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快穿)咸鱼翻身变沉鱼 >

第51部分

(快穿)咸鱼翻身变沉鱼-第51部分

小说: (快穿)咸鱼翻身变沉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三个人都喝了点酒,酒意熏暖。

    苏轼靠着船舱歇憩了一阵,体力精神恢复少许,又叹:“多个客人倒也有趣,也罢,迎上去吧。”

    岸头这边,乐湮已经喊得有点嘶声了,未免苏轼听着不喜,她用手揉着嗓子歇了会,果然这片刻后,那乌篷船竟然又遥遥地划过来了。

    乐湮心头一喜。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唯有淼淼氤氲的水色,沉浮不散。

    乌篷船近了,靠岸之后,便安静泊住,乐湮大喜过望,却没忘了把自己褶皱的衣衫整理番,这才踏着从容的步子走过去。

    登上船头,正见一艄公惊奇地瞪着她。

    乐湮施了一礼,然后船帘掀开,三个人正襟危坐,纷纷投目而来。

    乐湮咳嗽了声,对艄公问了声好,涉足踏上船板,那字墨友的客人笑道:“果然是个清爽的公子。”

    这“公子”二字,他发音异样,乐湮不难辨出他说这话的时候,齿关还抖了几下,像是忍着不至发笑否则早就捧腹了一样。

    说实话,乐湮有点窘迫,直到看到篷中另一侧翩翩而坐的苏东坡,这抹不适才终于安宁下来,化作了坦荡一往无前的勇敢。

    这转变看得苏轼也是一奇。

    蓝衣客人瞟了眼乐湮,见那两人也不说话,未免小姑娘家难堪,自个儿钻出了乌篷,拱手施礼,唇角噙着淡淡的笑意:“在下寻礼,这两位,是墨友和子瞻,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她不过是换上了一套男子衣裳以免尴尬,对方如此默许地称呼她为“公子”,乐湮小小地惊愕了下。

    环视了这三人一眼,咳嗽了一声,把声音压得极低:“在下,宋夕照。”实在应该感谢,姬君漓给她起的这个名字,实在可弯可直,可攻可受额,可男可女。

    不过,这三人只透露了表字,不曾告知名姓,乐湮这一坦白,倒让那个自称“寻礼”的蓝袍中年男子有些惭愧,他邀请乐湮进篷,话道完之后便自己闪身而入了。

    这船甚是宽敞,乐湮只需将身子一矮便能钻进去,她坐在其中,与另三人正好对着炉火形成合围之势。此时方是七月既望,天气尚未转凉,不过长江之上,因为清风吹拂,天色渐晚,暑气已经散了泰半。

    看着像是应酬,乐湮显得有点不自然,以食指和中指一并,压着唇低语道:“咳咳,在下一路风尘仆仆,久没有吃过饭喝过酒了,三位长者船中有酒有肉,在下嘴馋,能否分用些?”

    这酒肉都是苏子瞻出的,墨友和寻礼不约而同地望向了他。

    苏轼为人还算和悦,微笑把手一展:“不妨,吃吧。”

    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好说话,乐湮笑着眯了眯眼,拿着烤制过后已经冷却发硬的兔腿,先啃了起来。

    经过魏晋唐风的洗礼之后,乐湮现在已经有了几分优雅的气质,她若是要伪装得风度翩翩什么的,问题不算很大,尽可能放慢了吃,却掩不住眼中对美食的渴求如狼之光,看得墨友寻礼一阵惊奇。

    苏轼看了她几眼,然后对艄公道:“且行。”

    艄公点头应是,然后荡开船桨,往烟波更深处划去。

    船帘一旦拉起了,便没有放下过,两岸清江群山尽收眼底,山腰之上野花欲燃,晃得人眼睛时明时暗。

    圆月渐渐升了上来,把云雾拉开,清光一泻千里,散落在水光粼粼的河面上,潮水正平,两岸更显宽阔,分明四下极是宁静安沉,却唯有这斑驳的水色月色浑融一处,竟生出了几分浮生苍凉之感。

    寻礼温酒之后,又饮了几盏,胸口之中炙热难当,便走出船外,扣舷而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眼眸里闪着一抹睿智却意味不明的光,微妙地避开。

    这时候,乐湮已经察觉到了苏轼望过来的目光,她吃兔腿的动作顿了顿,放下了之后,用一侧的一条雪巾抹干净手,走出船外,勾着腰弯下去,正好能碰到水面,她用将那双玲珑纤巧的手划过波浪,细细地搓干净。

