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根霸三国 >

第27部分

草根霸三国-第27部分

小说: 草根霸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回来,要是我主持青州军务政务,我也会选择在春季发动对黄巾军进攻的。”

    春季对于农耕社会,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不但农民缺粮,就是官府也没有过多的余粮啊。可是,此时正是颍川城附近粮食生意最好的时节。

    “呵呵,诸位,我们之前也预测各种可能,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州府会派我们去颍川城收购粮食!”太史慈神情轻松的说道,“州府的密令还特意命令我们还要在颍川城建立固定的粮食收购点。我操,整个东莱县城的官兵此时仅有不到八百人,郡府还要我们做好县城的防御事物,八百将士?又要外出收购粮食,又要全面负责县城的防务,这样以来,我们的人手怎么能够呢?……。”

    “嗯。太史统领所言极是。可是州府给我们的银子足够多啊,军用辎重车三十辆啊……”禹大附和的打趣说道,“看起来,刘繇是想把县城的防务交给地方的宗族负责,但是刘繇的成功之秘诀在县城可行吗?如果黄巾军真的攻打东莱县城,那些宗族豪门肯定会借势祸害太史统领风的……。”

    刘繇力主和地方宗族豪门拉拢关系,已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东莱县城不一样啊,作为实权派,太史慈和地方的宗族豪门关系很僵,尤其是和他的出身宗族。这些宗族豪门恨不得太史慈出门就遭雷劈,喝水就被水噎死……要是黄巾军进攻县城,他们肯定会在暗地里防水,派人把黄巾军这股祸水引到太史慈的府邸。

    所以,禹大的言论不无道理。但是,那些外人不知道太史府邸有个超级护卫啊,估计就是先天之境的高手也不能迈进太史府邸半步。

    众人借此话题又说笑一番。等欢愉的情绪减退时,太史慈又轻声对波才说道:“波才兄,我们走过,东莱县城,黄龙谷,迷雾岛,和海岛渔村,你就多费心了……。”

    “太史统领,就算出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你们到颍川城一来一回顶多一个月的时间。”波才胸有成竹的说道,随后,他脸色阴郁的说道,“太史统领,我目前就担心一件事情:担心青州黄巾军渠帅管亥会派人前来黄龙谷探查……。”

    波才的忧虑,引起太史慈等人的思考:波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青州的局势如此危机,黄巾军渠帅管亥肯定会派人前来黄龙谷探查和下达任务的。那个时候,波才怎么应对呢?先前的黄巾军统领管季可是渠帅管亥的亲弟弟啊,万一管亥知道黄龙谷的真实情况,管亥绝对会派兵攻打黄龙谷的。

    足智多谋的禹八很快想到对策,他眼睛贼亮的对波才说道:“波才监军,如果渠帅管亥派人来黄龙谷视察,你就和所有的黄龙谷民众保持统一的口径,就说管季统领带领麾下将士去到海外寻找仙山去了……。”

    “哦,如此确实是一个好的托词,反正管季一向对求仙问丹之事很感兴趣!更何况四年前近海确实造出新的海岛出来……”波才心领神会的说道。

    解决了波才的心头之患,众人这才开始纵情狂欢,进行临别宴。即便波才是文士之身,但是他的酒量丝毫不必太史慈禹大等人差,心情愉悦,酒逢知己,他越喝越清醒啊,进入到传说中的最佳喝酒状态——千杯不醉。

    身为中级修为的太史慈禹大禹八差点在波才的最佳饮酒状态败下阵来。但是,接近凌晨,波才不胜体力,在二名貌美如花的侍女搀扶下休息去了。而此时,身为武者的优势显现出来,如太史慈禹大禹八两天两夜不睡不吃不喝也无所谓。

    在东莱县城的城郊军营里,一个良辰吉时,表面以禹大为首,实则太史慈是主将,一只六百人三十辆辎重车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三个部曲的将士,还有一百的骑兵。军用辎重车是用驴拉的,当然太史慈也有足够的驽马拉车,但是为了低调,一切从简。

