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快穿)咸鱼翻身变沉鱼 >

第62部分

(快穿)咸鱼翻身变沉鱼-第62部分

小说: (快穿)咸鱼翻身变沉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外边吵吵嚷嚷着,一片闹哄哄的声音,暖阁之中喝茶的两个人依旧不为所动。周遭万籁俱静一般。

    朱元璋披着一件深黑色毛绒圆襟斗篷,内里着一件暗黄色锦绣祥云红纹的长袍,头上竖着金冠,面容照多年前除却多了几分沧桑,依旧俊朗如镌刻刀削,立体如斯。这通身的气派,愈发显得他不似当年故知,单是看着便尊贵优越得让人欲跪地膜拜。

    两个人对视许久,朱元璋才淡淡一哼,“你这里倒是清净。”

    徐娆温柔含笑,岁月褪去了那些固执不化,多了几分春风拂柳的柔软,“皇上不满了?”

    “自然不满。”朱元璋这语气乍然听起来像是赌气,“我在刀尖剑刃之中穿梭,拼搏沙场,百战成名,你却安逸地过着你的踏实日子,如何能叫人不气?”

    这男人明明四十了,怎么却越活越回转了,比个孩子还爱生气?

    徐娆敛着唇角起身,一身暗蓝色的朴素长衣披在身上竟格外的清秀淡雅,看着似个双十年华的绝色佳人,她一连十几年都没有变了颜色,朱元璋看得不禁倒抽一口气。

    徐娆施了一礼,“皇上打拼天下,结束乱世统治,是为生民谋福祉,贫尼方有这太平清净日子可过,还要多谢皇上。”

    其实徐娆这些年的安逸与朱元璋的关系实在不大,这山里是姬君漓寻的,浓雾也是姬君漓设的,当年姬君漓便曾告诉过她,这雾气只能护她到那人来寻时。前不久雾气褪了,她便早料到了有这么一天。

    可是这番道谢让朱元璋陡然暗沉了脸色,他不悦地反问道:“你如今与我是愈发生分了,你十年忘情,可知我惦念至今?”

    徐娆如今平淡日子过久了,确实有些心如止水,她听着这话还是愣了愣,十多年无关风月,如今一朝听他如此说来,竟微微乱了道行,有些心神不宁起来。她的唇颤了番,才怔愣地凝视着朱元璋,“贫尼是出家人。皇上如今贵为九五之尊,怎可”

    朱元璋皱着眉,似乎隐忍着几分火气,“徐娆,当年若不是顾着战乱兵戈,我死也不会让你出家,你如今却用它来做阻隔了你我的缘由?难道你带发修行,不是为的今天?徐娆,如今我们不似当年,生命再经不得虚耗,你若心中还念着一丝旧情,也不要这般说着绝情之语,叫我难堪!”

    他这暴怒之语倒让徐娆呆了一呆。

    时隔多年,当年他伤她之事,如今看来也淡似星痕一拂即逝,可岁月的流长早已偷换了当年的模样。为了朱元璋孤注一掷的勇气,她此生不再有了。

    徐娆想了想,最终牵起唇来,“那么皇上,您是来接我回宫,让我做皇后的?”

    作者有话要说:唉,本来设定这篇是悲剧,我在纠结着,要怎样的结局才算真正好的呢?咱们下章见。

第105章 秉烛而谈() 
朱元璋愣住,他看着面容秀美语调真诚的徐娆,竟艰涩得难以言语,只能吐出两个字:“徐娆”

    见他这么为难,徐娆也就自我解嘲般地呵呵笑开,这些年来,朱元璋虽然没有亲自前来,可是他的耳目却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山腰的花看着野,实际上是他命人栽的,依着时令次第续续热烈地开着,她偶尔自峰巅俯瞰,便能瞧见山底下那连片成海的花朵。

    似他昔年不遗余力的灿烂笑容。

    她在这里安生立命,从不短了吃穿用度,庵里的尼姑们对她恭敬有加,不是没有原因的。

    只能说,他一直都在,一点一点地妄图渗透到她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徐娆的思绪绕远,最终回过神时朱元璋已经盯着她看了许久了,对方为难地解释:“徐娆,唯独在这件事上你知道紫越随我一道出生入死,她不但是我的皇后,也功在社稷,你不”

    “不用说。”徐娆伸出手打断他的话,朱元璋满心愧疚,徐娆却幽幽道,“你重你的情义,这很好,也很对,我实在不明白,时至如今你我还有什么可回首的余地。朱元璋。”

