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364-医贯 >

第18部分

364-医贯-第18部分

小说: 364-医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行。其痢不治而自消矣。余法东垣。凡有热者。加姜炒黄连。有寒者加姜桂。兼小腹痛者。用建中汤。 
有风湿者。加防风羌活。肝气乘脾者。倍柴胡。加芍药木香。滑泄者。加粟壳诃子。如此温补不愈。又当别 
治。经曰。热之不热。是无火也。无火者。益火之原。急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之母。此万举万全之策也。 
又有一等阴虚似痢者。即五泄中大瘕泄者。是也。经曰。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必茎中痛。褚氏 
云。阴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牵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其证红白相杂。里急后重。悉似痢疾。必小 
便短涩而痛。或不通而痛。或欲小便而大便先脱。或欲大便而小便自遗。两便牵引而痛。此肾虚之危证。急以 
八味地黄。加补骨脂肉豆蔻阿胶。兼理中汤加升麻桂附。相继间服。庶可挽回。世以痢药致毙者。不可枚举。 
其详见先天要论泄泻条内。 
有一等积滞已少。但虚坐努责。此为下多亡血。倍用当归为主。生血药为佐。血生自安。此是血虚阴证。 
后重有二。邪气坠下者。圊后不减。虚努不收者。圊后随减。此可以辨虚实。 
有一等噤口痢者。汤药入口随出。在下缠住急迫。多因热毒炽盛。逆冲胃口。胃气伏而不宣。急用黄连 
以吴茱萸炒过。拣去茱萸。共人参等分。加糯米一撮。浓煎一盏。细口一匙一匙润 
下。但得二三匙咽下。便不复吐矣。如吐再服。有一等寒气逆上者。用温补之药调之。其病易治。 
有一等休息痢者。经年累月。愈而复发。此系寒积在大肠底。诸药所不到。独巴豆一味研炒。蜡丸如龙眼 
大。空腹服之。再不复发。此亦通因通用之法也。 
不肖体素丰。多火善渴。虽盛寒。床头必置茗碗。或一夕尽数瓯。又时苦喘急。质之先生。为言此属郁火 
证。常令服茱连丸。无恙也。丁巳之夏。避暑檀州酷甚。朝夕坐冰盘间。或饮冷香薷汤。自负清暑良剂。孟秋 
痢大作。初三昼夜下百许。次红白相杂。绝无渣滓。腹胀闷。绞痛不可言。或谓宜下以大黄。先生弗顾也。 
竟用参术姜桂渐愈。犹白积不止。服感应丸而痊。后少尝蟹螯。复泻下委顿。仍服八味汤。及补剂中重加姜桂 
而愈。夫一身历一岁间耳。黄连苦茗。曩不辍口。而今病以纯热瘥。向非先生。或投大黄凉药下之。不知竟作 
何状。又病室孕时。喘逆不眠。用逍遥散立安。又患便血不止。服补中黑姜立断。不再剂。种种奇妙。未易殚 
述。噫。先生隔垣见人。何必饮上池水哉。闻之善赠人者以言。其永矢勿谖者。亦以言。不肖侏儒未足为 
先生重。窃以识明德云尔。四明弟子徐阳泰顿首书状。 
世有疟后痢。有痢后疟者。夫既为疟后发泄已尽。必无暑热之毒。复为痢疾。此是元气下陷。脾气不能升 
举。似痢非痢也。既为痢后下多则亡血。气又随痢散。阴阳两虚。阳虚则恶寒。阴虚则恶热。故寒热交战。 
似疟非疟也。俱作虚论。俱用补中益气加温补。其病自愈。 
有一孕妇疟痢齐发。医治两月余。疟止而痢愈甚。又加腹痛饮食少进。延余视之。余曰虚寒也。以补中 
益气加姜桂。一服痢止太半。再一服而反加疟病大作。主人惊恐。余曰此吉兆也。向者疟之止。乃阴盛之极。 
阳不敢与之争。今服补阳之剂。阳气有权。敢与阴战。再能助阳之力。阴自退听。方中加附子五分。 
疟痢齐愈。大服补剂。越三月产一子。产后甚健。 
x大黄汤x 
用大黄(一两锉碎) 好酒二大盏。浸半日。煎至一盏半。去渣 
分作二服。痢止勿服。如未止再服。取利为度。 
x芍药汤x 
芍药(一两) 当归 黄连 黄芩(各五钱) 肉桂(二钱半) 大黄 甘草 槟榔 木香(一钱) 
上九味。每服五钱。水二钟。煎至一钟。 
x香莲丸x 
黄连(净二十两用吴茱萸十两同炒焦检去茱萸不用) 木香(五两不见火) 上为细末。醋糊丸。如桐 
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x感应丸x 新旧冷积并可治。此方神妙不可言。虽有巴豆不令人泻下。其积自然消化。 
南木香 肉豆蔻 丁香(各一两半) 干姜(炮一两) 百草霜(二两) 巴豆(七十粒去皮心膜研去油 
)杏仁(一百四十粒去皮尖) 上前四味为末。外入百草霜研。巴豆与杏仁另研细末同和匀。用好黄蜡六两。 
溶化成汁。以重绢滤去渣。更以好酒一升。于砂锅内。煮蜡数沸倾出。酒冷其蜡自浮于上。取蜡称用。丸用 
清油一两。铫内熬令香熟。次下蜡四两。同化成汁。就铫内乘热拌和前药末。捏作锭子。丸如豆大。每服三 
十丸。姜汤空心送下。 
杨子建云。世人有患疫毒痢。初得时。先发寒热。忽头痛壮热。思入凉室。思吃冷水。狂言狂走。浑身 
肌肉疼痛。手不可着。忽下痢。或白或赤。或赤白相杂。此证难治。此系太岁在中。其年春夏之内。多有寒 
肃之化。阳光少见。寒热二气。更相交争。忽于夏月多寒热之化。寒邪犯心。水火相战。所以先发寒热。水 
火相犯。血变于中。所以多下赤痢。如紫草色。如苋菜色者。寒邪犯心之重也。白色者尚轻。赤色者渐重。 
赤白相杂者。气血相等。寒热之气相搏也。治诸证之法。先夺其寒。以后随证调理。 
x万全护命方x 
麻黄(去根节) 官桂(去粗皮各七钱半) 大川芎 白术(各二两) 
本独活 桔梗 防风 芍药 白芷(各半两) 丹皮 甘草(各二钱半) 细辛(三钱三分) 牵牛(一钱 
七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调下。和渣热服。若服此药后。寒热已退。赤痢已消减。便修合第二方。 
诃子(五枚) 用面裹火煨热。去核为细末。每服二钱匕。以米汤一盏半。煎取一盏。空心和渣服。 
服前二方药病势已减。所下之物止余些小。或下清水。或如鸭溏。或只余些小红色。宜修合第三方。以 
牢固大肠。还复真气。 
舶上硫黄(一两去砂细研为末) 薏苡仁(二两炒研为末) 上二味和匀。滴熟水为丸。如桐子大。每 
服五十丸。空心米汤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