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文化抵抗最前线 >

第34部分

文化抵抗最前线-第34部分

小说: 文化抵抗最前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就是像雷神一样的出场方式,除了没锤子。

    宁匀浑身闪着光,降临了!

    光芒收敛后,宁匀头上还有一小撮闪电没消失,闪电滋滋响着,一会儿变成问号,一会儿变成叹号。

    直到宁匀走动,闪电才不甘心的熄灭。

    短短的几十秒特效,比雷神里的更强大,色彩更漂亮,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

    怎么回事,雷神降临泰坦尼克?

    这是只有全片看完后,华国人才懂的梗……

第六十四章 原来奥斯卡真的歧视小李() 
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在乎什么吸引不吸引,嘴里骂着“这是什么鬼!我根本不是我想要的视频!”,不停快进,想找可以搭配手边纸的精彩情节。

    随着不停快进,这三分之一的人里,一多半的人被奇怪的剧情和画面吸引,慢慢不再浮躁,进度条重新拖到开头,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剩下那些人还不死心,终于快进到结尾。

    原来真有一群人裸。体搞基啊!

    但是,但是这算什么玩意?

    说好的淫。乱。扒呢?

    太没信誉了。

    也太奇怪了!

    这到底是什么,一部新电影吗?

    全新的宣传方式?

    好吧,看这个段落还是挺有意思的,剧情到底怎么发展过来的,从头看看吧。

    ……

    两个小时以后,大多数人都是狂笑着看完的,尤其华国人,尤其华国的年轻人!

    实在太对胃口了,好久没看过这么爽的片子了。

    讽刺日本人的笑话很多,文章也不少,但是电影,非常少。

    抗日神剧根本不能算,外国的电影因为市场原因,就更少了。

    而名演员大片更是一部没有。

    更重要的是,仅有的那些讽刺也太老了,都是年龄大的编剧和导演搞出来的,或者一开始就关心的文化差异。

    用文艺的外表,文艺的内核,不痛不痒的说几句,像《迷失东京》那样,太无趣了。

    这样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讽刺,甚至还加了一些动漫梗的,根本没有。

    对西方人来说,虽然有很些看不懂的细节,但并不是不友好了。

    影片最大的优点是隐藏在荒诞外表下的合理性。

    泰坦尼克设计师的神推理是一个非常大的亮点。

    看到这里的合理党人都佩服的不得了。

    优秀的侦探电影看到快结尾的精彩推理,观众都是一边钦佩一边恍然大悟,给主角叫好。

    这个电影同样看到精彩推理,观众都囧囧的,完全不知道做什么表情好!

    好多人都有一种错觉,这根本不是在黑杰克,这才是真相吧。

    很多不喜欢杰克这个角色的男性,有被迫观看《泰坦尼克》经历的男性,看到这里都是狂笑的,然后被女友妻子们爆锤,引起了好多家庭“惨剧”。

    等到结尾逃生赤。裸拥抱,腐女们高兴了,终于弥补了神片没有腐元素的遗憾。

    看到片尾介绍各个主要人物命运,观众们都很欣慰,这才是真正的喜剧,不仅让人笑,还让人感觉生活幸福。

    很多人都觉得比原版萝丝娘贫苦孤独终老,卡尔吞枪自杀的结局好多了。

    毕竟萝丝娘不能算犯多大的错,那些成熟起来的男男女女,有了孩子的男男女女,和年轻时候的观念完全不同了,萝丝娘完全就是为了萝丝好啊。

    卡尔以现在的观点看,典型的高富帅一枚,还是霸道专一型的,简直就是小女人、大女人梦寐以求的完美老公。

    观看影片的不仅是普通观众,还有很多业内人士。

    他们和普通观众不太一样,看出了影片抓人的最具决定性因素----表演真实!