    她直白地唤他的名。

    从他登基帝位以后,便是昔年的一襟袍泽也顾着身份渐行渐远,马紫越以夫为天,更加不敢直呼他的名姓,可是朱元璋却万万不曾想到,御极以后第一个喊他名字的,是他曾以为最不可能的徐娆。

    可这声音如此冷,竟透着彻骨的寒气。

    她接着说,“你久在沙场,也该看透这生死,该明白谁是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人,我不过是你年少时的一个遗憾罢了,只怕在你心底,马紫越早就有了无可替代的地位,我方才不过随口一提,你便着急地要为她辩护”

    她眼眸如水,定定地看着他,“朱元璋,别再说什么惦念这种话了,就算我信,我这颗心也不会再为任何男人生了波澜。”

    “至于我为何带发修行,”她语调一顿,朱元璋的呼吸跟着停了一瞬,她曼语解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随时都可能去往地底下,万一见了他们,我也总该有个交代,不是为你,也不是为这世间的任何一个男人。”

    朱元璋沉思了,她说的话,语气不重,但语意字如千钧,他沉吟地终于问道:“如果今日站到你面前的是朱重八,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和尚呢?如果小和尚让你和他走,你会不会走?”

    徐娆闻言先是惊讶,然后又失笑,“你怎么会有这种问题?”

    她呵呵笑出声,“就算小和尚在,我都四十来岁的女人了,当他娘都够了,哪里配得上他?”

    她笑够了,冷静下来道:“不过,朱重八在我心底永远是最好最优秀的男人,他值得世间最好的女子来配他。”

    朱元璋呆住,他木然地盯着徐娆,不忍地低叹,然后他站起身绕过一方木桌走到她跟前,凝视着她单薄的身子,最终解下了身上披着的斗篷披到她的身上,一边为她系着锦带一边轻语:“这些年,身子都不曾大好?我命人送的那些药材,你到底用过没有?”

    “也用过。不过,我这身子跟个无底洞似的,用了多少药也填补不了了,索性由他去了,左右我十多年前合该死了,如今这多出来的如许光阴要多谢恩公慷慨施救。”她说着自己的生死,宛如看破红尘般随性洒然。

    朱元璋叹息道:“徐娆啊徐娆,你为何总是这么你总有办法叫我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却偏又舍不下,忘不掉,你叫我怎么是好。”他直是叹息连连,“我总在想,紫越差你差在哪儿,她宽宏大量,善解人意,我说我要前来寻你,她甚至愿意让出正宫之位,我实在不明白她有什么可挑剔的。”

    “一个问题,我思考了十年,直到最近决心要来寻你,我才明白,她差的,只是一个在我心底的位置而已,先给了你,就没办法空出来给别人。你说的话我不想怎么反驳,只这一句,在我心底占据无可替代的地位的,这么多年始终就只有你一个。”

    他的眼神很真诚。

    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侍卫匆匆提剑而入,朱元璋皱着眉,侍卫拱手禀报道:“启禀皇上,方才抓获了一群山匪,经审讯得知,那群山匪正是看上了额,”见朱元璋脸色不大好看,他转着眼珠又尴尬地回道:“看上了静怡师太,所以深夜前来掳人。”

    这静怡师太,正是徐娆方外之名。

    一听自己的女人受到了无名小卒的觊觎,以朱元璋的傲气是断然不能忍的,他看了眼眼神清明的徐娆,仿佛对她的招蜂引蝶有些怨怪,然后他领着那士兵大步而去。

    徐娆知晓他现在的脾气,心中只担忧他发作起来,正将对他的怨气都撒在无关的旁人身上,也脚步匆匆地跟去。

    一直跟到了庵里的前院,此刻不甚宽敞的院落里立了几十名尼姑,中间绑着一堆蹲在一处的山匪,另外朱元璋领来的侍卫一手拿火把一手拿刀恭敬地等在一处。因为山匪对士兵的主人破口大骂,为防朱元璋听着不喜,侍卫用棉布团将他们的嘴都封住了。

    若是顾着朱元璋要亲自处决,他们早就给了这群匪类一人一个痛快。

    朱元璋出门来,随行而来的小太监见状,将另一件斗篷紧跟上前披在了朱元璋的肩上,他性子浮躁不定,自己揽着披风便又脚步匆匆而来,这时众侍卫齐刷刷便下跪行礼:“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所有被绑的山匪都惊恐地瞪大了眼睛。

    娘的喂,怪不得莫名其妙落了网,竟然色胆包天看上了皇上的女人喂!

