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 >

第169部分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169部分

小说: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先生都在那儿呢!忙打发了人快马奔向盘龙山。柳湘莲虽去了金陵,葛樵还在,立时领着两百兄弟连夜赶下山来。人太多,不敢去镖局,先往城南大宅安扎了,葛樵自己快马奔去荣国府。

    贾环这会子正如坐针毡呢。鸳鸯与苏澄的丫头立夏都在他跟前,一个是贾母派来催他快些想法子救他老子的、一个是苏澄派来催他快些想法子救他先生的。偏贾环还没拿到实在的信儿,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听外头有人说葛大爷来了,忙道:“议事的来了!二位姑娘都请暂回,告诉老太太与苏姑娘安心,我这就与他同去镖局商议去。”脚底下抹油,跑了。

    他径直出门,拉着葛樵一道去了镖局,又命人去怡红院将罗泰娘请了过来。

    一时罗泰娘来了,说了些新近得来的信儿。曹大通只领了六千人马,从山间小道绕开外头的御林军奇袭了皇陵,如今圣人与文武百官皆在他手,旁人一时不敢乱动。领头救驾的乃是御林军总统领甘雷。旁的还罢了,只是那里头人多,每日只靠着左近僧尼送些饭食,诸位大人并诰命未必得饱。贾环愁道:“这么瞧着,纵然想冲进去把老爷并二位先生抢出来也难。”遂商议了半日,先得想法子让里头的人吃饱才行。

    次日,刘霭云回了戏班子,使人请了几个他票友会领头的一齐过去,道:“今天子为逆贼所困,犹如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忠社稷不在大小、敬天子无关贵贱。奈何我乃一区区戏子,无力救驾。只有一事。听闻圣上与诸位大人在皇陵饮食不足,十分唏嘘。各位如有意,请诸位票友一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轮流与天子并诸位大人送一日三餐。无须珍馐,只寻常的米饭馒头即可。咱们乃寻常百姓,又不是御林军,想来那叛军也无须不许咱们进去。”

    那些票友个个唯他马首是瞻,都齐声称是,赞了半日的好话。他们当中有许多都是大财主,区区些子米面算什么?都回去轰轰烈烈的预备下东西,一车车运往孝慈县,就在当地借了百姓的厨灶做熟了。甘雷听说了大赞!“难得一个戏子也有报君之心,可见天子恩重。”

    刘霭云便亲领着一群送干粮的票友步行到了两军阵前,向叛军兵士拱手道:“小人刘某,求见曹将军。”

    曹大通也听说了一个戏子领着票友来给皇帝送饭,觉得有趣,便喊他进来想听听这戏子说什么。

    刘霭云领着一个小子入了军帐,泰然自若向曹大通深施一礼:“谢将军肯见小人。”

    曹大通冷哼一声:“你一个戏子,当真感念皇帝的恩德?”

    刘霭云摇头:“非也。小人与小人的票友皆寻常百姓,不过是爱戏文罢了。偏我们皆有些亲眷友人,因各色缘故被困其中。有些是小官、被拉来送灵的,有些是跟着老爷们的家仆。听闻每日都有左近的僧尼给贵人们送斋饭。却不知左近能有多少僧尼?又能送多少斋饭?不必说,必然是紧着皇帝家的人先吃饱了再说,连着皇帝兄弟儿子的大老婆小老婆一道吃。然后才是官衔大些的大人们,并大人们的老婆们。最后才是小官。至于下人,能吃上一口都算不错了。故此我们预备了许多米饭馒头,皆是寻常干粮,谁吃都饱。比起师父们送的斋饭要多些。唯有多了些,下人们才能吃上一顿饱饭。将军,小人不是想送饭给皇帝与大人们吃;只是皇帝大人不吃饱,小人的朋友也得饿着。再说,小人若单给某位大人的老仆送饭,他敢吃么?”

    曹大通愕然。半日才笑道:“原来如此!我说么,那老贼哪里做过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能惹得一个戏子给他送饭。”

    刘霭云陪笑道:“横竖将军要的是天子,寻常官员有何用?不过是替天子干活赚一份俸禄钱罢了,与寻常的伙计在铺子里干活、挣一份工钱一般无异。不如放各位大人出来、单独留着天家子弟如何?”

    曹大通哼道:“怎么不是放你朋友出来呢?”

