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出日落三八线 军事 >

第15部分

日出日落三八线 军事-第15部分

小说: 日出日落三八线 军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动了,后边源源不断开来的车队把公路堵塞得水泄不通。敌人步兵未来得及下车展开队形
  之前,志愿军士兵的步枪、机枪、六零炮一齐向密集在公路上的汽车猛打,重创敌人。敌人
  在几十架飞机和数辆坦克的掩护下,向阵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扑。
  下午13时,龙源里战斗正在激烈进行。彭德怀走到报话机前:“给我要第113 师指挥
  所!“
  一阵急促的呼叫之后,报话员将话筒递给彭德怀。
  “你是哪一个?你们在哪个地点?”彭德怀大声问道。
  “我是师政委于敬山,我们在龙源里!”
  “我是彭德怀!告诉我,你们那里的情况怎么样?敌人全退下来了,拥向你们那地方
  去。你们到底卡得住卡不住?“
  “报告彭总:敌人正向我们进攻,战斗很激烈;我们完全有信心,把敌人卡死在这里,
  完成这个光荣任务!“你们要加把劲,继续把敌人卡住!”
  “是!请彭总放心,我们坚决把敌人卡住!”
  113 师犹如铜墙铁壁竖立在美军面前,使数万美军胆颤心惊,束手无策。
  从清川江败退下来的美第2 、25师及伪第1 师一部和土耳其旅残部,被阻拦在军隅里至
  双龙里、龙源里之间的狭长地带,乱成一团。在南北20多公里长的公路上,塞满了美军的
  伤兵、汽车、大炮、坦克。
  30日拂晓,师长杨大易率领的第112 师已插入松骨峰、书堂站地域,拦腰截住了美第2
  师大部及美第8 集团军的炮兵部队和运输部队;38军副军长江拥辉率领的第114 师分割包
  围了美第25、第2 师及伪1 师各一部,从战线中段割开了敌军布势;第113 师一部继续在
  龙源里堵击逃敌,另一部从南向北出击,插入敌人在公路两侧的集结地域。包围圈在一步一
  步的缩小。
  30日这大,美军集中了几百架飞机和各种大炮,对志愿军各部队狂轰滥炸;美骑1
  师、英第29旅各一部,由南向北增援;南逃之敌则以坦克为前导,采取“波涛式”的集团
  冲锋,实施突围。
  这场载入史册的血战,集中在龙源里、松骨峰两个要点上。
  早晨5 时,南逃的美2 师以1 个团的兵力,与顺川方向援兵相配合,在百余架飞机及大
  量炮兵、坦克的掩护下,向坚守龙源里阵地的337 团连续冲击十余次。甫逃北援之敌虽相距
  不到1 公里,但始终未能会合。
  不久,敌人又调集70多辆坦克,向龙源里猛扑。他们不借血本,用坦克开路,把堵在
  公路上的卡车,推翻在路旁。
  然后,双方短兵相接,殊死搏斗。激战中,有的阵地几度易手。中午,又有一个阵地十
  分危急,敌人从三面包围过来。当时这个阵地只剩下身负重伤的排长刘序学,他捡起烈士们
  遗留下的枪弹,继续迎击爬上阵地的数十个敌人,直到再次中弹牺牲。另一个阵地上,连长
  郭忠田率领一个排粉碎敌人成营兵力的十多次进攻,歼敌200 多名,堵死了大批溃逃敌人的
  退路,成为全军闻名的一级战斗英雄。这个排后来被命名为“郭忠田英雄排”。
  在龙源里战斗的同时,第112 师335 团的3 连正在军隅里南边的松骨峰,同美2 师9 团
  进行一场殊死的激战。
  这是松骨峰下的一个很小的无名高地,扼制着军隅里至顺川的公路。在连续5 个多小时
  里,美军用炸弹、炮弹、火箭弹、汽油弹,对这个连的狭小阵地进行了毁灭性的轰击。著名
  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报告文学中,把松骨峰战斗称为“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
  烈的战斗“。
  敌人的攻击一开始就是凶猛的,连续的,他们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如一股股洪水涌上
  来,又退下去。阵地上,火焰终日不断,空气为之灼热。阵地前,横陈着美军士兵的血污尸
  体。
  直到中午,敌人还只是望着这座光秃秃的高地兴叹。他们气急败坏,开始了最凶猛的第
  5 次反扑。十几辆坦克和几十门榴弹炮,在30多架敌机的配合下,猛轰滥炸3 连阵地,汽
  油弹把阵地烧红了,地面一片焦土,天空一片昏暗,爆炸的气浪猛烈地冲击着3 连的士兵,
  泥上、石块和弹片劈劈啪啪地落在他们的身上。敌人的督战官用机枪威逼着自己的士兵成群
