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宠后之路 >

第126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宠后之路-第126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宠后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叫做贤德妃定然是真的。
  ※※※
  “你是说贾府那个进宫做宫女的丫头?”袁夫人服侍袁子信躺到床上后,便坐在边上问,“这贾元春资质如何?皇上能不能瞧得上她?还有,贾府那老太太可是出了名的势利又不讲理,别到后头人家还不领情!”
  袁子信靠坐在床头,道:“今日老夫和贾政喝了一场,席间自是谈到了他家那位女儿,想是贾政对女儿着实得意,说她自小好读诗书,博闻强记,还擅琴棋书画,当初太上皇南巡,便曾对当时才六岁的贾元春赞不绝口,今儿见了,人也真是鲜妍,有才有貌,还有是冯氏亲戚,不会被随意处置,这比南安王府那位郡主都要来优秀。”
  “女子无才便是德,她这样的,未必不会心浮气躁、自视甚高,若得了势后,肯向着咱们?”袁夫人撇了撇嘴,心下对那些所谓才女嗤之以鼻。
  “这贾氏有上进之心,”袁子信笑了笑,想起白日里自己看到的,贾元春望着皇上背影的痴迷神色,“老夫助她上青云,这贾氏自该心怀感激,若到时候她真敢翻脸不认人,老夫也有办法对付。”
  “只是皇上可看得上她?”袁夫人疑惑地问,不相信一直宠后如命的永明帝真能这么容易被勾引了。
  “你们女人呵,未必懂男人所想,”袁子信捋了捋须道:“冯皇后以为把持后宫便能不失宠,真是笑话,皇上当年可是出了名的风流,后院美人无数,如何称了帝,倒开始淡薄起女色,怕皇上只是一时被冯皇后所惑罢了,我等自得提点皇上。”
  袁夫人点了点头,“知道了,明日我便去见贾府的老太太,得让她们知道,是谁帮了她们大忙,别到时候咱们白忙活一场。”
  贾府如今不能是荣国公府,只能称呼为贾府,不过家里还是有些钱财,贾府到也过的不错。
  正屋里,史氏正将孙子贾宝玉抱在怀里,笑着瞧他抱个果子玩耍时,便听到有人来报,“袁夫人求见。”
  史氏抬头问道:“哪位袁夫人?”
  “袁相国家的……姨太太。”报信的人想了想,补了一句。
  “哟,她呀!”史氏立刻连忙说道:“叫进来吧!”说着,哄了贾宝玉跟着丫头们下去,对身边侍候的王氏道:“这一位当年可是出了名的眼高于顶,瞧不起人的,只后来一道旨意便成了妾侍,自此便再不出门,今日也不知哪根筋通了,竟来找咱们。”
  王氏笑笑,想着这一位虽是失了名份,不过好歹还是袁相国家的姨太太,不看僧面看佛面,怕是不好怠慢,于是请示了史氏,自己忙出去迎接。
  不一会,袁夫人在王氏陪和下进到屋里,而史氏稳如泰山地坐在正位上,笑眯眯瞧着袁夫人走到跟前。
  “参见老太太!”碍于如今身份,袁夫人只能主动上前行礼。
  “袁夫人倒是稀客!”史氏硬生生地受过礼,这才虚扶了一下,心内终于称了意,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问道:“袁夫人今日所为何来呀?”
  没想到袁夫人并无一点不快,反倒不卑不亢地回了一句,“却是为了您家在宫里的那位孙女儿而来。”
  史氏一愣,转头和王氏对视了一眼,这一下,终于轮到袁夫人得意了,“如今我家大人正极力游说皇上广纳后宫,可皇上似乎因为冯皇后的缘故,心下不大肯呢!不过,我家大人自是有法子的。”
  “袁夫人,不如和我到里头单独说话?”史氏正色道。
  等史氏送袁夫人出到府门外,甚至极是殷勤地亲自扶袁夫人上了马车,王氏才侍候着史氏回了院子,等进到里屋,让家下人等全退了出去,王氏忍不住问,“老太太,这位袁相国为何要帮咱们?”
  “你们年轻,见过的事少,如何懂里头关节,”史氏解释道:“别瞧袁子信如今还是相国,其实因了当初立后和南安王郡主之事,皇上对他心结很深,竟是还没有如今吏部尚书林文烨更得信任,可这位袁大人又是极有抱负的,如何能认了失宠。”
  “老太太的意思,他想借着扶元春上位,在皇上在前卖个好?”王氏猜测地道。
  “你呀,真是妇人之见,想得太浅薄,只知其一罢了,”史氏点了点王氏,“若咱们元春能在皇上那儿得宠,此后多替袁子信说两句好话,可不就拉进了君臣关系,也在宫里有人依仗,再则,那位袁夫人因为冯氏之事脸面都丢尽了,自是想要给皇后一个颜色看看,人家呀,可是会了一箭双雕。”
  随后又夸道:“元春就是有大福气的,袁家那对若非肯定咱们元春进了皇上的脸,也不会过来。”
  王夫人一听顿时大喜!
