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林氏长兄 >

第30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之林氏长兄-第30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林氏长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林沫难得见到身边没有太多人的和惠大长公主。她穿着也比在山东时瞧见的要家常一些。然而瞧着却有些憔悴。
  林沫上前恭敬地叩首。
  “沫哥儿,也有几年没瞧见了。”公主缓声开口道,“你若是没有继承这个侯爵还多好,或者,你留在山东,那才算的是静娴的良配。”
  林沫心里咯噔了一声。
  “本宫的这个孙女,自视甚高,其实只当得了小门小户的家,做不得诰命夫人的主儿。留她在京城里,跟你的同僚的夫人们打交道,会害了你,她在京里,皇嫂她们召她进来,怕是更会要她的命。”和惠大长公主轻轻一叹,“元妃的事儿,因着皇嫂和皇后本就与那个妃子有隙,本宫才保得下她,若是她再这么不知天高地厚地得罪人,本宫又回去了山东,只怕……”
  林沫何等聪明,登时就明白了公主的意思。
  “本宫也不妨同你把话敞开了说,我们皇家从前出身如何且不论,到底是穿了四代的黄袍了,本宫的祖父、父皇、皇兄、侄子都是皇帝。而家庙中的孔子虽说也是帝王礼冠,可也只有他一人如此,你可见孔家后人有这个荣耀?那身黄袍也是做皇帝的人给他披上的。”和惠大长公主的声音淡淡的,却仿佛千斤重锤,“本宫平日里说着什么话,总叫静娴看不上,她觉得我既然已经嫁入了孔家,就不该事事以皇家为上,可是,沫哥儿,你懂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家本就是上上之家!”
  林沫慌忙跪下。
  “你起来,本宫不是为了吓你来的,只是,本宫想求你一件事。”
  “公主但说无妨。”
  “本宫那孙女儿,管家事也罢了,靖远侯请把林夫人请来京师,打理侯府的人际走动罢。”她叹了一口气,“本宫毕竟只生了她父亲一个儿子。这个孙女,本宫养了三年,从她一出生养到了会说话,被她母亲抱回去……只有她一个孙女啊。”
  林沫这才发现,和惠大长公主已经显出了老态。
  她曾经是这个王朝最传奇的女子,叫西藏土司的儿子为她着迷,帮着端亲王坐上了宗室第一人的宗人令之位,又扶着太上皇继位,更曾教过陛下两年。然而红颜已逝,她如今只是一个象征,活在孔家,当家主母的权位从婆婆那儿接手没几年,便叫儿媳夺了去。
  只是她曾经夺过那样多的东西,若真有她想要的,孔家真的能奈何她么?不过是,不忍心对儿孙下手罢了。
  林沫一步一步地后退出殿,对着和惠大长公主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响头。
  王宫里烟熏缭绕,那个已然半头白发的老人依旧坐的挺直,却无奈着。
  出宫的时候却不小心撞上了皇后的步辇,领路的小太监忙退到了路边,下跪告罪。林沫也跟着跪下,颇是有些不知所措。皇后隔了半晌才叫他起来:“沫……靖远侯何须如此多礼,快些起来,地上热。”又叫身边的宫女太监们给林沫抱冰。
  林沫连声道不敢。
  今天皇后和公主都挺奇怪的。
  他这么想着出了宫门,发现北静王的马车停在外头。                    
 
