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猫蛊手记 >

第14部分

猫蛊手记-第14部分

小说: 猫蛊手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他最近的一位小朋友立刻回答:“看猫。”
    夏明若严肃地批评小朋友说:“你没有同情心。”然后缓缓地回头,深深地看着老黄。老黄消瘦了。
    消瘦了的老黄爬在铁丝网上。
    消瘦了的老黄被两只德国军犬逼迫着爬在铁丝网上。
    夏明若握拳高举过头喊:“老黄!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为了真理!英特纳雄耐尔!反抗啊!”
    老黄受到了鼓舞。
    它无比激昂地回头,朝两只狗弱弱地喵了一声,然后翻过铁丝网逃了。
    夏明若赞扬:“好样的!有骨气!”
    楚海洋放下铁锹,抱起小朋友要送他走:“我知道网有洞,但你不许再钻进来了,尤其要离这个哥哥远一点儿,这个哥哥很危险。”
    夏明若立刻作怪,扑在楚海洋腿上仰头喊:“刘狗剩!哥哥舍不得你!”
    刘狗剩热泪盈眶:“小夏哥!你就是我的亲哥!”
    楚海洋抖了抖便把小朋友扔了。
    夏明若把小朋友搂在怀里,给他一颗糖。
    刘狗剩说:“你再给一颗嘛。”
    “那你晚上得再摘一只瓜来。”夏明若说。
    “行啊!”刘狗剩说,“今晚偷红玲家的。”
    这时,有人在夏明若耳边轻轻说:“你坏啊……”
    夏明若吓了一跳扭头,过会儿却咧嘴笑起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咱可不能亲自拿群众的一针一线。”那人说:“也对。”
    夏明若说:“舅舅别来无恙?”
    一身老农装束的大叔说:“托福托福。”
    楚海洋笑着走过来:“一起吃饭去。”
    夏明若说:“啊?你俩已经见过了?”
    “早上就见过了,”楚海洋说,“舅父大人前来帮助我们挖掘,一天工钱一块五毛六,管吃住。”
    夏明若蹭到大叔身边,用肩膀拱拱他:“太不道德了啊,先是把墓盗了,现在又跑过来骗考古队的钱,我们经费很紧张的晓得哦?”
    “此言差矣,”大叔庄严地说,“头一次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后一次是为了抢救国家财产,与国与家,问心无愧。”
    大叔雄赳赳又拉过一个人来,这个人看见夏明若时脸白了,然后对大叔恭恭敬敬地点头,口称:“师傅。”
    夏明若过了半天才说:“豹子,你堕落了。”
    豹子立刻躲到大叔身后。
    楚海洋拍拍他的肩:“走吧,吃了饭再叙旧。”
    叙旧自然是找没人的地方,四个人趁着月色溜出好远,找了个土堆后窝着,夏明若还顺路去拿了一只瓜。
    夏明若分瓜说:“吃,吃,别客气。”
    楚海洋躺在地上望星星:“舅舅,洞真是你们挖的?”
    大叔说:“真是。”“挖着什么没?”
    大叔说:“说来话长,听我慢慢讲。你们学历史的,总知道古今之富莫过于隋吧?”
    豹子说:“我不知道。”大叔说:“专家解释给他听。”
    于是楚海洋就解释:“隋代号称‘国计之富’。”豹子说:“啥?”
    “就是有钱,仓库充实,尤其是粮仓。”楚海洋说,“这儿附近曾经有个洛口仓,史料上载周围二十里,内穿三千窖,每窖可容米八千石,你想想它的总储量可以有多大,而这样的粮仓,隋代还有许多个。”
    “《贞观政要》里面讲,隋文帝末年的时候,国家储备可以提供往后的五六十年之久,就是说可以用到唐高宗年间,”夏明若捧着西瓜无限向往,“那是什么景象?那是共产主义的景象。”
    大叔也做无限向往状:“原来已经实现了呀,真好。”
    豹子跟着说:“真好。”
    楚海洋指示豹子:“把耳朵眼堵起来,我讲话时放开。”
    夏明若说:“豹子你别听他的,楚海洋觉悟可低了,你看这么有民族荣誉感的事他一点儿都不激动。”
    楚海洋捡了颗小石子就砸过去:“话多!”
    夏明若一侧身躲开,石头啪一声砸在豹子脑袋上,豹子跳起来喊:“他妈的真痛啊!”
    大叔抽打豹子说:“咋呼什么!想把民兵招来?”
    夏明若骂道:“你们几个都咋呼!”
