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 >

第271部分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271部分

小说: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王道:“很是。若非你星夜来寻本王,本王这会子定然还在金陵,保不齐贾先生就将这纺纱机卖与旁人了。”

    贾维斯道:“那王爷岂非还得谢谢那绑匪?若不是他们,王爷也得不了陈兄这么一位好人才。”

    吴王笑道:“亏得本王素来以为贾先生是老实人,原来先生极会说话。”

    卫先生嘴角偷藏一丝冷笑,道:“陈先生与贾先生倒像一路人,俱是会说话的,不过平素少说话罢了。”

    陈瑞文全然不知其意,道:“不然。贾兄寡言,晚生却有些话多。”卫先生含笑不言。

    陈瑞文遂随杨嵩一道领着那小子快马回苏州去,贾维斯留下慢条斯理的与吴王议事。

    这一日晚宴上,借着庆贺林海贾琮平安归来之机,卫先生频频向贾维斯劝酒。眼见他有几分不胜酒力,笑命人扶回客房歇息去。过了会子,卫先生亲往查看,不想他竟已睡熟,乃叮嘱一旁照看的人仔细些便走了。

    因林海已回来了,贾维斯半分不着急,他们的纺纱机又实在是好东西,吴王以为若在钱上斤斤计较有**份,便命卫先生快些应下。贾维斯次日便拿到了银票子。

    卫先生道:“贾先生,这图纸我们买的可不便宜,还望赦公将那织布机弄到之后先记得我们王爷。”

    贾维斯拱手道:“这个自然,给了旁人他们未必能比吴国用场大。”

    卫先生道:“只是西洋那头,用这个并那织布机的可多么?”

    贾维斯道:“不多。因为他们现在不缺钱,懒得在这上头下功夫了。西洋人从外洋别处搬运了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够花两三辈的。”

    卫先生冷笑道:“坐吃山空,何其愚也。正好,趁他们懈怠,咱们恰可以有所作为。”

    贾维斯连连点头:“不想吴王手边有卫兄这般明白人,吴国这儿便不用忧心了。”卫先生瞧了他一眼。他解释道,“实不相瞒,先生与琮儿极忧心诸王混战内耗,山河不太平,我朝最终也与外洋诸国一般沦为西洋人之奴。”

    卫先生面色一变,足足过了半刻钟才长叹道:“林大人与贾三爷高瞻远瞩,卫某佩服。”因向他深施一礼,“先生放心,有卫某在,断乎不让吴王与旁的王爷内战。”

    贾维斯立时一躬到地:“拜托先生。”遂起身去向吴王辞行了。

    待送他走了,卫先生密语吴王道:“这个贾赦可了不得!王爷,咱们花的钱虽不少,实在是划算的紧。晚生已使人去岭南打探去了,有个号称‘嗨爪’的海商能从西洋买到火器。有了这纺纱机,来日再得了织布机,王爷再不会缺钱了。咱们吴国又不缺粮。一不缺钱二不缺粮三不缺火器四不缺人口……”他遂朝吴王行了个礼,“恭喜王爷。当日王爷择了吴地,实在明智之极。”

    吴王哈哈大笑:“当日我只说要挑商贾最盛之处。他们眼里皆只有兵,哪里知道,有钱何愁没兵?”因又问道,“你看林海?”

    卫先生道:“王爷,只怕林大人咱们是留不住的,过不了多少日子他们便会南下。晚生若没猜错……贾琮眼下当不会择主,十年后也未必会。”

    吴王一怔。

    “此人虽嬉笑怒骂、玩世不恭,心系天下安危而非某一家。”卫先生道,“他不会帮着诸位王爷内战,不论哪一位。然而若是诸王去外洋征战,不论是抢人还是抢钱,他都会帮着。此人当真是个有来历的。王爷且想想,当年若非贾维斯先生所出‘合纵’之计,我朝这会子会如何?数十年后会如何?”

    吴王道:“自然是我们哥六个都让老三弄死了。”

    卫先生摇头道:“不是六个,是七个。依着太上皇的性子,燕王必定保不住的。而太上皇本无能兼多疑,又重文轻武,他治下之国可想而知。西洋人既如琮三爷所言如狼似虎,数十年之后,我朝恐怕难免落到被西洋所灭的外洋诸国那般。”吴王倒吸一口凉气。卫先生接着道,“当年贾维斯先生以生死之危迫诸王合纵,方有了今日之势。然而今日之势未必平安。贾琮一而再再而三恳请诸位王爷莫要内杠,打西洋人要紧。王爷,此人恐怕是来……救世的。”

    吴王大惊,半晌才说:“依着你的意思,他当真是哪吒下界?”