    刘霭云叹道:“虽不知来日将军与圣人如何散了这场乱局,总有一日要散的吧?将军若单独放了我那朋友出来,他还能活多久却未可知。”

    他身后那小子笑道:“况且这群大人当中聪明人也不少,放出来还免得他们出什么鬼主意坏了将军的事。”

    曹大通抬眼去看那小子,不过十四五岁,微胖,笑起来憨态可掬,问道:“他们能出什么鬼主意?横竖悉数在我手掌心之中。”说着捏了捏拳头。

    那小子道:“我哪里知道!臭皮匠常有而诸葛亮不常有。朝中那么多念过书的大人,肯定有特别聪明的。万一他们想了什么奇奇怪怪的鬼主意呢?将军岂非防不胜防?”

    曹大通横了他一眼道:“你不用哄我,万一司徒硠扮装成什么老仆车夫溜走了,我岂非白忙一场?”

    那小子笑道:“你又不是不认识司徒硠。纵怕他乔装改扮,打一盘水让每个人都先洗了脸再走不就完了么?”

    曹大通闻言定定的看了他一眼:“你知道司徒硠是谁么?”

    那小子道:“不是当今圣人么?”

    曹大通喜道:“不错不错!你小子敢喊他的名字,有胆量!”

    那小子嘻嘻一笑,拱了拱手:“谢将军夸奖。”又道,“那个……我就随口一说啊,将军随便一听便是。将军你眼下这样不太聪明。”

    曹大通瞥了他一眼。

    “你看,这里离京城又不远,你的人马也不多。除了京中的御林军,还有河北的兵马,很快就能赶过来。你手里捏着的人这么多,还有不少是文人老人和女子,天天都要吃喝拉撒。摊子大了就难照看。这些人为何管用?还不是因为他们是活的?时日一长,万一死掉些子,就不值钱了。还有小官也是不值钱的。人质,不在多而在精。不如里头那些子老弱病残的都不要了,只留着些姓司徒的和武将。武将放出来恐怕会领兵来打你,还是在里头困着的好。纵是将军与朝廷谈判,最要紧的还不是圣人一家子?旁人管什么用。”

    曹大通闻言哈哈大笑,指着他道:“小子,你是哪家小文官的儿子?”

    那小子做了个鬼脸儿:“这都被你猜出来了,将军真聪明。哎,只是我不敢告诉你我老子是谁,横竖他就是个小文官,有他不多没他不少。不如就放他出来算了。你看我这么聪明,还能帮你出出点子;或有得用的就当是赎金,赎了我老子出来,将军以为如何?”

    曹大通击掌:“好小子!罢了,你这么聪明,我也不想杀你。只是你方才所言太要紧,我须得再想想。”

    那小子失望的垂下头去,过了会子又说:“那……干粮能送进去么?我实在担心我爹。漫说下人了,他那芝麻大的小官儿,能剩一口给他吃都不错了。”

    曹大通想了想,皇帝家的人怎么都饿不着——又不能把他们全都饿死,那就没用了。这孩子说的也有道理,便道:“难得你一片孝心,我就成全你了。”

    那小子欢呼一声,深施一礼:“谢将军仁德!”他又道,“为了不引得将军帐下兄弟猜疑,我们就不把东西送去里头了,只送到门口喊他们里头的人来取,将军看如何?”

    曹大通方才还在琢磨他们可会派什么细作扮作送干粮的与里头串通,偏这小子先说了。当真是个四角俱全的。遂假意道:“我既信了你的孝心,你倒也不必这么谨慎。”

    那小子道:“承蒙将军这般体谅,自当尽力不给将军添乱。”

    他二人出了叛军营帐,便命人一筐筐的干粮抬了,有曹大通的人跟着穿过营地,送到皇陵门口,齐声喊道:“今有刘霭云刘大家票友会,特来给天子及诸位大人送饭啦~~~”回声荡来荡去,传出去老远。

第一百六十九章() 
话说刘霭云领着他的票友会给被困皇陵的天子群臣送了十几日的饭,又有两路兵马赶了过来,眼见曹大通被包围了,进退两难。

    这一日黄昏,刘霭云票友会送饭的人里头终于出现了那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们送完饭回去的时候,有个兵士喊道:“喂,那个小胖子,会爬树么?”

    那少年欢喜道:“会!打小就会!”旋即撅嘴,“我不胖!你没见过我兄弟,他才胖呢。”

    兵士道:“跟我来,帮我取个东西。”

    少年答应一声,跟着走了。

    那兵士领着他进了帅帐,只见曹大通浑身戾气满面愁容,抬头看了他一眼:“坐。”

    那少年没客气,直在他跟前的凳子上坐了。

    曹大通问:“贵姓?”