    一般的喜剧片,演员的表演很难说的上出色,更别提精彩,远未到真实。

    演员知道演的是喜剧,所以表演的时候就放松了。

    当然,更多时候是导演提出要求,要演员表演更轻松一点,活泼一点,带有喜剧片的轻松氛围。

    看了这样的表演,观众当然也严肃不起来,不会认真对待,出现再奇葩的情节也不会觉得诧异。

    这样就完全丧失了严肃故事下出现荒诞剧情的对比笑点。

    这样的表演,只适合纯粹恶搞无逻辑的影片,这样的影片投资小,场面更小,演员不专业,想表演精湛也不可能,纯粹为了模仿一些大热电影的经典桥段而拼凑情节。

    反过来看,那些投资较多,演员专业,外表荒诞但内蕴逻辑剧情合理的影片,票房评分都不会差,最典型的就是《宿醉》第一部。

    现在这部《泰坦尼克大电影》就是同种感觉的电影,有更大的明星吸引眼球,电影里每个演员的表演,超越了出色和精彩,达到了真实令人信服的地步。

    普通观众没什么感觉,专业人士甚至感觉震惊。

    每个演员的表演都极其生动真实,完全符合自身身份,甚至很多人觉得,比卡梅隆原版的《泰坦尼克》表演的还好。

    完全无法想象导演是怎么调教演员的,完全无法想象演员经历了多少次ng,才能抓准情绪。

    而其中的两位主演,凯特·温斯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更是真正超越他们在《泰坦尼克》的演技水平。

    因为大家很熟悉他们,了解他们的水平。

    凯特还好,本身演技就更出色,角色心理转变也不算复杂。

    莱昂纳多不同,那时候演技很稚嫩。

    而随着剧情,杰克连续复杂的心理变化,莱昂纳多都极有层次感的表现出来了,令人惊叹。

    尤其是设计师推理结束,判断安倍马上来救杰克,而安倍真的推门进来的那一瞬间,杰克脸上那复杂的表情,前一刻还是自信满满,一片深情,马上变成震惊、不可置信、自我怀疑,这么多的表情完美的在同一时刻同一张脸上展现,完美的传达给观众,简直像超出奥斯卡的演技!

    真的无法相信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是怎么在那么一张帅气的脸上做到的!

    还有观众不了解难度的,专业人士非常了解难度的,杰克两次被牛头人的满分表情,那对莱昂纳多来说也太难了吧!

    一次是萝丝被卡尔强上,一次是萝丝投怀送抱给安倍。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可是人生赢家,如此真实的情绪表现,如此打动人心的表情流露,到底怎么做到的,到底是怎么深刻体会被牛头人的,无法相信没有亲身体会的人会做到这点,难道真的……

    原来奥斯卡真的歧视小李啊!

    这样水平的演技,每个人都这样水平的演技,给观众增加的带入感,多到无法判断。

    在两位大明星的带动效应下,影片真正火了。

    全世界范围的火热。

    几乎所有第一时间看过影片的人,都自发宣传,推荐给每一个朋友。

    当然不是都喜欢,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影片赢得所有人喜欢。

    随着时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不喜欢这样的恶搞片。

    但是,有趣的是,喜欢这部影片的人群和下载艳。照。门的人群高度重合。

    ps:调整状态中,争取多写一些,多少要存几章稿吧。

第六十五章 思考越多,真相越远() 
但是,有趣的是,喜欢这部影片的人群和下载艳。照。门的人群高度重合。

    都是接受能力强的人,都是好奇心强的人,有反抗精神的人,也多数是年轻人。

    不喜欢的则多数是年龄大的,或古板刻板的人,很难接受新事物。

    更加幸运的是,影片出现在2015年,互联网已经大规模普及好多年了。

    时代变了,人心也变了。

    好听的说法是,人们越来越能接受新事物,期待新事物。

    不太好听的说法是,人们的节操越来越低。

    所以综合来看,喜欢的人占多数,狂热喜欢的也不少。

    而且这种喜欢是全世界范围的。

    连日本也是如此,虽然现在每个人都看出来,这部片子在讽刺日本和日本人的习惯。

    但问题是,日本人坚定的认为卡梅隆才是罪魁祸首啊!

    卡梅隆才要承担最多责任,谁让你起名叫安倍晋三的!

    我们大安倍在95年的时候可不是毫无名气的小人物啊!

    我们大安倍当年就是众议院议员了,虽然是475人之一,但是认真查一查会不知道吗?认真检查一下会死啊!

    没错,绝对是小看我们!