    这时有两个更咋呼的远远叫起来,它们一叫,全村的狗都跟着叫,嗷嗷呜呜一声比一声高,大叔拉着豹子就地卧倒,好半天才敢转动脖子说:“哎哟,怎么把这两只外国狼狗给忘了。”
    “咬的就是你们做贼的,”夏明若说,“哎,舅舅,太子墓里什么样?”
    大叔沉默半晌,然后说:“都是自己人,不妨说实话,也免得你们误会。第一,都知道隋代节葬,文帝泰陵高五丈,周数百步,大概也就相当于汉武帝茂陵的三分之一。泰陵历代都被盗,但从没有听说谁能拿出东西来。几十年前我师傅随着军阀张白英进泰陵,也是空手而归。所以我不是冲着宝贝来的。
    “第二,我来是为了了却我师傅的一桩心愿,是要找一样东西,这东西他在泰陵里没找到,一直到死还在念叨。我便想碰碰运气,万一有,好让我九泉之下的师傅老人家安心。”
    “那有没有?”
    大叔挠着头嘎嘎笑起来:“不知道。”
    楚海洋说:“你不是进去了吗?”
    “可我进去了没敢找呀,”大叔说,“遇见两个邪门儿东西……哎哟,咱们撤吧。”
    其余三人抬头,发现有人正打着手电往这边走来,估计是半夜爬起来巡田的村民。楚海洋看看表,两点了,于是说:“散吧。”大叔便带着豹子绕到小路上走了。
    夏明若和楚海洋回去睡觉,他们睡的都是临时床铺,最中间睡的是个壮硕青年叫大吴,夏明若睡他左边,小史睡他右边。大吴练过长拳,曾经是全国少年组的武术冠军,睡着了也威风犹存,一晚上把夏明若和小史打得够戗。
    第二天起来两人鼻青眼肿,抱怨道:“世界上竟然还有通铺这种罪恶的东西。”小史说:“这可怎么办呢?总得留着命发掘太子墓啊。”
    夏明若说:“要不半夜咱俩把大吴给做了吧?”
    小史说:“你就不能想个靠谱点儿的主意?就凭我们俩的小身板儿也能动得了他?要不我晚饭时给他下点儿药吧。”
    两人嘀嘀咕咕,正准备消极怠工,老头儿那边传来消息却说发掘时间改了,改晚上,白天休息,下午六点上工。
    众人问:“为什么啊?”
    老头儿也是没办法。正值盛夏,古墓里的东西又最不能晒;其次是白天气温高,人吃不消;再次,围观者太多了。
    千八百人,每天是里三层外三层。
    农民平时又没个娱乐——以前还有地主斗呢——现在只能把考古队当娱乐:古墓说过了,周队长的大胡子说过了,李老先生的光头说过了,连小史的八字眉都被狠狠地品评了一番。楚海洋长得好,有人连媒都替他说上了,是某某庄某某组的某某大姑娘,脸大腰粗,肥臀能生养,喂猪能手。
    夏明若阴阳怪气地说:“倒插门儿——好啊——有肉吃——”楚海洋追着他揍,夏明若于是强烈地表示倒插门儿光荣,倒插门儿正确,他此生立志倒插门儿。
    可老头儿还是失算,改到晚上后人更多,因为晚上农民不用下地,白天来不了的壮劳力们全来了。
    还有个更古怪的,隔壁大队的一隋姓村民硬说考古队挖了他家祖坟,带着十来个后生气势汹汹地冲过来。正好当时解放军叔叔们有事回驻地,楚海洋、大吴和队长他们陪着老头儿外出,工地上就剩夏明若几个。
    那帮人举着锄头、钉耙闹哄哄地来到现场,被一排长条凳堵住。凳子后站着一伙人。为首的小青年穿一身旧军装,敞着怀,露出红色跨栏背心上“中国”两字,满头乱发像狗啃似的,长得倒是眉清目秀。
    小青年肩上立一黄色巨猫,右手擎板儿砖,左手叉腰,恶狠狠地开口:“来啊!老子死之前非拉足了垫背的不可!”