    卫先生道:“哪吒也罢、善财童子也罢,横竖不是凡人。我常年在吴,不知京中事。王爷自想,你们兄弟八位,除去太上皇,他可有对谁不好么?”

    吴王想了想:“委实没有,对我们其余七个都挺好,有人烦劳他帮忙出个主意他都出了,且主意都妙。”

    卫先生道:“只怕是他将救世之心寄于诸王之故。至于谁将来能得他辅佐,只看谁想往外洋开疆拓土了。”

    吴王又怔了半日,终向他深施一礼:“听先生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本王得先生,恰如刘玄德得诸葛孔明也!”

第268章() 
林海终于回府,吴王又恰在无锡,遂前往拜访。偏偏先回到苏州的陈瑞文一直劝说林海留吴;林海不知他本是吴王派来的,回头向弟子们叹道:“好好一名文士,不足二十天就变成了说客。权之一物,防不甚防。”旁人都知道底细,赶忙哄了几句“世人皆俗”云云,正好让他离这个陈瑞文远些。林海依然长吁短叹,惋惜的紧。

    不想吴王来了之后,只说在吴国令林大人遇上绑架,实在是孤王之过,半个字不提邀他留下,倒是让林海有几分不解。贾琮笑道:“陈瑞文是他的人,前头已试探了先生好几回,吴王还来碰钉子不是傻的么?”林海一想也对,便罢了。

    吴王前脚才刚走,贾琮哄了老头儿回去换衣裳,门子进来悄悄回道:“外头来了位女子,说是什么绣庄的,还说你前日在街上命她今天来送帕子。”

    贾琮怔了怔:“有吗?”回头问起。点道,“我有问人要帕子么?”

    起。点道:“我哪儿知道?既然指了三爷的名,见见也好。”

    贾琮心想,横竖我这儿有大内高手,也不怕她是查水表的还是送快递的,便命带进来。

    一时那女子进来,穿着寻常的青布衣裳,二十来岁,圆圆的脸庞,老老实实的模样,束手束脚的,进门直跪下道:“小女是荷叶绣庄的周茶花,来给三爷送帕子。”

    贾琮奇道:“什么帕子?我半分不记得。拿来我瞧。”

    那周茶花便递上了一块帕子。贾琮打开一看,“扑哧”笑了,道:“实在看不出来。”原来那帕子上绣了神盾局的那只鹰。乃又细看了看她,扭头再看起。点,道,“事实上细作应当找周大姐这般模样的才对。”

    起。点垂目道:“细作也分许多种,我并非在市井中探消息那种。”

    说话间看那周茶花还跪着,贾琮忙请她起来,又问:“周大姐今日来想必有事。”

    周茶花道:“因得了京中的飞鸽传书,特来送给三爷。”

    “哈?!”贾琮惊喜道,“居然在苏州能收到京中的飞鸽传书?台湾有么?”

    “没有。”周茶花道,“台湾府太小,训鸽那会子没算上。我这回得了命,随三爷入台湾府训鸽。”

    贾琮大喜:“你会训鸽?!”

    周茶花点点头。

    贾琮乐得在屋中转圈儿:“太好了太好了!哎呀呀五叔对我真好!喂喂陈四姐你看,人家周大姐不光是个探子!”起。点懒得搭理他。

    周茶花见他欢喜得连信都忘了,笑着将信筒递上来。贾琮接过信筒取出信来一看,原来是贾敘来书,依着前番苏州去信猜测王五身世,将贾琮惊了半日才说:“地球当真是个村!”

    昭武将军卫广之子卫函先娶王氏,生子卫若蘅。六年后,侧室李氏生子卫若兰。再三年,因获先帝疑心,卫广惊惧去世,卫函以七出之“妒”休王氏,扶李氏为正。长子卫若蘅自请替祖父守墓三年,后不知所踪。

    王氏之父金吾将军王绶本与义忠亲王无关,因小人长舌诬陷,牵连丢官罢职、幸而保住了性命,全家回原籍江苏长兴县。乘船返乡时在太湖遭水匪洗劫,满门二十余口无一生还。此事刘登喜与司徒磐俱不信,多次使人查访不得其踪。

    李氏本为官宦之女,家中遭难获罪发卖入卫家为婢,后为卫函通房。数年后逢朝廷大赦,其兄免罪考取进士,入了翰林院为官,李氏升为侧室并有子。再后来,李氏之兄升任大理寺少卿,而王家获罪。

    贾琮看完将那信递给起。点,道:“看见没?原来卫家伯父娶过两个老婆,他这两个老婆的人生完全就是我说的、‘女子一生寄于父兄’之典范!”

