示自己赞同甘宁的说法。

    孙权体感太史慈也对甘宁有认同的好感,而后他转过头,目光平静的看着甘宁,轻声问道:“兴霸,如果让你统领二万将士,仲谋该封赏你什么官职呢?”

    “呵呵,孙侯,兴霸愿意从部司马做起。”甘宁坦诚的说道。

    “兴霸,这怎么可能?让一名超级猛将做部司马?这遭雷劈的事情,仲谋不会做的!”孙权立即否决甘宁的建议,一旁的太史慈和鲁肃也是连连颔首。

    孙权思忖一会,轻声说道:“当年高祖刘邦接收韩信,可是委任大将军……呵呵,如今仲谋世袭也不过是三品官职……。”

    甘宁注视着孙权,打断孙权的话语,直言道:“孙侯,您有高祖刘邦的胸怀和才智,兴霸没有韩信那般的才能!攻打江夏,兴霸愿意全力配合太史都督,以太史都督马首是瞻。孙侯,坦白的说,兴霸自愿从底层做起,是想多接触青年俊才,从而与之建立情谊……兴霸的天性不喜欢接触达官贵人……。”

    “哦,也是!”孙权觉得甘宁言之有理,“兴霸,等你们占领江夏郡城,凯旋而归,仲谋再提升你的官职吧!”

    “多谢孙侯的理解和支持……”甘宁对孙权一番致谢说道。

    还有人不愿意做大官的,还有人居然让上位者恳求升官的……鲁肃笑吟吟的看着甘宁,腹想着。而太史慈则是保持先前的沉静模样,毕竟作为江东主持进攻江夏郡的主将,在残酷的现实条件下,他肩上的胆子不轻啊。

    四人的酒宴一直持续到凌晨才结束,意犹未尽的状态下,太史慈、甘宁、鲁肃与孙权告别,离开厅堂。

    趁着意犹未尽的兴致,以及大战前难得的空闲,鲁肃又邀请太史慈、甘宁到自己的房间细谈。甘宁也想通过太史慈和鲁肃,多了解孙权集团的具体情况,于是他爽快的应约了。

    而在前往鲁肃房间的路上,太史慈便捏气传音对甘宁殷切嘱咐说道:“兴霸兄,你若想在江东地盘混得风生水起,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利益,就要和本将针锋相对……。”

    甘宁对江东集团高层的矛盾也是了然于胸,他对太史慈当前在江东集团的处境也十分清楚,他非常理解太史慈的内心的想法,他也捏气传音回应太史慈说道:“呵呵,如此以来,太史都督你要多受委屈了……。”

    二人之间隐秘的对话,鲁肃近在咫尺,一点都没有感应到。进入鲁肃的房间,侍从端上夜宵后,便躬身离开。而后,三人便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当然太史慈还是一副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的模样,说的少听得多。而鲁肃和甘宁却是一直吱吱喳喳说个不停。

    经过和鲁肃的交流,甘宁掌握了很多细节方面的信息:当他得知为了早一点见到自己,孙权从建业到武昌仅用了二天时间,本来是四天的路程啊。甘宁当时感到很受鼓舞,有种受到器重的感觉,内心油然而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甘宁前来三江口拜见孙权时,也在思考以什么样的面孔和性情在孙权手底下做事情。以别人对甘宁的了解,甘宁为人仗义疏财,勇猛刚强,嫉恶如仇,勇往无前,说话口无遮拦,对朋友如烈火,对敌人如冰雨寒霜。思来想去,甘宁决定以“大老粗”的形象面对世人,以此滋养自己的性情,以此面对未来的敌人或者对立面。

    而甘宁的这种心态和应付人事的策略,也是太史慈想要的。如归二人一开始表现的一见如故,那么未来,他们在江东地界的发展,必将遭受许多不必要的坎坷和麻烦,毕竟与孙权对立的孙氏长辈和地方豪门宗族也不是吃素的……

    通过鲁肃的介绍,甘宁了解到: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孙权一方的兵力也有五万之众。当然这些兵力比不上曹操,更比不上北方霸主袁绍,袁绍的兵力号称百万啊。孙权的兵力才有袁绍兵力零头那么多。

    但是,兵不在多,贵于精!孙权管辖的区域,人口稀少,如此,兵源来源的渠道狭窄。在老一辈将领程普新生代将领周瑜等人的合力谋划下,东吴每个士兵都被训练的勇猛,武技精湛,可以说以一当十。就如后世的足球:热带地区的球员不善奔跑,但是球艺高超,以至于整个球队的风格细腻;温带的球员特别善于奔跑,以至于球队的风格长传冲吊……气候决定的。有时候,人改变不了环境,不能放弃,要去适应,扬长避短……既然躲不掉生活对生命的强奸,就用身体器官去享受吧!所谓天赋人权,挑战特权……那都是陷阱,害人的噱头!

    当然,江东的那些精锐将士都没有派给太史慈统帅,如今太史慈麾下的江东将士都是老弱病残。这样的队伍不好带啊,带好了皆大欢喜,一旦伤亡过大,那该有多少将士的家属恼恨太史慈啊……甘宁听着鲁肃的详细介绍,内心十分同情太史慈的处境。当然,他表面没有流露出一丝同情的神色。他的面目神情反而呈现出有机可趁的得意之色……

    鲁肃面对太史慈和甘宁的表现,他处在中间感觉很为难:太史慈在江东高层各方势力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而刚刚加入江东集团的甘宁却表现出超越太史慈的姿态……一个是曾经在海上,出后对抗倭寇,救助自己的恩人;一个是从强到手里救助自己家眷的恩人……面对二个恩人之间的角逐和博弈,鲁肃怎么不感觉为难呢?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帮谁……

    他也想让甘宁和太史慈和睦相处,但是甘宁表现的太强势,而太史慈给人一种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感觉……二人的气场和性情不吻合啊。

    当着太史慈和鲁肃的面,甘宁一副上位者的姿态,大包大揽汪洋恣肆地说道:“二位,进攻江夏宜早不宜迟,尤其是在当前秋季作战,利弊皆大。秋季作战,一旦取胜,可以获得充足的粮草,如果时间拉长,进入冬季,久攻不下,那会极大挫伤军队士气的……。”

    在甘宁强烈的提议下,太史慈和鲁肃同意了甘宁提出的作战计划。

    同时,甘宁不怕黄祖有所准备,他离开邾县时,就大方的留信给黄祖。同时还殷切祝福黄祖保重身体,不要生病,同时把脖子洗干净……投靠孙权,不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自己怎么能在孙权集团站住脚?

    几日后,在孙权亲自主持下,江东军就在武昌集结二万大军。军事行动之前的什么誓师大会,动员大会,鼓劲大会是必须的。孙权集团也不能脱俗。

    誓师大会的仪式上,在孙权刻意安排下,低级官员甘宁坐在他右手边的首席,孙权左手边的首席自然是陆虎军都督太史慈,鲁肃、诸葛瑾、周泰等人按照官阶依次排位坐席。此时,甘宁并不是跪坐,而是盘腿坐在席位上。因为出身苗寨,甘宁没有跪坐的习惯。

    令甘宁感到舒服惬意的是,在坐的众人并没有以此怠慢他或者谴责他。而甘宁的这种与众不同的坐姿,在江夏郡可是备受指责啊。

    在甘宁看来,江东太贫穷了,作为一方霸主,孙权还是一身布衣,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