    太史慈的部队装备优良:骑兵一律是优质皮甲,精铁长柄刀;步兵都是连环锁子甲,点钢枪。不论骑兵步兵,都是一张一石铁胎弓,背着装有二十只箭矢的箭筒。

    每个将士都必须装备弓箭,这是太史慈部队和当下其他的官军不同之处,这也说明这些将士擅长远攻近战。不是精兵,太史慈也不会亲自带队的。

    宁缺毋滥,是太史慈选择将士的严格标准。

    此次军队外出,燕云十八骑出动了十四骑,禹六和禹十三夫妇隐瞒身份留守县城,负责县城的军事防务和巡逻治安。据禹大向太史慈透露:燕云十八骑的“泼风刀阵”二人就能启动,十四人是“泼风刀阵”最佳组合的方式,是“泼风刀阵”的威力最大的人数极限。

    太史慈一方在良辰吉时离开故土,出发了。而同一时间,在海上抢劫失败的倭国黑龙会海盗灰溜溜的回到故土。

    返程的路上,倭国黑龙会魔音堂堂主柳岩还在懊悔之中:事前准确的侦查,战前的精心准备,本来是稳操胜券的战斗,怎么就冒出响马贼这只实力强横的生力军呢?十一个中级武将的修为,这是天朝华夏一方霸主的实力啊。

    响马贼不再陆地上称王称霸,跑到海里做什么啊?……柳岩懊悔的意念里,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身影:言语诙谐,眼神古井无波,一身泛着星辰光芒的盔甲,那圆月型的护心镜比满月还要皎洁啊。

    在极力抵抗诡异的音化兵器时,由于全身心的投入,太史慈暴露出堪比先天之境的速度,被旁观者柳岩捕捉到了,这也是柳岩当机立断下令撤退的主要原因。那样的出招速度,那样的实力,不是她能所抗住的。

    出身险恶的自然环境,柳岩天生的心志坚定,可以说为了心中的信念,三十多年来,她没动过春心,但是今天,她的春心居然被敌人被仇人荡漾了。

 第五十二章 隐艳遇暗结良缘

    在美丽富士山,黑龙会的总部,魔音堂堂主柳岩正在向黑龙会会主北岛报告抢劫任务的失败。

    北岛越听,内心的愤怒越大:损失数百名会员不说,还损失一名中级修为的堂主……最重要的还丢失一艘潜龙船,最后还有一系列的反应:倭国的秘密武器火箭弹也被暴露了。

    可是他不能对柳岩当面发作,因为柳岩出身的魔音宗不好惹啊,就是皇室也对魔音宗礼让三分,就是倭国最强伊贺和流川宗族门阀都不敢轻易开罪魔音堂啊。如此,黑龙会更不敢,更何况当初魔音堂选择黑龙会作为盟友,已经是黑龙会莫大的荣耀,由此,黑龙会得到各方面的尊重。

    随着柳岩述说的结束,场面陷入了沉静。柳岩眼睛平静的看着会主北岛,静等会主的处罚。

    毕竟是一会之主,北岛极力调整自己的呼吸,通过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一时片刻之后,北岛缓声说道:“柳堂主,对方有十一名中级武将修为的高手,确实不是你们能抵抗的……柳堂主能保全潜龙船和其他会员的生命,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其实柳岩是身在北岛面前,心里还在想着那个男人……对于北岛对她有什么处罚,她不在乎。

    北岛看着无动于衷的柳岩,叹了一口气说道:“柳堂主,英明的裕仁亲王又向本会主提亲了……可是当前本会的最大的任务就是派人潜入华夏,刺探响马贼的真实来历。”

    这二件事情看似无关,其实都与柳岩有关:柳岩乃是华夏人,由于奸臣陷害,举家背叛迁徙流放之罪,在流放的路途,被魔音宗宗主拯救。所以,柳岩汉语极佳,乃是最佳的密探人选;而面对裕仁亲王的求亲,黑龙会只能拖延,而无法拒绝。裕仁亲王是当今裕仁天皇的六弟,文武全才英明神武,全面负责倭国的军事和治安,是权倾朝野的实力派。

    而正值壮年的裕仁亲王至今未娶,他屈尊向柳岩提亲,即便身为黑龙会会主,北岛不好做主啊。魔音宗和皇室,他都得罪不起。

    柳岩根本没有思考,她坦言向北岛说道:“北岛君,我愿意潜入华夏刺探军情,收集响马贼的信息!”