    起。点叹道:“卫若蘅显见就是王五了。这般人才……本是卫家嫡长子啊,可惜了。卫若兰虽也聪慧多才,终究比不上他。”

    贾琮摇头道:“卫家伯父是个无能的,平素从来不约束卫若兰。卫若兰半分不怕他老子、却极怕他舅舅。卫若蘅倘或一直是卫家嫡长子,祖父走的早、老子又不管事,未必会下苦功夫习文练武,也就未必有今日之能。卫若兰倘或一直是卫家庶子,为了出人头地、又有舅父督促,保不齐比现在努力十倍。福兮祸兮相辅相成,逆境是成长的沃土。”

    起。点闻言想了片刻:“也有道理。”又笑道,“难怪他无端瞧我不顺眼,陈瑞锦与如今那位卫夫人何其相似。”

    贾琮耸肩道:“卫伯母若是家中没遭难——五叔只写了遭难没有缘故,此难八成与他自己相干而且八成是他没道理——也会平平安安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仗着父兄庇护当个正经太太。再说,卫若蘅之母遭休弃根本与她无干。只是……”贾琮皱了皱眉头。

    卫若兰终究是原著中惹人关注的人物,贾琮有意与他结交过,果然配得上“才貌仙郎”四个字。因见他身子骨儿并不差,有几分诧异。此人如果是史湘云夫婿,何至于那么快“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么看来,卫若蘅年幼时候大约没少被现在那位卫伯母坑害,该不会迁怒到卫若兰头上、让他母债子还吧……若小爷不认得他还罢了,偏小爷与他交情还不错。略一思忖,他道:“我得见见王五。啊,卫先生。”

    幸而吴王仍在苏州,卫先生今儿也陪着他来了。自然,他与贾琮扮作初回见面,二人都演得挺像,连眼神都没对一个。遂打发了个人去馆驿求见卫先生,约他明儿到寒山寺逛古迹。吴王喜之不尽,拉着卫先生的手道:“琮儿在京中从来都是旁人邀约少有推辞,然从不邀人的。”卫先生心知肚明,面上只谦逊了几句。

    次日恰逢秋雨潇潇,如青烟般笼住姑苏,无端便给人添了三分愁绪。二人如约来到寒山寺,各自打着伞在寺门口寒暄几句。又随着知客僧逛了一圈儿捐了几个香火钱,贾琮便领着卫先生来到钟楼之上。

    小胖子凭栏而立,口里怅然道:“这个便是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那个钟。”

    卫先生瞧着他道:“你有话说。”

    贾琮苦笑道:“人都说我贾琮有三寸不烂之舌,今儿我想试试这舌头还可用否。”

    卫先生挑了挑眉。

    贾琮道:“我知道卫先生来历了。”

    卫先生愕然。半晌才说:“琮三爷当真无所不知。”

    贾琮撇了撇嘴:“谁让你说自己姓卫来着?还一副对京中事知道挺多的模样。京里头姓卫的又不多。年岁、你寨子里那么强的兵卒和九宫八卦显见是将门子弟、又在太湖上又姓王……太容易猜出来了。还有……那个……再看你的脸,长得跟卫若兰有点子像,尤其是眼睛和脸的下半部分。”

    卫先生又怔了会子,苦笑道:“原来如此。”

    贾琮道:“你想报复卫若兰么?”

    “我若想,你会拦着我?”

    “会。”贾琮道,“人各有立场,他是我朋友,显见没你本事大,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修理他。他没冯紫英那么狡猾,保不齐就被你修理挂了。”

    卫先生冷笑道:“只怕三爷拦不住我。”

    贾琮叹道:“故此我想先试试看能不能说服你,毕竟他是无辜的。”

    卫先生道:“而他母亲却非无辜。”

    贾琮耸肩道:“你该不会以为你母亲是被她母亲害的吧。”

    卫先生森森的说:“三爷什么都不知道,就莫作批语了。”

    贾琮道:“当年卫家后院出了什么事我委实不知道,然而我却知道,令堂遭休弃绝非卫若兰母亲之故。分明是她自己已经当不了一位正房太太了。”

    卫先生大怒:“当不了?是气度、才学、品貌当不了还是管家理事、孝顺姑翁当不了?”

    “是娘家当不了。”贾琮道,“气度才学品貌都是寻常嫁妆,多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