    山匪头子悔得慌,却不曾料到那个九五之尊竟然移步靠近了自己,他惊恐万分,朱元璋却上来扯落了他的棉团,这下山匪头子再也不敢骂朱元璋一句了。

    这山匪头子是个英俊的年轻人,脸上字眉骨往脸颊右侧还有一道修长的刀疤,这眼神明亮清澈,真是像极了他年轻的时候,光是想到这一点,想到徐娆也可能把他当成自己的替身,心底陡然腾起一丝不快,他敛着唇负手往回走,吩咐下去:“杀了他!”

    “等等!”朱元璋这命令还没下去,披着他的斗篷的徐娆便匆匆走下的石阶,朱元璋心思一动,有点后悔了,徐娆走到那年轻人的面前,只一瞧便发现了朱元璋不审先杀的症结所在,此刻那年轻人听闻皇上要杀了自己,正惊骇地瞪着那双明亮的眼。

    徐娆不忍,她走到朱元璋的身边,对他福了福,“皇上,饶这人不死吧,他虽有贼心,却未得逞,看来应是罪不至死,至少在元朝应是如此的,贫尼也不晓得大明律例又当如何,若有冲撞,还望皇上恕罪。”

    她这一番话,分明是在拿元律与明律对比,若是此刻他否认了这番话,就是明摆着承认了明律之于元律的严苛,他这个皇帝的失败。

    她可真会把他往风口上推。

    一时间,朱元璋盯着神色认真执拗的徐娆,眼神幽深了几许。

    作者有话要说:唔,本来这一章该结局了的,不知道为什么呆呆竟然结局不了了?唔,咱们下章见吧。

第106章 何必相濡以沫() 
朱元璋现在隐忍着怒意,这点徐娆还是看得出来,她想了想,最终轻声道:“皇上,徐娆有话想与皇上单独说,不知能否移驾旁侧?”

    她这么说,朱元璋才点头,徐娆带着他转过前堂的宝殿,直接深入右边一条巷道里,朱元璋跟在她身后,徐娆走了几步,寒风瑟瑟袭来,她将朱元璋亲手为她披上的斗篷紧了紧,这才止住脚步,她回过头来,朱元璋也跟着停驻,她笑着说:“皇上,徐娆今日斗胆,想求皇上放了那人。”

    朱元璋沉吟道:“要朕放了他们也不是不可,但是,他们对你有歹心,有一便会有二,徐娆,在你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之下,我不会让他们”

    “我知道。”徐娆打断他的话,“不过,我早已经想好了,朱元璋,如果你这么执着的话,我用一件事和你交换。”

    “那要看是什么事,要看够不够分量。”朱元璋这人精于算计,从来不肯轻易亏本。

    看她这么狡黠微笑地眯着眼,朱元璋便觉得事态的不对,他心里泛着疑惑,面上又不动声色,只随着她的话这么保底地答了一句。

    徐娆这才抿嘴笑道:“我在应天府外看上了一座风水宝地,前不久你的人给了我一张图纸,我瞧着甚是不错,这边陲小国我待得久了,也想见识一下所谓明君治下的国都该是何种模样。所以,我想把尼姑庵迁到应天府外,但是现在才跟你说,也不知道你这个主人是不是欢迎。”

    “欢迎,自然是欢迎!”她若想要在他的眼皮底下生活,他怎么会不愿?他恨不得日日都见到她。

    “不过,这买地的钱我正在筹集,却都没有门路,我想这么多年承你的恩情倒骄纵习惯了,此番竟没骨气地想请你把那块地送给我,唉,也不知道你这皇帝答不答应。”

    “答应!肯定答应!”朱元璋像个孩子般狂点头。

    “皇上高兴得未免太早了。”一句话又成功将朱元璋打回谷底,他闷闷不乐了起来,攥着斗篷的手捏得指骨发白,面色有点惨淡,徐娆解释道,“我既然已经出家,那就是方外之人不过,我与皇上算是多年故交,他日皇上执政之余,疲累时也可来我庵中歇憩,我必躬自洗盏捧杯,与皇上共同品茗,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朱元璋神色古怪地看着她,“你既然要搬迁庵堂,难道不是心中还有朕?既然如此,又何必装得这般生疏,徐娆,我们”

    “我们是故友。”徐娆点头。然后,形如一阵风的女子,扫着一柄拂尘飘然而去。

    这身影远景如画,是世间最清平写意的一笔,也是他心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徐娆心中或许是知道了他的执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