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剑三同人)剑舞笙歌 >

第7部分

(剑三同人)剑舞笙歌-第7部分

小说: (剑三同人)剑舞笙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云裳深吸了一口气,小步走到公孙幽面前三步远的地方,将拜师帖举过头顶;双手向公孙幽呈上;并面对公孙幽行三叩首礼。
  额头贴上冰凉的地面,柳云裳觉得自己在这一刻无比的清醒。
  柳云裳知道,在这一刻,她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近了一步。
  三叩首礼毕,而后便是敬师父茶。
  柳云裳递过茶水,公孙幽饮下。
  将饮过的茶水放在一边的小几上,公孙幽开始训话:
  “我门一脉武学,以琴养心,以舞入武,凡事初切要记住守住本心,坚持曲艺之道。而行走江湖,除强扶弱,救助孤寡,乃是我派门人当为之事,切不可有推脱逃避之心——”
  “你能否做到?”公孙幽直视着柳云裳的眼睛,目光锐利,仿佛要看到她的内心深处。
  在这样的目光下,柳云裳甚至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无所遁形。
  柳云裳深深的拜下,额头贴上冰冷的地面,语气无比的坚定:“我愿随师父学武,除强扶弱,救助孤寡。”
  拜师礼毕。
  日后,柳云裳便是公孙幽的弟子。                        
作者有话要说:  我愿随师父学武,除强扶弱,救助孤寡。——灵感来自万花入门誓词:我愿随师父学医,济世苍生。
拜师礼仪完整版看这里:
    1。挂师祖和师爷画像;摆香案;由师父向师祖和师爷上香、上表;行大礼;奏告祖师和师爷;吸纳弟子;该派传承有人;然后师父;而不是正位、正座与师祖和师爷画像并列。
    2。拜师弟子跪于师父面前;听司仪介绍弟子的情况;
    3。弟子顶帖拜师;将拜师帖举过头顶;双手向师父呈上;并面对师父行三叩首礼;
    4。弟子为师父献盖碗茶;名为”改口茶”;即从今以后改称”师父”;
    5。师徒互赠信物;弟子递上红包以图吉利;师父回帖并送徒弟礼物;如:书、画;练功器物等;
    6。师父训话;赠语和加勉;宣布门规;教诲徒弟尊祖重德;勉励徒弟先做人后做事;学艺要刻苦等。
    7。师父再率领新入门的弟子向祖师行跪拜大礼。
    8。师父与弟子单独合影;然后参加拜师仪式的全体人员合影。
    9。以师父的名义设宴;请全体参加者。拜师仪式结束。
  举行拜师仪式后;徒弟就入了师门;要遵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规矩。师父对爱徒要精心传授技艺;弟子对师父要尊敬如父并侍奉;称师父的夫人为”师母”。日常遇到师父和师父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弟子要主动前去;每到传统节日要带上礼品慰问师父;在心不在物。弟子如果取得成绩;都要一一向师父汇报。送礼;表示自己没有忘记师父的栽培之恩;这叫”报师”。