    第43章 林氏

  一
  林沫皱眉看着水溶那辆装饰华美的马车,冲自己的管家林可摇了摇手,就着水溶府上管事的小凳上了马车。北静王府向来豪富,水溶车里头放了整整半盆子的冰,把那暑气消了大半。林沫看着倦怠地躺在车里的水溶,有些无奈:“既然这么累,为什么不回去?”
  “我弄不明白浮之在想些什么。”水溶疲惫地揉着自己的眉心,“至于你,我也看不明白。有的时候在想,我父王留我在这世上,文不成武不就,既不能复兴家业,又不能随心所欲,到底是为了什么。”
  林沫捡了个空地儿坐下,双腿随意放着,不可避免地碰着了水溶的脚踝,他也不甚在意,笑道:“这又如何呢?这世上有几人能随心所欲?何况,王爷还要如何复兴家业?您若是真的有这想法,怕是连保全都难了。这个王爷起初不是挺明白的么?怎么现如今不过多了个三殿下,您就忘了自己要什么了?”他学着那日水溶的口气,“ 如今人人都说,四王八公,东平西宁南安北静四家一起封王,传到我们这代,不少人都说,北静王府独领风骚。你猜是为什么?3北静王府要比其他三府多些权势,是因为我的曾祖父姓水,我们是太祖皇帝的族人。从一开始,我们就比其他三家略高了一些。”
  水溶愣怔着看着他。
  “王爷,您是个聪明人,可是又何必,把所有的聪明豆放到一个人身上去?有意义么?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万全之事。”他小声说,“你把算计我的心思用到做官上来多好。我也会觉得有意思。”
  水溶忽然大笑起来:“你觉得今天有意思么?户部侍郎?”
  林沫也笑了起来。
  “小王送你回去。”
  “那我家里的车夫不是成了吃闲饭的了?”林沫笑道,“多谢王爷在此听我一言,我回去了。”他觉得心情好多了。虽然得知妻子与自己想象得不太一样,这叫他颇是失望,可是瞧瞧水溶的一团乱麻,他忽然就觉得心里平衡了许多。人家一个郡王,连喜爱的人一点衣角都碰不上,取得贤妻回来还得用药物才能人道,他也不过就是即将娶一个不够聪明的妻子而已,这事不算难办。
  不过公主说的也有道理。这般不管不顾,任性妄为的妻子,实在不适合出去交际,幸好听说这景宁郡君也是个清冷不爱交际的,估计公主回山东后,她进宫的也会少些。只是他如今也出仕了,这正常的人际应酬,还有妹妹的婚事师娘年纪不小了,还要劳她为自己操心,实在是过意不去。
  林沫回去同黛玉商议着接师娘过来京城。
  “婶娘养了哥哥二十多年,论请论理都该把她接来的。”好在黛玉并无芥蒂。她自幼丧母,颇爱与慈祥的长辈接近,何况听容白氏的口气,林白氏也是个温和可亲的,她乐得多一个母亲来孝顺,“那几个兄长也会过来么?”
  “他们大约是不过来的。”林沫也觉得头疼,师娘并不是只有他一个孩子,家里两个弟弟也都结亲结得破早,二弟已然成婚,不过弟媳年纪尚小,家里头的事情依然是师娘帮着操持,过几年三弟也要成婚虽说可以请婶娘伯娘们帮着照应一二,可是师娘自己心里也是放心不下的吧。
  他对自己看似完美无缺前途无限的婚姻产生了痛苦的无力感。
  虽然心智早熟,但是他也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对自己的新娘产生过幻想。他没想过要娶个绝色的,只要不是过分地碍眼,诸葛亮和黄月英不也过得挺好?可是至少得聪慧有礼,不求能红袖添香,好歹能让他后宅安宁无恙。
  一个人从未想象过自己的妻子怎么样,妻子再差也不会说什么,可是如果本来心里就有幻想,那么失望之下,心里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甚至有些恼恨,大长公主明明说话做事那么有条理,为什么不肯跟儿孙们争一争,把孙女儿给教好呢?景宁郡君若有什么,那也是长辈们溺爱所致。文宣公当年打他板子打得不是挺顺溜的么,怎么换了自己女儿就舍不得了。
  黛玉看着他的脸色,问道:“哥哥不高兴?”
  “我笑别人家笑早了,如今报应临门了。”他苦笑道。
  黛玉不解。
  以后总有人来谢他。他看着妹妹清澈的眼神,忍不住如是想。怎么自己就没这么好的运气,碰上这么会教妹妹的大舅子呢。自怨自艾了一会儿,他安慰自己,孔姑娘年纪也不大,也许教的过来吧,还是先把差事当好再说。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尤其是户部这样的差。
  林沫刚刚领了差事的时候,来道喜的人几乎要把靖远侯府的门槛给踩坏了,就练这么久一直都不冷不热的荣国府也有人来。来的是贾琏,林沫对他印象还不错,笑嘻嘻地迎进了厅里,贾琏先贺过了林沫高升,又道:“你们除服的时候我正在当值,你们凤姐姐又有了身子不便来,还未来得及说句抱歉。”
  整个荣国府,也就他们记得林家兄妹两个除服了——不管人是不是真心记得,至少人记得提一提了。林沫于是也真心道贺:“风姐姐有了身子?还未恭喜二表哥呢。”贾琏也喜气洋洋地小声道:“这事儿,还得多谢林表弟。”
  “些许小事,也劳得哥哥说出来。”林沫浑不在意,子嗣一事对于贾琏来说是头等大事,但是他却看得略淡些,不过如果连那样嚣张的凤姐儿如今都能安心地在家里相夫教子,也许孔姑娘也能改?
  无论如何,都和他预期的生活相差甚远啊。
  林白氏收到他的信,回得也快,将由他今年刚过了童生试的三弟林澈陪着入京来。林澈是对考学没什么兴趣的,不过中个秀才可以免去一些赋税,他念书也念得不错,又精通庶务,如今善仁堂的药田多是他在负责。药农们也都是他去挑选的。
  无论过了多久,在山东济南,总有一家姓林的,对他不离不弃。
  即使妻子叫他失望,即使朝堂上凶险万分,即使他发现自己的心思根本就嫁与不了这样的纷争杂乱,但是想到那一家子风里来雨里去地找寻良药、救死扶伤的样子,他就觉得,还能再撑一撑。
  他姓林,本就是为了救人而生的。