  地冲击,那些被打得焦头烂额,浑身尘土的士兵,踩着自己伙伴的尸体扑上来,伤员在他们
  的脚下凄惨地嚎啕。志愿军士兵们一面扑打着身上的火焰,一面向冲上来的敌人投掷手榴
  弹,6 个满身着火的士兵,端着刺刀向冲上来的敌人扑去,简直像一个个人人冲入敌群,抱
  住敌人,滚在一起。这样英勇壮烈的景象令敌人震惊。
  当美军最后一次像洪水般从三面涌上阵地时,有几个正在包扎的伤员也向阵地前沿爬
  去,未扎好的白绷带在焦黑的土地上拖着,3 连的全体士兵们就是这样用炮弹、手榴弹、刺
  刀、枪把和石头,用年轻的生命,同冲上来的敌人进行血搏。
  黄昏!宝贵的黄昏终于到来了!
  阵地上升起了信号弹,此起彼伏,照耀得如同白昼一样。主力部队从四面八方赶到了,
  并且正向被牢牢截住的敌人出击。
  当战斗结束后,3 连阵地构成一幅壮烈的群雕!
  阵地前沿堆满了几百具血肉横飞的美军尸体和打乱摔碎的枪支,这中间有许多个同敌人
  抱在一起、光荣牺牲的志愿军士兵,他们有的还紧紧抓住敌人的机枪,有的手里握住手榴
  弹,上面粘满了敌人的脑浆;有的身子压着敌尸,牙齿和指甲深深地嵌进敌人的皮肉里;有
  的已经认不出面貌来了。一位士兵的周围,躺着30多个美军,在他身旁有一个弹坑,看样
  子是炮弹爆炸的痕迹。显然,当敌人冲上来时,这个士兵是抱着炮弹冲进了敌群。
  这个连的官兵全部牺牲了。但他们打死了300 多个敌人,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主力部队会
  战赢得了时间,为聚歼敌人创造了条件。
  12月1 日凌晨,从报话机中听到第38军的这些英雄事迹时,彭德怀和邓华、洪学智、
  解方及杜平都为第38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所感动。彭德怀若有所思地说:
  “杜平,你说得对噢!第38军的确是一支好部队!”
  邓华说:“他们是主力嘛!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嘛!”
  洪学智接着说:“上次他们没打好,受到老总的批评,这次憋足了劲儿,要打出个样子
  来。这支部队是老部队,有不服输的作风。“
  “是不是用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的名义发个电报表扬第38军一下?”杜平向彭德怀
  建议说。
  彭德怀同意后,志愿军政治部立即起草了一个嘉奖电,全文是:
  “38军并转各军:
  此次战役,我38军发挥了优良的战斗作风,尤其113 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了三所
  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虽在百余架飞机与百余辆坦克终日轰炸掩护下,反复突围均
  未得逞,致战果辉煌。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
  司令部
  中国人民志愿军
  政治部“
  彭德怀审阅此电时,拿起毛笔在电文的结尾处添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
  岁!“
  大概这个电报没有全部表达出彭德怀的意思,紧接着彭德怀又以志愿军首长的名义,亲
  笔写了嘉奖38军的命令,并通报全军和上报军委。原文是:
  “梁、刘转38军全体同志:
  此战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同志某些过多顾虑,发挥了38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以
  113 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各百余,终日轰
  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至昨(30日)战果辉煌,计缴仅坦克、汽车即近千辆,被围之
  敌尚多。望克服困难,鼓起勇气,继续全歼被围之敌,并注意阻敌北援。特通令嘉奖,并祝
  你们继续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
  彭邓朴洪韩解杜
  12月1 日“
  彭德怀书写的嘉奖令传到38军,在部队中的反响十分强烈,有力地鼓舞了全军的战斗
