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复仇罂粟之重返人间 >

第19部分

复仇罂粟之重返人间-第19部分

小说: 复仇罂粟之重返人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还那么调疲吗,我这个做奶奶的没看他几天。”李大妈听完儿子的话心里稍稍安稳了些这才和儿子拉起了家长。
  “妈,家里到底出了什么大事,你们怎么不告诉我?怎么说我也是家里的一份子呢?”松园和母亲说了一会话,这才想起寻问事情的由来。
  “这事,都怪我,我也怕你太忙了,你是国家的人我怎么能让自家的事扯你的后腿呢?”自从松园过继出去之后,他就对他心有愧疚。虽然他每年回家给奶奶上坟都在家里住,可家中的大小事李大叔都不会麻烦他。
  如今见松园刨根问底,李大叔欲言又止最后他还只是说那句:平安是为了救自己和林园才受的伤,其它的一概不提。
  就在此时正屋里“啊”的一声尖叫,众人的心又提了起来。
  


☆、平安失通灵7世外高人

  众人听到那声尖叫,起身就要往里边闯。
  “别动。”松园把众人拦住说:“道长在路上已经吩咐过了,听到什么也不要进去打扰他。否则他就救不了平安了。”
  “那这个道长他真有本事救我们平安吗?”李大妈小心翼翼的问。
  “放心吧,妈,人家清云道长可有名了,在我们军区那些大官还把他敬为坐上宾呢,听说还有省里的人去找他呢。”松园听母亲这么问,小声的说。
  “什么,当官的也信这个,这不是迷信吗?”李大妈不些不相信的问。
  “什么迷信,这种事越是大官就越信。”松园微微的笑了笑。
  “咱三婶都让他去请这位道长,咱就应该相信他,松园别听你妈叨叨。”李大叔看了老伴一眼。自家出了这么多的事,如果只用迷信两个字来概括也太说不过去了。
  其实就我们这个星球来说,我们人类只能算是这个星球的一个懵懂的孩子,对许多事情许多东西有着太多的不了解。不能只把自己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当成科学,而把许多看不到的东西用迷信两个字一言概之。
  就拿咱们中医讲的经络来说吧,无论用活体的X光镜还是用死体的解剖学不是一直找不到它的存在吗,也曾因为没有找到具体的存在证据而把经络学当成迷信。但现在人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经络其实就是人体体液的运动途径。人体体液的正常运转为人提供大量的养分,从而让肌肉、筋骨协调运动,如果经络出了问题人就会这里痛那里麻,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瘫痪。
  再拿风水学来说,在破四旧的那个年代这可是不折不扣的迷信吧。后来西文有学者提出环境影响学,国人大惊,这环境还能影响人的身体呀?!可就是不静下心来想想,西文的这种环境影响学不就是我们所说的风水学吗?区别就是我们在一千多年前就发现了,我们的风水学更加精深,更加奥妙。现在的中国人只所以创造不出前人的文明,就是因为我们太过浮躁太过否定自己的过去而一味的崇拜别人。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如何去发扬光大自己?????
  有些事情不要妄下断论,否则只会是今天我们嘲笑前人的迂腐与迷住,明天我们的后人讥笑我们的浅薄与无知,人类将进入否定再否定的怪圈。
  还有我们那些专家同志们,别顶着个专家的帽子专门说假话了。就象那个唐大专家,他对于癌症的新论点就是只所以以前人很少长这种病那是因为以前的人寿命短,来不及长就死去了。真让人看不懂,这种观点他怎么就能说出口。我这里我劝他说话用用脑子,顶个大脑门不光是吃饭用的。
  鸡叫了头遍,困意袭上人们的心头。林园和英子已经爬在桌子上睡着了,这几天他们都太累了,一见事情有了转机紧收着的心就慢慢放下来。李大妈安排松园和果园去床上睡觉,而自己则和老伴静静的等着平安的稍息。
  “爹、妈,快看,快看那屋子。”正在收拾床铺的果园突然大声叫起来。