  ☆、入门

  公孙幽亲手扶了柳云裳起身,语气郑重:“日后,你便是我门下弟子!”
  然后公孙幽便开始正式教导柳云裳学武→_→你是在做梦还没有醒吧?
  一般来说,弟子行完拜师礼正事拜入师门之后师父并不会马上就开始教导弟子,毕竟教徒弟实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拜师就开始教难免的会给人一种急功近利之感,而且师父也需要好好的思考一下怎么教徒弟,应该教徒弟一些什么。
  现在公孙幽就在烦恼这个问题。
  公孙幽问道:“裳儿,在武艺方面,你可曾学过什么?可曾习过什么内功心法?”
  对于公孙幽问的这个问题,柳云裳并不觉得意外。
  ——收个像柳云裳这种年纪出身的弟子,这种问题也是必需问的。
  像柳云裳这种出身江湖世家的子弟,尤其是嫡系血脉,除非是实在体弱无法习武,不然都会习武。内力一定是会教的,而且定然是打小便开始的。而且柳云裳今年七岁,这个年纪正是习武的最好时间,也是骨骼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在这个年纪长辈都会开始教导一些武功招式开始打基础,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教的是多还是少。
  众所周知,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不论是乐艺、书法,还是武学。这个理论不论是在哪个方面都是有用的。万丈高楼平地而起,但是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那么这万丈高楼也不可能经得住风吹雨淋,也只不过是一件废品罢了。
  公孙幽要教导柳云裳武学,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便是了解柳云裳曾经学过什么武学招式,能不能直接就开始教导自己的武功,需不需帮柳云裳转化身体里已经修炼出来的那些内力,自己的武功又会不会同柳云裳学过的相冲。
  只有了解了柳云裳学过了什么,公孙幽才能为柳云裳制定出一套适合柳云裳的章程来让柳云裳习武,为柳云裳的武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柳云裳毫无隐瞒的答道:“心法的话我只学过最基本的呼吸吐纳心法,招式的话爹爹还没有教我。剑法的基础招式当中我只学了劈,斩,截,撩,挑,钩六样。 ”
  “你学了剑法?没学刀法?”公孙幽颇有些惊奇。
  按理说柳云裳既然出身霸刀山庄这种世代传承用刀的家族里,学的自然也该是刀法,但是柳云裳偏偏学的是剑法,这让公孙幽有些惊讶。
  柳云裳微微低下头去,仿佛是有些羞涩的样子,小声的说了声是。
  公孙幽也不是什么喜欢刨根问底的人,何况这也算是柳云裳的私事——毕竟人家爹娘都同意了,而且没有人规定过霸刀山庄的小姐一定要学刀法——得到了柳云裳的回答便将这个话题放在了一遍,重新换了一个问题。
  “你既然学剑,一天挥剑几次?”公孙幽问道。
  柳云裳年纪还小,骨骼尚未完全长成。在这个年纪,只要稍有不慎伤到了骨骼,那便几乎是一辈子的事情。公孙幽这么问,也是为了了解柳云裳在拜自己为师之前的练习量怎么样,从而在心里有个谱,以免在日后的时间里因为对训练量掌握的不到位而对柳云裳造成什么伤害。
  柳云裳答道:“爹爹让我每天挥剑五百次,偶尔会多挥几次,但不会太多。”
  “我知道了。”公孙幽若有所思,她偏首看了一边的柳风骨一眼,然后对着柳云裳露出一个温柔动人的笑容。“裳儿后天在来寻我吧,这两天我要考虑一下怎么教你。现在你先和你师姐去走走,让你师姐跟你说说话怎么样?”
  说罢,公孙幽指着一直站在边上观看完了整场拜师礼的叶芷青道:“看,这便是你师姐,叶芷青。”
  “我知道。”柳云裳声音清脆,对着叶芷青露出一个明媚的灿烂笑容:“叶姐姐!”
  “裳儿。”叶芷青回了柳云裳一个笑容,与柳云裳的明媚不同,叶芷青的笑是极温柔、极安静的。
  如果说柳云裳的笑是在阳光下盛开的肆意张扬无忧无虑的艳丽牡丹,那么叶芷青的笑容便是在清寒月色下幽幽盛开的清丽昙花,安静而又美好。
  看到叶芷青的笑容,柳云裳仿佛是得到了什么许可一般小跑几步,上前拉住了叶芷青的手,两个女孩子亲亲密密的站在了一起。
  不论是柳云裳还是叶芷青,都是少有的美人坯子,虽然尚且年幼,但是看上去也是极为可爱的女孩子。这样的两个女孩子肩并着肩,手牵着手的站在一起,看上去当真是赏心悦目极了。
  见柳云裳与叶芷青这般显而易见的亲密姿态,公孙幽笑道:“既然你们已经认识了,那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你们两个小姑娘说悄悄话去吧!”
  “是,师父。”叶芷青轻轻柔柔的应道。
  “是,师父。”柳云裳礼数周全却也不失亲密。
  牵着叶芷青的手离开大堂,柳云裳直接带着叶芷青去了花园。
  “叶姐姐,没想到我们真的可以成为同门啊!”坐在花园的石凳上,柳云裳一手撑着下巴,颇有些感叹地说道。随意的姿态,半点不见之前在大堂的严谨。
  叶芷青含笑看着本性毕露的柳云裳,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她身上已经初初有了几分公孙幽的娴静从容:“我早就说过的啊,师父一定会很喜欢你的,我们一定会成为同门的。”
  “可是那个时候师父还没有说啊,我还是会紧张的嘛!”柳云裳嘟嘴道。
  “师父说了要收你为徒之后你还不是紧张得很?”叶芷青轻笑道,想起之前几次同柳云裳的见面,脸上笑意更深。
  柳云裳有些不好意思的转过脸去不去看叶芷青,虽然柳云裳觉得自己的脸皮已经很厚了,但是经常还是会不够用。
  “不好意思了?”叶芷青见柳云裳扭过头去,不由反省是不是自己的玩笑开得太过了——毕竟她也是第一次同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这么的亲密,没有什么经验——立刻开始哄师妹,“师妹?真的害羞了?别不理师姐啊,师姐向你道歉好不好?”
  柳云裳终于愿意转过头来看叶芷青,小声说道:“不要道歉。”
  “什么?”叶芷青一个没听清,下意识的追问道。
  柳云裳深吸了口气,鼓足了勇气方才说道:“不需要道歉——叶姐姐你又没错!”
  “但是裳儿你刚才是不开心了吧?”叶芷青问道,“让裳儿你不开心了,就是我的错啊!”
  “才没有……”柳云裳细细的反驳道,“我只不过是……”
  柳云裳的话说了一半便没有再说下去,而是歪着头看着神情温柔而又诚恳的叶芷青。
  她能够感觉到,叶芷青的心里,确是如她所说的这么的认为的。
  半响,柳云裳突然笑了起来,灿烂的如同最美的春光:“不管怎么样,能够和叶姐姐成为同门,真的是太好了!”
  “我也很高兴呢,能够和云裳你成为师姐妹。”对于柳云裳的欢喜,叶芷青同样回以笑容。
  “对了,云裳,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会学剑吗?”
  叶芷青一直都觉得,柳云裳应该是学刀的。
  毕竟是家学渊源。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去看了大圣归来,我只有一个感想——大圣你的披风为什么那么的长!
小剧场:
公孙幽:你教了你女儿什么?
柳风骨:很多……
公孙幽:招式?
柳风骨(自豪状):不,我教的是意境!