  

第112章 0112
  过两日便到了立夏,冯玉儿带着宫中人去了京郊园子避暑,诸官眷也纷纷递牌子请安。
  袁夫人如今失了封号,所以由袁小姐女代母职,以袁相国家眷身份,随众家命妇进宫来拜望皇后。
  避暑园子里,命妇们一个个上前给冯玉儿磕完头,冯玉儿笑道:“各位都是皇上座下重臣的家眷,这一年到头,男人们在外头操心政事,女人们于府中相夫教子,说来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少不得有各位一份功劳。”
  “娘娘实在过誉,妾身们做得不够,”林夫人代表众人上前道:“倒是娘娘身居内宫,却时刻胸怀天下,如今百姓皆赞娘娘心地仁慈,善体众生呢!”
  “林夫人说得极是,”另一位命妇也道:“上一回雪灾,娘娘带着咱们给受灾百姓捐钱捐物时,妾身心下可是自豪,觉得咱们女人竟也能得机会为国尽忠,可不输男人呢!”
  一时众人皆笑起来。
  “这便好,”冯玉儿道:“各位夫人能这么想,便都是心地仁慈的,想来儿女们若得了父母这般言传身教,必也会有出息!”
  过一会,冯玉儿表示自己乏了,便笑说大家既进了宫,便也不能白来一趟,不如让何姑姑领着他们在这园子休憩。
  贾元春被冯玉儿调到身边,这次也未带走。
  袁小姐很是顺利地“巧遇”贾元春。
  先时贾元春还有些迷惑,这位袁小姐她虽见过,却没熟到一见面,便得人塞过来一封信。
  等背着人拆开信瞧过后,贾元春一时大喜,原来竟是史氏的亲笔,在信中史氏嘱咐,如今袁子信主动表示要助贾元春得宠,日后尽可听他安排,以期得上青云,贾府也能早日中兴。
  这一下,袁小姐与贾元春立马“一见如故”,袁小姐让贾元春伺候。
  没一会,袁小姐领了贾元春上一座假山顶的小亭歇息,坐到亭边,袁小姐终于得空细细打量起贾元春。
  在袁小姐看来,这女子举手投足很有规矩,显然教养不错,姿色的确少见,想着父亲要着用她来攻克永明帝的后宫,袁小姐并无多少意见,她只盼着有一日母亲能得回正妻名份,从此堂堂正正立于人前,若贾元春真的进了后宫,想必袁夫人或许还有希望。
  望着亭子里不知何时放上的一张古琴,袁小姐怂恿道:“听说贾姑娘善音律,可否弹上一曲,让我等洗耳恭听一番?”
  贾元春看出袁小姐的眼色,自是欣然应允,盈盈向袁小姐和她旁边坐着的几位命妇福了福身,便坐到古琴后面。
  一时琴声嘈嘈切切,如珠玉落盘一般,在园子里悠悠地传开,不时有人上到亭边,瞧着正用玉指拨弄弦音的贾元春,夸赞琴声美,拨琴之人更美。
  出来前虽是匆忙,不过贾元春还是淡施粉黛,更显肌肤如玉,微风经过处,一袭银纹绣百蝶度花裙轻轻拂动起来,堪称几分动人。
  而此时不远处,正陪着徒元徽在园子里散步的几位臣子也都停下步子,往琴声的方向眺望过去。
  “谁在弹琴?”徒元徽随口问身边的小德子,立时有小太监跑过去瞧了,回来时指着不远处一个山坡,道:“是贾姑娘在为命妇们弹琴。”
  “哦!”徒元徽应了一声,随口道:“既如此,咱们便不打扰人家的雅兴。”
  “皇上,下臣头一回听见如此动人之琴声,可否前去一赏?”夹在人群中的袁子信女婿陶永真见徒元徽显然没什么兴趣,想到为避嫌疑才借故未进宫的岳父袁子信的叮嘱,让他务必要将徒元徽给带去见贾元春,一急之下,便上前提议道。
  徒元徽倒是笑起来,“若论琴声,皇后之技艺堪称一绝,便是朕也自叹弗如,贾姑娘指法虽娴熟,只琴音浮躁,竟似透着急迫,失于淡定从容。”
  评价一番过后,徒元徽摇着头道:“如此想来,朕倒想念起皇后的琴声了,你们要去便去吧,朕这会子得去凤仪宫,让皇后独为朕弹奏一曲。”说着,便丢下大臣们,自已带着人走了。
  袁子信一计不成,自是要再失计策,随后几日,竟不时有据说外头盛传的贾元春的诗画传得到处都是。
  冯玉儿和徒元徽一直冷眼瞧着,却也不动作。
  没几日,徒元徽亲自上了门去。
  “袁子信啊,早听说你这人极会享受,难为还知道挂念朕,”徒元徽在众人簇拥下走进水音阁,抬头看到戏台上已然粉墨扮上,便笑了起来,“朕正好累了,你寻来戏班子,今日唱的哪一出?”