    客人看着她这慢吞吞的动作,不由惊奇。

    便是那哀转的歌声也停了。

    乐湮起身坐回去,装模作样地摇头称叹:“这歌声,太也凄美了些,不好,不好。”

    闻言,苏轼与船舱中的墨友对望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地露出几分惊奇。这小女子竟然摇头晃脑随口点评?这女子举手投足,到颇有魏晋遗风。

    寻礼仿佛没有听到,他负着手眺望着天边的一轮明月,仿佛有亘古未卸的沧桑沉寂,萧然落寞,一瞬悲欢惆怅,都在一声将吐未吐的叹息声中,散于四合之外。

    不知何久,他解下腰间的一支洞箫,眸色悲悯空幽,竟这般吹奏了起来。

    箫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弥漫山水天色,艄公闻声落泪,船桨将那被江水网住的月色复又捣碎,然而捣碎了它又闭上,便只有再捣碎,任它破碎了聚合,聚合了又归于飞屑尘埃般的细点。

    见他如此不听劝,乐湮往苏轼那儿看了眼,然后收回目光,望向远处不言语了。

    唯有被她眼神关注过的苏轼,脸色陡然黑了几许,如果没有看错,迎着月光,他看见的正是乐湮那狡黠又惋惜的眼神。

    仿似再说:你上啊,你安慰啊,你快点啊。

    “”一时间,素来能言善辩的苏轼竟被她一个眼神堵得一个字儿都说不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没错,所谓的另一个豪杰英雄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

第86章 客有吹洞箫者() 
乐湮听了一阵箫声,侧着耳朵,扣着船舷轻轻叩击。

    显然苏轼和墨友两个人听得有些入神,皆是叹息不忍。此刻是苏轼被贬黄州之时,要说失意,他应该是失意的,可是乐湮却并没有看出一丝一毫他的颓靡,她觉得,他真是个旷达豪杰。

    她假意是在听箫,却不知从何时掏出了自己的碧竹箫出来。

    寻礼抚着洞箫,声音呜然,也不知什么时候,陡然一道低沉隐然清越的箫音掺杂了进来,他心中一奇,连带着墨友和苏东坡都是一奇,三个人诧异望来,正见乐湮倚着乌篷船船头,对山对水,一支长箫轻音弥漫,雾色都被破开,月色都被吹落。

    与寻礼的箫音之中的情思不一样,寻礼的箫声如沉惋悲歌,她却因为思念着某个人,有点相思无处寄的惶然,也有点恋人呢喃私语时的甜蜜。

    墨友与苏轼对望一眼,默契地笑开来。

    长江的波浪翻卷,远处墨翠色长堤岸上,白衣翩然的男子玉树而立,发丝如墨,与夜色完美相融。

    这衣裳是乐湮让溯时为他准备的,他想了想,大约今天能重新见到自己的丫头,还是拿出来穿上了。

    溯时正站在他的肩膀上,因为吃得比较多,最近有点胖,姬君漓有点吃力。

    忖度了一会儿,他淡淡地拂下眼睑:“你最好马上爬下去。”

    一听这话,溯时登时委屈了,见主人脸色不大好看,没敢吱声,灰溜溜地跳了下去。

    就在溯时大人跳下去之后,不远处的两道箫声突然齐齐撞入了耳朵。

    吹的是两首曲子,情思也寄托得大不相同,可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水色里,在这月色里,在这群山环抱之中,在这墨云扰扰之中,竟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和谐韵律之美。

    只是再一听,那个丫头多半也是想他了吧。

    某人的脸色突然变得有点微妙起来。

    站在溯时这个角度看来,这叫赤果果的阴险

    “主人”溯时干巴巴地喊了它一声。

    姬君漓撇过头来,笑意浅浅地凝着他的彩翼,琢磨了阵,“溯时,你回去和碧珑会合,这里由我自己照顾。”

    “啊。”又赶他走。

    不过溯时大人再有不满,也万万不敢对着主人正面使出来的,当下便不甘不愿地扇了扇翅膀,朝着南边飞走了。它低调得飞得很高,似乎有意要和苍鹰秃鹫抢地盘,如果不是夜里呃,预计会有一场空战。

    乌篷船摇晃着继续摆尾前进,这段箫声不知道绵延持续了多久,最终撑船的艄公把眼一望,突然长啸了一声,岸边山腰处群鸟惊飞,乐湮和寻礼一起放下箫,四目相对。

    船中,苏轼飘然而出,他盯了艄公一眼,便沉声问道:“公,忽停行船,何事不妥?”

    艄公在这长江之上,撑了几十年的船了,眼力远非常人可比,他远望瞬息,便回过神来,恭敬地回答道:“苏子,正是一叶扁舟,徐徐而来。”

    “噢?”苏轼扬声不解,“如此良夜,竟有人也深夜不寐,江中行船?”

