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庶福良缘 作者:乐蜀 >

第55部分

庶福良缘 作者:乐蜀-第55部分

小说: 庶福良缘 作者:乐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宜推辞不肯要,唐氏则是要她大方点儿,快些收下,说夫人们喜欢她才给她的,这是顾家的姑娘们的荣耀。
    于是嘉宜就心中暗喜地“勉强”收下了。
    唐氏叫嘉宜收下的时候,不禁暗箱,这个宜丫头难不成是个招人稀罕,然后狂收见面礼的体质吗?这一次过年她才初次跟着自己走动,在顾家来往的亲朋故旧之家的人面前亮相,可这短短几日,就已经收了不少好东西了。
    这些东西她虽然收了,可将来可是要自己去还礼的。虽然顾家现在也是京城里炙手可热的权贵之家,并不缺这点儿钱,可是嘉宜得到这些夫人们的过分喜爱,就会衬托得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没什么人喜欢了。
    好歹这会儿嘉宜年纪还小,那些送见面礼的夫人们不过是喜欢她看起来机灵可爱,所以送她见面礼。
    可要是再过几年,嘉宜大了,出落得楚楚动人,长成一个绝色少女,再跟自己生的嘉书和嘉琴一起出去,可能那好人家就会被嘉宜给夺走了。
    再说了,嘉书,嘉琴和嘉宜本来就没相差多大,再过两三年,等到嘉书和嘉琴要说亲的时候,有嘉宜这个如此招人喜欢的绝美|少|女同行,唐氏敢肯定,一定会对嘉书和嘉琴的亲事有不利的影响。
    所以,从这一年的正月初三之后,唐氏就决定了,以后还是不要常把嘉宜带在身边为妙。
    特别是以后长公主,王妃,公侯之家请客做寿,嘉宜就不要跟着去了。
    只是她知道也不能做得太明显,否则会招致老太太和老爷的不满,那就去一些次等的人家,或者那些人家没有合适的同龄的说亲的少爷家里好了。至于,她心中一早为嘉书和嘉琴定下的那合适的人家,无论如何是不能带嘉宜去的。
    嘉宜哪晓得因为她的容貌和机灵可爱招人喜欢,不但招来了嘉书和嘉琴的嫉妒,还招来了唐氏的防备呢。
    若是她知道了,她也愿意避避嫌,平时谁家请客做寿她就不去好了,只不过这过年期间的活动还是让她参加吧,毕竟满打满算,她在顾家也不会过上十个年了,这些年就让她趁着过年多得几个过年钱好不?
    她是庶女,也需要攒银子,攒嫁妆啊。
    她姨娘,她是不指望了,因为以后等她有了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她姨娘的心思肯定就要在那个小的身上了,对于她这个大的,也只能让她自己独立飞翔了。
    正月初三,是嘉宜认定的丰收日,不但得了以卫国公夫人严氏为首的几位夫人的几件好首饰,还得了若干装了金玉之物的荷包。
    晚上,她在灯下整理当日得的东西,一炕桌闪闪发光的金银玉器首饰,把她给乐坏了。
    现如今,她至少有五百两银子,还有几十两金子,还有三盒子首饰了。
    嘉宜觉得自己真得算是致富了,就凭这些东西,将来再怎么样也有安身立命的一点儿本钱了。
    潜意识里面,她总是在担心哪一日没有家族和亲人可以倚靠了,她该怎么办?这或者跟她穿越者的**|丝身份相关?作为曾经的外语学院法语系三年级大学生,从来就没有想过大学毕业之后要靠着家人生活,再说了她也从来不觉得靠得上,当然更没有想过要靠男人生活。所受的那么多年教育,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心中的是男女平等,女人就是半边天,要自己养活自己才是独立女性。说她单纯也好还是怎么也好,直到她穿到这个时代这个顾家,她心里还是这么想的。
    次日顾老太太要去其唯一的弟弟陶庆家走亲戚,带上了嘉宜和嘉珍以及嘉柔,唐氏和嘉书嘉琴没有同去。
    主要是正月初四,顾府还是会有些京官会来拜年,唐氏作为顾金枭的正妻,当然是要在家里负责接待,而嘉书和嘉琴要留下,也是同样的原因,她们要出面接待那些跟她们年纪相仿的官宦之家的小姐们,而且她们也去过顾老太太的弟弟陶庆那家不少次,顾老太太便叫她们留下跟太太在一起。
    老太太这么安排,嘉书和嘉琴简直求之不得呢。
    贺家虽然是大富之家,可不过是个商户人家,彼时,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流,尽管有钱,但没有政治地位,在民间百姓眼里也就是有钱而已,并不让人尊敬。
    现如今的顾金枭已经是天底下最让人闻之色变的大特务机构虎贲卫的指挥使,算得上是皇帝的|宠|臣,别看才正三品,可他实际上手中的权力恐怕会大过那些一二品的大员,甚至连那些一二品的大员还得巴结着他,就怕他暗中给你使绊子,弄个莫须有的罪名,抓进诏狱里去,那你奋斗半生获得的荣华富贵就全部没了。
    所以,嘉书和嘉琴在她们的爹成为虎贲卫的指挥使以后,那自然是更加傲气了,对于贺家也更加看不上了,对于去贺家见就舅祖父那些人并不感兴趣。
    而嘉宜和嘉珍,嘉柔三人愿意跟着顾老太太去,一来她们这半年来俨然已经是一伙的,嘉珍和嘉柔都把嘉宜当个头,嘉宜愿意跟着老太太去,她们当然也愿意去。二来,这也是唐氏安排的,她认为婆婆要走亲戚,自己和两个女儿不能陪着去,其她的姑娘们陪着去那是必须的,不然就是不孝顺。
    至于安哥儿和青姐儿,两个人年纪太小,况且这天儿也还冷,顾老太太也怕带着他们去了,万一受寒回来生病就不好了,所以没叫他们去。
    世平和世荣,两个人也没有跟着去,本来唐氏还要叫世荣陪着老太太去的,哪知道他早一天就说了,初四日他跟世平两个人有个文会要赴,不得空去,唐氏只得作罢。