    我们日本人是很聪明的,从来不诬陷人。

    我们更知道抓重心,抓源头,抓住卡梅隆不放。

    还有众所周知的安倍在电影里的表现,那种不怀好意的映射,那种赤。裸。裸的挑衅,真是太可恨了!

    这种恨也许不强烈,但他就像那些你无法拒绝的亲戚,总是要来,好多年持续不断。

    所以等到《泰坦尼克大电影》出来讽刺日本人的时候,日本人已经习惯了。

    大家都认为《泰坦尼克》开了头,《泰坦尼克》本来就是讽刺,这部电影延伸扩展了而已。

    当然,关键还是很有趣!

    日本人自己也很想笑啊,毕竟自己对自己的文化习惯什么的了解最多,每个梗都知道出处,甚至联想更多。

    还有很多人怀疑安倍的演员是日本人,不是日本人怎么能这么了解日本呢。

    既是电影里的日本身份,又是现实里的日本演员,无论中间有多少讽刺,过程都是安倍开心的戏耍了杰克和萝丝,最后结局还赢得了萝丝的爱情。

    所以从这方面想,日本人很平衡。

    美国和欧洲对《泰坦尼克大电影》的侧重点不同,讨论最多的是两方面。

    一个是剧情到底合不合理。

    一个是电影究竟怎么拍出来的。

    剧情合理性方面争议很多很大。

    有的人觉得比经典推理还合理,有的人觉得太过荒诞,所谓的合理是凑起来的。

    当然两方面都承认剧本是精心安排的。

    认为不合理的人,觉得用荒诞离奇的情节安排没什么难度,远远不如在现实基础上一环套一环的精巧构造好。

    认为合理的人,努力普及每个梗的来源和笑点,没看懂好笑的地方才觉得不合理。还有关键的是,这是喜剧片,无论是合理,无论是荒诞,还是最后的推理都要在喜剧的基础上创建,传统推理的精巧构造可没有一点喜剧元素,考虑的方向就不同,怎么能轻易说难度低呢。

    认为合理的人还有一个大杀器,设计师的推理本身就是对精妙推理的超强讽刺!

    那些让人赞叹叫绝的精彩推理,真的就是正确的吗?

    千万别忘了观看这部电影,这段推理时候的感觉。

    无论影片内的人物,还是影片外的观众,都充满自信的认为自己看到的才是真相,是无可置疑无法辩驳的完美真相。

    两个真相,谁都没错,难道错的是认知本身?

    这样的电影从境界上就超越了普通侦探推理片。

    她讽刺的可是真正的社会精英,她告诉普通人一个道理,精英在台上演讲人生的时候,很可能只是人家编的更圆,更会耍手段,而不是精英永不犯错。

    她讽刺了那些普遍认知的社会真相,如果有另一个世界的人观察我们,如果那个世界的人全知全能,会不会觉得我们蠢。

    以前有句话总是不懂,现在我明白了,就是这样。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还有更妙的,她讽刺精英,讽刺真相,但没有宣传反智主义,毕竟反智主义在稍微聪明一点的人看来,都太无聊了。这样就不会让影片显得不真实,脱离社会。

    认为不合理的人被说懵了,只好坚持剧情太过荒诞,一段一段之间缺乏足够紧密的联系。

    合理党人不屑一顾,这是喜剧蕴含推理的全新表现形式,你们根本不懂。

    合理党人简直越分析越觉得自己牛。逼,就是没想到导演是不是也是凑数巧合弄出来的,根本就是为了给荒诞找理由,给胡搞编圆。

    讨论另一个方面,电影究竟是怎么拍出来的,更加热闹。

    首先跳出来的是刚看完的普通观众。

    “被骗了,但影片不错,凯特和莱昂纳多可真年轻。”

    “莱昂纳多年轻时真帅,为什么这部电影放了这么多年都不公开,不上映?”

    “别开玩笑了,绝不可能是二十年前拍的,二十年前安倍就能说出《刺客信条》的台词吗!”

    “那句话不是刺客信条专有。”

    “不用争论了,的确不可能二十年前拍的,我爱日本动漫,刚查了资料。《缘之空》最早是游戏,08年的,漫画和动画都是10年的,无论如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