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南宋 >

第67部分

新南宋-第67部分

小说: 新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宋朝,一般发生什么天灾人祸后,都会产生流民,如果朝廷处理不及时的话,很可能发生民变,所以朝廷就想到一招,让这些流民成为军人,朝廷给他们发响,这样他们就能后生活下去,这样还可以供养家里。

    这种办法一开始非常有用,这也是大宋为何数百年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民乱的原因,当然和少数民族的摩擦除外。

    这种模式一开始非常好,但到了后来,就基本上成为了朝廷的拖累。

    朝廷每年都要把大把钱财用到这上面,但是效果很是不佳,常常发生几十万军队被敌人几万骑兵欺负的事情。

    其实宋朝一开始,只有三十万军队,战斗力非常强大,但在这样的模式下,直接让大宋的军队达到了一百四十万,一场全国性战争,加上民夫的话,就要动用三四百万人口,这样的情况,也难怪宋朝那么多人反对打战,因为一打战,朝廷财政就会亏空好几年。

    其实很多朝廷大臣都知道。大宋沉兵太多非常不好,这会让朝廷的财政不堪重负,不过却没有人能够想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很多有见识的大臣都通过各种方式来试图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却没有丝毫办法,因为你解决了一批,等哪个地方受灾后,又可能会招收十几万流民加入军队。

    而且随着大宋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宋人口越来越多后,这样的问题就更加棘手了,因为你裁撤了军队,却不能很好安置他们的话,隐患会更大。

    张小川的方法,虽然不能解决根本,却能解燃眉之急,缓解一部分朝廷压力。

    “大家都说说,对张小川的上书都有什么看法。”赵眘朝所有人大臣询问。

    “官家,臣赞同这个办法,只是要一次性裁撤那么多士兵,恐怕会生出什么乱子来,不如少裁撤一点,先撤一万人,等这些人安顿好后,再从后面慢慢裁撤。”有大臣建议说道。

    “是这个理。”听到这位大臣的话,其他很多大臣纷纷赞同,特别是武将们,点头非常用力。

    “张小川,这件事是你提出的,你自己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随即,赵眘把目光投向了人群最后面的张小川。

    作为这件事的提出者,他自然是需要参加朝会的。

    “回官家,是我考虑不周了,慢慢裁撤确实是稳妥之法。”张小川站出来说道。

    确实如那位大臣所说,如果一下子裁撤十万人的话,三家公司虽然有钱,但是一下子也安排不了那么多人工作。

    只有等工作开展出头绪后,才会需要大量的工人。

    朝会结束了,张小川回家,他的目的也达到了,不过武将们似乎对他的态度出现了一些问题。

    因为张小川发明的火炮国火枪,一些武将平时看到他时都是笑呵呵的点头,现在因为他的这个提议,却让武将们纷纷对他表示反感。

    对此张小川也能理解,毕竟他的提议损害了武将的利益,裁撤十万人,至少会让数千军官丢掉自己的权利,武将能对他有好脸色才怪。

    不过在宋朝,武将们的态度一般都不是朝廷和文臣们考虑的,想裁撤就裁撤,想撤职就撤职,你武将还不敢吱声。

    北宋时,名将狄青的一个手下因为嚣张跋扈犯了错,朝廷要杀他,于是狄青向朝廷求情,说这是个战场杀敌的好男儿。

    随后,韩琦就讽刺他,说东华门唱名的状元才是好男儿,然后就把狄青的这个手下杀了。

    宋朝变成这个鸟样,其实也真不能怪文人太嚣张,只能说有各种因素的纠缠。

    开国时吸取五代十国时武人乱国的教训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武人方面自己也有很大的原因。

    一开始是折家军和朝廷貌合神离,虽然折家军对大宋有很大的功绩,但是说到底折家军还是一个军阀,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利益,和宋朝也只是依附关系。

