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带着历史名将闯三国 >

第72部分

带着历史名将闯三国-第72部分

小说: 带着历史名将闯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韩信忍不住几次将手放到军令旗上,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现如今既然已经和楚军停战了,如果他再突起战端的话,己方士卒会毫无准备,而对方现如今士气已经达到了顶端,毫无疑问一旦开战,己方必然会再度处于劣势。
  再加上,想着项羽已经被诸侯联军合围了,无论如何他都突围不出去,现在就算从他这儿掠夺这一点粮草,也不过十万楚军吃几天的,到时候只需要等他弹尽粮绝,那么自然可以轻易将之击败,于是最终韩信还是妥协了,放任楚军退去。
  “齐王,你为何和项羽停战?”
  这时,曹参和夏侯婴率军赶了过来,仗打到了一半,怎么突然就停战了,况且韩信和项羽停战之事都没有禀报给汉王,这不就是属于私自停战么,眼里还有汉王么。
  虽然二人并没有将私自停战说出口,但语气已经有了质问的意思。
  而韩信此时,被秦小白狠坑了一次,心里正郁闷着呢,此时听到二人如此质问,也不禁有些火大。
  曹参和夏侯婴明面上是刘邦送过来辅佐韩信的人才,实际上二人是刘邦派遣过来,牵制监视他韩信的,这一点韩信心中比谁都清楚,见此二人如此质疑他,忍不住反问道:
  “诸侯王见我被袭,全部都按兵不动,不发一兵一卒救援,唯独我一力支撑,以霸王神勇,岂能有不突围而出之理?”
  虽然韩信也没在明面上没说刘邦,但实际上诸侯王中除了他韩信,兵力最多的便是刘邦了,刘邦都没发兵救援,其他诸侯王怎么可能发兵。
  曹参和夏侯婴听闻韩信此言,顿时哑口无言了。
  他们自然心中清楚,刘邦为何不发兵,一则是因为韩信是最强的诸侯王,无论兵力还是统帅的能力都是最强,项羽打他的话,那就无需太过担心。
  二则刘邦被项羽打怕了,唯恐项羽这是声东击西之计,明面上打韩信,实际上就等着干他。
  想来也是,项羽就算找不到他刘邦,找英布、彭越,或者更弱的其他诸侯杂军打也是可以的么,偏偏去找最强的韩信,说不是声东击西之计都叫人不敢相信。
  三则么,韩信兵力是诸侯王中最强盛的,一旦由他指挥灭了项羽,那么其功劳也是最大的,到时候叫刘邦如何自处,因此刘邦不发兵,也有可能坐山观虎斗,让项羽消耗一下韩信的意思在里面。
  当然了,这些话特别是第三则,是不能放在明面上说的,于是曹参和夏侯婴只好转移话题,向韩信问道:“那么齐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难道真要和霸王停战三天么?”
  诸侯联军中最强的韩信,一旦和楚军停战的话,那么楚军接下来的目标必然是汉军,,那么汉王就危险了,因此其他的可以不说,但这个必须得问清楚才行。
  韩信虽然政治觉悟较低,但也知道不便在这个问题是多做纠缠,于是也顺着曹参、夏侯婴的话题道:“接下来我们继续防守阵营就可以了,因为现在不是我们和不和霸王停战,而是霸王他会不会和我们停战。”
  “项王难道还会再来袭齐军阵营?”曹参和夏侯婴听闻此言都不禁问道。
  “对,项羽他从来就是个赌徒,巨鹿之战的背水一战是在赌,彭城之战的千里奔袭是在赌,到了现在他依然在赌,”
  “况且,项羽突袭谁都不行,因为他突袭谁,诸侯们必定都会发兵救援,以免真被项羽突围出去,但项羽突袭我的话,诸侯是一定不会发兵了,今日便是验证了这点,所以下次项羽还会突袭我齐军。”
  “而且在时间上,不是今晚,就是明日黎明,因为楚军这么高昂的士气不可能保持超过一日,所以你二人只需严防阵营便可。”
  韩信在解释一通后,当即便向曹参、夏侯婴二人下令。
  “诺。”曹参、夏侯婴二人随即领命。
  楚军阵营。
  凯旋而归后,秦小白回到楚军阵营中去,发现王帐中的锦囊果然不见了,嘴角不由得微微勾勒出一丝笑意来。
  看来项伯的确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的确将锦囊给刘邦送去了。
  这锦囊必是刘邦今晚没有出兵的重要因素之一,刘邦都不出兵诸侯谁会那么大公无私的出兵。
  早有预料的秦小白,因此才敢带走八成兵力和全部高级武将,去和韩信死磕。
  既然锦囊已到了刘邦的手上,只要等他与韩信停战的这消息传到刘邦那儿去,到时候范增的遗计就必会生效,那时那便是他突围之时。(未完待续。。)