  意志。称一个军“万岁”,在解放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们说:“现在我们是万岁军了,
  我们一定要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这个光荣称号,不打败美国侵略者,决不回国!“
  英雄的业绩可歌可泣。记者李庄在采访了38军之后,写下了《被人们欢呼“万岁”的
  部队》一文;作家魏巍在采访松骨峰等战斗事迹时,挥泪如雨地写下了《谁是最可爱的
  人》、《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等著名通讯;诗人未央在阵地上热血沸腾地写下:
  《枪给我吧!》,来歌颂英雄的部队、英雄的士兵。
  从此,一支被人们称之为“万岁军”的部队,蜚声军内外,他们的英雄事迹,广为流
  传。
  北京,秋高气爽。远处的西山就象洗过一样,历历在目。天显得越发高了,地显得越发
  辽阔了。
  中南海,毛泽东喜闻朝鲜战场捷报频传。作为军事家,欢欣鼓舞;作为诗人,豪兴勃
  发。
  他欣然命笔:
  颜滴齐王各命前,
  多年矛盾廓无边,
  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
  正和前线捷音联,
  妙香山上战旗妍。
  这是毛泽东于1950年11月写的《浣溪沙·和柳' 亚子' 先生》,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抗美
  援朝前线捷音频传的喜悦心情。
  毛泽东的气概是非凡而伟大的,贯穿在他学习、工作、理论创造等各个方面,也体现在
  诗词创作中。他的诗词想象丰富,意味无穷,气势宏伟,誉满海内外。一位外国人说:“一
  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这话并不是夸张。这位诗人不仅赢得了一个新中国,而且正在
  赢得世界东方的和平。
  他从战报中看到,朝鲜战场西线,志愿军将敌诱至预定地区,以强有力的部队38、
  39、40、42、50、60军发起了强大反攻,给美伪军3 个师以歼灭性打击;东线,宋时轮指
  挥第9 兵团重创美军第7 师和陆战第:师,特别是围歼了美7 师第31团时,创造了全歼美
  军1 个整团的记录,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是唯一的一次时,怎么能不择毫泼墨呢?
  12月3 日,毛泽东获悉:敌人开始向“三八线”实施总退却。
  12月4 日,毛泽东电示志愿军准备挥师南进。13时,他电告彭德怀等人:
  “(一)平壤敌似正准备撤退。
  (二)请派出几个有力侦察队附电台,迫近南浦、平壤、三登之线,进行威力侦察,观
  察情况,并增加敌人恐慌。该敌现在一夕数惊,极为恐慌。
  (三)我志愿军休息5 天后,如平壤敌未退,则准备先打平壤附近之敌,然后包围平
  壤,研究攻城办法。如平壤敌已退,则向三八线攻进。“
  23时半,他再次发了一封电报,指出:
  “大体上可以确定平壤敌人正在撤退,其主力似已撤到平壤至三八线之间,其后卫似尚
  在平壤以北及东北地区。你们应于明(5 )日派1 个师或1 个师的主力向平壤前进,相机占
  领平壤。“
  12月6 日,朝鲜北方风雪迷漫。朝鲜人民军和志愿军部队,迎着寒风,踏着积雪,一
  举收复平壤。
  平壤在朝鲜半岛西北部,是朝鲜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427 年,高句丽王朝建都于
  此,名西京。碧波粼粼的大同江和普通江流过市区,江畔绿柳垂丝,因此自古以来也叫柳
  京,此外还有乐浪、镐原等别名。市区的大城山、峨嵋山、云头峰、牡丹峰等都是有名的风
  景区。牡丹峰山上苍松蓊郁,山下碧流如带,峰上的乙密台、清流壁、浮碧楼和濒临大同江
  的大同门、普通门、练光亭,江中的绫罗岛以及古平壤内城的北门七星门为有名的“平壤八
  景“。此外还有郊区的万景台、乐浪、胜湖等名胜,无不引人入胜。
  当士兵踏上平壤的街道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幕幕令人心碎的景象:到处是断墙残壁,
  建筑古物几乎没有一处存在。著名的金日成大学,美丽的歌舞剧院,掩映在一片青绿中的人
  民议会大厦和文化宫,还有大同江桥、水电厂等,都被炸毁。
  这一切都过去了。
  劫后余生的平壤市民,终于迎来了分别了48天的人民军,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