  ☆、刀剑

  “这个嘛……”柳云裳一脸严肃的沉吟了一下,然后仿佛是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后,柳云裳换了条手臂托着自己的下巴,开始回答叶芷青的疑问。
  或者说是开始掉书袋。
  柳云裳慢悠悠的陈述道:“剑者,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
  叶芷青接上了柳云裳的话:“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黄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管子地数篇云:「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以上两说,似黄帝与蚩尤,均己制剑为兵。”
  “可是这与你学剑有什么关系?”叶芷青不解的问道。
  柳云裳道:“哎呀叶姐姐你这么心急做什么,我还没说完呢!”
  “那裳儿你继续说。”叶芷青学着柳云裳模样用一只手来支撑着下巴看着柳云裳,眼睛里亮晶晶的全都是期待。
  柳云裳继续说道:“《初学记·武部·剑》记载:「其後楚有龙泉,秦有太阿、工布,吴有干将、镆铘、属镂,越有纯钧、湛卢、豪曹、鱼肠、巨阙诸剑。」《管子》曰:「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此剑之始也。」”
  “听了这些,叶姐姐你明白了吗?”柳云裳问道。
  “没有。”叶芷青很诚实的摇头,“我只听出了剑的来历很大,历史很久远。”
  柳云裳道:“这就是我不学刀而去学剑的原因啊!”
  “就因为……这个?”叶芷青有点呆。
  “是啊!”柳云裳答得理所当然,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这个理由有多么的荒谬。
  “可是……”叶芷青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说不出什么理由来。
  她看得见柳云裳的眼睛,里面清澈的如同藏在深山中的泉水。
  叶芷青真切的认识到:她这个师妹,是真的这么的觉得。
  “当然,这并不是全部的理由。”柳云裳歪着头问叶芷青,“叶姐姐啊,你觉得剑,是什么呢?”
  叶芷青答得毫不犹豫:“剑乃器中君子。”
  “那么刀呢?”柳云裳继续问道。
  叶芷青:“勇猛狂放之兵。”
  “这不就出来了吗结果?”柳云裳双手一拍,“剑乃器中君子,其性中正平和,正适合我们女孩子用。而刀之勇猛、狂放与霸刀,是我永远也练不出来的。”
  柳云裳道:“刀啊,可是以雄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