第143章 发兵突围(加长版三更)

  见秦小白平安的凯旋而归,虞姬喜悦的跑到了秦小白面前,那双充满灵气的眼睛紧紧望着他。
  而秦小白见虞姬来到身前后,便直接伸手将其揽入怀中,
  虞姬不单愿意陪他来一线战场共生共死,而且在见他陷入包围的绝境后,还甘冒飞箭流矢之险,上鼓台为他擂鼓助威,秦小白也不禁为其感动。
  在这么众目睽睽之下,竟然被秦小白公然楼抱住,虞姬雪白的脸颊顿时害羞得通红,同时也被幸福充满了心头,轻轻唤了一声大王,便埋首在秦小白胸前。
  周围将士们看到这一幕,也都笑着投来祝福的目光。
  原本在古代行军打仗时,其实是根本不允许带女子的,如果不是因为项羽是战无不胜的西楚霸王的话,军中早就招惹来无数非议了。
  然而就算如此,大家其实也不认同这点,毕竟行军打仗是大事,怎么还能为了儿女私情浪费时间,况且还在他们这一群拼死拼活的单身狗面前秀恩爱,是个人心里都得不痛快吧……
  但如今却不一样了,现在主母竟然亲自上一线战场,为他们雷鼓助威激发了士气,为此胜立下了大功,因此大家心中都变得对虞姬认可起来。
  既然韩信主动提出停战,那么秦小白此战变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了,于是便率领八万楚军班师回营。
  当然了,撤退时还是要预防韩信背信弃义,在他撤军的时候从他背后偷袭。
  但兵仙韩信实在是太强了,就算是季布、钟离昧也无法与之抗衡,甚至说在这个时代之下,唯独有西楚霸王才能与之争锋。
  于是,秦小白让季布、钟离昧、虞子期等人率领大军先行,他自己便亲率八千江东子弟兵守卫后方。掩护大军撤退,直至大军撤到安全区域,这才率军而返。
  楚军阵营,王帐处。
  “项王你怎么回来了。”秦小白率军返回后安顿诸军,自己则带着众将前来王帐,而项伯则慌忙出来迎接,同时还不禁向秦小白问了一句。
  “我怎么不能回来。”秦小白不由得笑着问道,随后携诸将进入王帐,让诸将分次坐下,自己则直径坐到王座上。
  “项王不是去会师了么。接下来应该直接联军进攻汉王啊。”
  帐中诸将们纷纷入座,唯独项伯没坐,他依然略显慌张,甚至眼神中十分紧张局促不安。
  秦小白见项伯这神态,心中猜到了七八分,而后瞟了一眼他王座前的案桌上,果然有被动过的痕迹,心中不由得一喜,看来项伯这个碟中谍果然起到了效果。
  但秦小白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项伯的演技也太群众演员了吧,就这演技以前项羽难道一点都看不出来么,这也太粗神经了。
  不过说起来,貌似项伯虽然在楚军中地位较高。但是实际上并不掌管兵权、政权,或者有可能是因为项伯是项氏一族的缘故,所以项羽不忍加罪。
  虽然秦小白现在就是项羽,项羽就是秦小白。但是秦小白对项伯却并没有什么感情,有所顾忌的唯独其同为项氏一族而已,
  这年代同乡、同族什么的既是助力。也是一种阻力,用得好了能助你功成名就,用不好了就容易撤你后腿,然后你还不好抛弃之。
  但如今以此通敌大罪,哪怕其是项氏一族,将之诛灭了也无人能说任何话。
  然而秦小白却不拆穿项伯,这个碟中谍还可以留待日后慢慢用么,于是直接长身而起,拔出佩剑一刀将身前案桌斩成两段,故作激昂的模样道:
  “今晚我便要再演巨鹿、彭城之战,若违此誓,犹如此桌。”
  “末将等愿誓死追随项王,若为此誓,亦如此桌。”季布、钟离昧等诸将见此,也纷纷站起身来齐声随同秦小白誓誓。
  此时他们已经陷入死局,虽然刚才击败了韩信,并且掠夺了齐军粮草无数,但实际上并未动摇其元气,更不谈撼动整个联军的根基了。
  而这掠夺的一些粮草,相对于十万大军而言,也只是微不足道的,省着点吃的话,顶多只能再支撑几天罢了。
  因此,非得要重演巨鹿之战、彭城之战,那种以少胜多,以弱灭强之战,才能够绝境逢生。