☆、平安失通灵8世外高人

  此时屋内金光大作,雾气升腾,一个手拿拂尘的人影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只把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工夫那金光才渐渐消失。
  “阿弥陀佛,咱家平安终于有救了。”李大妈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孩子她娘,你快去做饭吧,我看这道长累了一夜也该饿了,”李大叔一见金光消失就吩咐老伴。
  “娘你歇会我去吧。”李英拦住了母亲。
  “也好,你去做饭,把咱家能拿得出来的都做上。孩子她娘,咱家还有支人参吧,你去给道长炖上,他忙了这一夜,体力一定大减,说不定法力也会受损呢?”李大叔自从开始研究《茅山术》,对于上面的修炼之法也略略的知道了些。
  此时门开了,道长在屋里说:“你们进来吧。”
  李大叔赶紧进了屋子,在屋子中央的桌子上他看到平安双手合十成莲花样坐在上面,此时平安虽然没有睁开眼睛,但气色红润了不少。用手试探,呼吸也强了不少。再看那道长面色苍白,一夜之间竟然老了许多。
  李大叔心中感动膝盖一沉就要下跪谢那道长,道长一把把他拉住,笑眯眯的说:“老施主不必如此,说来呼们还是一家人呢。”
  听他这么一说,李大叔和两个儿子愣在那里。
  道长见他们发愣又说:“赵施主的奶奶本是我的同门师姐,贫道此次前来也是受师姐所托。这本是贫道份内之事,施主不必放在心上。”
  “那你?”
  “哈哈。”道长看到李大叔盯着自己的头发胡子,就不由的大笑起来“贫道自出生就是白发,其实贫道今年五十刚过。”
  “那师祖她还好吗?”
  “师傅三年前刚刚过世,师傅过世后贫道才下山,寻得清松道观改名清云道长。”清云道长说起师傅面上满面悲伤。
  原来这清云道长因为一出生头发雪白而被家人遗弃,恰逢师傅云游到此便把他收养,后来又把他带上山去,不但把他养大还教他法术,他与师傅虽是师徒之名实则母子之情。师傅去世之后他寻得好归所把师傅安葬又为师傅守了百日之灵,此后便按师傅嘱托下山济世救人。几日前他正在做法之时见一老妇从门外飘来,开始他以为是鬼魂拿起桃木见就刺,谁知那老妇不躲不闪,就在桃木剑刺到之时,用手轻轻一点,他就觉得手腕一松桃木剑掉到了地上。这时老妇才自气家门说是他的师姐,对于师姐他只听师傅当年说起过几次可他从没见过。师姐要他去救平安,还说她会让松园前来请他,所以他才在观中静等。
  听道长这么一说,李大叔不禁热泪热泪盈眶,他对三婶的崇敬之心又增加了几分。
  “只是贫道学艺不精,不能让小施主全愈呀。”听道长这么一说一家人的心又沉了下去。


☆、平安失通灵9世外高人

  道长见一家人面色有变,又说:“小施主来历不小,依贫道看来只怕是龙族转世,而今龙珠已失,只怕临时只能保住性命而要完全恢复贫道确实无能为力。眼下不知这龙珠在何方,如能寻得龙珠她自会复原。”
  听道长这么一说,李大叔悲叹一声把自己如何去了宋家营子,如何与那僵马搏斗,如何遇险,白蛇如何救出手相救,平安又如何把龙珠给了白蛇的事一一说了一遍。
  末了他还说:“现如今平安的封印已经发生的变化,如果打开封印能让她好起来,不管她将来如何,我就是带她去深山老林永世不出来,我也心甘情愿。”
  清云道长听完低头深思了一下说:“她头顶的封印贫道略有耳闻,但那是师姐用了毕生的心血,为此她还舍去了她十年的阳寿。别说贫道资质愚钝学艺不精,就是师姐再世也无法打开。”
  李大叔忙问:“那还有什么办法吗?只要能够救孩子,我就是舍了我这条老命也愿意。”
  清云道长微微一笑说:“那倒不必,你只要跟贫道学习法术天天子时给小施主做法即可。”
  “那好,我学,我学。”李大叔满口答应下来。
  第二天松园就回了部队,青云道长在李大叔家里住了下来,白天他给平安抓药熬药,晚饭过后他教李大叔如何给平安施法续命。
  半个月过去了,平安终于睁开发眼睛,只是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李大妈见平安终于活了过来心中大慰,对清云道长千恩万谢。清去道长一见平安醒来也是满心欢喜说:“贫道终于不辱师姐所托,看来我们的缘分真是不浅呀。”
  第二天他对李大叔说:“贫道此来已经有半月,观中事物实在繁琐,而今你已经学会续命之法,贫道自此道别,只是你所学之法只可帮小施主续命,不可在外使用,切记,切记。一年之后小施主自会恢复,只是才智会有所折损。还望你们好自为之。”他又从怀里掏出一个药方嘱咐李大叔按时给平安服药,最后从自己脖子上摘下一块玉佩给平安带上,说这是当年师傅留给自己的护身符如今自己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平安,可保平安不受邪魔侵扰。
  李大叔见无法挽留只好依依不舍得送别道长,在路上李大叔忧心忡忡的问:“道长,我家平安以后不会再有什么大灾大难了吧,从她出生以来可真是不让人省人呢。”
  道长微微一笑说:“小施主能以自己的龙珠救白蛇,以贫道看别说是三分佛性就是七分佛性也未必做得到。而今那白蛇不顾自己法力不足生生吞了僵马,就是有龙珠护体没有三五十年也是没法复原的。如今小施主已同常人没有两样,只是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好,但愿小施主能够一生平安。”