    第44章

    林白氏的回信很快——在他成亲之前;她会由三弟林澈伴着入京来侯府小住。师娘年纪已经不小,如今却还要为他奔波,还要来找个理由:林澈刚过了童生试,想来京城里温书考举。林沫知道自己的三弟其实并没有考学的打算,或者说,他们整个林家只有他执着于此;不过是因为三弟管着善仁堂药田的事儿,考个秀才好减免赋税;但是为了进京体面些,三弟竟要再进一步了。
    他觉得很是对不起自己的母亲兄弟。
    更叫他愧疚的是里面竟还有大伯娘的几句致歉;说自己识人不清。叫林沫简直羞得满脸通红;他当初为孔家女的出身窃喜良久;如今却要嫌弃孔家女的性子,这实在是无耻之至了。心里这么想着,便也对这门婚事放开了些。
    倒是黛玉,又开始命人打扫屋舍,给婶娘置办财务。
    去荣国府看望有了身孕的凤姐时,贾母等仿若前事不见,一股脑也拥到了凤姐的小院子里来,竟不等黛玉主动去找她请安了。本来说着如今兄妹两个除服,亲戚间走动、林沫的婚事没有个长辈操持着多有不便,黛玉心里不喜,嘴上仍然客气着:“有劳外祖母挂心,是我的过错。不过哥哥早安排好了,届时四婶娘会过来操持的。”
    “四婶娘?什么四婶娘?”王夫人愕然问道。这林家五代单传,可是死了绝了的呀。
    黛玉笑着解释道:“山东林家的四太太,我的四婶娘,四品恭人。”
    贾母皱眉道:“玉儿,你别嫌外祖母说话不好听。这林哥儿是过激给林女婿的,他们本家的亲戚这样一股脑地涌到京城里来,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黛玉回道:“我和兄长年纪尚小,哥哥过激给父亲,寻同族德高望重者代为抚养,本就是天经地义。奈何姑苏人丁凋零,幸得济南林家念在一脉同承的份上出手相助,外祖母多虑了。”
    她实在不愿意继续周旋下去,福了福身子道:“我去看看凤姐姐。”
    王熙凤早已不是她初入荣国府时那样张扬的神仙妃子模样,连说话都小声了些,穿着件半新不旧的浅绿色掐银线衣裳,面色多了些平和,体态却略丰腴了一些。黛玉唬了一跳,看了看屋里的摆设,小声问道:“姐姐何故如此?”
    “不如此我还能怎么办呢?”凤姐咬牙切齿地说了句,平儿忙使了个颜色,跑到外间去做打扫状,王熙凤这才握着黛玉道:“我只道好歹都是王家出来的,先前爷爷要叫我们互相照应,原来她就是这么照应的——好妹妹,你们是我的大恩人,我才敢这么说,你回去谢谢林表弟,要不是他,我们一家焉有活路!”
    那次贾琏夫妇二人来林府,黛玉也隐约感觉到发生了什么。但是从没有想过竟会是这么严重的事情。她愣怔怔地看着凤姐儿,简直不敢相信。荣国府对她不待见她是感受到的,那些嚼舌头根的下人们,那些从没有主动关心过她的主子们,可她也以为,自己是林家的,贾家人对她自然是不尽心,怎么竟连凤姐儿这样的长房嫡子的媳妇都要下手了呢。
    还是这样严重的手。
    虽然领略过了“风霜刀剑严相逼”,可是那样整日里念佛的舅母,原来不只是排挤这样的手段么?
    明明夏日的暑气还没有过去,可是她却觉得冰冷起来。闻歌忙上来扶住她:“姑娘,怎么了?是不是觉得热?丰儿姐姐,麻烦您给我们姑娘端张凳子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