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281-疡科纲要 >

第11部分

281-疡科纲要-第11部分

小说: 281-疡科纲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麻油一斤煮沸,下陀僧末再煮沸,入二蜡溶化离火,入诸药调匀,刷棉纸上阴干候用。 
用时以沸水壶烘烊贴之,弗令见火。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九节·生肌诸方
属性:外疡毒净以此收口。 
上血竭(五钱) 赤石脂 牡蛎粉(漂净) 海螵蛸(去背壳研细漂净) 密陀僧(各一两) 
花龙骨(四钱) 上冰片(四钱) 
研细和匀轻掺,以清凉薄贴盖之。 
x【方解】x 世俗治疡,珠黄之外,血珀、珊瑚号为八宝,无非借此贵重之名,聊 
以自高 
其色,不惟其质,未能免俗,聊复尔尔。且此方生肌收口功效昭着,比诸珠玉宝贵,实无愧 
色,爰锡嘉名,亦旌功之旷典也。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九节·生肌诸方
属性:收口药与上大同。 
飞滑石 赤石脂 冰片(少许)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九节·生肌诸方
属性:收口宜之,毒未净不可用。 
x【方解】x 珠粉贵物也,寿颐则谓介属耳。但用大块牡蛎,洗净泥垢杵散,清水 
漂出细粉,去其粗滓,功与珠粉同,而价则十万之一耳。名以珠粉,允无愧色,岂俗子能知 
此中功用耶?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九节·生肌诸方
属性:即荸荠,俗名地栗。用老而多渣者,去净皮捣烂绞汁,其滓和水再研,绞去滓取汁澄淀 
为粉,清水漂二三次,去甜味,久藏不变。合眼药、下疳药,功在炉甘石之上,亦治溃疡, 
去腐生肌。单用此粉,专治目赤、翳星、 肉,点入目内极有效力,毫不痛痒。允为实火目 
病之神丹。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十节·咽喉口舌诸方
属性:咽喉口舌诸证,本是内科,初非疡医界内之事,惟不可无外治之药为之辅佐。而晚近内 
科家多不备此药物,于是此等病家,不得不求治于疡医之门。然究非长于内科理法者,必不 
易治。此迩来喉证,所以日甚一日,几如疫疠,而丧亡枕藉者,此中亦有其故。况世且有号 
为专于咽喉一科者,间尝考其学识,固亦不过云尔者乎。业师朱氏,夙备药物效验有素,兹 
备录之以广其传。是亦先阆师利物济人之素志。虽仍是普通习用之品,而较之故纸堆中陈陈 
相因者,临床治验或尚能较胜一筹也。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十节·咽喉口舌诸方
属性:治咽喉痛、腐口疳、舌疮、牙疳、重舌。 
漂人中白(三两) 老月石(二两) 薄荷尖(二钱) 梅花冰片(五钱) 明腰黄(一两) 
各为细末和匀,牙疳多血加蒲黄炭、枣信炭临时和匀。 
x【方解】x 此为寻常咽喉口舌通用之药。方以漂净人中白为主,清热解毒而导 
,最是喉证无上神丹。古人非不知用此,奈习俗恶其秽气,烧过用之,则仅存矸质,等于石 
灰,清凉之性变为燥烈,为利为害,胡可以道里计。兹则研细水飞,取其浮洁净者,带水倾 
出澄淀,换水数十次,其白如粉,无气无味,岂独喉证所必需,亦是口舌之要药。以极贱之 
物,而用之得宜即为良剂。古语有云臭腐中自有神奇,此物是矣。治药物学人,胡可人云亦 