    他抵抗西夏一百多年,也是为了自保,唐朝时他顺唐,五代时就变成了独立势力,宋建立后有大一统的趋势时,他就跑过来归宋,靖康之耻时金国打败宋后,他又投降了金。

    而北宋时,种家军突然冒起,成为了和折家军一样的一个尾大不掉的军阀势力,嚣张跋扈不说,有时候还不听朝廷调遣,让朝廷操碎了心。

    所以后来朝廷就一直严密防止军队将领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也是重文抑武的根本原因之一。

    张小川提出裁军的建议时,就知道武将们会对自己不满,不过他并不后悔,宋朝的军队确实是太不像话,一百多万军队还打不赢三十万军队的金国,真是丢人,这也是沉兵带来的后果。

    有人说唐朝对外战争胜率只有百分之五十五,而宋朝战争胜率却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这说明宋朝强大?

    没错,确实是这样的,确是也是比较强大的。但是,宋朝如果胜率在这个数据以下的话,那么估计宋朝就离灭亡不远了。

    因为没有马匹,所以宋朝士兵就算是打了胜战,也很难歼灭敌人,而只要一败,那基本上就是团灭,这样的情况话,没有那么高的胜率你大宋怎么活?就问你怎么活?

    朝廷通过决议的第二天,就利用皇家日报把裁撤军队的事情报道了出来,一时间,百姓们再次议论纷纷。

    不过在众多报纸舆论的引导之下,局面是一边倒的支持态度,这其中宣传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大宋这边裁军,也给金国方面放了一个信号,表示这边没有发动战争的想法,有利于接下来几年后北伐的布局。

    三家建筑公司成立后,也是立马就开始了道路建设。

    修建绍兴到临安高速公路的有经验的建筑工人,更是直接被三家公司瞬间瓜分。

    裁撤的一万多军人到来后,也是被三家公司安排到了各地修路。

    另一边,张小川的希望工程,第一批学堂也大部分建设完毕,开春后不久,第一批孩子就要免费入学堂读书。

    张小川自然把一些注意力转到了这边。

    “小东家,大部分教材都已经印刷完毕,有数学,语文,历史,地理,物理等等等等,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所有课本都好了,初中的课本还没有印,不过要不了多久也能够印完。”

    张小川的其中一个助手向他报告说道。

    他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他就找了好几个助手帮他了解各个方面的情况,他每天听一下汇报就能了解很多。

    “对了,有一些教喻先生很抵制拼音和阿拉伯数字,他们说这是外国的东西,他们想不学,也不想教。”

    “那就让他们滚蛋,这么高的工钱,不怕没人。”张小川淡淡说道。

    PS:明天要上架了,唉!这本书因为编辑不看好,所以基本上是没有网站推荐了,我也只能拿网站全勤奖混日子了,希望大家能够订阅支持吧,虽然订阅不足以让我糊口,但是能够让我知道你们还在看我的书,还在支持我,这样我也比较有动力写完它。

第114章 大儒() 
这助手叫赵东,也是赵奶奶族中的子侄,家里长辈都在张小川的作坊中干活,算是比较可靠之人。

    听到张小川的话,赵东说道:“可是,如果这些人都不要了,那咱们就没人啊。”

    “怎么回事?”听到赵东的话,张小川顿时诧异问。

    他给教喻先生开的工钱可是达到了每个月六贯钱以上,工钱高的更是达到了十贯钱以上,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难道还有很多人不愿意拿这么高的工钱?

    “有多少教喻先生不想用新式教学?”张小川朝赵东询问。

    “差,差不多有一半人。”赵东吞吞吐吐说。

    “这么多?”听到赵勇的话,这下张小川可真是吃惊了。

    他建学校招聘的老师,一共才一万多人左右,现在尽然有一半人不想用他的新式教学法,这可真是不得了。

    “走,我们去看看。”

    这下,张小川是坐不住了,这件事不解决了,会影响他的大计划。

    目前,他虽然弄出了机械,炼钢,火炮,火枪等不属于宋朝这个时代的科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能用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你一开始他做希望工程时,还只是单纯的想要把钱都花掉,但是后来,他就希望利用这个工程培养出一些可用的人才了。