    柳岩的语言干净利落,但是眼角流露一闪即逝的温柔被经验丰富的北岛捕捉到了,北岛顿时恍悟: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女,动了凡心,心中已经意中人了……

    北岛嘴角挂着不易觉察的笑意,点头默许了柳岩的选择。他不怕得罪裕仁亲王,婚姻这样的人生大事,他可做不了柳岩的主。至于裕仁亲王爽不爽,是裕仁亲王自己的事了。身为亲王,估计也与事无补,因为裕仁也不敢轻易开罪魔音宗啊。

    之后,在北岛充满父爱目光的关注下,柳岩悄然离去……

    ※※※

    西行的道路,第一次安营扎寨。众将士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忙碌着。而身为侍卫队长的太史慈居然坐在营校尉禹大的身边,一直在吱吱查查的说个不停。

    众将士都是太史慈的人,所以太史慈也不隐讳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一直对禹大发牢骚:都说青州地面强盗多,这都走了百十里地,一个强盗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啊……这些强盗也太不职业了。

    禹大只是微笑聆听,他知道太史慈也知道其中的原因:不是强盗少,而是强盗再多不敢抢劫官军啊,更何况是装备精良的六百将士的官军呢?

    他知道太史慈的言外之意:没有强盗现身掠夺,他们就无法顺藤摸瓜强盗的老巢,就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额外的粮草……

    太史慈很小气的,六百人一顿要吃掉多少粮草。这样的消耗,他会心疼的。怎么传说中的“以战养战”怎么在现实中没有的……莫非现实真的很风骨?

    当然,禹大也知道太史慈此时的状态:就是抢劫上瘾,一天不抢劫,就手痒,心慌意乱。

    这就像刚开始学打架的普通人一样,一天不打架,浑身不自在不舒服啊。看到谁都不顺眼……

    一路上顺风顺水,太史慈看哪里都不顺眼。更何况还有不停的莫名其妙的打喷嚏,谁在背后暗地里念叨自己呢?

    等太史慈发完牢骚,禹大眨着眼睛小声说道:“太史统领,此次出行乃是购粮任务为重!我们又不是剿匪的部队……呵呵,话说回来,如果我们想遇到强盗劫匪,必须将部队乔装改扮,化整为零,……。”

    “禹大,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行军速度就缓慢了啊……”太史慈稍有顾虑的说道。

    禹大无奈的对太史慈说道:“太史统领,要不我们当劫匪?……。”

    “当劫匪?算了吧,我可不干遭天谴的事……”太史慈一本正经的说道,“还是让将士乔装改扮一下吧……空旷的道路行进的速度快点,遇到高山和树林的区域速度就放慢点!哎,身为官军,不顺便剿匪,着实对不住这一身的装备啊……。”

    众人看到太史慈故作正经的样子,想象他卑劣的内心,一个个开怀的大笑起来。

    次日,太史慈率领部队继续前进。一身布衣的队伍穿行官道之中:先前的六百人如今只剩下不足二百人。先前的空旷的军用辎重车倒是油布覆盖,隆起如小山。

    即便如此低调的队伍,犹如普通的商队,一路上还是没有遇到一个强盗。十余天后,太史慈一方顺利到达颍川城。颍川城是一个中等的城池,民众安居乐业,百行俱兴。光天化日之下,民众的神情祥和,根本不像身处乱世的悲戚不安的模样。

    太史慈命令部队在城郊的丛林里,他和禹大一身便服进入颍川城。来到颍川城,怎么能不拜见郭奉孝呢?

    可惜的是,太史慈和禹大满怀热情却扑了一个空。郭嘉不在府邸,而是于一个月前,前往许昌投奔曹操去了。

    太史慈和禹大很失望的拜别郭府的管家,脚步沉甸甸的离开了。之前,他们的脚步多么轻盈啊。

 第五十三章 颍川郡卧虎藏龙

    路上,太史慈向禹大问:“禹大,奉孝兄投奔许昌的曹操,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派人通知我呢?为什么不拉我入伙呢?”

    “呵呵,太史统领,估计郭奉孝觉得许昌不适合你……乱世之中,兄弟还是分开发展比较好!”禹大赔笑的解释说道。

    “嗯,奉孝兄以前也说过类似的言论:分力有时比合力更有实际的好处!”太史慈茅塞顿开,心中的郁闷一扫而去。

    在当地人的指点下,他们又移步到专门卖粮食的地方。这里人来人往,热闹异常。货比三家,太史慈和禹大最终选择了数家,凑够了二万石的粮食。

    面对这样大买家,粮店老板心花怒放啊。在老板热情的介绍下,太史慈又在颍川城选择一处院落,充当青州官府的固定联络点。也就是青州驻颍川城办事处。

    最后,粮店老板组织运输队将二万石粮食从粮仓运到太史慈指定的地方。二万石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