    于是顾老太太就带着嘉宜,嘉珍,嘉柔三个女孩儿去了贺家。
    之所以还是称呼贺家,主要是能干的陶庆当日娶了贺氏为妻之后,颇有点儿入赘的意思,但是却没有在明面上那么说。陶庆的老丈人是个开明的人,并没有因为把自己的独女嫁给陶庆,又让陶庆做了药店掌柜,就让他改姓。
    而陶庆后面接管了贺家的生意,在老丈人和丈母娘相继离世之后,也没有把贺家的招牌换成陶家的。
    他觉得没有必要,他陶庆的子孙也是贺家的人,两家的血脉融合到了一起,哪用分得那么清楚。
    陶庆这样的做法,深得贺家族人的赞扬,他们虽然是贺家的远亲,但大多数都在贺家的药材行业里面做事,贺家的药材生意因此在陶庆手里越发兴旺了。
    贺家的宅子是在燕京城寸土寸金的御街的一条胡同里,这条胡同叫做安平胡同,是京城里大富大贵之家才住得起的地方。
    整条胡同一共就只有三家人,一家就是正月初三到顾家来拜过年,还给了嘉宜一个玉佩做见面礼的济宁侯夫人裘氏所在的济宁侯府。
    济宁侯府在贺家斜对门儿,占了整个安平胡同东面的那一块。
    西面这一块被两家瓜分,一家是做药材生意,传承了百年的何家,另一家则是做绸缎生意,也传承了上百年的蒋家。
    在寸土寸金的御街两旁,还能有一个五进带大花园的宅子,可见贺家的财力有多么雄厚。
    后来嘉宜听绿萍说起过,说贺家的那一处宅子估摸着都要四五十万两银子,而且还年年都在往上涨。
    嘉宜听后不禁在心中叹气,看来帝都的房地产业在N多年前都是年年行情看涨,好地段儿上头的房产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永远都是一个连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进入贺家之后,嘉宜完全能够感受到贺家作为巨富,那扑面而来的浓得化不开的富贵气象。
    处处金碧辉煌,处处雕梁画栋。
    奴仆们穿的衣裳一点儿也不比那些公侯之家穿的下人们差,稍微有点儿地位的仆人们都是锦缎华服,这让她想起了红楼里面的丫鬟们。在奴仆们的穿戴上头,嘉宜认为贺家不但比顾家强,甚至还强过了薛首辅家。
    薛首辅的正室葛氏是京城里顶顶有名的清风书院的山长葛向华的女儿,自打小家里家教极严,所以她即便成了首辅的夫人,也没有穿什么华服,插戴什么名贵的首饰,自然家里的仆人们也不能给他们多好的衣裳穿。什么事情都务求一个中庸之道,是葛氏治家的原则。
    这也是为何她从手上撸下一个金镯子塞给嘉宜做见面礼,唐氏见了认为稀松平常,以后随便回礼还了就可以了。
    可能这也是为商户人家和权贵之家到底在行事方式,治家手段上会有不同的原因。
    再次见到那一日到顾府来拜年的舅祖父等人,向他们行礼道福之后,大人们在一处说话,孩子们则是去了隔壁花厅玩。
    陶卓鹏和陶芳华负责接待嘉宜等人,他还问嘉宜怎么世荣没有来,嘉宜指着嘉珍说:“这个话你应该问四妹妹,她最清楚二哥为何没来。”
    陶卓鹏挠挠脑袋瓜子,笑了笑,脸上现出一个大酒窝,然后说:“她们都叫你三姐姐来着,我当然是要问大的。”
    其实这真是借口,陶卓鹏也是个喜欢漂亮姑娘的小子,那一日到顾家拜年,他尽管是跟世荣和世平一桌,可没少往嘉宜那边看,他也认为这个新来到顾府的三姑娘好看,不免多看了两眼。
    回来后,他妹子又在那里说,新到顾府的三姑娘说话风趣,人缘好,四姑娘和五姑娘都围着她呢,陶卓鹏就上心了,心想,过两日要是姑祖母带新来的三妹妹来就好了。
    今日,果然见到姑祖母带着嘉宜来了,小胖子陶卓鹏还高兴了一下呢。
    为了表示对嘉宜等人的欢迎,他们在花厅里坐着吃茶说话的时候,陶卓鹏命下人把府里年节上备下的甜食点心果子等全部用拿上来招待客人。
    于是,嘉宜就见到了贺家的丫鬟们鱼贯而入,在她们面前一气儿摆了十来个攒盒,那攒盒里面装的甜食点心等起码有一百多样,而且既好看,还味美儿,有许多是嘉宜见都没见过的。
    按说她已经成为了顾家的三姑娘半年多了,吃的见过的甜食点心也不少了,可是在贺家,她愣是有一大半的东西都不认识也不知道名儿。
    陶卓鹏看这个生面孔的三妹妹见到那么多甜食点心都愣住了的样子,心中十分得意,于是便开始在嘉宜面前展露他的吃货本质,当然他自诩自己是美食家,他道:“别说京城里的那些馆子里的美食了,就是江南塞北的美食我也尝过。”
    嘉宜问他:“难不成鹏表哥还去过塞北江南?”
    陶卓鹏讪讪一笑,挠挠后脑瓜子,道:“我以后必定要去的,现如今,我祖父和我爹不让我去,不过,我托去采买药材的伙计给我带回来不少塞北江南的好吃的……”
    “原来如此……”嘉宜忍不住抿唇笑了,暗想,“原来胖墩儿是这么练成的……”
    “是啊,是啊,宜表妹,珍表妹,还有柔表妹,你们别客气,这上头的东西随便吃,若是吃了觉得不够,我再叫下人再拿来。”陶卓鹏指着攒盘里那琳琅满目的甜食点心笑着招呼众人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嘉宜一边看着那些颜色和式样诱|人的甜食,一边搓了搓手笑道。
    她这样子惹得屋子里的其他人都跟着笑起来了,陶卓鹏笑得尤其大声。
    嘉宜一连吃了十几样没见过的甜食,尽管连连赞好,可是肚子只有那么大,又喝了些茶解腻,不一会儿就饱了,连连摆手说:“吃不下了,吃不下了……”
    陶卓鹏见状殷勤道:“宜表妹,吃不下了不要紧,你看看,这上头还有哪些是你想要吃的,我叫人给你包起来,一会子带回家去吃可好?”
    作者有话要说:  晚点儿加更一章。