云,不知细心体会耶。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十节·咽喉口舌诸方
属性:治咽喉腐烂及口疳、牙疳、舌疮等证。 
漂净人中白(二两) 西牛黄(五钱) 老月石(二两) 鸡爪川连(一两) 明雄黄(一两五 
钱) 真川贝 广郁金(各八钱) 金余炭(即人指甲,洗净炒松微焦,弗太过研细,六钱) 
上梅片(四钱) 
各为极细末和匀,每用分许点患处极效。 
x【方解】x 锡类散一方,自孟英王氏极推重之,乃风行于世。然方中象牙屑极难 
如治之不良,则其质甚坚,点入患处,非徒无益;又壁钱亦不易多觅,且此虫颇毒,似亦非 
必要之物。先师阆仙先生以意当损,重定是方,用之多年,大有应验。似原方功力,亦不过 
如是。但牛黄有数种,关西者其价颇贵,颐亦尝以广东来者试用之,效力亦佳,而价则视西 
产为廉,似乎实在功用,亦未尝不相等也。耳食者闻此得不 为赝鼎乱真乎。然药物惟 
适效而已,本不必专求诸价等连城者。如必以贵是尚,则胡不方方皆用金玉耶。原方本是珍 
珠,师谓即用中白则珠粉亦未必胜之。如必欲介类潜阳,则牡蛎净粉,咸寒清热而质又粘腻 
,能生新肌,功力亦在珍珠之上。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十节·咽喉口舌诸方
属性:治喉痛红肿等证极效,可以加入上两方中。 
西瓜霜 
秋凉后预藏西瓜不大不小者,俟过霜降节,择瓜之不坏者,顶开小孔挖去瓜肉,留薄青 
瓜皮约一钱浓,弗破,另以提净朴硝(火硝不用)贮满瓜中,即以所开之顶盖上。麻线做络子 
络瓜于中,悬檐下透风不见日晒雨淋之处。瓜下离一二寸,另络一瓷盆承之。过冬至节瓜皮 
外结霜极浓,扫下研细吹喉。瓷盆中如有瓜中流出汁水,天寒亦结为霜,亦可取用。瓜中未 
化出之硝,取出留存明年,仍以纳入瓜中,再令成霜。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十节·咽喉口舌诸方
属性:治风火喉证及口疳、舌疮。 
真小川连(一两) 条子芩(五钱) 真川柏(五钱) 白僵蚕(炙燥三钱) 漂人中白(一两 
)老月石(一两) 薄荷叶(二钱) 
各为极细末和匀。腊月收鲜青鱼胆,带胆汁盛药末,线扎挂当风处阴干,去胆皮细研, 
每一胆倾去胆汁一半,乃入药末,加指甲炭二钱,明腰黄五钱,西瓜霜一两,蜒蝣制青梅肉 
五钱,焙燥研,每药末一两,加上梅片一钱和匀密收。红肿腐烂者皆效。若但红肿而未腐者 
,此药一两可配枯矾二钱吹之。凡喉证用末药,须用铜喷筒轻轻喷之。若用细竹管吹之,恐 
受风病变,不可不慎。 
x〔附〕制青梅法 
鲜青梅子择肥大者,打碎去核,每梅肉一斤,以食盐二两渍之,捕活蜒蝣同渍,不拘多 
少,多则尤佳。渍四五日,取梅肉曝干,还入原卤中,再渍再曝,以汁尽为度。去蜒蝣 
不用,焙燥研末密收。 
x【方解】x 鱼胆制咽喉药,其法旧矣,此方亦阆师改定,清热涤痰,而加以薄荷 
之辛凉泄风,兼顾外感,亦是一法。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十节·咽喉口舌诸方
属性:治阴虚火炎,喉痹、喉疳、喉癣等证。 
儿茶(三钱) 川贝(三钱) 牡蛎粉(漂净八钱) 西血珀(六钱) 漂人中白(五钱) 蒲黄 
炭(三钱) 西牛黄(二钱) 梅冰片(六分) 麝香(三分) 
各研极细和匀密贮。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十节·咽喉口舌诸方
属性:治阴虚喉癣。 
真血余炭(一钱) 真坎气(一条漂净焙炭研) 血珀(五分) 腰黄(二钱) 花龙骨(二钱) 
上梅片(四分) 