☆、平安失通灵10大病初愈

  道长走后,李大妈天天为平安抓药煎药,李大叔夜夜子时为她续命。大约又过了一个月平安终于开口说话了她说的第一句竟然是:“这是哪里呀。”李大妈见平安终于开了口高兴的又抱又亲,可平安对她十分冷淡问她:“你是谁呀,我怎么会在这里呀。”
  象是一盆冷水从头浇下,李大妈赶紧找来子女们商量对策,商量来商量去大家一致决定把平安当成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一点点的教她。
  就这样又过了半年的时间,平安终于可以下地走路了。每次看着她颤巍巍的学路的样子,李大妈都会想起那晚自己仔细端详过的那个可爱的女孩。
  其实人有的时候真的是有一种预见性,会有意无意的做些当时看来不值一提可过后却珍贵十分的举动。就象有些人明明去的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可总是觉得有些熟悉,仔细想来竟然会是在梦中曾经到过。也有些人在发生意外前,总是会去拜访一下自己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相传以前人有三只眼睛,第三只就在头顶可以预测未来,可是因为人太过聪明总是想改变什么,于是上天就收回了那只眼睛,让人只可以回忆过去看到现在。你们现在摸摸自己的头顶是不是还有个凹进去的地方,那就是当年第三只眼睛生长的地方。
  平安一天天的好转,李大叔和李大妈不敢稍有懈怠。他们更加尽心尽力的照顾她,一年之期终于到了,平安看上去已经和同龄人没什么两样。可是李大叔还是发现,出事前平安已经学会的古诗词现在不但一个也想不起来,而且记忆力特别差。以前不管多艰涩的古文最多教她两遍她就能熟练的背诵,可如今一篇极短的文章也要两三天才能记住。
  李大叔生活在深深的自责中,要不是自己一意孤行平安也不至于现在这个样子。想想她以前的聪明可现在都不如平常的孩子,李大妈劝他:有得必有失嘛,现在平安虽然不如以前聪明了,可是现在她正常了,再也不用天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李大叔想想也是,只要她平平安安的过一生比什么都强。
  其实人就是这样,在生病的日子里好起来就是最大的愿望,当身体好了之后又在想找份工作,可找到工作之后又想换个好工作······永远休止。说好听的这叫奋斗,不好听了这叫攀比,这叫自己和自己较劲。只有等到年老体衰的时候回首才发现这一生只是在不休止的奋斗中度过,全然没有时间去体会生活的愉快,人生的乐趣。
  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不带走一片树叶。人应该知足,知足才会常乐。
  呵呵,我真不知道自己是在写故事还是在发牢骚。祝大家生活愉快!!天天好心情


☆、求学之路

  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平安再也没有了以往的通灵之气,她变得胆小而善良,就是见到一只小小的蚂蚁也会绕开走。李大叔和李大妈看到她的这些变化即心疼又欣慰。
  平安七岁那年,开始上小学了,李大叔不放心就让他在自己身边读书。开学的第一天李大叔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平安去上学,在路上平安蹦蹦跳跳的好不开心。李大叔边走边嘱咐她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一定要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