    乡民们愣住了,只当城里的学生好欺负,谁知道竟来了这么一个东西,一时间谁都没敢动。
    于是小史被推出战壕,花半小时解释隋代的皇帝不姓隋而姓杨,再花半小时解释唐代的姓李,宋代的姓赵,元代的他说了大伙儿也弄不清,都叫什么甘麻刺答麻刺八刺……
    这种情况下老头儿只能去乡里哭诉,结果乡里给出了个馊主意,说是让乡文化站在村里打谷场上架银幕放电影,电影一开始村民就不看挖墓的了。
    事实证明电影好看,挖墓也好看,考古队除了忍受人声嘈杂外还得忍受高音喇叭。
    先是李向阳同志手持双枪,威风凛凛;然后是二妹子捻着大辫子唱九九艳阳天;后来,连《列宁在1918》都拿来放了。这片子是长春电影译制厂译制的,所以列宁同志和他忠诚的警卫员瓦西里同志以及红军战士们,说话都带着东北口音。
    夏明若学得惟妙惟肖,趴在工地边上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正巧当时在去除表层浮土,老头儿又在明清地层上发现一个盗洞,气得咬牙切齿说:“会有的!该有的都会有的!”
    夏明若捂着嘴偷笑,拿着毛刷小铲乖乖巧巧地去收集封土里夹杂的陶片,竟然还清理到一枚毛主席像章,后来送给刘狗剩了。
    豹子问:“啥叫地层啊?”
    旁人异口同声地说:“楚专家解释。”
    专家正埋头填发掘记录表:地点、代号、海拔、面积……于是便说:“明若解释。”
    夏别信一高兴,问:“真让我说?”
    专家想了想说:“算了,豹子,还是等我有空儿来给你讲吧。”
    又过了一天,传来个好消息,说明清代的那个盗洞并没有打到底,在地下两米处就消失了。
    又传来个坏消息,说铁锹打不进去了,挖到石头了,用探铲勘测,都是宽一米、长两米以上的巨型条石,足足有三四根,并排堵在墓顶上。
    盗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消失的。
    “考古队守则,”老头儿说,“第一条。”
    底下人席地而坐,拖着长声回答:“遵守纪律——服从领导——严格保守国家秘密——”
    “第二条。”
    “积极负责、忠诚老实——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第三条,依靠地方,搞好关系,积极宣传党的文物政策法令;第四条,互相帮助,虚心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五条,注意安全、保证健康;第六条,谨慎使用仪器,节约消耗品。
    第七条是不成文却约定俗成的一条:绝对不允许搞私人收藏。
    “行,都知道哈,”老头儿说:“那么大家看电影去吧。”
    “噢——!”年轻人们一哄而散。
    《地道战》的音乐响起来,刘狗剩抢占第一排,守着张三条腿长板凳翘首以盼,夏明若灵活地挤进人群坐上去。
    今天考古队休息。
    条石上的封土已经被去除,但十来吨重的巨石单凭人力是拿不上来的,得靠起重机。本地的文物部门便从洛阳建筑工地上借了一台,但由于路况不好,估计后天晚些时候才能到。
    刘狗剩诉苦:“哥,你可得表扬我,我为了守位子吃了大苦头了。”
    “有数有数,”夏明若笑嘻嘻地说,“我带你上北京玩儿去。”
    刘狗剩说:“天安门!”夏明若说:“行!”
    楚海洋摇着大蒲扇来了,左右看看问:“我坐哪儿?”
    夏明若连忙推他:“没你坐的,你回去睡觉。”
    楚海洋便拉他起来,然后自己一屁股坐下去。
    夏明若嗷嗷叫,手脚并用,对楚海洋又是推又是拽,后排的村民喊起来:“挡住了!挡住了!前头人不要乱动!”
    楚海洋吐吐舌头,强压夏明若蹲下,夏明若怒骂:“畜生!”
    楚海洋打了个响指,吩咐刘狗剩:“打扇。”
    刘狗剩双手开弓哗哗哗摇扇子,边摇边谄笑:“海洋哥,凉不凉快?”
    楚海洋抖着腿说:“再扇。”
    这时,大胡子周队长站在人群后头两手拢在嘴边喊:“楚海洋——!海洋——!”
    黑白银幕上的革命小妞们正在热火朝天挖地道呢,打谷场上全体人员齐刷刷回头:“嘘——”
    楚海洋只能站起来走出去,夏明若奸笑地对着他的背影摇扇子,一脸小人得志。
    电影散场楚海洋也没有回来。
    夏明若冲了个凉水澡回宿舍睡觉,睡到半夜,被大吴揍得实在不行了,只好披了件衣服往工地上跑,老黄和小史紧随其后。
    夏明若先骂老黄:“虽然平原耗子多,你也要收敛一点儿,吃饱就行了,看看你的脸都胖了多少圈了!”
    又骂小史:“你说晚饭给大吴下药,药呢?”
    小史委屈地说:“我下了啊,可谁知道他需要至少三倍的剂量。”
    山村里的月光像水一般明净,凉风带着树木的清香,呼呼吹过连绵的西瓜地。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