  ☆、第60章 

“那敢情好,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哟!”嘉宜大大方方道,她这样说,又逗得众人一阵笑。
    陶卓鹏也发出了爽朗的笑声,笑得腮帮子的肉都一鼓一鼓的,嘉宜看他那胖萌的样子也可劲儿笑。
    孩子们的笑声传到隔壁大人的耳朵里,他们都停住了说话,问对方,那边的孩子们在干嘛呢,怎么笑得那么开心。于是陶卓鹏的娘林氏就派了个丫鬟过去问,不一会儿那丫鬟回来禀告说:“是大少爷请表小姐们吃点心,顾家三小姐说话风趣,逗得他们都在笑。”
    顾老太太听了满脸是笑,对陶庆等人说:“宜丫头心性开朗,她在哪里都招人喜欢。”
    贺氏在一旁点头,道:“大姐说得对,那一日初见宜丫头时,我就觉着她长得还挺像大姐,人生得好,看着又机灵,说话也大方,我一见就喜欢。我还听说,宜丫头的名儿还是大姐给取的?”
    顾老太太点点头,说:“是我取的,我想一个女孩儿宜家宜室就是好命,故而给她取了个这名儿。”
    贺氏等人接着都附和说这个名字取得好,而且看嘉宜的面相和说话,将来定然会有个好命,因为顾老太太就是有福之人,她给嘉宜取名字,嘉宜肯定会沾上顾老太太的福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