  “头一折《醉打山门》,后面还有一出《寻梦》,说来这戏班子如今在京城颇受欢迎,下臣特意叫过来,只为搏皇上一乐。”袁子信一喜,本还是在排着贺万寿,没想到皇上提前来了,
  徒元徽点了点头,“朕倒是好听个热闹。”说着,便坐到了上位。
  没一会,鲁智深大步跃上台来,这《山门》果然唱得热闹,花和尚难忍五戒之苦,待遇到山中卖酒小哥,二人你来我往,鲁智深诙谐打趣,竟从小哥那儿骗得了酒喝,把众人看得皆哈哈直乐。
  袁子信偷眼看去,皇上还真瞧得入了神,不知不觉间,竟随着台上鲁达,自灌了几杯水酒。
  再过一时,等鲁智深下了台去,戏台上传来一阵莺燕儿般的轻唱,“最撩人春色是今天,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原来春心无处不下悬。是睡荼蘼抓住裙钗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处牵。”
  随后,一个婀娜身影甩着水袖上到了戏台,鼓乐声中,回转间,身段儿摇动,唱腔儿婉转,惊艳了台下众人。
  望着台上,袁子信不由点了点头,果然是国公府养出来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且不说了,如今扮上,竟活生生一个杜丽娘,别说徒元徽了,便是他这半百之人看了,心也要扑腾一下。
  只是待袁子信转头瞧时,上首的徒元徽已现三分醉意,一条胳膊搭在御座上,用手支着脑袋,歪着身子倒是似睡非睡,像是在看台上之人,又像在打盹。
  小德子见有些不对,忙让人送上醒酒汤,端到徒元徽跟前时,却被他给推了。
  “朕好好的,谁耐烦喝这些。”徒元徽训了一句,随后又望向戏台,只是眼皮子有些耷拉了。
  袁子信突然叫了一声“好”,众人赶紧高声附和,一下子将徒元徽惊醒了过来,问了袁子信一句,“可是唱完了?”
  袁子信有些哭笑不得地道:“皇上,两个折子都唱完了。”
  “好!”徒元徽这时站起身来,道:“唱得不错,赏!”说着身子踉跄了一下,差点就给摔了。
  “皇上小心!”一个女子立时叫了起来,这声音颇为突兀,倒使得众人目光都放到了那正关切地望着徒元徽的“杜丽娘”身上。
  这时小德子已扶了徒元徽坐回御座,徒元徽揉揉脑袋,开了一句玩笑,“袁子信你害朕呀,那鲁达骗人酒喝,倒惹得朕跟着喝了不少。”
  袁子信也笑起来,“皇上,那鲁达带着杜丽娘谢赏来了!”
  果然,此时“鲁智深”和“杜丽娘”跪到了徒元徽面前。
  “好,唱得不错!”徒元徽一挥手,道:“回去继续好好练练,下回再宣你等进宫。”
  “皇上,杜丽娘正是宫里的,若皇上想听,倒也不用宣召那么麻烦。”袁子信笑道。
  “此话怎讲?”徒元徽故作诧异地问。
  袁子信说道:“这一扮上,倒是难瞧出来了,前些日子在皇后身边伺候,前些日子得皇后恩典出宫几日……”
  徒元徽心里骂了袁子信一句“龟奴”,面上却仍在笑,“仔细一瞧,可不就是贾姑娘,没想到女官真是多才多艺,不错,回头得空,去给娘娘和公主热闹一下。”
  一时,贾元春低了头,也瞧不清她脸上什么表情。
  “好了,朕这会子也听了戏,该去忙正事,”徒元徽打了个呵欠,道:“袁子信,和朕一块去御书房吧!”
  在戏台后梳洗已毕,贾元春怏怏地往玲珑斋走去,心觉这苦练了几日,也不过是这结果,皇上油盐不进,反而不像之前一样似乎有得到青眼的感觉,难道注定自己无法陪在他左右了?
  贾元春是贾府孙子辈头一位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