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庶福良缘 作者:乐蜀 >

第97部分

庶福良缘 作者:乐蜀-第97部分

小说: 庶福良缘 作者:乐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名声受损的姑娘回家了。这也是宜丫头这一年多无人问津的原因。她都十五,及笄了,可亲事都还没定下,这在京城里的大家小姐里面是极少的。侯爷,难不成你不担心她再耽搁两年,无人问津,到时候恐怕愿意娶她回去做正妻的人都没有了,也就只能去给人做填房了……”
    顾金枭讶然,说:“不会吧?我们家的三姑娘生得如此好,现如今竟然无人问津了?”
    唐氏看他这惊讶的样子,真是好笑,很想说人家大家公子娶妻娶贤,又不是看人长得好就行,也只要纳妾才要纳色,要那种生得好的。
    只是这种话说出来,无疑有冒犯之嫌,唐氏不想为这种琐碎的言语又跟丈夫闹起来。
    于是她淡淡道:“可不是么,这女儿家过了十五岁,一年两年的,能嫁给好人家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再说了,三姑娘又是个庶出的,与其嫁给那起子京城里四五品的京官去做庶子的媳妇,就只靠着家里发给的月例银子过活,还不如嫁给一个咱们知根知底的人家的孩子,逍遥自在,手上不缺银钱,不用看菜下碟讨好家里的那些妯娌小姑……好容易我大哥知根知底的人家愿意上门儿来提亲,人家的家里又是只有一个独子,三姑娘嫁过去,没有什么嫂子小姑,就只用伺候公婆,这小日子过得多素净。况且闵家又极富,三姑娘嫁过去不会吃苦,整个就是掉在蜜糖罐子里了。”
    这一番话倒把顾金枭给说动心了。
    他开始摸着自己的络腮胡子沉吟起来:“这样的话……”
    唐氏见他那样不由得心中一喜,知道丈夫被自己说动了,很可能会点头同意嘉宜和闵家那小子的亲事了。要是这样的话,他也能够对大哥有所交代了,还有嘉宜出了门子,或者剩下的几个姑娘以后的亲事能够顺利些。在她心中,总认为有一个名声不好的姑娘在家里,就好像一砣发霉的东西一样,会传染霉运给其她的姑娘们。尽管她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不会受影响,原本她是不会管那些庶女嫁得好不好的,可也不想有个名声不好的剩女在家里,以免跟别的公侯权贵之家的夫人和太太们在一起聚会时,人家提到嘉宜就会暗暗耻笑她,让唐氏觉得尴尬。
    唐氏也知道为了维护她的侯夫人的形象,她有必要像其她家的那些嫡母那样至少表现出她对庶女们的婚事还是很在意和关心的。
    那些夫人和太太们聚在一起常说,只有那些小门小户的不懂事的妇人才会将庶女送人做妾,或者嫁给那些低门小户,因为庶女嫁那么不好,人家会说这一家的正室不贤惠。故而,这面子上还是要过去的,不能让庶女们嫁得太差劲儿。
    当然,唐氏认为,也不能嫁得太好。特别是那个任姨娘的青姐儿,唐氏觉得自己一定会让她嫁得比所有的姑娘们都更差。
    至于嘉宜嘛,嫁给那个闵家的独子,这门儿亲事尽管不荣光,可是很实在呀,过日子,最重要的不就是图个里子好吗?至于那什么面子和里子都能够兼顾的婚姻,唐氏认为可不是一般运气的女子能够肖想的,这得有多好的运气才行呀!简直可以用可遇不可求来形容。三姑娘作为一个庶女,显然是不具备这样的运气的,能顾得上一头已经算是不错了吧。
    唐氏会认为闵家的独子不错,也是听了她大哥的片面之言,还有跟来顾家提亲的闵家找的媒人说话了解情况时,那媒人都是挑好的说,她也就相信了听来的那些好话了。
    若是嘉宜是她的亲女儿,又或者说唐氏是一个负责任的嫡母,一定会派人去打听那闵家的独子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不会偏听偏信的。可惜了,唐氏不是那种负责任的嫡母,嘉宜也只是个庶女而已,她当然不想费心费力地去查证闵家那小子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了。
    故而,嘉宜的命运看似就要被这么给定下了。
    唐氏面带笑容,正要催促丈夫答应之时,从外面跑进来了一个惊慌失措的丫头,原来是老太太跟前的丫鬟芭蕉,她一进来就向着顾金枭和唐氏跪下,流着泪说:“……不好了!不好了!老太太她……她昏过去了……”
    “什么?半个时辰前我回府去瞧她,不是都好好的么,怎么?”顾金枭一下子站起来惊慌无比地问。
    芭蕉答:“奴婢也不知,仿佛是一下子就……艾菊姐姐差我过来禀告侯爷和夫人,似乎老太太不好得很!”