    “正是。”艄公低眉道。

    “靠上去罢。”苏轼淡淡地吩咐了一声。

    艄公不再多言,重新划开船桨往那轻舟方向而去。

    乐湮一直远远地望着,这夜里因为那轮又圆又亮的明月,和江水的辉映,倒也不是十分黑暗,只是少了点渔火菱歌,她心里觉得有点空寂失落。

    船只缓慢行进,苏东坡负手而立,远望之,山水浑然,如晶莹剔透的琥珀,微光荡漾,连绵无衰。

    近了不少,乐湮忽然看见,一袭雪白的衣裳,在艄公走开两步之后,慢慢浮在眼底最深的角落,然后涌进来,他白衣轻舟,从容涉水,舟过行浪,风波不息。

    俊逸无暇的五官渐渐清楚明晰,便是苏轼也不禁暗暗吃惊。

    直至两船靠拢,寻礼执着长箫一礼,“得遇公子,实乃缘分。”

    姬君漓的轻舟上,无桨无棹,竟然也能行进,不知是和缘故,寻礼但觉惊奇。

    姬君漓往坐在船头的乐湮打量了一眼,见她安然无恙,只是在看着他时,眼底有几许细浪,他不由抿着唇而笑,白衣广袖,摆着手笑言:“缘分谈不上,在下是慕名而来。”

    难道这人认识苏轼?

    寻礼惊愕,望向了一言不发愀然而站的苏轼。

    苏轼皱眉,看姬君漓的目光不由多了几许考量,但见此人风骨绝佳,面容俊美,神色颇是真诚,随即朗声笑开,“公子若不弃,上船一叙也可!”

    这乌篷船幸得宽敞,不过饶是如此,坐上六个人也满载了。

    姬君漓颔首,然后两船并拢,他顺着艄公的意思,一脚踏了上来,紧跟着,便见乐湮防患的目光,她缩在一角不动弹了。

    墨友出舱,看到这样情状与方才迥然不同的乐湮,不由得大是惊奇,信口便问:“公子,你可是江风吹得久了,头昏昏耶?”

    突然说话的话风都不一样了。乐湮撇了撇嘴,本来没准备答话,但见姬君漓似乎瞟了她一眼,她登时来了一口气,撑着船板哼哧道:“正是。”

    “那请进舱罢。”墨友施礼相邀。

    她哼了声,不理会姬君漓,自己慢慢悠悠地走进了船舱之中。

    只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在转身的那一刹那,心跳如擂鼓,他白衣的模样,真的能惊艳她。惊艳到,神魂离体,怕再对视一刻,都把持不住地想要,亵渎他。

    乐湮一个人进了舱后,墨友寻礼陆续跟着进来,最后是姬君漓和苏轼。

    苏轼向撑船艄公吩咐了一声,艄公点头答应,便靠着船头小坐起来,将船棹暂放,船顺着河流江风,东渡而下。

    姬君漓进了船舱,却见乐湮还在别扭,不由好笑,既然装不认识,他也就顺她的意问道:“苏兄,墨友兄,寻礼兄,在下皆有耳闻,只是不知这位年轻公子,是哪一位?”

    他话音一落,乐湮便撑着眼皮看过来,有点惊愕,还有点恼怒。

    苏轼察人入微,已觉这两人之间恐怕有点不同寻常的关系,却还是认真地回答了:“这是苏某方才结识的小兄弟,自言饥饿,许久不曾用饭,苏某将他带上船来,便用酒肉招待了一番。”

    很久没吃饭了?闻言姬君漓的眉暗暗沉了沉。

    乐湮看着自己尚未吃饭的兔肉,有点心虚赧然,实际上她确实很久没吃饭了,不过也就两顿而已。

    民以食为天,她说那话,不算是假。

    瞟了她一眼后,姬君漓忽然正色地望向寻礼,“方才那箫声,可是阁下吹奏的?”

    “是。”寻礼点头应允。

    “还有我!”乐湮举手高叫。

    几个人皆是一怔,唯独姬君漓白了她一眼,眼神似是在说:废话,那么难听,我自然听得出来。

    乐湮尴尬地把手收回,发誓再也不想跟这几个男人说话了。

    “阁下的箫声,似乎有点凄怆、悲伤?”姬君漓仔细琢磨措辞。

    寻礼把箫的手停驻,这时候,却是望了眼苏轼。

第87章 刺杀,又来一波() 
苏轼淡淡地将衣袖卷了回去,风姿飘然,对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