各为细末和匀吹之。寿颐按∶此方亦可加漂人中白。 
x【方解】x 阴虚于下,阳浮于上,气火泛溢,上凌清窍,每有咽喉燥痛、哽塞、音喑等 
证。病源与风热外乘,闭塞喉嗌者绝不相同,而其见证亦大有区别。盖痛而干涸,虽哽塞必 
不肿,亦必不红,嗌关内外皆作淡红色,时有红丝缭绕而已。蒂丁虽亦垂长,望之只见其燥 
,绝无痰涎盘旋之状,舌亦不红不腻不黄,甚者其人必足冷,脉必不浮不大不弦。此必不可 
以疏风清热消痰。治者六味都气,甚则并用附桂(桂宜作丸,八味汤必凉服,)惟外用末药则 
亦 
一气。但终与实热有别。此二方皆为虚火之法,前方尚是普通喉痛治法,但不用苦寒遏抑及 
涤痰攻克之品。而加儿茶之粘滞以助真阴,蒲黄之清芬以息浮焰,已与实火证治不同;后方 
用血余、坎气,借血肉有情,同气相应,显与实火痰热者大分径庭。但血余炭宜自 为 
佳,市肄中物与川椒同 者必不可用。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十节·咽喉口舌诸方
属性:(方见齐有堂医案) 
治急喉风,肿痛闷塞,痰涎粘闭,呼吸欲绝者必效。 
明净腰黄 枯白矾 生藜芦 猪牙皂角(炒黄弗焦去筋膜各等分) 
各为末和匀密收,临用吹喉。此方可治红肿,若已腐者不可用枯矾。极痛肿盛欲闭者, 
凉茶调如糊灌之,渐能入喉,吐出痰即松。 
x【方解】x 急喉风暴肿痰壅,喉关闭塞,呼吸不通,危在顷刻,苟非吐法先开其 
壅,则 
源最古,取效最神。颐二十年前见一幼孩,三岁,喉痛猝闭,呼吸不利,痰涎盘旋,欲视其 
喉,而舌肿已粘上 ,浑合不隙,势极危急,恐不及救。即以牙皂、明矾为末与之,嘱其勉 
强纳入,吐则或有一线生机。乃去后不复来视,已疑其无望矣。后始知其一吐而安,不劳再 
药。齐氏此方加腰黄解毒,亦有可取。尤在泾《金匮翼》用白矾、巴豆同煨焦赤,蜜丸芡实 
大,绵裹纳口中近喉处,引吐亦佳。古法有以巴豆油染纸作纸捻,着火吹息纳入喉间,令油 
烟气引吐痰涎者,其效尤捷。 
x〔附〕针刺法 
喉风闭塞,开关为亟。稀涎散、江子仁油皆是急救之法,而针刺尤为捷效。古法用三棱 
针刺两少商出血,而有效有不效;惟内关一穴,刺三分留四五呼旋针补泻,能使喉塞顿开, 
可纳汤饮,应验綦捷。又两合谷毫针深刺,须入一寸五分,使针头通过手心劳宫穴,频频旋 
转其针,气自流通,亦极桴应。此穴取法,在虎口上交叉骨间,令病者侧竖其掌,乃以毫针 
缓缓直下,始则轻轻旋转,令深入骨缝中间,不可使针头在掌中透出。多留为上,时时旋转 
之,旋之越重则行动极捷,开窍通络无往不宜。即猝厥暴死,昏不知人,皆能应手出声,之 
刻清醒。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十一节·耳目诸方
属性:治眼赤星翳。 
荸荠粉(二两) 老月石(六钱川连汤制) 细炉甘石(一两) 冰片(三钱) 
各研极细,和匀点眼。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十一节·耳目诸方
属性:治目赤星翳神效。 
乌梅肉(七钱) 鸭嘴胆矾(二钱) 川椒(去目二钱) 明矾(七钱) 青盐(三钱) 冰片( 
一钱) 引绵小针(三支) 
水十四两浸一月可用,陈久不坏。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十一节·耳目诸方
属性:先以核桃肉打油滴入,棉花卷净入后药,再滴核桃油二滴。 
龙骨 枯矾(各三钱) 黄丹(二钱) 元寸(二分) 
各为细末,如耳中流血脓者,单用龙骨末如上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