    顾金枭一听,二话不说,扔下唐氏就往外面跑,一面命人进宫去请太医来给母亲瞧病,一面往寿康堂去。
    唐氏也慌了,在后面喊:“侯爷,等等我!”
    顾金枭哪里会等她,他心里无比担心母亲,这会儿是谁的话也不会听了。
    唐氏无奈,只能稍微交代了下跟前的人守着院子,自己也急匆匆地带着人往寿康堂。她一边疾步走着,一边想这下子可是糟糕了,要是婆婆真出什么事儿了,嘉宜岂不是又要在家剩一年了?再耽搁一年,可就十六了,到时候那闵家的小子愿意娶嘉宜不都还是两说。为什么老太太早不好晚不好,偏偏这个时候不好了。
    这也是老天爷不看顾,要是老太太知道她最疼的孙女因为她的病情恶化乃至仙逝而亲事告吹,不知道她会作何感想?
    唯一的一次,唐氏竟然恳求神佛保佑,让老太太多活一段儿日子,好歹让她把嘉宜这个丫头嫁出去再说呀。
    真是一路走,一路念叨着南无阿弥陀佛的。
    只是看起来,不管是老天爷也好还是诸天神佛也好,都没能听到唐氏的祈求,等她走到寿康堂时,已经听到里里外外一片哭声。
    她心中一沉,暗道不好,难道是老太太已经……
    要是这样的话,也是太快了,宫里的太医都还没请到呢?
    这是皇帝特意给顾家的恩典之一,就是府里的老夫人有病可以请宫里的太医去瞧。
    等到进入寿康堂西边老太太的卧室之中时,果然见到丈夫跪在老太太的床榻前嚎啕,她跟着走过去见到婆婆面色惨白,两眼紧闭,看起来很不妥当。
    她连忙拉起来一个跪在跟前的老太太的大丫鬟艾菊问:“老太太怎么样了?”
    艾菊哭着答:“奴婢也不清楚,就是才将不好的……”
    唐氏慌了一阵,立马走出去,让身边的童嬷嬷还有樊元辉家的过来,吩咐她们赶紧去备下丧事需要的一切东西,就怕一会儿老太太断了气,还不曾备下。
    童嬷嬷和樊元辉家的答应了匆匆忙忙地去了。
    唐氏紧接着又让老太太跟前贴身使唤的大丫鬟艾菊出来,让她去帮着把早就给老太太做好的寿衣寿鞋都拿出来准备好,以备不测。
    吩咐了这一桩事儿,她又吩咐人去将世平和其媳妇,还有其她的顾家的姑娘和少爷们都叫到寿康堂来,以及各位姨娘还有二房的人也去通知过来。她是想着万一老太太不行了,跟前的人都在好给她送终。
    才把这些事情吩咐完,请的周太医就来了,周太医进去替老太太看了之后,说:“春冬两季,病人都会突然发病,有些老病根儿就发出来了。老太太这是心口有痰,憋在心口昏厥了……”
    顾金枭赶忙问:“那不妨事吧……”
    周太医说:“若把这痰疾除了,过完春入夏,好生养着,老夫人说不定能渐渐好起来。许多年纪大的人犯病都是天气严寒的时候,老夫人也是昨冬摔倒昏厥,中风偏瘫,又加上发了老病儿根,看起来颇为凶险……”
    顾金枭一听,得知老母有好起来的可能,不知道多感谢周太医,忙请他无论如何要治好她母亲。
    周太医道说他会尽力,还说顾老太太这痰疾发的正是时候,要不发作出来,老病根儿还除不掉呢。
    顾金枭喜之不尽,亲自陪着周太医去给老母开方抓药。
    唐氏等人听到这个话,才知道原来这是虚惊一场。
    艾菊等人自然高兴,就连被唐氏叫来的嘉宜等人松了一口气。
    一开始,嘉宜等人到达寿康堂之时,听到里面的哭声,还以为老太太危险了呢。
    特别是嘉宜,激动地都哭出来了。
    自从老太太偏瘫之后,整个冬季她都缠绵病榻,看起来情况非常不好,甚至还有连人都认不清的时候。
    不过,好在老太太挺过来了。
    现如今是三月中旬,天气越来越暖和,嘉宜知道古代有一种说法,就是病人最凶险的季节就是冬春两季。就像周太医说的老太太这一次发作痰疾,这老病根儿发作出来,又是在这个时节,只要根除了,天气再暖和些,入了夏,老太太未必不能好起来的。
    老太太摔倒之后造成了偏瘫,也是因为在冬季,还并发了老病,才那样凶险。她左侧身体失去了控制,右边的手脚还是能够动的。偏瘫这种病,就是富贵病,得靠养,养好了,一侧身体的麻痹程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减轻。
    嘉宜盼望着老太太好起来,以后能够陪她一起浇花,赏花,种花。