    “赵。”

    曹大通点头:“赵公子。”

    赵公子脆生生的道:“哎!曹将军,有点心么?有茶么?”

    曹大通道:“军中哪里来的点心?”乃命人上茶。

    赵公子嘟囔一声:“真穷!”乃又问,“将军喊我来做什么呢?”

    曹大通咳嗽一声,道:“那日见公子见识不俗,末将想请教一二。”

    赵公子摆手:“不必那般文绉绉的,我也盼着早些接我爹回家,咱们双赢最好。敢问将军眼下是个什么局面?不,你还是先将前头的给我说起吧,不然我也想不明白根由。无端的一个大将总不会造反。可是得了什么人的撺掇?将军既能困住皇陵,必也是有勇有谋之人,难道起事之前没想过后头怎么办么?”

    曹大通面色红了红,道:“我想着……逼圣人写下赦罪圣旨来……不想他死活要摆着臭架子不肯答应。”

    “咳咳咳……”赵公子让一口茶呛着,咳了半日才说,“你你你……咳咳,您老这么大的一个将咳咳,将军,居然相信圣人写了赦罪圣旨之后会认账?”

    曹大通愣了愣,说:“君无戏言。”

    赵公子翻了个大白眼子:“那是千古明君。将整个史册翻一遍,千古明君有几个?况你看今上是千古明君么?”

    曹大通呆住了。

    赵公子喝着茶等他缓过来,等了老半天他还是呆的,只不过那张黑脸涨得愈发红罢了,好奇道:“这事儿很难明白么?自古伴君如伴虎,皇帝本来就是没法子讲信义的,万事只由朝局左右。”

    曹大通半日才憋出一句:“不是自古君无戏言金口玉牙么?”

    赵公子道:“那是写戏文评话的人盼着君无戏言,才那么写进戏文评话里去的。因为写戏文评话的皆是臣民。皇帝的事儿,臣民说了算还是皇帝说了算?”

    曹大通又噎了。

    赵公子瞧了他会子,道:“要不,您跟我从头说起可好?我帮着理一理。”

    曹大通连干了两碗茶,又皱了眉头,仿佛不知从何说起。

    赵公子叹了一声:“起因是圣人不给你军饷粮草还是他想杀你全家?”

    曹大通抬起头来盯着他:“你怎么知道?”

    赵公子两手一摊:“不然谁闲得没事造反玩儿?”

    曹大通忙说:“不错不错!就是官逼民反!”遂说起因果来。

    原来圣人停他的军饷有一阵子了,粮草倒是没短。直到个把月前方有人告诉他,老圣人快不成了,圣人恐怕他不听话,特截了他的军饷又使人去他下头造谣说他私吞了。本来曹大通只是心中怨忿,全然没想到反字上来。偏过了几日他又得了一信,告知圣人已收齐了他的罪证,还列出了十几样罪名来,样样属实,只等太上皇龙驭归西灭他满门。那人道,自己在某时因某事曾得曹将军救命之恩,如今可巧知道此事,特来告知,望将军或是早逃、或是设法谋特赦。

    赵公子想了想,问道:“将军的家小大约已经安置妥帖了吧。既这么着,早逃不是更好?”

    曹大通面上浮出一丝狠厉来:“逃?昏君要杀你,能逃到哪里去?横竖我不过一条命,纵是死了也搭上昏君的。”

    赵公子瞥了他一眼:“这般着急上火的性子,难怪人家特特挑了你撺掇。罢了,事已至此,将军想如何?横竖眼下圣人纵然赦免你的罪也是不会是真的赦免,必然秋后算账。”

    曹大通拱手道:“求先生指教!”

    赵公子正色道:“当然只有逃了!只是不能带着这么多人逃。我爹与刘大家的朋友、诸位王爷皇子都是没用的。你只带着圣人一个,挟天子开路逃到一处易守难攻之地,或是落草为寇、或是登岛为匪。至于你来日如何脱险就听圣人的了。须知国不可一日无君。只要圣人被你带离京城,他就会怕。怕朝中大臣另立新君,怕他的弟弟儿子来抢他的皇位,时日越长他越怕。那时候你再跟他要什么他都答应你,且他会替你想主意。再有,你也可跟他说,借此机会看看朝中有多少皇子王爷是忠的、多少是包藏野心了。”

    曹大通眼前一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