  而他们也坚信,创造了前面两场大胜战,和无数小胜战的霸王,会继续带着他们走向胜利。
  项伯见此也跟着一起表忠心,而心里则大为庆幸。
  秦小白将案桌斩断,案桌上的竹简都散落一地,整理起来得花费好大的功夫,暂时不会被秦小白发现范增遗留下来的那枚竹简不见了。
  至少他暂时是安全了,而大战一启,谁还管的了这些东西,遗失了什么的随便搪塞一下也就过去了。
  誓誓完毕后,秦小白便让诸将退去,各自整顿军马,今晚还要再战,在诸将退去后。
  至于项伯,秦小白又单独将他留了下来道:“皆因亚父遗计,我才能有此信心重演巨鹿、彭城之战,可惜现在亚父已经永远的离我而去,让我如今越发感觉身边缺少一位军师辅佐。”
  “刘邦身边的张良智谋超群,眼见大战将起,我不忍杀他,甚至如果可能的话愿意奉其为军师,叔叔你与张良有旧,不知可愿在战前,替我传书信一封招揽一下他。”
  项伯闻言大喜非常,如果秦小白愿意将张良奉为军师的话,那么此战无论是谁胜谁败,他的好基友张良就都不会有危险了,于是当即便答应了秦小白。
  见项伯答应后,秦小白便当即挥墨在竹简上写出一封信来,不过写的时候,却故意在竹简的关键位置上涂涂抹抹了两下。
  没错,秦小白这是盗用了一下,曹操对付马超、韩遂的反间计专利权,既然他已经给韩信下好了套,那么自然也要给张良添一点堵。
  对于给张良下套,可不似需要如同对付韩信那般,付出拼死一战的代价。
  反正成本也就一卷竹简而已,秦小白本着不用白不用的原则,当然就毫无节操的化身于抄抄了。
  待项伯拿过竹简欢天喜地的出去之后,秦小白又将项庄召唤了上来,让他去跟踪项伯派遣的信使。
  张良此刻必定是在汉军军营之中,如此一来,便可以弄清楚刘邦军在诸侯联军中的大体方位了。
  汉军阵营,王帐内。
  “什么!韩信和项羽停战了?”
  刘邦正在神情凝重的反复看着范增遗计的那个锦囊,思索着此事是真是假。
  如果是别人将此物陈上来的话,那他丝毫不会相信,一定会认为这是反间计,但是问题是传来此物的人是项伯。
  而且他又让人将信使仔细审查了一番,知晓项伯也绝对不是被人所胁迫,而依照项伯这个人的个性而言,此事就太会作假了。
  且以韩信那种,每次办事都会来上一句,‘事成之后,我要得到我应得的’的性格,只要项羽许诺他更多的话,那么韩信背叛他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于是刘邦便马上想到将张良召唤过来,共同商议一番,但这时他却从锦囊里那被划掉的两个字中,仔细的辨认出了一个‘良‘字。
  开始一瞬间还让刘邦心惊胆战了一下,但他心底里还是认为韩信可能会背叛他,张良却绝无这种可能性。
  不过么,无论是鸿门宴中,最终中了范增遗计大杀群臣的刘邦,还是历史上那名到死时,还连自己一同从沛县起家,之后为其屡建奇功的心腹爱将樊哙,都不肯放过的刘邦,毫无疑问都是疑心极大。
  因此,虽然刘邦心底不相信,但到底还是激发了他的一丝怀疑和防范,因此至始至终都不敢轻易召集张良前来商议,甚至还暗中派人监视起了张良。
  而没有张良的帮助,刘邦是无法识别此锦囊的真假,于是乎,他就开始纠结了起来,一直纠结到现在,连韩信被秦小白突袭,他都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发兵救援。
  但想来韩信那么厉害,应该也不会败给项羽十万残军,同时也正好试探一下韩信是否真的背叛了他。
  结果却得到了韩信和项羽停战的消息,而且韩信还是主动和项羽停战,
  刘邦当即便判断韩信很有可能是真的背叛他了,随即他第一时间便想起他的军师张良,此时军情紧急,刘邦也不再管那一丝怀疑了,想立即召唤张良前来议事。
  但这时又有密报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