    不仅仅是因为老太太是嘉宜的保护者,失去了她,她在这侯府里面孤立无援。还因为老太太是她血脉相连的长辈,十分慈祥,她在心里无比敬爱她。
    唐氏呢,知道老太太的病是虚惊一场时,有些讪讪地,忙又让人去告知童嬷嬷和樊元辉家的,让她们暂时不要去办那些丧事需要备下的物品。
    周太医说老太太会慢慢地好起来,她是庆幸也有些莫名的闹心。
    只不过那种闹心的情绪一出现她自己立马就打压了,因为她好歹还没有坏到那种希望婆婆就此离世的程度。
    庆幸的是嘉宜总算不用再剩在侯府里面了。
    刚才侯爷都已经考虑答应了,正因为老太太这虚惊一场才没有答复。
    唐氏打算稍晚些还是要再去征求丈夫的意见,只要他一点头,她立即就着手准备嘉宜跟闵恩的亲事,早些定下,早些让她嫁出去。
    只不过,顾金枭因为担心母亲的病,在周太医来给老母瞧病开方抓药之后,他一直都守在老母病榻前,一直到夜里老太太醒来,跟他说了话,他才喜之不尽的离开。就像周太医说的,老太太真得比之前好多了,至少她现在说话虽然还有些不利索,可是吐字清晰,脑子也清楚。
    唐氏没有捞着跟丈夫说嘉宜跟闵恩亲事的机会,顾金枭守着老母一夜后,次日去就去上朝了。然后再下朝回家,就跟唐氏说了件事,让唐氏下巴都几乎惊掉了。
    顾金枭满面红光,回来就说:“双喜临门!双喜临门!”
    唐氏见他这样高兴,连忙问他:“是什么喜事儿啊?”
    顾金枭大声道:“老太太终于好起来,这算是一喜吧?”
    唐氏“嗯”一声点头。
    顾金枭又道:“今日殿试圣上点了首辅家的四小子为头名状元……”
    唐氏“啊”一声,连忙接话道:“没想到首辅家竟然出了一位状元郎,这果真算是一喜,哎,不晓得哪家的小姐会有幸嫁给那位状元郎,说起来,他真是有才又有貌的。对了,薛家的老四还没定亲吧?”
    顾金枭哈哈大笑,好一阵儿才停住笑说:“那薛云霖确实没定亲,不过,明日他就要定亲了。”
    唐氏又“啊”了一声,问:“但不知道是那位侯爷或者大人捷足先登,召这位新科状元郎做女婿了?”
    顾金枭再次哈哈大笑,把唐氏都给笑懵了,望着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心说,瞧侯爷这高兴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召了薛家的那位状元郎做女婿呢。
    可惜了,自家的嘉书和嘉琴都出嫁了,不然凭着和薛首辅家的关系,还可以跟他们联姻呢。那薛云霖虽然是个庶出的,但成了状元郎,那就比那些嫡出的大家公子都更强了,再加上他爹又是首辅,以后他的前程别提有多好了。真是羡慕那即将成为薛云霖岳家的人家。
    顾金枭将唐氏发懵的表情看在眼里,又笑了一阵儿,看着就像是捡了天大的便宜似的,唐氏觉得他就算受封为忠诚侯爷没这么高兴过。
    “侯爷,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呀,到底是哪家成为了新科状元郎的岳家?”唐氏撇了撇嘴问。
    关子也卖够了,顾金枭说话了:“薛首辅今日下了朝跟我说,他家老四说了,要定下咱家的三姑娘为妻。”
    “什么!!!”唐氏陡然睁大了眼,望着顾金枭,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幻听了。
    顾金枭完全能够意料到他说出这句话来,唐氏会是这种表情。
    当时,他在听了薛首辅说出来后又何尝不是跟唐氏一样吃惊,就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一个才貌双全的新科状元郎会挑自家的庶出三姑娘为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夫人,我当时听到薛首辅这么说,也跟你一样吃惊,就想是不是薛大人在跟我说笑呢。”
    “……对,对,对,薛大人是不是在跟你开玩笑呀,咱们家跟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