    不管是火枪火炮的后续研发,还是机械制造,或者是造船等等,都需要很多懂得数学以及物理化学知识的人才,如果这些项目就靠一群只读四书五经的宋朝读书人,那什么也别想做好。

    除了几个月前招的一千多老师,剩下的老师可以说都是这段时间学校修建完成后才招收的,现在正在十几所建好的学校进行统一的上岗培训,没想到这时候竟然出了这样的乱子。

    “之前招收的教喻没问题,怎么现在收的就有问题了?”一边前往老师培训学校走,张小川一边向赵勇了解情况。

    “之前招的教喻,因为没有那几个大儒在,所以没人带头。”赵勇说道。

    听到几个大儒,张小川感觉有些疼头,赵勇说的几个大儒张小川当然知道。

    这几个大儒,虽然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在读书人圈子中还算是出名。

    “他们为何要带头反对我们的新式教学?”张小川又问。

    “据说是因为儒学的原因。”赵勇说。

    “儒学?”听到儒学,张小川诧异道:“不是有设儒学的科目吗?”

    “估计他们嫌弃儒学的课程太少了吧!”赵勇说。

    “那他们怎么自己不去办书院,自己办书院自己教学生多好。”张小川有些吐槽。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老师们上岗前培训的学校。

    “去,把那几位大儒给我叫过来。”来到学校后,张小川朝赵东吩咐道。

    张小川在一间办公室中等了一会,就听到一行脚步声匆匆而来。

    “东家,人来了。”赵东带着几个老者到来后,朝张小川说道。

    张小川点点头,然后朝几个老者拱手行礼:“几位先生好。”

    “绍兴伯客气了。”几个老者也是朝张小川回礼。

    “这位是?”突然,张小川发现在几个老者身后,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男人,顿时诧异询问。

    “这是朱熹,字元晦,元平先生的底子,绍兴十八年中进士,也是来当教喻的。”一旁的一个老者介绍朱熹说道。

    “朱熹?”

    听到朱熹的名字,张小川很是诧异,没想到这位大神竟然来了这里教学。

    历史上,朱熹好像也是今年上书向朝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因为没有被朝廷采纳,所以会请辞回崇安。

    没想到历史在这里发生了偏差,这位大神竟然来到了希望工程教书。

    “见过先生,久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先生果然年轻。”朱熹朝张小川拱手行礼,口称先生。

    “不想当,你就是在明州做船帆实验的那个朱熹?”张小川突然想起来,这朱熹好像在明州做过一次船帆实验,后来报纸还大肆报道了一番。

    “正是,我也是看到先生的的题,才有了想法。”朱熹说道。

    “先生称呼实在不敢当,我比你小多了,目前还没有字,大家叫我张小川就行了。”张小川说道。

    “几位先生里面请,赵东,给几位先生上茶。”张小川朝众人说道,随后又朝赵东吩咐。

    “今日请几位先生来,主要是想听听几位先生对我们这边的新式教育有什么看法。”众人落座后张小川又朝几个老者大儒说道。

    听到张小川的话,一个大儒说道:“绍兴伯,你能拿出自己的身家来办学,我等都非常钦佩,不过这新式教育法,我等却实在不敢苟同。”

    另一个大儒说道:“孔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你这里勉强也就占一个数和半个书,什么物理,化学,地理,自然,政治,跟孔子六艺毫无关系,这样可不行,我等教书育人,目的还是为朝廷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按照你这里这样教,别说栋梁之才,估计连科举乡试都通不过,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说到最后,这位大儒更是痛心疾首。

    “各位先生,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是我考虑不周。”张小川说道:“不过这也不能怪我,我从小就在海外漂泊,对于孔子六艺所知甚浅,所以才没有考虑那么多。”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现在改变还来得及。”见到张小川的态度,几个大儒很是欣慰。

    然而,就在这时,张小川突然问道:“几位先生,你们知道我办学的初衷吗?”

    “愿闻其详!”听到张小川的话,一个大儒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